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高坚:中国还有非常多的机会速它经济增长(图)(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7日 10:17 新浪财经

  

高坚:中国还有非常多的机会速它经济增长(图)(2)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我想讲的第三点,关于这个宏观经济政策,很多人都已经提到了,我们认为它应该更具灵活性,我们必须要界定一下到底什么是流动性、货币供应、通货膨胀和这个价格水平上涨。我觉得这个定义不同,让很多人都对这些概念有所混淆,特别是流动性。

  我觉得流动性有两个来源,一个是货币供应,第二是储蓄增长。这样一来中国的储蓄率都是上升的,我们的储蓄率达到50%以上,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高的。

  中国开始改革的时候,当时的储蓄率是30%,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已经够高了,而现在也达到了50%。中国存的越多,美国就花得越多。这么高的储蓄率并不是因为中国人就特别偏好于储蓄,而是主要由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大家必须要考虑他们的退休、医疗以及子女的教育,人人都必须要考虑这些问,因此在农村,这个储蓄率比在城市还要高,尽管农村的收入是不如城市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正是储蓄率过高,造成了流动性的过高,关于这个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上升,因为我觉得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上升是有区别的。这个通货膨胀更是一个全面的上涨,通货膨胀常常意味着货币的供应要大于货币的需求。

  在过去的十年当中,中国的货币供应是增长了70%,在过去的十年当中,这个通货膨胀不是这样的水平,然后经济增长速度是10%。之所以会有比较低的通胀率,是由于货币供应的增长,被很多资产所吸收了,比如说金融资产、不动产、股票、古玩、股东。中国的这个土地不是市场交易的,很多的资产是没有价格的,他们因此就吸收了很多的货币,很多人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不知道这一点。当中央银行增加了利率之后,这些资产的价格收缩,这样一来这些钱、这些货币就涌入GMP。然后这个货币从资产流向了GDP。这个时候政府靠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货膨胀,这是非常困难的。我觉得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促进国内需求,同时增加了国内资产的投资,从长期来讲,会减少需求。我觉得仅仅是这个货币收缩的话,长期来讲,这是无法奏效的。采取供应面的政策,有可能是让中国经济长期的保持增长。

  最后就是成思危副委员长提的一个观点我也是支持的,他提出要改善社保体系,并且要有存款保险,免受通胀的侵蚀。我同时也希望中央政府可以减税,尤其是消费税。这个也是会有助于经济的发展和复兴。谢谢。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