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圆桌论坛二:“超预期增长的未来之路”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 18:34 新浪财经

  2007年11月27日,由中国经营报主办的“2007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圆桌论坛二:“超预期增长的未来之路”实录。

  主持人:个人对未来的预期会是什么样的变化,其实确实取决于我们个人本身,接下来在这场论坛当中,我们要谈的主题就是超预期增长的未来之路,有请美林亚太有限公司亚洲企业融资部总裁张玥先生担任本场的主持人。

  张玥: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参加这么好的聚会,我想如果我今天打点滴的话我也会坚持过来。在接下来的讨论当中,我们探讨的是超预期增长的未来之路。2007年资本市场是呈现了生机勃勃的气象,很多企业很多行业都通过分享资本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这种增长背后支撑的力量到底是暂时的繁荣还是企业竞争力的提高,这种超预期增长能够持续多久,未来发展的态势如何,怎么样更好的利用全球的资本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企业在分享海外资本的市场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些内容。接下来有请我们本环节的互动嘉宾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先生;北京首创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事务部总经理张维东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研究所裴长洪先生;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王小彬女士,有请各位上台入座。

  其实我们刚才在上面讨论,我们都觉得这个环节是蛮艰巨的任务。首先第一个问题,最近一段时间内,国内资本市场在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从整体的市场来看,今年的资本市场确实是上演了许多的神话,朝着蓬勃的方向发展,大家对于这种状态,在年初的时候是否有所预期?我们首先有请王小彬女士。

  王小彬:我们是一家在中国建设经营和管理电场的上市公司,在2003年11月份我们在香港上市,到了今天整整是四周年,我们的产能在四年当中增长到了四年前的8倍,我们的市值在四年当中增长到了四年前的10倍,如果你问我今年年初对股市的这种蓬勃发展会不会有预期,我想我可以说,对大势的预期是完全一致的,我觉得中国股市的蓬勃发展和

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球资本市场分为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或者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当中,大家往往指的是亚洲(除日本以外),南美洲,欧洲指的是东盟,亚洲当然还有一个印度。那么在成熟的资本市场和新兴的市场当中,我想只有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如此迅猛增长的势头,这是其他的国家和市场都无法比拟的,另外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不断的提升。虽然如果你按财富五百强来比,我们还不是很多的企业可以进入到这个榜内,但是我想无法否认的是,中国企业正在迅速的崛起,无论是企业的能力还是企业的盈利水平也是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找不到,既有这样的势力经济迅速发展,内需迅速的提升和企业核心竞争力迅速的提升,这样一个组合在全球是唯一的。因此这个大势我想肯定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当然这个市场当中的波幅确实是最近比较大,是很难预料的。

  张玥:非常感谢王小彬女士,我觉得她刚刚说的一个大的经济的环境,还有一个咱们中国企业自身竞争力的提升,确实是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持续性的蓬勃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支持因素。其实我本人也有些体会,以前在国外做资本市场工作的时候,看到有一些企业,10%几的增长率我觉得这个企业很不错,后来我到了香港做一些中国的企业,我就经常发现有20%、30%、40%,甚至100%的增长都是非常常见的。

  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我想请问社科院的财贸所的裴长洪所长,民认为在国外的贸易体系下,中国在海外的上市公司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您对于中国企业分享全球资本这条道路是怎么样的一个观点?

  裴长洪:你问的话题是中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这个还是讲中国企业怎么样更好的利用外国的资金和外国的资本,刚才上一单元的论坛说的是这个话,应该怎么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实际上中国企业到海外去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的意思是讲到海外证券市场去融资获得资金运用于国内或者是中国企业海内外经营事业的发展。另一个含义讲的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现在我们讲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含义是讲中国自己的资本走出去,刚才张后奇先生讲的QD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中国距离自己的资本到海外证券市场去进行参与资本市场的交易,这个是通过境内合格的机构投资者走出去。更多的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直接投资,中国企业在海外的直接投资,近两年也就是从2006年以来,有一个很大幅度的增长,中国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中国的资本,特别是我们的外汇有了很大的增长,因为中国需要把自己的资本输出到海外市场去建立中国自己的海外生产经营机构,也就是十七大报告里讲的中国要培育自己的公司,才能够配置全球资源。所以怎么样利用海外资金也好,利用海外资源也好,都讲的是一个命题,也就是说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在未来如何更好的,更有效的配置国内和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大量的吸收外国的资金,包括中国企业去海外上市,让人家的资金进来,一方面我们企业走出去,把我们的资本投到境外去,这里也包括中国居民自己的资金。那么这些都是2006年以来中国在改革开放进程当中迈出的很大步伐的一些具体的措施,目前还在积累经验的阶段。

  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是,还不能够大踏步的走出去,还有很多障碍,这个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克服。当然也还需要这个世界真正能够变成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世界,这个世界上虽然说贸易自由化大家都在高喊,但是世界上还不自由,谢谢。

  张玥:非常感谢裴所长非常独到全面深刻的观点,确实是,在我们做很多资本运作,包括帮中国企业从海外融资也好,或者帮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当中也好,我们确实觉得近年来在这方面中国的整个企业都发生了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接下来一个问题我想请问交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温天纳先生,作为国内交通银行控股的子公司,交银国际主要是从事境内中国企业的境外融资业务,那么在近期内,太敏感的一个问题,有哪些特质的中国企业是您比较感兴趣的?

  温天纳:我开始先说说我们的一些想法跟理念,我在国际投行工作了16年时间,我们过去接触过不少上市的公司,都接触过很多专业的教授跟国企的独立董事。所以本身来讲,我在年初的时候受到交银领导的邀请,我们正式组建成了交银国际,本身来讲,从理念上来讲,我们感觉到中国不可以长期的依赖于国外的那些投行,有了这个平台之后,我们到其他境外的一些金融机构去。我们本身必须要发展自己的投资银行,有自己的方向,我们交通银行本身来讲就是强调平衡这个方向,另外我们看到一个不平等的现象就是说,比如说外资很多时候都是一些招商融资,很多时候中国的企业去境外投资的时候,本身来讲,我们交银国际的成立跟我们中国的企业搭建一个平等的平台。

  针对我们的客户各方面来讲,我们现在主要是针对一些企业境外融资为主,但是本身来讲市场又不断的变化,但是我们看见真正是优先A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可以融资到更多资金的话,我们当然是不会反对的,所以本身来讲,我们企业不会直接的参与融资的合作,让投资资金进这个企业,让企业做大做大,然后一年两年,到时候再想想去哪个地方上市。但是本身来讲,今年我们看见的我们的客户,本身集中在国企,民企的也有很多,很多时候境外投资银行,或者今天的企业上市融资,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看到,在这个里面经常会找一个中国的投资银行,本身来讲这些国企和民企的融资当中,平衡这个角色是我们的工作和理念。

  张玥:我相信您也接触过很多国内的企业,您在跟它们的接触过程中间,您是怎么样去认识香港的A股市场的?您认为中国的企业比如说到香港,他们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温天纳:关于港股市场,其实过去几年我们发现环境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前几年我们谈一些经贸的融资挺热烈的,今天他们对港股的融资态度上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转变,昨天我跟另外一个专家探讨,他们对我们有一个强烈的不同的意见,但是本身来讲,我们看到很多国内的投资者都是把眼光放在港股投资方面,上半年港股公司可能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底子厚,当时达到差不多一个月之内两三倍的水平,一个比较有序的说法就是说,过去香港用十年的时间从一万点涨到两万点,但是过了一个月的时间,两万点到两万二千点,当然刺激了很多企业有兴趣重新到香港上市,我们看到阿里巴巴在香港的表演很亮丽,但是我跟企业来说,作为企业来讲,独特的卖点这是最重要的。本身来讲,我可以直接的说,现在香港的市场对他们来讲是提供了一个选择,目前来讲,上市他们的渠道很多,所以企业最主要的就是把自己的业务做好,这是最重要的。

  张玥:非常感谢为什么分享的这些意见,也希望我们能中西合璧,协助中国企业走向辉煌。我想大家可能都知道首创集团,我想请首创集团的张维东先生为我们分享一下。

  张维东:我们首创股份作为在国内上市的公司,我们更了解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首先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也是大幅度的增长,这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国内企业涌向国际的发展速度,其次股改以后,导致了公司的获利股市化,特别是一些上市公司对于这种经营本身的能力以及他们对于公司经营的精神,实际上是股市很支持的,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另外大家也发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大批的在海外上市的公司逐步的回归A股市场,也导致了国内公司稳定性收益整体的提高,包括大家也知道,在国内上市的公司首先它是各个行业里面的龙头企业,也构造了自己的发展区域。它的发展实际上也带动了一个行业自身的发展,它的提升也是保证了整体的国内上市公司业绩的提升。所以我觉得这种企业的竞争力应该是一个持续的发展,因为毕竟国内市场随着质量的提高,特别是大规模的企业占世界五百强的企业应该是越来越好的一个趋势。

  张玥:谢谢张总,从我个人的观察来看,首创作为龙头企业,我觉得这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这个问题确实是比较大,也比较难回答的问题。现在我们再听听我们的王小彬女士的看法,今年中国经营报社推出的2007年中国最具竞争力的上市公司,我想请问一下您的意见。

  王小彬:我觉得企业想在资本市场有良好的表现,首先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资本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的宏观环境,但是这个环境也必须靠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充分的真正的运用起来。我们在评选的亚洲能力行业当中,被评为发展最迅速的能源公司,在全球的能源行业当中,我们是排名第四,发展最迅速的公司,我想这和华润电力核心竞争力有非常重要的关系,所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发展过程当中,要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战略,在战略的指导下,我们才开展具体的计划,不是我们随着市场的发展一步一步的来决定我们要做什么,而是一开始就已经非常清楚的决定,根据我们自身的能力,我们存在的环境当中,我们到底应该在中国做什么。除了有清晰的战略之外,我们还必须有非常实际的业务运作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比如对于我们能源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能源产品的价格往往是国家严格控制的,在产品价格控制的前提下,唯有发挥自己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建设期和运营期都能够良好的控制成本,保持质量,我们才能够获得比市场平均更为优秀的,更为令人满意的成绩。核心竞争力也表现在企业的治理,我们叫企业管制,我们在香港上市,当然没有一些方案的直接影响,但是香港也是一个比较规范管制的资本市场,我们在这个环境当中,我们把它看成是外部发展的一个动力,规范的管理不是一个企业的成本,而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比如说西方推出的内部审计,做出一个非常好的内部审计这样的企业的职能,本身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举一个例子,不仅可以保障企业能够规范的运作,而且能够充分的非常经济的利用我们的资源。

  另外核心竞争力还表现在我们和资本市场的沟通,因为只有让股东非常的了解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未来的发展计划赢得他们的支持,才能够为我们自己的发展获取充裕的资金。当然资本市场在最近几年一直表现的非常的蓬勃,但是我想就是在这样蓬勃的市场环境下,也只有好的公司才能够真正的利用好这个环境,我们在短短的四年当中,除了IPU之后,在上个月,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获得了资本市场注入48亿的港币,为我们在国内大规模的进军煤炭行业提供了资金,当然我相信资本市场不可能永远都是有优势的,不可能

股票价值永远只向上,不出现波动或者其他的变化。但是无论资本市场的好外坏,只有那些具有核心力的企业才能够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都获得令人满意的回报率,才能够获得可持续的高增长的能力。当然当资本市场向下的时候,有良好的管理的企业,才能够充分的利用市场环境不利的情况下,比如说开始大规模的并购。

  张玥:谢谢王小彬女士,华润电力作为基础能源方面的公司,综合竞争力对于我们对未来经济持续性的发展也非常的有信心。其实咱们之前也提到,我一直认为,一个企业的上市其实就是搭建了一个融资平台,不管是在哪儿,其实这是迈向资本市场的第一步,我有的时候想这个比方并不是很恰当,其实上市有点像婚姻,不能因为是结了婚了有不去经营这个婚姻,就有被抛弃的危险。接下来我想就同样的问题听听裴所长的看法,今年的资本市场表现非常的优异,您认为是暂时的还是有企业竞争力真正提高的表现?

  裴长洪:大家很关心这个热门的话题,我也只能说说我个人的看法。大家可能关心的就是说未来股市的走势会怎么样,07年的表现确实是的景气,我个人的分析,今年的景气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认为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就是刚才嘉宾讲的,他用很富有激情的话说,就是中国人辛勤耕耘的结果,这个话第一个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收入确实这几年增长幅度比较快,中国人民收入的增长大概有两方面具体的表现,一方面就是我们从国家统计数据上可以看城市、乡村人均收入的增长这两年都是表现很好。中国人民的收入增加还表现在对外经济方面,对外经济方面就是我们有大量的贸易顺差,我们有大量的出口,出口增长非常快,这些外汇收入也是中国人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人民收入的增长是我们股市景气的一个最基本的基础。那么我们现在股市的流通市值按照刚才张先生说的7万多亿,据了解,我们现在流通市值里面散户占的比重很大,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机构投资者还不够发达,同时也说明,确实中国居民成为参与中国股市交易的很重要的一支生力军,这也说明这是一个基础。第二个方面,就是确实我们的金融货币供应量这两年有很快的增长,也就是通常我们讲的流动性过盛,银行资金出路,可贷资金比重很大,需要寻找出路,股市、

房地产市场成为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是第二个方面。第三个原因应该说我们的企业这两年的市场环境比较好,因为中国的建设规模始终保持了增长25%到26%的势头,市场环境很好,特别是上游企业增长状况更好,这到底是企业竞争力提高了还是什么原因?我想这样评价比较中肯,就是企业在这种市场条件下竞争力是提高了,但是它能不能经受考验还有待于观察,现在还只能说是多数企业的经营状况比较好,因此我们的上市公司的基础比较好,这是第三方面的原因。第四方面的原因是我们目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简单的说,我们还没有多层次的资本市场。而且沪深股市,这两个股市依我的看法容量还比较小,我们推进新股上市的工作还有很大的空间。因为股市市场容量相对小,也使股价增长幅度比较快。

  综合这些条件来看,应当说正面的因素大于负面的因素,因此我同意刚才王女士的判断,应该说我们的资本市场总体形势是向上的,是有一个比较好的预期,但是我们在这中间会有一些波动,这些波动是很正常的,就是刚才我讲的,我们也有一些负面的因素,就是说我们资本市场不完善,我们资本市场容量很小,会表现为价格上升过大,这种过大就需要有一个调整让它回落,所以会出现不断的调整和回落,但是我个人认为,股票市场的总体好的预期,向上的预期会仍然持续下去,这是我的看法。

  张玥:谢谢裴社长深入的分析,刚才张总说这个问题很难,我觉得你们三位回答的一个比一个精彩,我们最后一个问题,可能是最难的一个问题,也是接着刚才说的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先把最难的问题留给咱们的证券方面的专家,我想请问一下温总,您觉得对于未来国内国外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没有一个预测和判断,我再次申明一下,这个绝对代表个人意见。

  温天纳:今年股市的发达对于增加中国企业竞争能力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身来讲过去几年我们看见不同的情况,今年的情况非常特别,同一家企业,同一个指标,这家企业三年前是融资,今年在香港市场和国际市场融资翻五六倍,三四十亿没有问题。本身要增加中国企业的竞争能力,它的优势应该是在增加值,在品牌方面有了新的资金,进入中国的一些企业,如果把它们的一些价格提升的话,对企业的增长会起更大的作用。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有什么看法,基本上在上半年三四月的时候已经达标了,中国市场包括香港过去的市场是一个超预期的指标,所以现在来讲的话,可能市场的调整我觉得是健康合理的,从指标来讲,现在的水平同年初比较还是比较健康的。在明年的指标来讲,我们觉得明年会是一个黄金时间,当时我们有一个预测,就是说当时港股在8月份,大概是2万点的水平,当时我们预测在两年内会达到三万,A股市场,当时我们看到两年内达到8千点,我想这个道路不是直线的,中间可能需要调整。所以本身来讲,在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情况下,对中国企业增长本身的竞争力变成更好的工具,因为本身资本市场都是要向前发展他们的竞争能力,提升他们的竞争能力,这方面是最重要的,上市是一个开始,并不是一个终结,所以我觉得未来几年,对中国企业来讲,应该是更好的黄金时间。

  张玥:谢谢,王小彬女士,您对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是什么看法呢?

  王小彬:总的来讲,我觉得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未来的经济才能会保持迅速发展的势头,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进一步的提升,所以在未来可预见的阶段,我相信未来资本市场依然会有良好的表现。特别是最近我们也注意到,很多问题的发生,虽然对港股来说造成了巨大的波幅,但是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站在我们的角度看到有许多欧美市场的资金开始流向亚洲,到亚洲首选的地方还是中国市场,所以我们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的资本市场大中华地区依然会有非常好的表现。但是不排除在不同的时间点,在外部环境的影响下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幅。

  张玥:张总的判断呢?

  张维东: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一体化,是流动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都是波动的,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面对国内的股市我只能提一个愿望,我希望中国的企业能够跻身于世界五百强,跟世界大的公司竞争排名前列。

  张玥:非常高兴看到我们的龙头企业这样的预期。接下来我们还有几分钟的时间,不知道下面各位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各位嘉宾。

  问:我想请问各位嘉宾一个问题,如果是国内A股与海外同步上市的公司而言,如何避免或化解由于国内政策性调整导致的风险,向国外板块的传导或者是国际金融的不确定因素对国内股票市值的影响,谢谢。

  温天纳:本身来讲,我觉得不管A股或者H股本身都是同一支股票,影响股票的因素都会影响这些,我们过去不少的H股都是大幅度的偏低的,所以看看究竟A股可不可以把股价的话语权驳回,这是最主要的实验。如果这次先A后H,H股的价值还是比较走低的话,我个人的看法,这个对H股未来上市有很大的压力,但是对于企业来讲,理论上应该是选择一个融资比较多,比较高,比较好的平台,这个就是一个企业之后的一个选择。

  张玥:由于时间紧迫,我们不能再进行其他的问题了,非常感谢各位嘉宾的回答,我们也希望我们国内的企业能够练好内功,取得资本市场更多的支持,使大家携手走向辉煌,谢谢。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