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讨论环节嘉宾发言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8日 11:45  新浪财经

讨论环节嘉宾发言实录
  2008年10月20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回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论坛。上图为讨论环节嘉宾发言。(来源:新浪财经资料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财经讯 2008年10月20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中国企业家俱乐部联合主办的“回看改革开放三十年”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新浪财经全程报道本次论坛。上图为讨论环节嘉宾发言实录。

  这一节的讨论,请我们没有发言的几位嘉宾表达一下自己的观点。首先有请投资家、除了郭总之外的另外一个投资家阎炎先生发表观点。

  阎炎:谢谢大家!我说一个不同的观点。首先我自己赶上30年的改革,说实话我跟所有人有一个非常不一样的观点,就是我没有太多的对政府的感激心态。因为我考虑问题比较简单。1977年上大学,很多人感谢政府、感谢小平的改革。我看得比较简单,这是我生来的一个权力,只是你以前把我的权力剥夺了,现在还给我了,为什么我要感激你?现在我就是这样一个心态。这不一定对,但你可以换个角度思考问题。

  什么是改革?改革中国是1978年来自于农村,这个改革特简单,由以前的管改为不管,让农民自己去干。我想大家可以换另外一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看法。这些年我在中国做投资,今年已经第15年了,每年我见几百个企业,上千个“企业家”。实事求是讲,在中国这么多年,真正能够碰到能够称为“企业家”的人,是非常少的。包括咱们中国企业家俱乐部里的人,有多少人真正称得上“企业家”?在我看来,中国绝大部分的人还是属于为自己赚钱、为家庭赚钱的阶段。什么叫企业家?很多人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中国有没有企业家,有。有一些非常受人尊敬的,像柳总、像郭总、牛总。一个企业家,不光把一个企业做起来,还要对社会产生影响,还有一个回馈社会的心态。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一个企业要有一定的规模,第二企业要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不仅仅在国内,包括在世界。关于企业家有不同的定义,但我觉得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在中国我碰到更多的是我们觉得非常怪的人,比如一些企业家在快倒闭的时候跟我们讲要打败美国人。过了不久就消失了。1978年那时候做的民营企业家,可能95%以上都不存在了,剩下的都是极少的。

  还有一个我感到担忧的事情。包括在学术界、企业界,在目前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大家要么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说美国不行了。这几年来,中国的企业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非常少。美国的经济危机和世界经济危机,实际对中国的企业提出的挑战比以前更大了。中国的企业,以前靠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产品、靠政府的补贴的这种方式,在这次金融危机以后,应该是非常困难再适用下去了。中国对环境的破坏,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如果中国今后30年再这样下去,中国也许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途径都会没有。谢谢!

  牛根生:从投资角度讲,这个观点我非常不能同意。美国人最早应该感谢华盛顿,本来他应该感谢林肯的,最早创新的人我觉得最该感谢。

  王均豪:本人36岁,创业已经20年,16年开始创业。也经历了这20年。20年过程中,我们到底做了什么?我们中国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92年搞包机,要政府担保,最后我们用金钱解决。民航总局后来说,飞机包给农民干什么?后来开始查,没问题。小平同志南巡讲话,马上说这是民航改革开放的很好的一步。04年开始允许我们民营办,而且一办办了三家。我们的原动力,就是逼出来的。我记得我小时候生长的环境,就是家庭工厂的环境。我们温州很多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因为没办法。你最多只能达到生存的需求,其他需求没有办法满足,只能被逼出来。这20多年走过来,我也总结出很多东西来。那就是现在的很多企业家想明白物质跟精神的追求,钱赚来是干什么的。我们中华文化比较博大精深,有买卖、有经商、有生意。我最近在琢磨生意是什么意思。如果我们企业家未来30年要发展,真正的企业家应该是一个生意人,应该知道怎样实现自己生命与生活的意义。怎样把握自己,这很重要。不管金融危机还是什么危机,中国13亿人口还是要吃饭,不会造成整个消费市场消失。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