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谁主沉浮(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11:51 新浪财经

  沈明高:

  信贷控制或者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鞭策银行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减少对存贷利差的依赖,这实际上是好事。有一点可以预期的是,银行之间的差距会拉开。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能够做中间业务,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差,做得好、中间业务收入比较大的银行受加息的影响就会小,反过来另外一些银行可能就会比较大。从这个角度看,不管银行大小,关键看银行的调整能力。

  调控对大银行的影响体现在,大银行的贷款客户主要是大企业,而贷款利率提高的话,大企业的资金成本也相应增加,特别是大企业往往是资本密集型的,资金成本提高对利润有影响,可能会间接影响到大银行。流动性控制对大企业影响比较小,因为这些企业的贷款一般有保障,资金成本只要不上升,所受影响较小。

  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本来就比较高,加息后可以调,也可以不调,这取决于银行的能力。如果能够考虑客户的利益,提得慢一些,对银行来讲不见得完全是坏事,但也取决于中小企业贷款对利率的敏感程度,从这个角度看,加息的影响对中小银行来讲,可能还小一点,对大银行比较多。但信贷紧缩的影响刚好相反,因为大银行资金比较充裕,流动性比较充裕,小银行的流动性比较少,尽管放给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可能不受加息影响,但信贷总量控制住后,放贷能力下降,中小银行盈利能力会受到影响。

  本地注册的外资法人银行所受影响应该并无不同。总体说来,外资银行大中客户所占比重更大,有一些银行主要是服务于跨国公司的,其中一些银行主要服务于本国来的企业,如日资和韩资银行,我不知道宏观调控对他们有什么样大的、特别不同的影响。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在宏观调控同时能够开放一些金融市场和一些产品的创新,我认为这对外资银行是好事,因为外资银行在这些方面比较擅长。如果只是纯粹的结算、放贷之类,其他的不让做,那么我看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都差不多。外资银行现在稍微灵活之处在于没有存贷比约束,但一个不利之处在于,外资银行处在发展早期,扩张速度本来应该比较快一些,增加一个分行贷款就会增加很多,但如果一刀切地限制信贷增长规模,比如大家都是15%,那么对外资银行发展的步伐会有一个很大抑制。

  当前汇率和整个宏观经济的波动,使得很多金融衍生工具——如掉期、期权等——的需求量在大幅度增加,这些工具本身就是帮助银行和企业规避风险的办法。如果在限制银行放贷能力的同时不提供更多的避险办法,对银行确实不利。因此,我认为,包括资产证券化、外汇和其他衍生工具、结构性产品等,可以适当开放一些。特别是在美国次债危机后,到2008年下半年的时候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可能会有很多可以总结的经验,至少一些教科书式的经验,如,如何认识资产证券化当中的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如何监管,表内和表外业务如何区分等,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金融监管的法律条文也可能都会做相应修改,届时将是中国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学习如何控制风险并在控制风险的同时发展市场,这将是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个非常好的契机。

  谭雅玲:

  从银行分类看,城商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好一些,但国有银行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大。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当前银行风险管理框多,架子大,但出现很多问题。刘明康主席反复讲,我们不能再重视形式了。我感觉,在这轮宏观调控当中应该改进的一个不足是金融质量低于金融的规模,量大质低。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数量少,利润高,而中资理财产品则是量大,利润低,大家都在为一个客户拼得你死我活。我们是在分业和混业之间纠缠,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则在专业化。我们面临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当然央行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现在应该考虑如何有效地解决。

  格林斯潘说过不要做传统的金融,但我们的金融创新还是把国外的搬过来,只是稍微改一改。中国目前是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金融创新都是一个极大的问号。中国是发展中国家,金融技能、人才和历史经验教训普遍匮乏,我们应该面对自己的现实,注重自己的发展,把传统金融做得扎实、稳固一点,这样在跟国外抗拼和竞争时才有很强的说服力;应该考虑质量,不应该在数量层面堆积。如果中国出问题,恶果可能会比美国更大。应该承认我们的金融不足,而不能扩大地或者过于自满地看我们的金融成绩,如工商银行是世界上市值最大的银行之类。

  郭田勇:

  如果要给2008年银行业写一个“寄语”的话,我认为应该是“银行业战略转型的一年”。在贷款控制非常严的情况下,依靠传统利差收入维持增长和业绩的模式,虽然在总量上还要占有银行盈利中较大部分,但在2008年的宏观经济形势下,利润被挤压了,银行必须要推动业务转型,同时也可以向海外扩张,2008年应该是银行业战略转型很重要的开端。

  另外,紧缩对资本市场化发展提供了契机,资本市场可能容量会扩大,银行的理财和投资业务也面临重大机遇。我们前几年就开始说战略转型,但不到赶鸭子上架的时候,谁都不着急。所以我们要扩大中间业务等都没用,因为放贷款可以轻易地赚很多钱,银行没有动力变革。2008年贷款增长受到抑制,要么是银行业出现全行业业绩下滑,银行管理层面临来自董事会和股东非常大的压力,要保持前两年的业绩增长,就需要挖掘新的盈利点。只有在这样“不得不”的情况下,银行的战略转型才能够真正地很有效地推动。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