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常岐: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 17:38 新浪财经
2007年12月23日,“2008年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海)——金融创新与企业转型”在上海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武常岐做“民营企业的国际化之路”主题演讲。 武常岐:非常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 刚才方星海先生后来讲到一本书叫做《货币战争》,实际上有人说他是伪书,实际上这样的书不只这一本,还有很多本,实际上这些书还非常走红。其中一本就是《世界是平的》。我们光华管理学院的立院之本就是从事严谨的教学态度。所以今天我就要讲一下世界不是平的。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厄瓜多尔这个国家,他们有1300多万人,它刚刚加入了APEL,每天有14万桶石油出口,为什么要谈到它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石油和中石化在05年的时候,共同出资了14亿美金,收购了当时加拿大一个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投资的这家公司。这个公司日产原有8万桶,这是中国石油中国石化拥有的公司,是厄瓜多尔这个国家最大的石油公司。 问题出现在哪里?这个人是厄瓜多尔的总统,他在今年10月份到中国到访,在10月份他宣布厄瓜多尔的石油政策要作出重大的调整。在05年,中石油、中石化收购油田,当时有一种规定,当时有一个油价的基本协价是25美元一桶时,油价上升会影响石油公司的收益,当时政府的收益就是五五分成,现在是76美元,厄瓜多尔的油和全球石油的价格不一样,政府拿50%,石油企业拿另外50%。今年10月份突然宣布,这个分成比例改变了,政府拿99%,石油企业留1%。这意味着什么呢?原来是8万桶石油,26美元,一年下来中石油有7亿美金的收入,但是这样改变以后,盈利只有3%左右。商务部发表声明说,你现在这样来盘剥,只留给我1%,如果百分之百都拿走就没有好处了,中石油、中石化也发表声明,我要到欧洲去告你,要求国际机构仲裁。这只是一个例子,这个是发生在南美的例子,现在还是在交涉当中。 另外一个例子,可能是大家讨论比较多的中投,它是在IPO的时候,拿了30亿美金,购买了殷黑石股份。我们讲的这个例子,一个是美国的金融市场,另外一个是石油市场,其实还有成功的例子。我在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案例,就是沈阳机床,这是一个相对成功的例子,它在04年的时候收购了一个德国的机床,它是有150多年历史的机床,它的厂是在生产定制巨型机床,PPT上都是在厂内的机床。当时德国这个机床厂是面临破产的情况,所以沈阳机床就把它给收购了。 今天我们在座的同学大部分都是EBMA的同学,在今天上午,我跟我们的校友卢伟光,他是做的比较成功,他是在民营企业走向国际非常成功的一家公司,现在卢伟光是巴西最大的木板地板的出口企业。出口占到巴西这样国家的50%以上。他可以影响到价格,他说如果今天不收购木材,价格就会下降,如果收购木材,价格就会上升。他收购木材出口到美国。然后我们就在问,为什么安信伟光可以成功?为什么你可以走到这样一步?今天上午我跟他讨论的时候,他也专门提到,现在再让我到巴西去和印第安人酋长去谈的时候,我可能会退缩了,现在再去谈肯定没有当时的环境了。在企业做大了以后,我们在走向海外的道路上,我们要更成熟的考虑,我想安信伟光成功了,但是有几十家失败了,这有一个淘汰的过程,当然卢伟光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如果中国企业想走出去?哪些因素会使我们的企业更多的成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我们要用长远的想法去考虑成功的因素。 实际上现在国内的市场也越来越开放,机会也越来越多,国际化的战略,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整合资源,整合资金,整合技术,整合能力。刚才郭广昌先生给我们介绍,现在在资金运动和调配运用上面他是开辟了一个新的道路,这也是一种国际化的方法。但是我这里讨论还是实业在企业层面做的事。 我们如何才能够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呢?大家将来在国际商务的课程当中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如果大家对EBMA感兴趣的话,我们还可以在未来的课堂上学习到更多的东西。有一个不是理由,国际化扩展有很多的理由,其中有一个我们认为不是理由,中国有1万4千亿的外汇储备,这个本身不是中国的企业要到海外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理由,因为这是宏观层面出现了问题,宏观层面出现了问题,他要求企业在微观层面去处理宏观上面的问题,因为企业要到什么地点去投资,首先要考虑我能不能盈利,你政府有多少的外汇储备,但是政府宏观需要考虑的问题,假如出去就亏钱,但是有钱也不能十亿、十亿的丢。当然我们还讨论市场的特点和环境,另外还有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和模式,其实有很多的问题我们都可以进行讨论的。具体的动机我们就不考虑了,但是我们要考虑,要求大家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是一个每年以双位数增长的GDP情况下,我们要到另外找市场,我们一定要有非常强的理由才可以这样做。我们建立竞争优势,还有寻求资源。 刚才郭先生提到我们上市红筹,不知道他在什么地方注册的,有的为了寻求税收或者是时间的效率,或者是寻求资金调配的灵活性,我可能选择在海外寻求发展的机会,但是这些都是我们可以在教科书上看到的。但是中国作为一个转型经济,转型经济除了动机以外,可能还有另外一些动机。到三年以前,宪法中并没有明确的保护私人产权的条款,这时候,假如在海外的某些国家,假如产权、制度保护的比较好,一些企业就会寻求海外市场的地位。实际上现在我们很多国内的企业,特别是大的国企,像是中石油、中石化,现在最大的问题,和郭广昌的企业不一样,他不是怎么样赚钱,他要是看上去怎么不赚钱,赚钱太多实际上也是一个问题,所以怎么样使我这些钱不在帐面上显现这么多,我就要寻找一些投资的机会,在传统来讲,这些资产都是属于部门或者是企业的,这些都是可以想像的动机。作为在光华管理学院的训练,做任何的事情,我们要考虑各种各样的事情,它在参与全球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国际化走出去有很多的形式,在国外收购企业是形式之一。比如讲出口是不是走出去,实际上是产品走出去。另外技术转让和特许生产是不是也是参与的形式?另外还有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有合资企业,有独资,还有联盟的形式,这些都是参与全球竞争力的形式,基本的框架我们还是有东西可以考虑,实际上企业怎么做其中有两个因素要考虑:一个因素,我做的这个产业,比如我的地板加工,我在选择中国生产还是海外生产,还是在巴西生产还是俄罗斯生产,还是在其他地方生产,有两个因素,我要看看我去的地方和留的地方是不是对木板、地板这个行业适合它的发展?如果适合它的发展,这个国家和地区它有这样的竞争优势。假如不适合发展就没有这样的竞争优势。横坐标就是企业本身的能力,大家看,假如企业本身的能力很强,而且这个地方又非常适合这个产业发展,这个企业立足于本地以出口来服务全世界,这就是说,为什么浙江温州的制鞋企业,这个地方大家配套的很好,效率也很高,成本也合适,企业也非常有竞争力。假如环境它是会变化,我们讲到哪些指标反映这些情况,如果环境越来越恶化,这个时候企业有竞争力就会考虑走出去。我们在座的可能会有纺织的企业,但是大家要想一想,纺织企业有高附加值的成本,大家简单算一个账,中国人均GDP在过去几年,GDP增加双位数11.5%,人均GDP大概是在10%,人民币升值5%,通涨4-5%,实际上人均成本每年上升接近20%,这是一个大数。所以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这么好,在1990年中国的人均GDP和印度是一样的,因为改革开放发展这么好,因为中国的人均GDP现在是接近印度的3倍,当然对于国力增强有好处,但是它意味着什么?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对外投资,另外一种情况,国家的竞争优势,假如本地的企业竞争能力非常的低,假如是本地竞争能力也没有,这个国家也不适合这个产业的发展,就是以进口为主。现在芯片还是以进口为主,汽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外资品牌,因为本国的汽车生产能力在一段时间里面是竞争不过外资企业。 我们讲到国家的竞争优势,哪些内容,以后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但是有一点就是政府的政策,政府的政策奉献和不透明是影响一个国家它对特定产业发展的能力,像是我们刚才讲到的厄瓜多尔,就是因为他们面临巨大的外债压力,现在厄瓜多尔证券债券的溢价是比伊拉克政府还高,现在他要向别人付息要付11%,在你了解这样的一个背景之后,你就会知道在这样一个国家去投资是非常危险的。假如我明白了这些道理,我会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或者是讨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企业为什么要走出去?中国在07年,中国对外投资超过了200亿美元,而且中国吸引的外资不到700亿,实际上大概中国对外投资现在来讲统计上大概相当于中国吸引外资的三分之一,这是相当高的一个比例,但是问题大家注意到,中国吸引外资,大部分都不是新钱进来,因为现在中国的累计的外资在国内大概有4千亿美金,这些4千亿美金每年有10%的回报,再加上10%回报的再投资,所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 实际上海尔为什么要到美国去投资?不是因为中国有1万4千亿的外汇储备,我们要问这样的问题,海尔到美国投资是不是比美国企业在美国更有竞争力?这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像是中国企业现在在干什么?我们看到海尔、TCL、联想,我在调查过程当中,同样一个行业,联想收购美国的IBM,方正在干什么?我也找了我们的校友李友,他是方正的总裁,他说,我是生意人,我首先是以盈利为目的,我不去海外投资,因为中国现在有很多的机会。海尔去美国投资,海信在赶,而且都在一个城市,TCL收购了法国的汤姆森,那长虹在干什么?所以里面就是供大家考虑,这些企业在五年、十年以后,同样的两个企业,他们会有什么不同?可能在短期的利润和长远的目标中间可能要有一个平衡,所以大家要考虑一下这些问题。实际上我为什么给大家讲我选这个题目,实际上是世界不是平的,其实有很多研究国际管理和国际经营很多的问题,政治、经营、社会等等方面的环境,特别是在过去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已经适应了、熟悉了我们的经营环境,特别是熟悉了劳动市场的巨大灵活性。为什么TCL遇到挫折?为什么西门子把整个手机业赠送给别人,还赠送1亿美金,他们拿过来以后特别的高兴,管了两年发现不行,又原封不动的送回去,还差点让自己破产了,这就是市场缺乏灵活性。在国外你要解雇一个人,除非是这个公司破产,要不比杀了他还难。但是在我的调查当中,这个并不意味着,中国企业没有机会。中国企业的机会在什么地方?机会就是我要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或者是陌生的地区去投资,去经营,去聘请员工,去建立客户,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能力和无形的资产。这些是一些传统的理论,但是我们可以建立我们相对的优势,中国企业在全球,在重要的产业建立优势,我们讲是很难,但是你可以在一个产业,一个时间,一个地域建立自己相对优势,比如说在越南,我们中国在总结改革开放30多年,越南在总结改革开放10年,一个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比改革开放10年的国家有优势,因为我们的企业是在法治、条例、规章不完全的环境中,很多不确定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应变能力就非常的强,所以实际上来说我们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我们要清楚我们的机会在哪里。 中国走出的道路是不平坦的,但是宏观上要藐视,但是实际上要做还有很多的核心,但是中国企业必须要扬长避短,建立相对的优势,实际上实现企业的目标,我给大家分享一点心得,就到这个地方。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