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钱刚:昔人旧事重提起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3:41  新浪财经

  有新闻,就有旧闻。

  钱刚就是这样一个偏好旧闻的新闻人,以《唐山大地震》与《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原名《海葬》)留名新闻史。作为记者,钱刚甚至走得更远,思考得更为深。这位《解放军报》走出的记者,不仅联手缔造了《三联生活周刊》,也是九十时代《南方周末》黄金时代的操盘手。最后,当2000年从《南方周末》离开之后,钱刚进入上海大学,从此步入学界,后来南去香港,成为港大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研究计划主任。

  在1995年前,《南方周末》只是一份普通的八卦文摘周报,但是钱刚等人的努力使得当时的《南方周末》成为一个传奇,后来成为《南风窗》总编陈菊红如是回忆“那些金子一样的日子,闪亮得让人不敢相信。《南方周末》的辉煌时期也代表了中国当代新闻史最为巅峰的一页,“可以不说话,但是绝对不能说假话”成为行业准则,“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

  写报告文学出身的钱刚有着挥之不去的历史情结,他对宏大叙事有着偏好,有着旧式报人作风,对媒体是“社会公器”深信不疑,对王韬张季鸾等前辈“文人论政”和“书生办报”心向往之。他最为人知的三部《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大清留美幼童记》作品,都善于截取一个时间点来完成对历史转折民族变迁的智慧诠释,他的作品中“人”的因素始终占据重要意义,体现着颇为本真的人文关怀:在这个世界,人们不仅珍惜生命,也追求信仰。

  从军人到记者,再到教授,钱刚在媒体中完成了自身的淬炼,也转型成为一名传媒研究者,但是报人情怀依旧,其中最为典型案例就是《旧闻记者》一书。2005年,在恒温恒湿的香港大学图书馆特藏部,穿越整整一个甲子的岁月,钱刚把目光投向1945年的华文报纸,在《南方周末》和香港《明报》同时开设“旧闻记者”专栏,每周刊出一篇读报笔记。和以往的选择理由一致,钱刚认为1945是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变革点, “六十年前此时,残酷的大战已近尾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中国正站在走向民主自由还是独裁专制的十字路口,从这一时间点往前走,一出出大戏将轮番上演……”在不同党派的报刊杂志中,钱刚选择的五十则事件切入,还原了尘封的往事。

  故纸堆中有神灵,昔人旧事亦从未消逝。钱刚这个被称为“回也不改其志”报人,虽行文蕴藉冷静,但他无法掩饰自身格调,对社会公义的思考亦了然于目。他奢侈地跨越了时空、国家、党派、民族、价值观的鸿沟,“那些泛黄的纸页上,沉睡着多少历史细节,尘封多少故事,还有多少彼情彼境下真实的生活感觉。”如果新闻能够做到自身所承诺的那样记录历史,那么当年的新闻就会以旧闻的形式进入历史,很多年后,我们仍旧可以感觉并且怀念这些故报纸堆中的温度与气场——这就是记录的魅力。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