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国枰:积极利用外汇储备进行资产调整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09日 15:58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08陆家嘴论坛5月9日在浦东香格里拉大酒店开幕。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副主席兼执行董事陈国枰在下午举行的“全球外汇储备管理的新挑战”分论坛上表示,要积极利用外汇储备进行资产调整。他说:“要进一步认识管理外汇,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外汇储备,对于货币的稳定、并且是长期的财务稳健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10年中全球的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处于良性运作当中。”

  陈国枰: 我们今天分会场讨论的是全球外汇储备管理的新挑战。我觉得在这个时候谈的这个话题是非常合适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话题。十年来很多国家都积累了非常巨大的外汇储备,已经超过他们近期财政和货币以及财务上的需求。这些国家如何来管理这些巨额的外汇储备,他们的管理将对全球的金融市场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那么亚洲各国所积累的巨额外汇储备也充分显示了亚洲的许多国家在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经济基本面取得了改善。这个经验说明要进一步认识管理外汇,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外汇储备,对于货币的稳定、并且是长期的财务稳健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10年中全球的经济出现了快速的增长与此同时通货膨胀也处于良性运作当中。

  陈国枰: 这个背后当然有一系列的原因,主要就是美国和主要的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生产力快速的增加,一些新兴市场比如说中国和印度巨大劳动力融入了全球经济,并且贸易和投资的流动也出现了健康的增长。随着通货膨胀不断的下降,从80年代起各国的利率开始逐渐的下降,并且在过去几年中都保持较低的水平,这种非常良性的宏观经济环境也为金融市场的强健提供了基础。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国家能够在投资外汇储备方面获得较好的回报,而不会承担额外的风险。然而在过去一年中情况发生了变化,全球的经济环境遭遇了几次重大的风波。在美国金融业和房产业出现了过度化的情况,以及主要的发展中国家出现的类似情况,造成对资产估值的过高。2007年最后一个季度之后所发生了一系列的事件是非常迅速,出现了很多新的情况并且造成了许多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在美国房地产的房价已超过预期的速度在下降,而且之后出现了次贷危机和信贷危机,造成了整个美国经济的挑战。美国的信贷紧缩以及能源价格的居高不下,在2008年第一季度继续的恶化。

  陈国枰: 所有这一切都进一步打击了商业和消费者的信心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信心,使美国下降到了衰退的水平。美国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支持美国经济的恢复。美联储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措施,其中包括了给摩根注资290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也因为各自的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流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这些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信心。现在全球的环境是比较困难的,有全球进入衰退的风险,并且有金融的危机,美国以外经济体的增长特别是一些新兴市场如果如中国和印度的增长变得更为重要,有助于实现全球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与此同时来自于亚洲和中东经济体的资本也变得更加重要,它能够实现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来预防美元的进一步下降并且为美国和欧洲金融体系进行投资。展望未来金融市场有一系列的问题得到解决,银行业市场没有恢复到正常的水平,这也显示了流通性的需求以及潜在的抵抗风险的人员的要求。而许多金融部门对未来合作方还有多少信任损失的人不是很确定,以及对自身的资本充足情况也不了解。所以他们储备流动性因为他们的负债在未来有可能快速的增加。这就造成了短期的融资市场比如说ABCP资产支持的商业票据市场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陈国枰: 在未来的一年中经济的风险有可能进一步增加,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房产价格的下降趋势有可能超过预期,并且能源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在美国,房价下跌可能将进一步的深化,并且抵押贷款将进一步下降,减少消费者的热情。在全球的金融市场面临众多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同时,要管理外汇储备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可以接受的风险范围内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未来几年在这方面的挑战越来越大,外汇储备机构要注意一些问题。美国经济将进入衰退,美国经济的衰退是否会波及到世界的主要经济体?第二个问题他们必须要考虑的是,欧洲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以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是不是可以保持快速的势头。特别是在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是否能够继续支持全球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情况下全球的贸易和财务、金融保护主义是否会重新抬头?第三个问题,在未来两到三年之内随着金融业和银行业回到正常的水平,在未来两到三年之内金融风险是不是会降低??第四个问题,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会不会造成核心的通货膨胀。在未来得三到五年之内我们会不会进入高通胀低增长的局面,如果这个局面出现,一个国家如何用外汇储备进行资产调整反映新的形势?当然对这些问题我们现在没有找到具体的答案,希望提出这些问题抛砖引玉,能够听到各位非常有用的一些见解。谢谢!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