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魏杰:未来30年中西部地区增加城市的潜力更大(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5日 16:13 新浪财经

  

魏杰:未来30年中西部地区增加城市的潜力更大(2)

  2008年6月25日,由《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再建三十年”高峰论坛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举行。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本次论坛。图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企业战略与政策系主任魏杰发表主题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全权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所以我想我们未来的企业可能更多的关注有效竞争的问题。有效竞争主要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竞争。那就告诉大家,未来30年,中国企业必然会获得一种有核心竞争力才行。怎么样获得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研究发现,和企业的三大核心问题有关。

  第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制度问题。那就是企业制度必须再度创新,涉及到企业制度的四个内容,一个是企业产权制度,一个是公司治理,一个是企业组织结构,一个是企业管理制度。那么企业制度的四个方面,如果不再度提升的话,中国企业很难获得核心竞争力。

  第二个内容就是企业战略问题。企业战略的创新在未来很重要。涉及到所谓的产业战略问题,市场战略问题,要素战略问题和国际化战略问题。如果中国的企业战略不调整的话,最终的结果,中国企业很难获得这种核心竞争力,这是所谓的第二个核心问题。

  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的第三个核心问题,就是企业文化,就是我们整个企业价值理念不转向现代企业的话,很难获得核心竞争力。涉及到企业的体制性企业文化,管理性企业文化,经营性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进行企业文化的再造和创新。

  所以我们认为中国企业走向有效竞争,关键是获得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的获得,涉及到企业的制度问题,企业战略问题和企业文化问题。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这是我们对未来企业30年的第二个结论。

  对中国企业未来30年的第三个结论,就是从单纯的利润型企业要转向责任企业。

  为什么有这样一个结论呢。因为我们围绕纪念30年,做了一个庞大的调查,调查当中,有公众对企业的评价。其中我们发现未来的企业评价当中,对责任企业的期望是最高的。那么就是过去人们可能更希望中国企业是利润的增长,可能对企业评价的更多的是利润和指标的增长,现在对企业的评价更全面的要求中国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我感觉到消费者主权很厉害,我讨厌这个企业就不买这个东西,你就可怕了。像我们“王老吉”这次地震表现不错,一下拿一个亿。所以要求企业的未来要转向责任型企业才行。我们觉得最主要的是企业的重要的领导策略,就是企业家的问题,要求中国企业家,必须在未来30年不断提升,才能保证中国企业转型。怎么样不断提升,我们发现一个主要问题,企业要正确对待财富,它是运作和拥有财富的阶层,正确对待财富是这种企业转型的关键问题。怎么样正确对待财富,我们的报告提出五个要点,第一个要点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法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定要守住法律底线,干什么事首先考虑法律底线,不能琢磨把谁摆平的问题,这个恐怕会出问题。我们不希望这个阶层倒在法律问题上。所以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法律。

  第二条标准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人权。人权面前人人平等。所以一定要注意人权的问题。

  实际上财富多了,对每个人都是考验。能不能承受财富之重也是一个问题。实际上有人似乎什么都不在乎,最终可能抵触人权底线,最后的结果很难使企业转型。这是第二条。

  第三条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责任,财富来了,责任就来了。企业责任分两类,一类叫社会责任,就是强制性要完成的,那就是四条。第一为政府提供税收,第二为市场提供优良产品,第三为社会责任提供机会,第四为环保贡献力量。那么捐赠的这个责任没有强制性,但是也要注意,该捐赠的还要捐赠。所谓的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责任。

  第四条标准,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学习。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任何人都要学习,千万不要无视学习的问题。

  第五标准,拥有财富千万不要无视使命。要牢记企业家的使命问题。拥有财富之后,使命都跟着来了。那么这种使命是不同于常人的使命。对中国企业家来讲,恐怕要转型社会责任型企业,一定要牢记它的使命才行。

  所以我们觉得整个中国企业的转型,一个很大的问题要从这种单纯的利润型企业转向责任企业。这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而要转向责任型企业,关键问题使企业家能力提升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正确对待财富,我们提出五条标准,如果五条标准我们可以做到的话,那么中国企业会在未来30年,从原有的单纯的利润型企业将转向责任企业。

  这就是我们对中国企业未来30年的三个判断。一个是从成本优势转向技术优势,一个是从非规范竞争转向有效竞争。第三条是从单纯的利润型企业要转向责任企业。

  我想如果这三条如果我们可以实现的话,那么中国企业在未来的30年,还会像已经过去的30年一样,给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福音,我们也祝福中国企业在未来可以正确对待三个挑战,完成自己的真正转型,最后造福于中国的社会发展。

  当然我们也期待着中国企业的转型,因为只有这种转型,我估计前面的三位教授提出的任务,可能才能实现。无论是竞争力增长,还是建房,或者城市化,最后实际上还要集中在企业的发展上,没有中国的企业发展,将没有我们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期待着中国企业的转型,期待着中国企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和发展。

  谢谢大家!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