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陈佳贵:不采取节能减排的行动人类将面临灾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9日 16:37  新浪财经

  2007年11月27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07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China Economist编委会主任陈佳贵发言实录。

  陈佳贵: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这里,出席由中国经营报社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举办的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向与会的代表表示衷心地感谢和热烈地欢迎!

  2年前在清华大学法国总统做了一个报告,他没有举这次卖给中国150家空中客车,没有举81吨的中法合作项目,甚至没有举目前所有欧洲人都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贸易顺差问题。他告诉中国的年轻人,人类正面临着共同的威胁,就是全球气候变暖。他说,如果现在还不采取行动,那就是犯罪的行为。而在这个战线上,法国愿意与中国并肩作战。

  节能减排这不仅仅是法国总统提出或者是中国的问题,今年的8月28日,来我国进行正式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专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表演讲。当时,由我主持了他的演讲会,迈克尔总理在那次演讲中,围绕经营全球化时代的责任与问题这一主题,阐述了环境清洁、空气净化、资源再生、节能降耗对人类发展的重大意义,以及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如何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为保护全球环境多做工作。

  像法国总统、德国总理,他们表达愿与中国加强在环境、知识产权、气候变化等问题进行合作的意愿,还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毫无疑问,实现减排目标,防止全球变暖已经成为了国际共识。

  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美国前总统,因为他这几年在全球各地奔波,揭示了全球变暖的真相,宣讲阻止全球变化的重要意义。把和平奖给了他,说明了人类社会对于这一警示的普遍关注。

  这个月的早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登上了南极大陆,去考察了当地由于臭氧而面临紫外线辐射威胁的情况。潘基文是第一个到达南极的联合国秘书长,因为那里已经存在了上亿吨的冰山正在融化,如果人类按照这种状况发展下去,若干年以后,南极将会因为冰川的消失而融化,而不再有冰城,我们今天开会这个地方将会因为海平面太高变成一个汪洋。

  朋友们,如果我们不现在采取行动,这场灾难就有可能发生,而且发生的程度将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这就是为什么法国总统会说,现在还不行动,就是犯罪的行为。事实上,行动已经在我们身边出现了,中国政府已经把节能减排作为考核的指标,这也是中国政府考核地方和企业的唯一两项指标。

  从今年夏天起,国家规定所有办公场所、商场的温度不能降低到摄氏26度以下。我还在全国人大工作,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前开会,每一次都要求我们着正装打领带,但是从今年夏天开始,要求我们穿便装、穿短袖。最近,政府机关又接到通知,今后将不允许在购进越野车等大排量的汽车。这种种事情都说明了,我们节能减排的行动天天都在我们眼前发生。而作为经济社会组成的细胞企业,尤其是跨国企业,当然不会只做这场抵抗运用的旁观者。

  我们看到,作为商业领袖,跨国企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环保与商业行为开始相融合的活动中来。今年Google公司、IBM、联想、微软等等多家公司和机构,共同发起绿色地球数字护航计划,目的是将气候与节能计划推广到整个产业链。该计划如果成功实现,每年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到5400多万吨,节省资金5550多亿美元。

  我们的夏普公司,在环保的直接投资是31亿元,而用于环境生产技术改造等的费用,高达153亿日元。这些跨国公司的行动,体现出了他们对于环保的支持。

  我们这次的2007·全球责任中国行动奖的评选,实际上是把环保上的好想法、好经验和公众们分享。在这次评选行动中,拔得头筹的是诺基亚公司,他们从2005年就开始与中国移动、摩托罗拉共同发起绿箱子环保计划。在中国回收废弃手机及配件,约1000家中国移动自办营业厅和摩托罗拉、诺基亚等有150家销售中心、维修中心长期设立专门用于废弃手机及配件回收的绿箱子。而松下公司今年3月就开始了中国绿色的活动,他们不久前发表了中国绿色环境贡献宣言,承诺今后在3个方面全面开展环保活动,制造高环保性能的产品,降低制造对环境的危害,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开展绿色活动。

  正是这些一点一滴的努力,在改变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生活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同时兴奋地看到,已经有越来越多地中国企业参加到这次绿色队伍中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年度性发布社会责任报告。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在这个月召开的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和成长中,中国高峰年会的这次会议上,土地环保、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与会者最关注的问题。

  就像抵御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一样,承担绿色责任也成为了越来越多企业的共识。今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与联合国环境组,共同举办了一场名为气候变化与中国企业贡献与机遇的论坛。我当时参加了这个论坛,论坛上我院的学者潘家华(音译)先生指出,中国面临强大的减排压力,但是同时也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国际合作的机遇。温室气体减排和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既有协同,也有冲突,他建议加强经济分析,转变消费方式,利用市场手段,积极寻求国际合作,以创造双赢的机会。

  我想,这也是我国企业对减排问题所应该持有的态度。

  最后,我想讲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贯重视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为中国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在这里我希望能够与在坐的有识之士和商业领袖们一道深入研究,提出携手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为我国的减排建言献策,为抗击全球气候变暖做出实质性的贡献,谢谢各位!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