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序言二:“超人”和“终极人”(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9月04日 10:36  新浪财经

  同企业一样,现代人防止被“边缘化”最简单可行的办法就是敬业。然而我们喊敬业已经喊了许多年,却始终没有形成敬业的社会风尚,为什么?陈鸿桥先生大量取证,其思考由表及里地深入到生活的潜规律之中,将获得的知识信息提升到新鲜的理论层面,提出“敬业是快乐的,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奉行实用主义,只追求眼前实惠的人,常误以为敬业是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对老板有更大的好处,殊不知敬业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不敬业只“敬钱”,“钱”也难以惠顾你。因为“钱”要依附于“业”,“业”不强何以生“钱”?当今信息世界是透明的,是扁平的,每个人面临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大同小异,如果你又不是天才,将怎样胜出?所以敬业精神应当被视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处事之道,尽管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天才,通过敬业却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找到了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凭这个口碑就可以走遍天下,成为个人的护身符、无价之宝,永不会失业。

  同时,敬业者又都善于发现学习的机会。而学习的机会中常常包含着发财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说得更直接些,在这个竞争激烈、淘汰神速的商业时代,现代人的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是个人为提高自己的工作市场价值而进行的投资。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地学习。”学习就是最好的管理智慧和工作智慧,智者无不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每一天至少有一个对某个人是有用的机会,每一天的某个机会就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也绝不会再来的机会,当你精于算计,事事计较,把多干活、干好活的机会推给他人的时候,也就把学习甚或是成功的机会让给了他人。相反,“当一个人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在多干活、干好活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体验到干活好的乐趣,从全身心投入工作中、从思想与业务同进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只可惜,现在的社会风气是追求另一种行乐,讲究享受生活而不是创造生活。浮躁,轻狂,虚饰,空话套话废话满天飞,“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今天越发的变本加厉。因此也更需要敬业的环境和实践。是价值观影响了现代人的道德观,而一个人的道德观是无法分成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缺少个人道德的社会,也不会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陈鸿桥的散文从经济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审视的却是社会共性现象,充实有力,令人信服。

  在时代的交界处,当世界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刻,无论发生什么奇闻怪事,或者迷误转向,都可理解为是一种规律,是世界的真相。人类从来都是在认识自己和世界的基础上,改造自己和世界。现代人的迷误正是不知道今后的世界还会怎么变,从而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这让人想到尼采的理论,现阶段的人并不是最理想的状态,人是必须被超越的东西,因此他提出了“超人类”的构想,阻碍“超人类”的最大敌人就是“终极人”。所谓“终极人”,就是满足现状的人,认为自己是活得最好的人。陈鸿桥的文章揭破了现代“终极人”的尴尬,面对价值混乱、道德缺失,他推荐了特里莎修女的《人生十大戒律》。这十大戒律在世界不同的角落被不同的人用来激励自己和身边的人,广为传诵。

  她写道:“你如果行善,人们会说你必定是出于自私的隐秘动机,不管怎样,还是要行善;你今天所做的事情明天就会被人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去做;你如果成功,得到的会是假朋友和真敌人,不管怎样,还是要成功;你耗费数年所建设的可能毁于一旦,不管怎样,还是要建设;人们的确需要帮助,但当你真的帮助他们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攻击你,不管怎样,还是要帮助他人;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你可能会被反咬一口,不管怎样,还是要把最宝贵的东西献给世界……”

  坚持是一种伟大的力量,可以改变际遇,改变人们的生活,“不管怎样,还是要……”的特里莎公式,是战胜一切的法宝。明镜照物,虚空传响,陈鸿桥观事于微,又大睨雄谈,灵思俊逸,智慧外射,将读者带到一个更广阔的层面,看到一种有希望的生活境界。他的文字富于穿透力和表现力,且不失幽默,清畅条达,涵义峻峭。陈鸿桥以《16节科学管理课》为书名结集出版,相信会给各行各业以及管理界、职业阶层带来思考的灵感,而且也值得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热点话题。全书有一种精确的自信和理趣之美。我读之欣悦不已,遂作小引,以志贺忱。

  二〇〇五年十二月

  (本文发表于2006年1月期《经营与管理》杂志并在《光明日报》转载。作者系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作协主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