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任若恩:房地产正常发展才能持续使经济增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 19:19  新浪财经

  2008年9月27日,由中国证券市场设计研究中心、《证券市场周刊》杂志社主办的“2008中国宏观经济预测秋季论坛”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以下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若恩演讲。

  任若恩:于颖女士做了很多推销的工作,当然对内容我自己可以负责,但题目这么耸人听闻是于颖女士写出来的,所以题目太过分我不负责任。

  下面我想第一个页面我想讲这个道理,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有限序我是这么排的,我认为第一个是保障就业,第二是经济增长,第三是物价稳定。可以看出我的倾向性。保障就业在中国有重要的意义,但非常不幸的是我们没有宏观数据监控失业的问题,这不是我们的问题,这是统计局的问题。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数据就忘掉这个问题,按照我自己的估计,我不讲技术细节,我认为中国现在城镇失业率如果以科学核算应该在10%以上,如果没有农村缓冲作用,就是一个农民工在城市事业可以回家种地,那会更高。因此把提高就业防灾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首位。

  第二下面我主要讲一下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为了看这个问题,多少看一下国外的情况,也就是美国、欧元区、日本,刚才已经谈了很多了,第一个问题,我刚才已经谈过了,我们很快的过,核心问题是美国储蓄率只有4.4,而中国居民储蓄率有22.6,这件事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储蓄太多投资太多,我认为恰恰相反,这是我们的好事,美国人储蓄太少所以有了这么多麻烦。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次贷引起的事情,但次贷发生之前,占据所有媒体的是什么问题?是全球不均衡问题,背后是美国的双赤字问题。美国历史上出现过一次双赤字,就是1980年代,现在出现了第二次,贸易顺差和财政赤字同时产生,但是很多人把这个问题转化为全球不平衡的问题。

  下面我并不是为了卖弄学问我只是为了证明我不是杜撰的,我引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伯克纳教授2005年的讲座,和原来Robert06年的讲座,他们的讲座并没有本质不得差异,认为美国双赤字问题或者贸易赤字问题是由于全球的储蓄过剩,而Robert认为这个词用错了。他认为不是储蓄过剩,而是投资不足。我认为这两种说法,本质是一样的,就是要把在美国之外找到美国的问题的根源,这样就可以全球化,当然显然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际上是由于美国经济增长方式出现问题。

  下面次贷危机爆发之后,很快把双赤字问题掩盖了,我们看到最近的BIS估计,到9月份求资产是减记5千多亿元,在这数字之前,纽约大学一个教授他估计美国次贷危机最后形成的损失是一万亿美元到2万亿美元有一些信号出来,是关于信用卡,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意识到美国经济的特点,是信用危机及我接触过美国专门做评估的人,他们发现一个现象,美国消费者的行为,过去美国消费者是先还房贷再还信用卡,现在是先还信用卡,不还信用卡就什么都不还了。这次危机核心的东西,是信用危机,刚才我们谈到7千亿,大概在这个周末揭晓,到底是7千亿还是2500亿。但我想,这里一定要记住,财政赤字问题是没有解决的,那么我在这里提一个05年的文章,Kotlikoff这个人在美国财政界很有名,按照他的方法,真正影响美国太真的根源是老龄化问题和社保体系不完整的问题。所以按照他当年的预见,这是04年的文章,他认为最后美国经济的困境是由于政府支付庞大福利开支最后带来的财政问题。他当年没有预见到还要花7千亿美元。所以他当年认为不但是美国这个问题,日本、欧洲也有这样的问题,老老龄化带来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整个社会的重负,这个问题是财政学家的共同讨论过的问题。所以现在我们可以理解这7千亿,当然无法争论不出7千亿怎样。出完会怎样可以知道,欧洲和日本的情况大家全知道,我就不说了。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