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年会笔记:中国公共政策的艰难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11日 15:17 《财经》杂志网络版

  应该厘清公共政策的目标和实现方式,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王以超】在中国当今面临的诸多焦点话题中,养老、医疗等公共政策,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块。这些公共政策的走向,往往关系着亿万人的福祉,无论富贵或贫贱。因此,这些政策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总会激起公众最为广泛的关注。

  在12月11日上午举行的《财经》年会“2008:预测与战略”分会之一《公共政策制订:和谐社会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与会专家表示,应该厘清公共政策的目标和实现方式,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注意平衡各种利益关系。

  即将到来的“老年中国”,很可能将是整个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养老保险司副司长董英申在发言中指出,目前中国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总数已经达到了1.4亿,未来则将达到目前整个欧盟的人口规模。

  人口的老龄化,对于中国而言,最为直接的影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舫看来,就是“人口红利”将逐渐消退,而“人口负债”则将逐渐显现。经济学模型显示,老龄化比重上升一个百分点,人均收入增长幅度可能会下降0.115个百分点。

  他指出,未来20多年中,中国劳动人口的人均增长率将仅为0.4%,不仅将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个数字,只比日本和欧盟略微好一点。

  董英申表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打破现有的二元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保障体制。目前,企业、机关以及农村等条块分割的保障模式,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公共政策效率,同时也是潜在的不稳定性因素。

  对于老龄化社会而言,一个巨大的挑战,就是医疗问题。尤其对于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的中国而言,这种挑战就更加艰巨。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技术官员汤胜蓝表示,虽然中国

医疗改革大方向已经确定,比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医疗保障体系以及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都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路线图”。然而,现在就断言难题已经解决了,或许仍然为时过早。

  目前,在医疗费用总支出中,个人支付的比例仍然偏高,这就会导致“看病贵”的出现。他指出,目前职工医疗的报销比例,一般只有60%;在农村地区推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更是只有30%到35%。虽然明年随着中央对农村的投入增加,报销比例会有所增加,但上升幅度很可能十分有限。

  世界银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民营经济发展部首席专家张春霖也认为,降低个人支付比例是这一轮医疗改革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2005年,中国人必须自己支付52%的医疗费用,虽然这个比例比2000年的59%略有下降,但仍远高于1978年20%的水平。就世界范围内而言,中低收入国家个人支付比例为50%,而中高收入、高收入国家这个比例仅为36%和19%。

  此外,如何使得政府对于医疗的投入真正用到患者身上,在汤胜蓝看来,也是一个难题。同时,对于现行医疗制度的缺陷,也应有清晰的认识,比如目前普遍执行的“保大病”原则,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也许并不是一个好的解决方案。因为如果能早期介入的话,显然成本会更低。

  张春霖则认为,目前政府对于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各种隐性补贴,人为地扭曲了价格信号,不仅没有起到真正降低成本的目的,还损失了效率。因此,政府应该提供开放、平等的竞争环境,才能真正惠及普通患者。

  正是由于公共政策影响的广泛性,以及政策本身的复杂性、不确定性,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在发言中呼吁,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应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利益均衡机制。只有吸纳包括弱势群体在内的各种声音,才能使得公共政策不至于在制定或执行中,出现大的偏差。

  毕竟,公共政策只有最大限度地反映整个社会而不是个别群体的利益,才能有效地避免政策的滞后性以及人文关怀的缺失。从这个意义上说,无论是养老还是医疗制度的改革和推进,都应该赋予公众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并合理处理公众施加的压力。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