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背景介绍(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8月14日 17:28  新浪财经

  因此,中国经济的下一个30年,“中国管理”必将替代“中国制造”成为“中国速度”得以延续的新能量。

  “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旨在找到被全球企业界所接受和认可的中国管理模式,只有那时中国管理才能真正的担当为一种新能量。所以“杰出奖”将不是一场风花雪月的演出,而是一轮新变革的前奏,这轮变革将推动中国企业从粗放经营到精细管理以及企业持续核心竞争力的锤炼。这轮变革事关中国企业在全球化竞争环境中的存亡、事关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能量来源、更事关中国的软实力打造和文化复兴的成败。

  ◎ 中国管理模式正在形成

  纵观世界管理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30年代美国、60年代日本、80年代韩国等国企业的发展来看,都因为文化的差异、地域差异、历史条件、科技生产水平的差异,而在不同时期,形成了具有本国特色并且对全世界企业具有借鉴意义的管理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中国企业对管理也从全盘西化、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已涌现出海尔、联想、华为、蒙牛、万科、招商局集团等一批成功企业。

  中国一些企业成功发展的实践,为总结中国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中国企业管理的广泛实践为中国管理模式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矿藏。随着中国企业入选世界500强数量的增加,我们坚信,中国企业的现实成长决不是仅仅依靠劳动力成本低、大量消耗资源、政府的保护政策或整体经济上升就能够达到的,中国企业还有其自身的管理之道。

  ◎ 中国管理模式的内涵

  管理与技术和资本不同,除了管理共性的一面外,同时有地域、民族和文化的差异。理性的科层组织产生于德国,事业部制等大公司管理的理论产生于美国,强调团队精神的企业文化和严细精益的管理风格诞生于日本,这都包含地域与民族特色。各国管理在本质相通的原则下,在不同国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差别,这往往是各国企业竞争力和成功关键有所不同的重要原因。

  过去20多年,中国企业的发展路径与国外比较差异不小。在中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体制及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企业管理之道及其机制产生于中国国情因而有其特殊性。我们既要关注管理理论在合理组织生产力方面的普遍性规律,更要重视它在中国特殊环境下适应“国情”的特别之处。总结中国企业的独特优势和管理特色是中国管理模式研究的切入点,比如万科的运营管控模式、招商局的战略管控模式等,对这些中国管理模式的梳理总结是中国管理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

  说起任何一种管理模式,均包含了三个层面的内容,即文化、管理共性和实践。如日本管理模式,既有其独特文化背景的因素,也有管理共性的理论支持和成功企业的实践的论证,如丰田汽车等企业的成功实践。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不但存在中国管理模式,而且中国管理模式也包含了此三个层面的内容,即中国管理模式的内涵:中国伦理哲学和文化、现代管理思想、成功的中国管理实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不支持 Flash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