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龚方雄:不要过多从负面总结金融风暴的风险(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 18:56  新浪财经

  我们在2月份的时候,那时候市场普通言论是中国通胀会是10%以上,有一点我同意王建教授的讲法,就是我们国家不要太多的迷信所谓的货币经济理论。什么通胀是货币供应量,它是全球货币供应量的结果,我们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增长对通胀起到了什么作用?大家可争可议,我觉得对这轮通货膨胀没有实际影响。大家要想明年5、6月份CPI是多少,有可能是负的,因为商品价格、资源价格、能源价格在全球都下跌很厉害。大家想想到明年1、2月份,如果我们国家食品不向上反弹,那么CPI就会回到2-3。过去一段时间我们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实际上没有什么增长,比较稳定,但出口很弱,我们国家的出口增长来源来自哪里?是对欧洲、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但欧洲发生了改变,6月份、7月份我们对欧盟的出口为什么还有20%的增长,6、7月份是跟去年6、7月相比较,去年6、7月欧元涨了25%到30%,我们对欧洲出口量不增长的话,也会有30%,那现在欧元下来了,欧洲已经进入衰退了,能保持不变么?新兴市场也是一样,新兴市场很多货币都贬,新兴市场现在也在走弱,我们能维持过去的强势么?所以我想强调一点,现在的美国金融危机通过美国的金融创新已经有效的把它的问题分散到全球各地,所以相对来讲美国受的冲击非常小,所以我们为什么要聚焦于美国呢,论点应该有一些问题,如果是这样,还会对新兴市场、欧洲、日本盲目乐观,我们的政策就会出问题。很早我们就呼吁,我们要有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中性的货币政策,这个观点我们一直没有变。我们也不会变,现在看来全球事件的发展跟我们的预期差不多,非常吻合。现在前瞻性的政策要出来,两位嘉宾前面讲到,这次金融风暴谁能挺过来,我想从经济基本层面讲,中国挺过来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可能又在这次全球性危机中一枝独秀,但机会不会自己来,机会是让自己创造、把握的。

  亚洲金融风暴之前,我们国家知道在全球地位是怎样的?大家谈到亚洲、新兴市场都不会提中国,那都是四小龙,五小虎。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我们没有受伤,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搞了很多基础建设。后来中国经济挺过来,亚洲其他国家经济进入衰退,就是我们经济没有怎么放缓,那时候中国就崛起了。现在在西方大国发达国家出现这种危机的情况,给了中国崛起另一个机会。这是美国的危机,实际上不是中国的危机,中国没有系统性的风险。但我们的股市比别人跌的多的多,怎么把握机会崛起?老底弟也好、抄底也好,全球资产并购或者资源获取往往是通过换实现的,你去抄底结果你的股票比别人跌的多的多,那叫什么抄底啊?

  有一点我很同意两位嘉宾的讲法,这是我们一直的理念,金融资产如果不能实现控股和炒作地位的话,金融资产很难说是很好的收购对象。尤其从中国角度来讲,我们中国要获取的是什么?我们要获取的是技术、品牌和资源,现在全球面临的金融风暴,这些东西都被拉下来了,你要想的是我们缺乏品牌、技术、资源,这是人民币会不会升值的分水岭。我最后回到美国的问题,美国大家不用担心,美国是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国家,美国的问题就是创新能力太强,然后监管老是跟不上,这是美国人的理念,因为鼓励创新,不强调监管。因为你的东西还没出来怎么监管?如果先监管到位东西还没出来东西就出不来,就卡死了。看看上一次美国经济发展,高科技,网络技术,后来发展的太快,创新太快,演变成高科技泡沫破裂,这次是什么?是金融创新,金融的结构产品创造,这也是创新太快,美国监管忽略了风险管理,在忽略风险管理的情况下也不是美国金融系统的问题,是全球忽略了对产品的认知和管理,所以才能推销的全球各地去。现在出了问题,现在他在解决,哪种模式发展快,我认为还是这种,鼓励创新,有问题来解决这没什么不好。

  我以前老板讲过,有时候美国出现的这些问题,等于是一个命运上的问题,但是环顾全球,没有其他经济体制有美国这样很强劲的付出、创新能力,从长远来讲,一百年、两百年怎样的体制好。所以讲到中国的问题,我们不要过多的从负面总结美国金融风暴的风险,我觉得这点太片面,我们现在是创新太少,而不是创新过多,我们现在是政策约束过多,而不是政策约束过少。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