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图)(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5日 14:32 新浪财经

  

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图)(3)

  2008年5月25-27日,由复旦大学举办的上海论坛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直播此次大会。图为上海银行副行长王世豪。(来源:新浪财经 白鹏辉摄)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用的问题解决了第四阶段就是“住”的需求,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就是批住政策的开放,同时搞了住房革命,就是福利分房改成为货币分房,公有住房改革成为私有住房,所以中国的城市居民享受了1万到2万左右买了一套公有住房,福利分房也改变成货币分房,如此上海等沿海地区走在前面,土地批住搞的比较早,住房公积金的制度也在沿海城市已经逐步向内地各地方政府纷纷建立。

  住房的按揭贷款促进了我国消费信贷市场的形成,它使得我国的信贷资金第一次从生产领域进入到消费领域。目前住房消费信贷的总额已超过了3万亿,占银行信贷总比重15%左右。这是全国的平均数,在上海住房按揭的余额大概占到信贷总量的20%左右。

  在解决住房问题之后,接下来第五个台阶是解决“行”的问题,交通革命应运而生,90年代末为了拉动中国的经济,“行”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所以中央政府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来建设飞机场、铁路、高速公路等,而这些城市基础设施是民营企业、私有企业所不能完成的,它属于公共产品,只能政府完成,而由于这个性质回报率低,借款期限长,所以国家办了三家政策性银行专门办理这项业务,由于政府没有钱发行了大量的国债来完成这些基础设施,那么发行国债以及转让国债的银行间的债券市场就在上海建立起来。同时汽车行业的兴起,银行业陆续办了汽车按揭贷款。银行90年代末逐步兴起的银行债券市场促进了我国货币市场的逐步形成和完善。目前,机构已达7000家,去年一级市场发了3.7万亿,二级市场累计成交70万亿。在这个国家中我们刚才在行的过程中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大量的房屋建设,也就是中国30年改革的主旋律,即城市化的形成。前面乡镇企业解决穿衣问题的时候,就是中国的工业化开始起来,中国30年代的改革主旋律两个,一个工业化一个城市化。

  最后一个阶段是玩,“行”的问题解决之后就是玩的问题,解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矛盾,我认为2008年的奥运会和2010年的世博会将掀开中国人消费需求迈上第六台阶大序幕。为此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大规模的兴起,配套的金融改革是信用卡大发展,结算体系大发展,股票市场大发展以及理财市场大繁荣。过去中国人到了巴黎、罗马被当地的小偷或者抢劫犯盯住,抢你的包,因为大量的现金,因为中国的信用工具不发达,现在好了,中国人信用卡也大发展了,所以中国人现在带现金已经很少了,都带了卡,和老外一样刷卡消费。到去年年底中国发卡量已经15亿张,其中信用卡1亿张,银行卡的消费额占到零销售额的20%。保险业100多家,总资产3万亿元。基金约60家,总资产2.5万亿。同时,外资银行在这一阶段纷纷组建成立,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第五集团”,目前已有73家外商银行,总资产1300亿,占比约2%。

  为此,回顾总结以上30年来中国人消费需求以人为本的六个消费台阶,从而延伸出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再从经济的改革延伸出了金融的改革,最终形成了中国目前比较完整的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体系。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第一,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中国整个30年金融经济改革的全过程。

  第二,从以为本的消费需求看,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全国目前是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如果划分四块他们走的路程是不同,有的可能还在“住”的阶段,有的是第五阶段,东部最发达的沿海地区已经迈进第六阶段即玩的阶段。所以分别走完六个消费台阶我认为还需要2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中国经济后20年的前景看好。而中国长达50年的经济紧急周期可以替代。

  第三,20年后人民币有望成为可兑换货币,中国的金融总量有望全球第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基本建成,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将成为全球人民币的价格标杆,可能和目前全球资金的价格,全球人民币的价格标杆,为全球所瞩目。

[上一页] [1] [2] [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