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周小川----最佳亚洲央行行长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8日 13:38 新浪财经

  文/刘晓午

  他是全球推动紧缩货币政策最“严历”的央行行长。2007年6次加息,10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他在中国演绎“格林斯潘式”的货币政策。

  他是全球最富有机构的监管人,管理着全球最大市值的商业银行和最大的外汇储备。

  他在两年前义无反顾的推出汇改方案,迈出人民币汇改一大步,被人们尊称为人民币先生。

  他同时是一位经济学家,与其它人一样,有着鲜明的性格,在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口浪尖上,他有时也被人误解。

  他,就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周小川是一位成长于中国独特时代背景下的经济学人,他的精神始终与那个时代最大特征----“市场和改革”----联系在一起。

  周小川1966年毕业于北京八中。“文革”开始后,1968年,20岁的周小川来到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

  周小川曾回忆那段岁月时说:“我在那里整整呆了4年。这4年中,除了劳动外,也学着做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工作,比如,对电话系统、载波广播系统的工程设计,对机床的技术革新等等。”

  虽然当时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他认为所从事的这些实践对自己后来的研究很有益处。

  经过不断尝试和努力,1985年,周小川清华大学经济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是《国民经济模型与经济大系统的分解途径》。在此前后,周的研究开始涉猎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和金融等多个领域,为以后的经济管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经济学家吴敬琏评价:“1979年至1980年,周小川曾构造了一个多部门动态发展的社会经济仿真模型,并用于政策分析。周小川的结构分析一开始就突破了单纯物质生产领域的传统框架。他的这项工作及事后产生的论文,至今对学术界仍有启发。”

  1986年,周小川进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这一研究机构隶属于国务院体改委,是当时中国市场改革的筹划部门。这个当时主要由青年学者构成的机构,成员包括王歧山和郭树清等,被认为是当时的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高地,周小川也因此成为当时坚定的市场经济研究者和推动者之一。

  这一系列研究奠定了周小川今日的金融监管主基调----市场与改革,这一主基调也深深影响了中国金融和中国经济的走向。

  从1995年到2007年,周小川历任外汇局局长、建行行长、证监会主席和央行行长。周小川全面推进了规范证券市场、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改革等一系列重磅市场化改革,不断将中国金融推上新的台阶。

  可以说,这一段时间的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的每一步都深深烙上“周氏”印迹。例如,他早期对于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界定已成为今天市场监管的格言----“市场能解决的就让市场去解决吧,监管部门只当裁判员,不当运动员,也不当教练员。”

  在西方媒体眼中,周小川是一个“杰出的技术官员”、“格林斯潘效仿者”。这位具有学院派气质且能讲流利英文的行长,与其说是一名行金融政领导,还不如说是一位经济学家和改革家。

  从2002年底至今,周小川任央行行长已有五年时间。其间,中国经济度过了美妙的低通胀高增长的黄金增长期,五年来中国GDP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而通胀处于低位。周小川以其精湛的调控艺术为这一黄金增长提供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无疑,周小川所主导的渐进式的汇率改革路线是中国经济黄金增长的重要内因。在美国的压力下,中国央行始终坚保持币值稳定,实行灵活的汇率,保持本国货币兑换上的信心,被业界称为“人民币先生”。2006年,周也因此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年度“最佳亚洲央行行长”。

  2007年是对周小川考验的一年,这一年是本届央行行长任期到期之年。2007年下半年,中国通胀快速上升,信贷和投资增速过快,中国的结构性矛盾再次考验央行。尽管有批评者认为,在过去几年,央行的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加息时间较晚且力度不够,这导致了目前的通胀的严峻局势。但是舆论普遍认为,五年来,中国金融体系迈出了系列改革步伐,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实质性变化,金融业较好的支持了中国经济过去的黄金五年增长。

  对此,周小川功不可没。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