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戚发轫:理性飞天梦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3:41 新浪财经

  在中国民众看来无比激动人心的载人航天,在戚发轫看来,无非是一项工作而已。

  作为主导了神州1~5号载人航天工程的总指挥,戚发轫不能激动,他只能保持着自己一贯冷静与理性。对于他而言,只有在“退休”之后,才能以略为感性的记忆,将自己原本黑白的航天生涯,渲染上色彩。

  在1933年出生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幼小的戚发轫并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因为他出生在东北,日本政府推行的“奴化教育”几乎伴随了他的童年。直到1945年东北解放,戚发轫才从他的老师口中听到,我们的祖国叫中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有长江、黄河……

  戚发轫从不拔高自己结缘航天的动因。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初对航空航天的憧憬,肇始于1950年。彼时,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正处在抗美援朝战争的关键时刻,戚发轫此时正在大连就读高中,那时他从同学和家长的亲戚朋友那里听到,丹东被轰炸,于是,读高中的他也十分担心,自己所在的大连,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但后来,戚发轫的担忧始终没有变成现实。在他的记忆中,他甚至连轰炸机的引擎声都没有听到,更不要说防空警报了。这并非是纯粹的幸运,而是因为当时的大连有苏联空军的驻守。而戚发轫对于航空航天最初的崇敬,便是这种“并不崇高”的“动机”而已。

  于是,1952年,时年19岁的戚发轫考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自此结缘航空航天。两年后,按照当时中央政府的部署,他所在的清华大学航空系改组为北京航空学院,这也注定了近60年后,戚发轫成为了这所学校最富盛名的“毕业生”之一。而即便在60年后,他还清楚的记得,自己在高考中填报的所有志愿,都是清华大学航空系。

  五年之后,戚发轫的朋友和亲戚发现,刚刚毕业的他开始深居简出,更是绝少提起自己工作单位的事情。后来,戚发轫回忆说,那一切只因为他进入了中国国防当时最为核心机密的部门,代号“五院”,实际全称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我的主要工作就是研究导弹,别的我不能跟你说了。”将近半年前,戚发轫向记者回忆那段历史时,风趣地说。而研究“导弹”却成为了他日后人生的转折,直到35岁时,戚发轫以创纪录的“低年龄”,担当了东方红1号的总设计师,那时的他,甚至被称作中国航天的“18勇士”。

  东方红1号的成功,令戚发轫的人生一帆风顺。此后,东方红2号、风云卫星等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彪炳千秋的里程碑,戚发轫都在担当总设计师。直到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启动之时,时年已近60岁戚发轫迎来了新的挑战,担当神州系列载人飞船的总设计师,最终直至总指挥。

  后来的历史,便是外界最为熟悉的戚发轫的人生。他曾回忆,在神州5号载人飞行成功返回的那一刻,“别人都在欢呼,我一时没有什么感觉。”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戚发轫回忆道。他坦言,那一刻,他的第一感觉是,又一项工作完成了,但还有下一项工作等着我去做。

  “‘失败不起’,在航天界是一个口号。”戚发轫坦言。当时,他的思绪迅即回到了东方红1号发射前的那一刻,“周总理多次问我们对发射成功是不是有把握,东方红乐曲在卫星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