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演讲(2)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8日 10:47 新浪财经
![]() 2008年5月18日,“中国改革开放30年暨博士后科学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隆重召开。新浪财经全程直播本次论坛的盛况。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所长欧阳钟灿演讲。(来源:新浪财经 陈鑫摄) 我们主要是认真的组织答辩,答辩主席是孟昭英院士,郑华炽先生,教育部规定要进行论文答辩,以前老先生对论文是怎么布置的,我们的教授叫我到北师大家中讨论论文,还到图书馆比较这篇论文。所以我们对论文的认真是从老一辈的教师中传过来的,我们的论文是在85年发表的。我认为作为研究生的论文,用数量,用标准来看,现在我也弄不清楚有多重大的基础研究成果。我们的制度在数量成问题。 清华大学20个人,我记得很清楚,1985年3月登在《光明日报》,都是没有发表的论文,有19位是工科的,唯一一个我是理科的,已经有2个是中科院院士,1位工程院院士,两位当过清华大学的副校长,一位教育部百名名师,这些骄人的成绩都离不开当时指导我们的老师,尤其是没有SCI发表论文。 我为什么做博士后,因为我们那批学生都有家庭,我有两个小孩、爱人,我留下做清华大学讲师的时候,学生经常要排队。张维迎校长跟我说还不如到深圳去,所以我同意了,把我爱人安排在深圳图书馆,但是对于我来说,做博士总想把自己的研究往下做,李先生提出的博士后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有些人只考虑生活是不行的。我虽然答应了,但心理还是不放心,深圳还让我们参加在北京的一个项目,但是参加的时候我觉得不行。我知道如果做研究放开了做行政人员就放弃了自己的理想。84年的时候,很多的物理所招博士后,我就动摇了。我就找张维迎先生,我现在特别感谢张维迎的太太,她也是很有名的院士,她说你还是遵守你的思想,所以我非常佩服老一代的老师。我是第一个出站的,第一个当院士的,以我的名字开始的。博士后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有自主创新的权利,我们并不是研究生,但是做博士后完全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做的。我记得到北京所的时候,我们所里有很多的院士,我马上做出来。博士后有一个自主创新,刚才几位嘉宾说了,博士后要和老师合作,博士后可以自己选题。 我为什么从深圳大学调走而留下来当院士,是因为想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到现在研究人员还是二三十个人,有九个院士,我到理论物理所的时候,跟我同站有四个从海外回来的,包括李先生,那时候是200块钱补助,已经很高了。我发现他们回来都安排在中关村小学,我的小孩被安排在黄庄小学。我非常感谢人事部,国家规定只要做博士后家属就可以进来,我那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的条件,直接到博士后流动站开了一张证明拿到派出所,一下子把三个外地的户口都落到北京了,这是我非常高兴的。 我做完博士后,我们所是很难进人的,我进入自主创新的时候,别的所闹的很厉害,一百个人留四十多个人,有下岗的说法,我们所就没有这种说法。一期博士后不行,得到海外深造。博士后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一定要选择最好的老师,假如你的水平够。我找的就是发明液晶显示的人,我到他那儿的时候他已经研究细胞膜了,后来改成搞别的了。后来我把那个数给求出来了,他很高兴。所以我回国以后自动被我们物理所接收了,而且接收的是非传统领域的学生。 93年海外的人也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评第一届的物理学奖,第一届有竞争能力,还有香港大学、台湾大学做得都很好,但是把我选送为第一个。当时有一位教授跟我们说,你们要珍惜,当你成名以后或者年纪大了以后要做很多其他的工作。 我做两期博士后的经验:1、自己选题。2、每期只做一个论文。命题要经得起历史考验。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