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李伏安:信用风险是我国金融安全的最大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12:06 新浪财经

  2007年12月22日第四届中国经济增长与经济安全战略论坛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此次大会。以下为银监会业务创新监管协作部主任李伏安演讲实录。

  李伏安:

  大家上午好!现在对于什么是金融安全有很多不同的争议。大家都同意我的看法的话,我就讲我的道理。我先允许大家提三个问题,你们认为现在中国最大的金融安全的威胁是什么?大家提问之前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金融安全是我国经济安全的一个重要内容,金融安全对我国的经济安全构成一个比较大潜在威胁,这一点大多数会同意。

  提问:

  李主任,我提一个问题,金融安全,您说最大的危险是什么?我想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我们国家,因为中国还是一个政府指导下的计划经济的一个市场经济的主体,那么政府高官对金融知识的结构,我认为现在是不够的,在决策层。那么这是对中国整个金融结构性问题不能提到一个很好的架构,来应对国际上金融市场,我觉得是最大的问题。

  李伏安:

  决策者水平和决策的正确当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也同意这是影响我们金融安全的一个方面。但是我们的问题是一定要找一个充裕的条件,这个问题不解决肯定不行,这个问题解决了是不是就行了?

  提问:

  我觉得银行业的最大风险,关键点,中国金融面临的是量大质低,我们的贸易量大质低已经带来我们的被动,我们金融量大质低失去的是国家的安全。

  提问:

  我觉得我们金融安全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问题,我们任何一个金融政策的存在,涉及到财政部、发改委,包括我们证监会、银监会、央行,所以我认为是体制的问题,政府管理过多。

  李伏安:

  因为决策水平和决策者的知识范围,实际是我们体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我们金融业量大,但是质量很低。稍微回顾一下世界上发生的,由金融安全影响经济安全的事件,都可以看到,对经济安全最大的影响的金融安全就是金融危机。近两个世纪以来,金融危机是世界上除了战争危机以外,对一个国家发展、生存和稳定最重要的第二个威胁。

  那么,这些金融危机根本的原因是什么?金融危机发生的过程,一次又一次重复的一个教训,最远的到英国的早期危机,最大到上个世纪30年代,1930年的美国大危机、大萧条,最近到今天发生的次按危机。我们在座的人都无法体会到30年的危机是什么过程,人们经历了什么心情。但是大家都经历了美国的次按危机是什么心情。在座的人谁能够说我去年这个时候,2006年12月份,我预测到了世界要发生次按金融危机?今年上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在座有谁说我已经预测到了?这个规律肯定会存在的,格林斯潘也说了,很多人都说了,有没有具体预测到,今年下半年,美国会发生次按危机?不确定性。在这个危机发生之前我们大家都是很乐观的,但是发生危机时候告诉你,我个人判断,包括前面几位老师判断,美国次按危机导致对美国的影响还不是最严重的程度,会严重到什么程度,我们到今天还没有确信,对美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美国经济、政治以及它的整个国家的走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我们今天还完全难以判断清楚,虽然有一些看法。

  世界上的每一次金融危机,历史上的每一次金融危机都是这样经历的。每一次危机带来的影响之深重,破坏性大小取决于什么?危机来不来这些因素始终是存在的。我们尽量想办法去防、去避免,但是又无法保证你永远不发生。危机总是有可能要发生,无论怎么发,一旦发生以后,它的损失,给我们带来影响的大小,取决于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体系抗风险的能力。

  那么对于中国的金融来讲,是什么东西会给我们金融体系抗风险的能力给予致命的打击呢?是什么样的因素,能够使我们的中国金融体系彻底打垮?我们现在要找的是这个最大的因素,只有把这个最大的找清楚,在这个过程中才知道什么是第二个、第三个,搞一堆因素,找不到最大的,因此抓不到重点。

  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是我们金融安全的最大威胁,这是根基。为什么?中国的金融结构,80%-90%是靠银行体系运行,中国的银行70%,现在降到60%,仍然是50%以上,是靠贷款来运行,中国企业,60%、70%,甚至百分之百靠银行贷款支撑运行。什么叫信用风险?就是银行借款借出去了,借款人还不了钱,没有信用,发生违约,叫做信用风险。所以银行的借款人违约的可能,违约的概率,违约的大小,这种信用风险是我们银行风险的主要结构。当然不排除其他的安全损失,包括我们的国际环境,外汇损失等等,仍然会给我们银行带来损失,带来风险,但是他们带来的风险影响面跟信用风险仍然不是一个重量级。

  那么怎么分析这个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经济运行的情况。经济运行的安全度,是整个企业和个人借款以后还款能力的基础。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是最重要的。这是外部环境。但是无论是宏观经济好还是宏观经济差,决定于银行的信用风险,取决于贷款质量关键是在银行内部的管理能力,是在银行的行为自我控制,是在银行的风险的自我判断。它能不能够有效的评估判断风险,能不能够有效控制这种借款的风险,这是内部原因。

  先从国外来看,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看法。外患大于内忧,中国金融安全最大的是外患,我们怎么看?包括美国次按危机对欧洲的影响,乃至下一步对亚洲的影响,我们怎么看这个问题。

  首先美国次按本身说明信用风险人们是全球金融安全的最大风险。通过对穷人,达不到银行正常借款标准的人,由于不是银行监管管理者给他们提供贷款买房子,零首付,这些是一些借款公司,这些借款公司发放贷款,这些贷款公司从哪来的钱呢?他们把贷款打包卖给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然后到债券市场,变成次级按揭债券。在房价比较低,基本上还在上涨的过程当中,一直在上涨,利率比较低,而且一直在下降的过程中,这些人贷款还款利率越来越低,成本越来越低,而且房价价钱一直在涨,还款能力在上升。评级机构对这样打包贷款也是很高的,去年表现很好,为今年提供了支持。这个评级越来越高,投资者越来越大,整个把金融市场运转起来。但是突然遭到经济增长趋势变得下降的时候,突然遭到房价不再上涨,开始下跌的时候,这些贷款就开始出问题了。整个打包运转过程当中最后卖给一些投资者,在欧洲、亚洲,其他一些地方,根本不知道美国某个省,某个村子里的人借款状况是什么样的时候,他是无法判断这里面内在风险,只相信评级机构。评级机构现在都用很先进的模型,对这个数据风险进行模型运算,通过过去历史数据来看,这个产品没有问题。有一个比较典型的比喻,罗伯特,对这样同行的人,次按债券的风险评估,用模型评估就像开车的人用后视镜往前开,都是用历史数据,发生的违约概率判断这个产品的好坏,公路前面没有异常情况发生的情况下,看着后视镜往前看,会确保你的安全,但是公路前面的情况并不是这样。所以这是他们这个模型的局限。由于这样一个东西,美国次按危机首先发现前面走不通的时候,一刹车,车就停下来,次按危机首先是流动性风险,钱赚不了了,市场不再有贷款打包出售,投资人不买了,这个流程就走不动了,出现流动的问题。美国次按危机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和它里面的根本原因还是信用风险。

  30年代的危机也是,大量的银行借款,一些证券公司去炒股票,相信股票能涨上去,最后能还给我,最后借款炒股人还不了,也是信用风险。中国现在当然八千拿去炒股票、炒房产,首先要控制的风险。即使这两个控制好,我们企业的还款约束机制怎么样,仍然是一个大的问号。我们银行能不能有效评估这些企业借款人的风险,控制这些风险?仍然是一个大的问号。虽然我们现在改革上,银行开始盈利,股票价格都上去,但是这个能力并没有解决到让我们满意的程度,并没有解决到让我们可以放心说中国的银行业现在没有问题。

  千万不要以为我们银行改革到今天,上市了,股票发行了,成功了,交易了,挣钱了,我们银行没有问题了。千万不要说我们现在的银行已经可以了,让大量个人都来办银行,我们现在鼓励竞争,放开竞争,你们监管部门就不用管了,政府就不用管了,自己办,都挺好,每个银行都挣钱,绝对不行。所以这是从美国国外的情况来看。

  从我们国内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也是。我们银行的风险在什么地方呢?

  1、我们的经济转轨过程当中,我们银行本身判断风险的经验还赶不上市场的变化。842协议,新协议,就是倡导这种美国次按的方式,用模型的方式,用过去历史数据的分析判断一个银行的风险。中国的数据要求五年以上的历史数据,中国五年前的历史数据,大多以国营企业为特征,现在新兴企业,民营企业,跟国营企业历史数据没有可比性,我们五年数据判断未来,这是我们现实问题。银行对经济转型过程当中,银行的员工,银行风险管理,包括技术性缺乏经验。

  2、包括明年宏观调控会不会带来巨大风险。这些会给我们外贸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靠模型,这些我们需要大量充分了解国际金融、国际经济发展,比较全面的把握中国企业本身的风险这样一些人很有限,这样一些专业人员不是简单让民营企业都进来就可以把这个问题都解决,不是让更多的企业和投资者竞争就可以解决,这是一个专业机构的专业能力培养问题。这需要有专业的监管规则,始终不一的在经济好的时候仍然去坚持才行。所以我想从国内的情况是这样的。

  从现在金融体系特征来看。虽然我们的金融风险是我们最大的安全威胁。有人说:是不是现在新的金融工具,包括美国次级按揭这样证券产品带来的威胁就很大,我们还是回到传统行业中去,我们就不去参与国际上的金融业务?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第一中国的经济已经参与了全球化,中国GDP增长已经60-70%依赖于国际市场,无论是我们的生产产品的消费需要出口来解决,更重要的是我们生产产品的资源、原材料需要依赖国际市场。大家都知道,我不列举一些数字,我们的石油、铜、铁矿石、水泥等等,有多大程度是依赖于国际市场?我们的产成品是多大程度依赖国际市场。经济与国际市场上已经发生了一种切不段高度的相关性,密切联系。金融不可能不去做,而且这方面一个弱小的金融体系,不可能在国际经济市场当中有一个强有力的风险管控,风险交易的水平。我们对于国际上这些东西只能是全面的去了解、参与、预备。但是前提是自身要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在这个过程当中要充分的智慧,要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判断大势,能够把握大势,能够抓住自己的弱点和强项,因势利导。

  对国内创新,国际市场上是在以城际快速列车的速度,每小时400公里,300公里的速度,至少200公里速度运转的时候,我们即使再谨慎,我们始终用150公里左右的速度跟人家竞争,竞争优势上就失败。金融创新带来更大的风险,带来更优的选择,更优的组合方案。因为美国次按问题,会给我们带来风险,我们不参与他们的游戏,这点也是走不通的。必须要走的情况下,我的结论是把你自己的关键问题解决好,从最重要的问题开始,一项一项解决好,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仍然是信用风险的问题。

  谢谢大家!

  提问:

  您认为中国的银行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那么信用风险的最根本原因在哪里?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产权机制的缺失,不知道李主任是否同意这个观点?

  李伏安:

  核心问题在于企业还不了款,根本原因是在我们的企业还缺乏足够的财务约束,没有人制约它,我应该借多少钱,我能够借多少钱,我能还多少钱,我拿这些钱投资能够赚多少钱。企业公司治理要到什么程度呢?一个企业相当两三个人合伙,我们三个人要对这个企业借多少钱、还多少钱,用什么,有足够的财务决策力。我们企业都没有这种财务约束力。这是企业的关键。银行有一条,看你不行,我不借,总可以把我保持住,风险不会到我银行。银行能不能借,取决于银行的判断能力问题。另外银行的管理体制问题。一个银行的管理体系从上到下,从总行行长,到分行行长,能不能始终做到一条,我判断这个人的还款能力不行我就不借。还款能力强不强是我决定借不借的唯一因素,我们现在银行治理体制不会做到这点。我们把银行交给一个地方政府任命的地方干部,地方政府任的时候,明确有政府的要求,这样一个干部当然从政治上可以喊出很多很好的漂亮的口号,建设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所以要贷款,这些理由很充足,一点都没有错,而且是我们应该唱的,但是在正确的口号下做了错误的事情,把不该借款的人借了出去。我们银行能不能控制这样一些行为,是银行真正建立在专业、健康轨道上进行经营和管理,无论从银行的技术,更重要从银行治理结构、管理体制上,让真正懂得人管理它,这是关键。

  提问:

  两个问题:1、信用风险是整个金融系统的一个风险的结构?还是原因?就是因果关系。2、刚才提到美国次级债的问题,根源把赖帐评为好的信用等级,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他们使用的模型和所有的方法已经相对过时了。我们现在推巴塞尔协议,很难防止这种风险的再度发生。

  李伏安:

  这一个问题答案就是鸡和蛋的关系一样。我们现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有一条可以肯定,中国的改革开放20年,要取得这么大的成果,没有银行的金融支持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国银行五年前的时候,全世界都在讨论,中国的银行业技术上已经破产,大量的不良资产,银行怎么搞的,几千亿、上万亿的不良贷款,我们几万亿是中国改革开放20年发展的结果,几万亿的不良贷款是我们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因为在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当中,在一个不稳定的体系当中,再一个没有管理能力的金融体系当中,要取得30年的发展,不可能不产生这些问题。这些不良贷款是发展的本身结果。当然银行管理有问题,银行管理能力提高,银行管理体制改革,是跟发展产生的问题是一起走的。最后靠学习、加强管理减少这些毛病。我们银行在过去30年中要管的很好的话,不出现这3万亿不良贷款,我们20个、30个葛洲坝、三峡大坝早就建出来了,这是互为因果的关系。到今天这个时候,在今后发展当中,更加复杂的局面情况下,我们更多要强调的是我们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的能力建设,和控制银行出现更多信用风险的体制建设、制度建设,包括人才、用人制度和专业人员的制度。

  第二个关于美国模型方法问题,我们问罗伯特,他十年前准备到中国进行演讲,后来因为发生美国一个公司的管理问题,突然决定不来了,就推迟到中国来第一次访问推迟了十年,来了以后问他一个问题,怎么看待模型的作用?现在的高级飞机,波音飞机,飞机驾驶理论上全是靠模型。一般情况下从起飞到降落,有一个开始一个结束就够了,从起飞到跑道,到飞起来所有都可以靠模型,但是为什么我们在这个地方还要坐两个驾驶员?换句话说,按我们现在模型不可靠,飞机上的模型是不是可靠呢?要是可靠的话,为什么还要坐两个驾驶员呢?所以说两个结论:第一我们现在的金融发展到今天,要驾驭这么复杂的局面,这么大一个飞机体系,这么庞大一个系统,要有效的进行驾驶,必须要通过模型。今天模型不可替代,不可丢弃。把A380模型去掉,两个飞行员绝对不够。模型到了不能没有的地步。但是要取决于环境的分析。如果说在天空当中,过去的情况基本上10年20年没有变化可以,但是如果这个地方有很多,比如中国在广州白云机场边上有很多超高的建筑,还有很多错误的灯光打到上面,还有很多中国人坐飞机提前打开手机,发出很多信号,这些都会对我们模型进行干扰。模型的看法,简单说不能没有,但是不能完全依靠。这应该要检讨他们评级的方法,评级的体系,但是评级还是要有。

  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