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姜兴宏:学习是快乐的事但同时也是艰苦的事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2日 20:05 新浪财经

  12月22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第六届(2007)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建设企业价值体系、推进企业文化管理”。新浪财经对此次盛会进行了全程报道。以下是首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姜兴宏的精彩发言。

  姜兴宏: 各位大家好!非常容幸受交流会主持者的邀请来参加们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第六届全国企业文化,作为嘉宾,应邀参加这次年会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今天下午的题目叫“文化的力量”,我们对这个更感兴趣,因为从我们自己企业经历的情况来看,我们在这方面有好多话要跟在座的各位进行交流。因为谈到文化的力量,作为首钢这样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来讲,我们深深感到这个题目特别重要,也是我们应该总结,应该向大家学习的。所以在这里受主持人的委托我先谈几点体会,汇报一下。然后再请校长,请各位个与给予给予批评指正。

  第一点想说这样一个故事。就是首钢为首全国有很多钢铁企业,首钢是其中的一个。但是在历史上周总理曾经赋予首钢一个历史使命,叫首钢为首。那是50年代正好刚刚解放,我们全党,全国人民非常热情,要赶超英美,所以当时1958年的8月17号,冢木已拱政治局会议通过了一个全国,全党为实现1070万吨钢而奋斗的这样一个决议。后来全国就开始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全国是1070万吨,今天全国有很多一个企业都已经超过了1070。但是当时任务很重。现在中国的钢铁今年接近5亿吨,是这样的情况。所以这个目标很重要,首钢在北京,刚才说了,中央政治局是8月17号开会,北京是8月22号要求就首钢年产2万吨钢。要在半个月之内建一个转炉,实际上当时这个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对首钢来讲也是任务很重的。但是首钢工人响应中国的号召,大炼钢铁,那个时候首次由此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也就是说是党中央,周总理在落实1070的过程当中接见了首钢的人,他说全国各大钢都在努力奋斗,为1070而奋斗,你们首钢要为首。首钢是1919年建立的,解放30年,到58年,59年整整40年,首钢只是有铁无钢。我们经常有一句话说叫狠铁不成钢。实际上那40年的时候首钢人最害怕说这句话,谁要说狠铁不成钢的话那就是说首钢呢,因为什么呢?你只能炼铁水不能炼钢水。后来在50年代开始努力,经过14天,因为中央给我们15天时间要拿出一个炼钢的转炉落,我们用14天首钢终于拿出来了。实际上这就是在50年代结束了有铁无钢的历史。

  首钢的钢产量是什么因的呢?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1978年的时候首钢首钢是八大钢的老末。有鞍钢、武钢、攀钢、太钢、本钢这个都排在首钢之前,所以首钢是八大钢的老末。就是到这个时候首钢还没有实现周总理给我们提出的首钢为首的这个愿望。而再往前追溯的话,解放前首钢30年只生产了28.6万吨铁,这个是现在几个小时的产量。回顾这个过程,首钢的历史使命一直没有完成,只有改革开放之后,在50年代的基础之上,我们通过三大战役,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的178万吨,接着改革开放的时候首钢成为全国试点,实行了承包制,中央给了优惠政策,工人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我们千方百计到了1994年,首钢实现了钢产量824万吨,那一年首钢在全国是钢铁产量第一名,终于实现了首钢为首的愿望。

  这一段首钢这个企业他的经历,虽然50年代周总理给了我们的任务首钢为首,但是经历了曲折,经历了坎坷,但是我们终于不辱使命。

  第二个故事我想给大家介绍一下首钢有一个“守望家园”的故事。刚才讲到首钢为首的愿望实现了。但是到了90年代之后,94年代之后首钢再也不能增加产量了。为什么呢?首钢在北京,党中央、国务院批示不允许在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再增加规模了。那么怎么办?谁也没有说出来,也没有作出决定,实际上94年到04年,这10年期间,全国各大钢铁企业都在发展,唯有首钢没有再增加规模,那么它相对的落后了。于是,05年的2月份国务院作出了决定,首钢要进行搬迁,要离开北京。在这个时候,05年2月19号,新华社发了一个通稿,把这个消息独家报道,全国,全世界马上都知道了。所以这也引起了轰动。这是05年2月份。

  后来全国各个方面都关注首钢,首钢你要搬家了,搬的怎么样了,有的说我们这块有运输公司,有的说我这有拆迁公司,我给你拆高炉。有的说我给你搬到河北去,也有的说你们那里工人都干什么去了,你们搬完之后工人怎么安置的,所以包括国外的记者,包括国内的媒体,也包括咱们同行业,包括企业,包括社会都非常关注。特别是有些作家,有些记者都想在这里写上一笔,有自己的作品。其中就河北省一个作家,唐山市的叫王立新,他去年已经问世了一本书,就是《曹妃甸》。就是首钢要搬去的地方。他还想写一本书写首钢这个地方怎么样,所以他就到首钢体验生活。有一天他跟我讲,说你们首钢职工要守望家园。我说什么意思?他说我观察了几天你们绿化公司的员工,绿化公司主要职责就是把首钢厂内的绿化,种草,种树,给草、树浇水,给他搞这个。他就说,你们全世界都知道首钢要搬迁,但是我通过几天的观察,你们的员工不但没有搬的意思,而且比原来更加勤奋,更加认真。我去观察了你们一个绿化员工,他每天还是按时上班,按时的去给花、草树木浇水。而且园林绿化,厂子树木都是比原来更加好,他说这是怎么回事,他就问了一个女职工,王立新老师说你知道不知道首钢要搬迁?这个女职工说知道,他说你知道要搬迁了,早晚这个地不是首钢的了,也不炼钢了,你还好好的伺候花伺候草干什么呢,这个职工说我是首钢人,首钢现在没有停产,受到还在生产,我现在要继续完成我的职责。王立新老师跟他进行长谈,他说我家几代人都在首钢,这是我的家园。我没有离开的意思。我没有走的意思,只要还有一天没有停产,我就要守望我的家园。

  实际上这个故事讲起来。我们第一个故事讲88年的历史,亲手建立起来了全国第一,那么现在要首钢工人把它拆掉,这是在自己的心窝子上割肉,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按照王老师的叫“痛别北京”。所以我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是比较沉重的。但是首钢工人忍痛割爱,依然选择了搬迁、调整,走向大海,实现科学发展。所以05年的6月份,首钢的第五号高炉已经光荣退役停产。那个时候工人围绕高炉,有的是几代人,也的是老组长,围着高炉绕了一圈又一圈,眼泪情不自禁的掉下来。今年年底我们第三辆钢厂也要停下来,它已经生产15年了。它炼的钢水是3750万吨,能生产,能建造340个鸟巢,但我们首钢工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工厂是首钢的家,家就是巢,所以我们亲手为奥运会,能够用我们的钢铁,我们能够建设340座鸟巢,但是现在首钢的家就要拆掉了,我们自己的巢要没有了。但是我们首钢工人,三炼钢的工人讲,只要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的需要,民族的需要,为了奥运会的需要,我们也要拆掉我们自己的巢,自己的家,为了我们的大家。所以,到现在为止,首钢搬迁进行时,到08年的1月份首钢还要停下来两所高炉。800万吨减少到400万吨,08年奥运会期间,那两个高炉也要停下来。仅仅保持30万吨的生产能力,到2010年全部停下来。所以我今天在这里汇报的第二个故事就叫做守望家园。

  想讲一讲第三个故事。第三个故事想讲一个叫做“吹沙造地”。大家都知道首钢要搬到河北省唐山市南部80多公里路的一个海边,有一个叫“曹妃甸岛”。现在这个岛已经不复存在了,因为05年国务院一决定我们就开始建设,现在这个岛,曹妃甸岛已经被岛和陆地已经连接起来了。怎么连接起来呢?是通过吹沙造地,把岛和陆地之间的水域围起来,往里面吹沙子,水流下来沙子就留下来,大海就变成土地。通过这样一种做法,现在曹妃甸已经不复存在,已经和陆地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这个曹妃甸岛只有12平方公里,他跟陆地的距离是5公里,那么这个岛的前面是一个深槽,陡然下去就是30米深,后面是一个浅滩,涨潮的时候1.5米深,落潮的时候只有1米深半米深。所以这种地方天然地方面对大海有深槽,背靠陆地有浅滩,所以当年孙中山在建国方略里就提出来这是一个天然良港,应该建造开发和纽约港一样大,中国有复兴的希望。所以在我们的手下已经实现了。

  为什么要把首钢这样钢铁厂搬到曹妃甸去呢?就是因为它是靠海,在海边建设一个钢铁厂的话,那么进来的矿石,进来的煤,进来的原材料,生产出来成品再运出去,在这种情况下他都是降低成本,它有效益优势。在中国目前还没有一个靠海的钢铁企业。有人说了宝钢就是在上海。对,我昨天下午从宝钢回来,它是临海不靠海。也就是说它澳大利亚进口的矿石,还要经过皮带,经过几公里才能运到高炉上。而我们的曹妃甸是从船卸下来就到高炉了。我们已经完成了吹沙造地。我们从今年3月12号起首钢开始建设曹妃甸,到现在非常顺利,5500米的高炉,现在主体工程即将完毕。到这个月的26号,我们将到那里举行一个庆祝仪式,就是我们工程顺利。今年搞了一个大干100天,我们曹妃甸工程是这样进展的。

  那么说吹沙造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呢?这也是在咱们国内少有的。它是把大海的水裹着沙子吹着进来,通过围着围子,水泄出去形成陆地,这个形成钢铁厂的建设。为我们国家减少了用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一种艰苦奋斗,有些深很难想象,怎么样在海上建设一个钢铁厂。今天不能详细的描述,请各位有机会到我们曹妃甸去看一看。

  但是我这里要强调的是吹沙造地是一个艰苦的工程,在海上建一个钢铁企业是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第一点,一个是曹妃甸离咱们陆地很远方,里城市更远。离最近的城市就是唐海县,唐海县到曹妃甸这个地方要经过一个多小时,特别遇到了雾天车都不太好走,伸手不见五指,如果遇到了风,遇到了海潮施工更加困难。所以我们是在这样一个困难的情况下建设钢铁厂,我到哪里去的时候我就看到那里的艰苦条件。实际上喝淡水都比较难,一万多建设民工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建设。我们首钢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那里指挥工程进行设计,进行施工,现在完成的比较好。那里的艰苦条件我们的一些作家,一些记者去了,都深深的被打动了。你比如种树,在海滩上吹沙造地20平方公里,实际上就是一片沙滩地。怎么样在这个里面能够建树,能够见到绿,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我们在首钢办公室的门前再立几棵树,不但坑要深挖,而且要铺上塑料布,要从绿地拉去泥土,还要拉去一些淡水,一点点养活。一棵树就是这样,怎么样在那里建设成高炉,建设成焦炉,建设成炼钢厂,困难可想而知。所以我们说首钢是在海滩上实现首钢的二次创业,建设首钢的京唐钢铁大厂。这是讲第三个故事。

  最后想跟大家汇报一下,由一个小学生变成大学生这样一个故事。也就是说在钢铁企业里都知道生产建筑材料,建材,普遍材生产这个是小学生。而生产薄板是大学生。首钢长期以来到94年的时候实现824万吨,成为全国第一,实现首钢为首。但是首钢都是生产大陆货,因此前些年国内外的钢铁专家不到首钢来,他说你没有板材,没有汽车板材我是不去的,掉我的身份。所以中国现在也有很多企业生产出了汽车板材,但是作为首钢来讲还是最近几年的事。也就是说从首钢搬迁调整的方案公布之后,首钢就说,我们不是简单的搬迁,不是把石景山生产的产品原封不动的搬到曹妃甸。我们要生产出高端产品。通过搬迁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但是首钢没有记住,没有年怎么办?在这个时候我们首钢开展了大学习,创建学习型企业这样一个活动。实现从长材到板材的转变需要全员学习,干部学习,技术人员学习。去年我们在6月份的时候,我们组织了一批先遣队,组织了27名技术人员到德国提森去学习他们汽车薄板生产技术。别人一般都是十几年才完成汽车薄板生产技术掌控,而首钢可以告诉大家,上个月的11月8号,我们已经在北京市顺义冷轧轧出第一卷为汽车提供的冷轧薄板。所以我们在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里,走过了别人十几年走完的道路,实现了小学生向大学生这样一种转变。

  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但同时它也是一个很艰苦的事。因为什么呢?国内有很多钢铁厂都已经掌握了板材技术,但是我们既是朋友,兄弟企业,但是也都有各自的利益,谁也不会轻易把自己掌控的板材技术转让给你,交给你,而且这是一种市场竞争。所以在国内学习,我们到国外去学习,像德国生产薄板是一流的公司。他们对我们是看不上的,有合同不得不接待我们,他已经接待中国6000人了,我们去27个,他们也是有点跟别人6000人一样对待。所以我们去了,他们第一节课老师拿起来两块板敲一敲,第一块板敲的时候,他就告诉,他说这是我们德国提森生产的板,第二个板敲了敲是首钢自己生产出来的。言外之意首钢赶不上提森,我们之所以到这里来就是因为我不如你。我们就让你们交给我们。他说你们首钢可以买一流的设备,但是你们要创出我们这样的产品来,我就封你为冠军。实际上这是对首钢人的一种嘲弄。讲课不好好讲,说你们给我提要求,让我讲什么讲什么。实际上不想通过讲课把真正的技术告诉我们,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钢去了27名技术人员采取各种办法学习,询问,归根到底不怕他们看不起我们,我们问的非常细,非常具体,也非常专业。我们是有备而去的,而且我们27名专业人员去,后来由于向他们提出的问题比较多,按照合同他们不得不告诉我们,这个时候最后他们请了36名专家来回答我们27名技术人员的问题。最后通过45天的学习我们27名技术人员掌握了大量的汽车薄板生产技术。我们认真学习的态度感动了他们。

  所以提森这个专家团队在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亲自到飞机厂去送我们,他们说来了这么多到提森的,没有一家像你们这样认真。他说我为中国人能有首钢的团队感到骄傲。有一位老专家本来已经退休了,他告诉我们我在德国期待着你们的好消息,所以现在首钢已经在曹妃甸没有投产的时候我们已经掌握汽车薄板的生产技术,我们在河北省唐山市的迁安建立450万钢铁厂,去年已经投产,已经生产出热轧薄板。我们在首钢秦皇岛钢铁有限公司已经生产出宽厚板。这样上个月在顺义生产150万吨汽车冷轧板。今年首钢已经有500多万吨的板材生产。首钢总的钢铁产量是1500万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实现了从常材向板材的转变。这样也实现了总理给我们要求的,温总理去年五一和今年五一到首钢来通过搬迁调整实现技术的升级换代。今天在这里让我来谈文化的力量,我想通过这几个事例跟大家交流。谢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