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八基金公司老总回答记者提问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2日 17:43 新浪财经

  第六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国际论坛由深圳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研究会、深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2007年12月2日(星期日)上午8:30在深圳五洲宾馆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基金业的持续、稳健与规范发展。新浪财经作为独家门户网站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CEO论坛部分,八位基金公司老总回答记者提问实录。本次问答部分主持人为中国证监会基金监管部副主任洪磊。

  【主持人】下面再给一点时间让我们在座的很多新闻媒体,给我们在座的八位老总提几个问题。

  大家好,我是中国

证券报的记者,我有三个问题,因为问题比较多,怕嘉宾忘掉,就提给具体的人。第一个问题是关于风险控制,简单的说就是我想问一下,如果A股市场出现一个大幅度的下降,然后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个赎回潮,然后基金公司会怎么样应对?这个问题给南方的高总。

  第二个问题是刚刚那个工行的周总提到QDII产品,他说有些投资者不应该买这个产品,我就想请华夏的范总给我们介绍一下QDII产品是适合国内哪些投资者?还有就是QDII产品对国内的基金公司来说,它面临的如何管理好这样一个产品,它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基金公司会如何面对?

  最后一个问题是提给嘉实的赵总,您是否会对明年,还有未来两年到三年的竞争格局作出一个预测,如果洪主任对这个问题有兴趣也希望洪主任回答。

  高良玉:因为基金公司在对作好投资的同时,实际上对风险控制是非常的重视,但是也客观的承认,我们目前的这种市场的操作工具的情况下,我们的风险宏观的手段应该说还比较缺乏,而且比较单一,应该讲正常的,就是说如果这个市场下跌的情况下,那么基金公司怎么应对,其实我觉得有几个方式吧。市场的下跌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可能基金公司通过他对市场的分析判断,以及对一些行业,个股的估值判断可能会提前做一些减仓,留出一定的仓位,备好充足的现金来应对投资者赎回所产生的流动性的风险。

  另外一块我们南方基金也考虑到市场定位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实际上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个情况,不再做一些持续性的销售,我减少刚才学军说的高位进入南方基金的持有人的基金量,我也不搞一些营销,你少买一点我南方基金的产品,那么这样的话呢,使得我们一方面持有人进入的成本降低,进入的人少了,量就降低,另外一块我们操作上面可能更自由、灵活一些;第三个我们考虑的就是说,通过其他的方式,比如说一些产品的设计,其实我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比如说QDII这个产品的推出,尽管现在媒体,我看基本上每周都报道市值QDII又在下,下多少得到,只有南方一家在9毛钱以上,这种报道实际上对QDII产品的关注,我们同时也说,当时设计QD产品的时候有两个出发点:一个出发点就是寻找全球的投资机会,另外一个出发点也是在当时热的发晕的这么一个中国的A股市场上我们想分流一些资金,不能再把资金投在A股市场,分散A股资金持有人,或者A股投资者的这么一种投资的风险。尽管大家看到,QDII的净值不尽如人意,但是我觉得大家理性的分析一下,这一段时间A股基金持有人下跌的风险可能会比QDII下跌的更多。这样的话,在某种程度上通过产品的设计也会化解一部分持有人的风险。所以我觉得整体来讲,应对风险管理的话,应该是基金公司可以说最重要的,甚至对投资更重要的一项工作。所以这里面一个公司从他的理念,从他整个的流程方面都是把风险控制、风险管理作为他重要的内容来进行管理。只有这样的话,我想基金公司才能够稳定的运行,基金业绩也才能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表现,当前最大的基金流动性风险也成了现在比较好的回避,我不知道我这个回答,你满不满意。谢谢。(……掌声)

  【主持人】今天我是主持人,就不回答问题。下面请范总回答第二个问题。

  范勇宏:非常感谢你关心QDII。适合哪些人呢?适合那些钱比较多一点的,风险承受能力比较强一点的,可能会更适合一些;第二个问题,遇到什么挑战?遇到一些什么问题?我觉得主要是在一个较短的时间之内尽快的建立一个海外的投资团队,相对来讲是这么一个主要的问题。单纯解决基金经理比较简单,从海外聘一个基金经理,但是做投资、做研究不能靠一个人,它需要整个的就像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规模的扩张与公司的管理能力的关系,它需要一个整体,需要封控、交易的、研究的、投资的、还有中后台的等等,需要一个整体。在这方面来讲,香港方面来讲应该说还是很快的,这方面来讲由于相对来讲比较了解,再加上很多企业都是在大陆,所以比较熟悉。这个我想很快就没什么大问题。

  主要的问题投资有非香港部分,比如讲美国、欧洲,这一块是完全陌生的市场,我们需要完全建立跟本土不同的海外投资团队,这个需要一点时间。好歹证监会要求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海外的投资顾问跟我们在这段时间一起做顾问,需要我们尽快的缩短这个时间吧。我们争取最短的时间来建立我们非常好的海外投资团队。谢谢。

  【主持人】由赵总回答第三个问题。

  赵学军:展望明年的竞争,其实我想不外乎从这么几个纬度,第一竞争行业会不会有更多的新进入者。在我来看在现行的的框架下1+1的框架下,我想未来一两年这个行业新进入者不会很多,会有,除非我们的监管框架有重大的变革,所以新进入者不会太多。

  第二,在现行的公司当中第二个关注点的是集中度,是否是更加集中还是更加分散。韩国的未来公司说了,世界是平的,大的强者恒强,把所有的份额都拿掉,我想在未来的一、两年内在中国可能还不会出现这个情况。

  关于集中度的问题,我是觉得因为我们很多的公司正在成长,一些新的公司会成长,包括我们的新业务,新业务大家是平等的去拿份额,所以我觉得集中度快速提高也不大可能发生。

  第三个,就是关于差异化竞争,会不会差异化竞争?我觉得也取决于整个的监管框架,目前的现状我看这个差异化竞争很可能在机构业务上会有一些,在零售业务上会否让不同的创造力,就前面我说的,产品雷同,产品雷同变得大家都发,正常情况下90%的基金都发的平平,而有创新的公司发的很大,更多的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我觉得取决于整个市场的外部环境,整个监管的框架。

  另外我非常赞成韩国的未来公司当中有一句话,成长不仅仅是规模的增加,成长应该包括有一些新的东西才是健康的成长。所以我们期待会有这样的一个外部的环境。最后一点,就是关于竞争,我觉得今天对于整个资产管理业来讲,我觉得合作的成分要大于竞争的成分,整个同业来讲是如何建立我们整个的信任程度,应当说在这个当中其实业界也在做,今年比方说华安的余总嘉实的团队一起交流,我觉得是同业合作的成分要大于竞争的成分。谢谢。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最后再回答一个问题。

  我请教一个问题。股票市场飞速发展,基金的规模也得到迅速的扩张,8万亿的流通市值里面有3万亿是基金。那随之而来就是估值的高点达到了一个最高的水平,1块钱资产卖出来6.82元的价格。在这个时候我请问一个问题,如果是基金业它有套期保值的话,是不是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套期保值什么时候能力推出,它要不要修改基金的契约再推出,而且覆盖面有多大?谢谢。

  【主持人】我们的叶总想说两句。

  叶俊英:就你刚才问这个问题,在去年底我们的联席会上尚主席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股指期货什么时候推出来,股指期货推出来有避险的功能,甚至说要发股指期货基金,尚主席说据他了解全世界没有推出股指期货基金的。据我们的了解,公募基金参与衍生品的投资也比较有限,各国的法律好象也有一定的比例限制,5%、10%、15%。这个工具是大部分跟产品结合起来,比如说保本金放大要做一些衍生品,传统的公募基金我感觉应用的还比较少,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大众,大部分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所以我们感觉应该是尽可能的去少参与高风险的产品,不知道有没有回答你的问题。(……掌声)

  【主持人】我就最后总结几句。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是“基金业的持续、稳健与规范发展”。我想提出这个主题,更多的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形势。今天上午的领导对我们今天的形势都做了全面的分析和判断。我想在这个地方可能我们更多应该是关注我们下一步所面临的挑战,我们基金业应该是资本市场的中介,我们一方面要赢得客户的信任能募集到资金,但是我们更重要的是要应用好资金,要通过我们把老百姓的钱集中起来促进我们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的改进,以及产品的创新,制度的创新能够持续的不断的创造出价值,那这样子,我们才能够赢得双赢和多赢的局面。

  【主持人】我想为了这一点,我们基金业任重而道远。我想这次论坛它使我得出了很多的结论,不仅是引起我们基金业者的深思,更重要的也会引起我们监管部门的重视,我们会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改进我们的监管方式,不断在制度上能适应我们基金业的发展,适应市场的需要,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真正把我们基金业打造成广大投资者值得信赖的

理财平台,为的
养老金
能够真正的进入基金行业创造基础、创造条件。

  【主持人】我想只有让养老金真正进入这个市场了,才能说我们今天我们基金业的社会价值得到全社会的承认,我们整个行业才会有光辉灿烂的明天。我预祝我们还能相会在下一次的基金论坛,下次的论坛我想不仅仅是这个问题,可能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本届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