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成思危:30年改革成绩巨大 制度创新是核心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2日 10:19 新浪财经

  2008年1月12日,第十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百年纪念讲堂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改革三十年:评价与展望”。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全程同步报道。以下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的精彩演讲实录。

  成思危: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很高兴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来跟大家共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这30年,我前10年是从事科技管理和出国学习,第二个10年当了10年的政协委员,第三个10年在人大工作了10年,同时我和一些专家学者研究中国的经济金融改革问题,一共出了20多本专著,其中包括了社会保障、事业单位改革、住房制度、股市、金融危机、货币市场、农村金融、农村消费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还有保税区的改革等等。

  今天我想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讲这些具体的问题了,我在会议给我规定的15分钟之内讲三个简要的问题,从我的工作和研究中的三点体会。

  改革开放的四个特点:

    第一点,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成绩是巨大的。大家是有目共睹,没有改革开放,没有中国今天的世界地位,也没有我们在座各位的今天。中国的改革我认为核心是制度创新,我们说了半天改革,实际上改革是指创新。当然,对制度现在还有各种不同的说法,我个人的看法是制度本身包括了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体制讲的是结构,机制讲的是过程和程序,只有我们同时在结构和程序方面都进行改革,才有可能取得改革的成功。从复杂性科学的观点来看,在一个系统里头,人们之间的关系都是独立行动的,但不可能不受到别人的影响,那么重要的改革,我认为是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进行的,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改革初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的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可以说彻底改变了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和道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增添了活力,这些制度创新都起了很大的作用,进入新世纪以来,现在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特别是最近在各方面推进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这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第二个特点,中国的改革是量力而行的,我们的改革并没有像苏联、东欧国家那样采取非常激进的办法,而是根据我们国家的国力,根据群众可以承受的程度,我们经济的发展量力而行,一步一步地去进行的,正因为这样,所以在改革的同时维持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

  第三个特点,我们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在开始的时候确实没有经验,要摸着石头过河,摸着石头过河当然也有它不足的地方,就是一脚深一脚浅,有的时候甚至会摔一跤,这都有可能,但是从总的来看,因为我们明确的目标是过河,只要我们能过河,那么我认为开始摸着石头也是必要的,当然我们在改革取得了成绩之后,我们也会有更好的工具。大家可以看到这30年的改革,如果我们现在回顾一下的话,开始从农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然后到政府和市场之间关系逐渐的变化,开始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然后逐步的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四个特点,改革是路径依存的。什么意思呢?改革就像下象棋一样,你走第一步的时候,就会影响到你今后的几步,所以你一步如果走得不合适,那可能以后的几步就都会受到影响,而且你要退回来的话,下象棋悔棋的话你付出的代价就会更大。大家可能记得一个事情,2001年10月,当时政府推出一个政策,按市价减持国有股,这个政策从动机来看我认为还是好的,但是按市价减持这个问题就遭到了质疑,因为国有股是不流通的,流通股的股价这么高,是因为流通股的股价是投资者炒上去的,现在按市价减持流通股,当然会引起很大的反弹,这是一个导火线,它造成了我们几年来的熊市,这就说明了改革过程确实是很复杂,是路径依存的。你采取的一步措施就会对以后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我认为在改革措施的出台前,一定要谋定而后动,要经过深思熟虑才能去做,同时最好是通过一些试点来摸索经验,现在看来我们慢慢地都注意到这些问题了。所以我想中国的改革过程的这四个特点成就了中国改革取得的成绩。这是我讲的第一大点。

  改革已进入深化攻坚阶段

    第二点,改革现在可以说进入了深化和攻坚的阶段,这就有许多矛盾需要我们认真处理,当然一会儿吴敬琏先生、厉以宁先生、茅于轼先生他们都有很多高见,我就讲讲我自己的浅见,我想大概有这么几个矛盾需要处理。

  第一个就是法治和人治的矛盾。这个问题尽管中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需要做长期的努力。大家知道,依法治国的方略可以说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党大还是法大的问题,就是说要通过法律的程序把党的主张变成国家的意志,一旦变成国家意志以后,任何党派,任何个人都必须遵守,但是在实际的执行过程里面,我们现在还是发现在法治和人治之间还存在矛盾和问题。大家知道腐败问题是影响我们国家发展的可以说是很严重的一个问题,尽管这些年来中央采取了标本兼治的办法,处理了不少人,也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要彻底根治这个问题必须还是从法治来解决。现在我们还是有一些现象,值得我们深思的,我在人大工作很有体会,有一些外商和一些非公经济人士向我们反映情况,完了以后有一句话,你千万别跟地方说。我说你反映不希望我帮你解决问题吗?为什么不希望我跟地方说呢?说你要说了我在那儿没法呆了,希望你们立法,具体问题我给你反映了,但你千万别说,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地方在裁量很多问题上还是有很大的自由度,所以有的企业家到地方上把一个濒临倒闭的工厂给挽救过来了,挽回了,但是最后地方政府一看有利益了就把这个企业家扫地出门,就采取各种办法把他挤出去了,甚至只把他原始的投资,利息都没给还给他,你走吧,这些情况可以说是每天都接触到的问题,这些问题看起来都是我们法治还不健全的问题,最近我还看到有一个地方记者写了一篇批评地方政府的稿件,政府动用了公安来抓记者。我想这些问题都说明我们在法治和人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推进法治。

  我曾经讲过,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是要依宪治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些年来宪法不断的修改,特别是最近一次修改,把保护私有财产,保护人权等等都写进了宪法,应该是基本完备的,但是现在在执行的过程里面,很多人并没有把宪法当做一个根本大法来看待,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违宪可以说是最大的违法,但是我们现在在这个问题上还没有能够真正树立宪法的权威,同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根据宪法来审查各个部门和各个地方推出的法规,如果不符合宪法的一定要撤销,我想这是一个根本。依法治国的首要是依法行政或者说依法治官,因为政府官员和人民群众相比,他是强势,所以政府官员能不能够依法行为,这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中央一再强调要依法行政,也就是要依法治官,只有依法治官治好了,才能够真正的实行依法治国。再一点,依法治国要靠全民的力量和觉悟,单靠监督部门的监督是不够的,还要依靠群众监督、民主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的监督,还有新闻媒体舆论的监督。我特别关注的是我们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我曾经在两岸四地一个新闻研讨会上讲过,我说媒体的作用应该是振聋发聩,弃旧图新,抑恶扬善,务实求真,我认为我们媒体离这个要求可能还有一段距离,当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因素,但是我认为媒体的监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关系就是要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始终是政治学一个永恒的课题。我认为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是把公平和效率结合起来了,一方面我们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去追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果,正因为这样我们大胆的学习国外各种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几百年来发展过程当中形成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好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所以我们有了风险投资,有了资本市场,有了股份制公司,有了期货等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和完善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保障社会的公平和公正,特别是保障弱视群体的合法权益,如果我们只讲效益不讲公平,贫富差距越拉越大,社会不稳定,你就谈不到效率,但是问题是只讲公平不讲效率,你就没有办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当然在过去可能我们效率讲得多一点,但是今天我认为讲公平大家都比较注重,但是我还是要说,我们千万注意不要用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公平和效率都是我们应该处理好的。比如一个企业如果只讲公平,提高工人的工资,但是这个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上不去,你就没有可能去提高工人的工资,最后如果企业关门,我说效率、公平都没有了,所以我认为效率和公平我们还是应该注意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个,就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的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应该是密切结合起来,而不是较劲。我讲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你不能违反市场经济的三个基本规律,第一个不能违反价值规律,如果是价格过分脱离了价值,你采取限价或者补贴的方法都只是权宜之计,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限价的结果可能就会造成减弱生产者的积极性,造成市场的扭曲。反过来说补贴的结果就可能造成有的人钻空子。我们最近成品油的补贴就造成了这个问题,香港的车都是空车开过来到深圳加油,不但加满油,还要把油桶都加满,外国的航空公司都在中国加满了油再飞走。第二不能违反供求规律。供应和需求始终是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以前的做法是多了就用刀子砍,少了用鞭子赶,等你刀砍下去的时候,市场情况发生变化,鞭子赶的时候,根据情况再投资决策建厂,建好厂以后这个产品又多了,所以我们应该相信市场的信号,不要用自己主观的判断来代替市场的信号。我们的电力就曾经发生过这个问题,当时认为电力要多了,限制电力的发展,结果造成了浙江的停3开4。

  第三个是不能违反市场的竞争规律,我们以前老是用防止重复建设来限制新进入者,实际这个提法是不对的,没有新的市场进入者,没有新的竞争者,这个市场是不可能进步的,所以后来的提法改成了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这个提法就科学了,因为老的进入者对新的进入者总是有一种抗拒,这个是自然的成立,就像挤公共汽车一样,当你没挤上去的时候,你就说还能挤,一旦踏上以后,就对后面的人说上不来了,别挤了,等后面一辆吧,我们就不能这样限制市场的竞争,而是应该去鼓励竞争,只有通过鼓励竞争才能够实现技术的进步,这样最后才会使消费者得到更大的实惠。

  第四个就是要处理好集权和分权的关系。这也是一个政治学科很重大的课题,我们国家的集权分权问题都经过了一些改革和变化,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中央要有一定的财力,一定的力量,但是另一方面也要给地方一定的主动性,很多问题你要仔细想一想,都是由于极权分权的处理上引导了地方政府的行为,地方政府为什么追求GDP,当然政绩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方面财政收入也是一方面,财政收入是分灶吃饭,北京市即使一个房地产,要在这个区注册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在另外一个区还要注册一个房地产公司,否则利税分配就有问题了。我认为在极权和分权的问题上我们一定要考虑,你如果权利过分集中,你就会把矛盾过分集中的,你要把财力过分集中,你就会把你的负担也过分集中,在这个问题上要有一个巧妙的艺术的处理,当然这个问题是总理的问题,不是我的问题,但是我想这四个关系是我们值得注意的。

  专家学者在改革中的作用

    最后我想讲一点,专家学者在改革中的作用,我认为30年来,我们的专家学者在改革过程中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尽管也捱了不少骂,说实话没有一个专家学者的意见说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赞成,这也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想大家都知道,“厉股份”“吴市场”,在我们的改革过程当中起到了作用,专家学者第一就希望做改革的促进派,改革的专家学者不能代替政府来决策,但是他可以促进改革,那么专家学者从什么角度促进改革呢?四句:第一探讨理论基础。改革我们得有理论做支持。第二要评价国外的经验。第三要完善政策框架,因为政府制定的政策往往考虑不那么周到。第四分析实施的难点。专家学者应该从这四个方面支持政府的工作,支持改革,而不是单纯的批评和指责政府,批评也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能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的话,我想恐怕作用就不够大了,这是我的第一点希望。

  第二我希望专家学者一定要说真话实话,把论点论据相结合,要能够用科学的态度来说话。我曾经讲过专家学者应该多说真话实话,少说空话套话,不说大话假话,当然现在的情况下空话套话一点都不说可能也不现实,要少说,因为你说的没用,特别是专家学者,一个理论创新开始的时候,往往是不被大家所接受的,往往是处于非共识的状态,是少数的状态,但是你如果真正是符合科学的精神,你这个理论慢慢地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最后成为一种共识。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你提出一种真实的观点的时候,往往会受到很多批评和责难,在这个时候你也不要灰心,如果你认为是对的,你就要坚持做下去。

  第三,专家学者一定要踏踏实实地做研究,不要哗众取宠,现在我们有的专家学者研究工作做得不够深,但是往往是老百姓爱听什么说什么,这个也有问题,我们是做学术研究的,我们要根据我们的数据,根据我们的事实,根据我们的分析和思考来说话,而不是别人爱听什么我们讲什么。

  最后我想3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弹指一挥间,刚才讲过了,改革100、200年以后什么样子我们都很难想像,但是在历史长河的弹指一挥间,我们专家学者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我也希望我们的专家学者一定要按照中央的精神,不断的去推进改革开放,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做出更大的贡献。古人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希望我们今天在这里纪念改革开放30年,通过我们大家的思考,为今后的改革开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我的时间到了,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