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汪同三:对2008年经济的预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6日 14:43 新浪财经

  2007年12月16日第九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此次大会。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经济分析与预测中心主任汪同三的演讲实录。

  汪同三:

  我就2008年经济的预测给大家进行报告。

  一、主要国民经济的指标预测。

  据预测,2008年的GDP增长要比2007年低大概是11%,从2003年开始,中国GDP的增长速度都在10%和10%以上。2003年在我们国家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这一年出现了某些部门投资增长过快,意味着中国可能出现经济过热的问题。所以从2003年底开始,我们进行了一轮新的宏观调控。因为宏观调控的导向,多数人都认为,经济增长速度应该有所下降,但是从2003年开始,一直到2007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没有下降,而且都是一年比一年的升高。

  升高到目前的情况,2007年确实使得我们的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的危险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希望2008年的GDP增长速度能够比较明显的低于2007年的增长速度。如果明年GDP增长速度仍然还高于2007年,比如说达到12%,那就面临着太严重的经济过热的危险。

  二、固定资产投资预测。

  我们预测2007年固定资产投资的速度是25.6%,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是24.2%,也是希望投资的增长速度能够有所下降。这一点恐怕还是有可能的,因为从2003年开始,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确确实实是在逐年下降的。2003年有一些部门投资过热的时候,我们的投资增长速度是27.7%,逐年下降,下降到26%、25%、24%,在2006年的时候,我们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已经下降到了24%,但是在2007年到目前为止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反弹。所以今年的投资增长速度可能还比去年有所提高,我们希望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工作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2008年投资增长速度能够有所下降。

  现在说经济存在着由偏快转向为过热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体现在投资的增长速度偏快。经济增长速度是10%多一些,消费的增长速度是12%-13%,但是投资的增长速度现在是明显的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这就使得经济结构特别是投资和消费的经济结构的问题变的日益严重起来。按照现在用现价来计算,今年总的投资占GDP的比重已经超过了55%,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明年投资占GDP的比重会超过60%。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因为他意味着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变的越来越恶化。

  三、价格。

  在前不久解锁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两防,第二防由结构性的价格上涨演变成明显的通货膨胀。确确实实我们现在存在着价格上涨的压力,存在着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这压力表现在哪里?一个是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的压力,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的上游产品的价格上涨幅度,一直是比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幅度高。钢铁、煤炭等他们的价格上涨幅度都比消费品的价格上涨幅度要高。必然会存在着一个价格上涨由上游产品向消费品的推进过程,这会造成我们的成本上升。

  第二个成本上升的因素是因为工资水平的上涨明显加快,有统计资料表明,现在中国的工资上涨幅度是亚洲最快的,特别是我们的国有企业部门,他们的工资上涨是比较高的。现在所说的广东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不是劳动力减少了,是因为我们愿意接受工资水平低的劳动力减少了,如果提升了老资水平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上游产品的上涨,另一方面是工资水平的上涨,造成我们公司会推动成本上升的因素。

  第三个出现成本上升的因素是需求拉动的因素。需求拉动的因素造成价格上涨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现在所谓的流动性过剩问题,刚才吴晓灵副行长已经讲的很清楚了。通货膨胀是什么意思?通货说的是钞票?说的是钱,膨胀说的是多了。钞票钱多了,必然会形成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而现在所谓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讲白了就是钱太多了,货币供给增长太快,信贷增长太快,这是一个需求拉动的因素。

  第四个出现成本上升的因素,城市居民收入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都是比较快的,这应该是一个好事。城镇居民收入的加快是好事但是从短期来看,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加快,必然会引起需求拉动型的价格上涨。就好象李剑阁主任提到的,有的人在股市赚的钱比较多,就会买大的房子、购买一些

奢侈品等等,因此就会造成消费价格的上涨。

  第五个出现成本上升的因素,国际上某些重要商品的价格上涨,对我们国家国内市场价格的影响,明显的表现就是石油,石油的价格上涨以美元计价已经超过了90多美元,接近100美元。国际市场上粮食价格是最明显的上涨,这些因素都会传导到我们的国内市场上,对于国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造成上涨的压力。

  所以说,我们目前面临的价格上涨的压力,既有供给方面的又有需求方面的,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但就目前来讲,最值得我们重视,最需要我们着力解决的引起价格上涨的因素是什么?应该说是经济增长太快,特别是投资的增长速度太快。也就是中央提出来的两防中的第一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两防,一个是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一个是防止偏快转为过热。其实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最主要的原因是目前经济增长存在出现过热的重要原因,所以要想解决预防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关键的措施是要防止出现经济增长过热,而这过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投资增长太快,这是当前我们面临的形势。

  价格上涨特别是消费价格上涨,对于中国来讲有他的特殊性,他的特殊性表现在哪儿?现在的居民收入差距是在拉大的,这样的话就会造成价格上涨会产生更严重的影响。如果居民收入差距不是很大的时候,我们出现价格上涨绝大多数人的感觉是差不多的。大多数人受到的影响是相类似的,但是当居民收入差距出现比较大的情况的时候,不同的收入阶层对于价格的上涨他的感受、他的反映是不同的。高收入的阶层面对猪肉价格上涨可能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他们的要求是如何少吃猪肉,要

减肥。而对于低收入家庭人员来说,猪肉价格的上涨对于他们生活水平的影响是实实在在放在那儿的。所以,我们国家存在着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使得我们必须更加重视价格上涨所可能带来的影响。

  还有一个问题,不仅消费价格上涨,还出现了刚才几位演讲者提到的,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和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涨,所谓资产价格的上涨,这就使得我们控制价格上涨的工作复杂性大大的增加。因为控制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这是对所有的人都有好处的。消费品价格下降,所有的居民都会受益,而资产价格如果出现了波动,他就会出现比较复杂的影响。

  比如说买了房子的人就怕

房价跌,而要买房的人就希望房价下跌。证券市场也是这样,收里拿着股票的人就怕股票价格下跌,而拿着钱想买股票的人就希望股票价格跌下来再买。所以说控制资产价格和控制消费品价格是不一样的,这就使得目前解决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复杂性大大增强了。

  四、对外贸易。

  今年预测对外贸易的顺差大概是2600亿美元,明年2008年我们的贸易顺差还会继续增加,有可能达到290亿美元。这样的趋势也是值得我们密切关注的。贸易顺差的增加,总体来讲应该说他不是坏事,收里掌握比较多的外汇总是觉得自己很踏实,提高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提高我们在国际上的地位,但是贸易顺差过快的增加,必然会带来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说贸易摩擦的问题,中国贸易摩擦数量现在是世界第一。从现在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要想把贸易顺差降下来恐怕也是困难的。从改革开放一例,1994年是一个分界点,1994年前我们的贸易有的年份系顺差,有的年份是逆差。而1994年之后再没有出现过贸易逆差,所有的年份都是贸易顺差,而贸易顺差增加的是越来越快,数量是越来越大。这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在2008年需要认真研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的。

  总之,大家从前不久公布的关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消息可以看到,2008年我们要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样货币政策的执行就是为了“两防”,防止出现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是说,我们的财政政策要同时注意两个方向,一方面我们的财政收入状况极大的改善,今年的中央财政超收都可能达到7000已人民币。而且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两防”的任务,防止出现经济过热现象,财政政策的一个方面就是要为防止经济出现过热、防止出现明显的通货膨胀出力,也就是说财政政策要有一定的紧缩力。表现在我们要减少财政赤字的规模,要减少长期国债的发行数量。但另一方面,财政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是支持薄弱环节的发展,要支持西部地区项目的发展,要加强项目体系的建设,要对低收入居民给予更多的补贴。大家可以注意到前几天有一个消息,离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提高,而且连续提高三年。这样的政策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但是他需要财政有一定的实力才能实现。所以财政的另一方面还面临着要保证那些必要的支持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支出。也就是说还要保证一定数量的赤字,保持一定数量的国债,这就是稳健的财政政策,这两面都需要努力,既要有一定的紧缩性,为避免过热、避免通货膨胀做出贡献;另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财政实力去支持薄弱环节的发展。

  什么是从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说货币政策的方向是单一的,是很明确的。现在我们面临着过热的问题和通货膨胀重要根源都是流动性过剩,货币供给增长太快,信贷供给增长太快。这是我们金融所面临的所谓形势和特点,所以我们的货币政策的方向是很明确的,就是要千方百计的化解流动性过剩以及由流动性过剩所引起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要式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是2008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总之,2008年还会面临一个比较好的宏观调控形势,只要我们进一步加强和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我们希望2008年以及未来以后的这些年份中,我们能够继续保持经济的比较快速的增长,同时又能够避免过热的出现,避免明显通货膨胀的出现,并且同时能够缓解一些长期存在的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