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中国建筑学会副会长郑时龄教授(图)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16日 14:45 新浪财经

  

中国建筑学会副会长郑时龄教授(图)

  由世界女性经济和社会论坛主办的“世界女性论坛首届亚洲大会”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图为中国建筑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郑时龄参加“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分论坛。(来源:新浪财经)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世界女性经济和社会论坛主办的“世界女性论坛首届亚洲大会”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中国建筑学会副会长、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教授郑时龄在“迎接中国十亿城市大军”分论坛上的精彩发言。

  郑时龄: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十分荣幸,我刚刚到了这就感到有压力,因为我就感到像鸡立鹤群一样,我们变成稀有动物了。今天我谈上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上海在1947年的时候只有82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现在算起来在市中心是600平方公里,实际可能要到一千平方公里了。上海曾经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最终在90年代选择了向东面跨黄浦江的发展。上海有三个比较重要的因素对未来的影响,一个是浦东的开发开放使整个城市化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浦东的开发开放带来黄浦江沿岸的改造,也就带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还有一个是上海从2000年开始对郊区的发展,我觉得这对今后推动中国的城市化就像刚才我们魏总讲到的耸人听闻的城市化的东西可能是一种视野借鉴。

  浦东的开发开放我觉得是带来上海再城市化的道路,因为上海已经是89%的城市化,已经是全国最高的,而且上海还必须要保留农村人口,下一步怎么做?我觉得应该是提高城市化的品质,提高很多公共服务体系,很多问题我们都要从再城市化过程来解决。浦东的发展还不仅是原来的第一期,现在第二期已经在规划了。上海从浦东开发开放之后建造了很多的公共服务设施,比如图书馆、博物馆,大剧院等等。建造了很多的学校,上海现在有三个大学城。上海的高层建筑快速的发展,我们现在高层建筑已经达到1200幢,堪称世界第一。

  这是上海总体的情况,我们有60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中国不算最大的城市,但是我们在中国人口应该说是次于重庆的,也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城市。上海正在建设它的轨道交通系统,改善它的公共服务体系,因为现在我们规划了970公里的轨道交通,现在已经有200多公里在运行了,希望到世博会的时候我们可以达到将近500公里的轨道交通,这个发展速度非常之快。上海也从刚才我讲的建设它的一个城镇体系,我们把郊区的发展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以后城市化的因素。

  这些都是现在我们上海的卫星城,上海规划了九个卫星城,有60个中心镇,图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建的卫生城的情况。上海对生态系统比较重视,04年开始,我们跟德国汉堡一起合作,推动生态建筑跟绿色建筑的发展,像2006年就搞了一个绿色建筑的展览会。

  现在我们建设崇明的东滩,这个东滩也是一个生态城市,应该算是全国第一个生态城市,也可以说是世界比较早的,上海的绿化系统,原来的一些广场,政治性需要的现在我们都改成绿化了,城中心很多绿化系统,由于浦东的发展,原来沿黄浦江的工厂、仓库码头现在变成公共开放空间。沿苏州河,原来苏州河变成一个下水道,现在我们改造成比较好的滨水地道。上海结合历史建筑的保护,我们建立了75个创意中心,上海对历史建筑也比较重视,1986年上海被命名为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现在我们建立1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在郊区,上海其实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郊区有32个历史文化风貌区,这是其中的一个朱家角,有两千年的历史。上海的旧城也在改造,上海比较重视城市生活的品质。新天地进行改造了,外滩地带现在也在进行改造,把交通放在地下去。谢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