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打破界限:新媒体的挑战 创造协同商务”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10:52  新浪财经

  2007年11月7日,美国《商业周刊》在亚洲的旗舰活动“第十一届CEO年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盛会。以下为全体会议“打破界限:新媒体的挑战 创造协同商务”实录。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各位早上好。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各位嘉宾回到早上的会场,昨天的会议非常成功,大家的对话非常丰富,就像我昨天早上所提到的,通过论坛我们可以碰到很多的专家,在这个时刻彼此对话,能够和中东的专家有交流的机会,现在是一个网络的世界。

  昨天涵盖了很多题目,这次论坛的题目是“力争上游—领导才华、创新睿智、卓越表现”,今天第一组讨论题目是新媒体,网络的建设。这20年通过网络的方式,几乎每一年都有新技术推出。今天早上我们会讨论到这方面的问题。

  如何使中东和中国加强联络,这是两个重要团体,也反映出了地缘政治。昨天提到了脑能和人力资源的问题,很多专家在会后也进行了讨论。本来阿联酋要通过媒体的方式、电脑会议的方式跟大家对话的,但现在由于技术上的问题比较抱歉,如果能够修好的话可以和我们继续对话。在明年五月,我们这个会议将在中东的阿联酋举行,那时候大家会见到他。

  下面先介绍一下这次会议的赞助商,谢谢渣打银行、安联保险集团、源讯、巴林经济发展局、中国日报,昨天晚上酒会大家碰到了很多中东来的专家,特别是迪拜区域的一些代表,今天晚上的晚餐和酒会也是阿联酋赞助的,非常感谢。

  提到网络以及各种不同的族群,各种名词可能大家会经常提到,不同的、彼此能够连接的软件,或者是通过连接的方式把所有朋友都结成一个网络。过去十年,我在伦敦CNF的时候,可以说没有任何竞争,除了BBC之外没有别的,后来有了各种频道,新闻媒体也有了各种渠道。后来出现了行动电话,加上现在3G的技术,再加上Email的网络,所以技术越来越多,联络的工具也越来越复杂,多媒体非常多,在媒体上如何做广告也是大家关注的事情。

  我们花了很多时间研究传媒方式,看如何应对这种挑战。针对这个挑战,大家会有一些讨论,特别是从亚洲的角度来看,几乎每个星期都有新的变化,北京、上海通过新的科技能够搜集不同的信息。

  下面欢迎美国《商业周刊》亚洲区编辑、香港特别行政区Bruce Einhorn先生,由他来负责对话的主持。对话嘉宾有李奥贝纳全球主席及行政总裁Tom Bernardin,麦格劳—希尔公司心细於传媒集团总裁格伦·高博博士;Shared Insights首席执行官Barry Libert;还有Daniel Moloney,他是摩托罗拉宽带及移动公司总经理。

  Bruce Einhorn,从亚洲的情况来看发展,您怎么看?

  Bruce Einhorn:我们今天早上开始时先和Daniel Moloney做一个对话,首先看一下科技会把我们带向哪里,现在新科技不断推出。

  Daniel Moloney:没错,如果回头看过去20年,沟通的方式有了革命性的改变,通过因特网把所有的族群都结在了一起,在这种关联下,移动的媒体会给社会带来什么进步和发展呢?现在不只是传统的把内容送到顾客设中,将来要决定顾客要什么内容、要看什么、是什么格式来获取内容。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有三个主要的驱动力量:

  第一是视频和摄像,过去摄像只不过是为了娱乐,而且由提供商发送给顾客。但是今天年轻的一代是通过网络来沟通,通过视频、摄像或者因特网等不同的方式来沟通,质量不断改进,清晰度越来越高。在科技的初期,这是全球成长的现象,我相信在未来三年技术会再提高三倍。因特网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七、八年前互联网上已经看出来大家对视频和摄像沟通的期待。把时间变成由顾客自己选择时间,也就是顾客决定什么时间看摄像内容。

  第二是点播,在全球也普遍发展起来,达到了1.6亿的顾客群,把时间可以完全转移,从消费者经验的角度来说,五个家庭中的一个家庭有这样的能力,就是时间可以转移,可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来看。

  这种不仅是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出现,所以也有很多广告业务。也就是顾客不需要用强制性的方式通过因特网给他广告,而是通过需求来决定放不放广告。

  第三是宽带的移动形式,不需要到某个地方获取经验,现在新的科技在全球各地都可以决定在什么地方上网获取获悉。我们觉得从移动的角度来讲,将来科技的发展会把我们待到一个新的境界。现在从3G已经到了4G、无线宽带,包括Wimax,包括了分散、舒适的经济成本,以前沟通的方式都可以由新的科技来突破,使顾客有新的经验。

  移动的设备过去只不过是打电话的功能,而将来会变成多媒体的连接设备,使得顾客可以随时获取不同的信息,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样的顾客群起码有11亿。除此之外还有30亿的顾客群目前还没有打电话的经验,这个技术可以带我们到新的境界。

  所以这三个驱动因素第一是个人化、第二是视频,第三是通过移动宽带的技术扩展到世界各地的顾客群。

  Bruce Einhorn:Tom Bernardin现在可不可以谈一下新的技术在各个公司中如何利用它来发挥业务上的潜力?

  Tom Bernardin:好的,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以人为本的时代了,几十年前大家关注的都是一个品牌,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纪元,完全是以人为本的纪元。刚才Daniel Moloney谈到从营销角度讲不再是品牌,主要的是怎么样让顾客和品牌连接起来,所有的工具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目前有一些非常令人兴奋的技术推出来,也是我在另一个论坛上所提到的,顾客现在变成人了,这个很简单,但事实的确如此,顾客变成了人,我们称之为顾客群,但顾客群有点贬义的意思。现在关注的是和顾客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每次发送给顾客的是什么资料,是一个新的技术,这是营销中最重要的观念。

  当和人连接的时候发现有一个不同的点,怎么样把信息传输到人群上,不像以前要求把品牌推到顾客那里,现在是把信息送到顾客手中,通过新的技术成功地把信息传给顾客群。要清楚地了解顾客的心态是什么,是否愿意和我们互动,怎么样把价值体现出来,通过社会网络把信息传给对的客户群,或者把信息送到哪些顾客群里,必须要了解顾客的心理,了解他们希望看什么、听什么。新的社会族群的方式能够保证信息传达得有效,这样才能建立品牌的价值。这是最近技术上的转移和态度上的不同。

  原来是由顾客来找资料,现在变成连接顾客,这是将来非常观念的新的概念。通过数码技术我觉得这是可以达到的。Google准备开发行动电话方面的技术,这个非常好,因为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如果真正能够用的话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它是一个独立的软件,而且是网络上提供的服务,如果真的有这项技术的话,将来手提设备就可以变成电脑的延伸了,可以通过电话把信息传到每个人的手里,又一次改变了我们将来的沟通方式。

  从品牌、社会网络的建立来说,这都太令人兴奋了。

  Bruce Einhorn:请格伦·高博给我们分析一下这些企业如何在内部变动,若他们更善于用这些技术,让公司有更好的利润?

  格伦·高博: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科技作为我们的基础,也有市场营销的技术,现在的增长非常快,每年的用户都可以增长到5000万、6000万,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快速的增长。现在要讨论的是,在社群网络中能否进行广告,本来用社群的网络是进行沟通的,如果通过这种渠道进行广告,就像雅虎所做的,大家就不会用它了,这个变化是非常快的。我下面谈一下B2B的部分,虽然不包含对终端消费者的业务,但我认为使用这些技术可能对企业带来的效果、企业之间的效果比终端带来的效果更有用。

  企业如何建立自己的竞争力,用什么样的基础架构,一些新的技术出来,不要把它当成可以帮助你联系的客户,或是可以扩展到全球的范围,技术的好处可体现在这方面。好几年来,大家一直谈的是编码跟内容,这两个好象是对立的概念,但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挑战是,我们是否能够把在摩托罗拉等科技公司工作的内容、代码,与《商业周刊》所提供的内容更好地结合起来,不仅是结合成一个社群,而是让他们更好地了解,通过技术和内容的结合,就更能知道消费者需要什么。

  举一个例子,美国所有的建筑都有非常好的门户网站,不是建筑业的专家就可以想象任何一个工程是如何开始的。以前每一部分是分开来做的,但是任何一个建筑项目概念的生成到进行规划、蓝图的设计、招投标,到最后选承包商,进行工程建设,由于这样的周期驱动它必须要使用,不再是各自独立的,必须是紧密联合的一个周期。所以对全世界的企业来说,他们都应该把他们的企业做一个重整,用一个新的方式来面对。

  另一个例子,美国《商业周刊》一直非常自豪,75年来一直提供实时报道,以前大家都愿意翻杂志,但是现在最关键的不是多少人读你的杂志,而是多少人会因为你的内容而受到感动,或者是他多么需要你所提供的内容。以前所做的测量、所做的平衡是多少人来你的网站,而现在要改变,多少人上你的网站,呆在网站上的时间是多少,而不像以前的概念,印了多少本杂志。在美国《商业周刊》中,我们也要有同样一种变革,如果今天我们写了一篇报道是关于中国的发展,但如果读者其实对中国的发展并不是那么感兴趣,他感兴趣的其实是广告或者是新科技带来的影响,摩托罗拉所做的一些变革,如果今天在专刊里面做一个杂志,只写中国发展的时候,对那样的读者来说可能就会不感兴趣,就会离开。

  我们这样的公司觉得以前控制内容就是国王,内容主导一切,杂志社决定提供给读者什么样的内容,这种情形已经改变了,我们必须让所有的读者聚在一起,把客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种心态、环境的改变也影响了商业周刊经营的模式,我们必须把提供内容的渠道当成沟通的工具,而不只是单向提供内容。谢谢。

  Bruce Einhorn:还有Barry Libert先生,他也在线上,那边现在是晚上。刚才我们听了很多讨论,企业如何能够很好地利用技术、科技,如何让他们的公司更上一层楼。你觉得企业如果希望很好地使用技术的话,应该从哪里开始呢?

  Barry Libert:我要先提一个概念,就是群众在哪里,很多时候转换一个商业模式时会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先拿出版业做一个例子,把它当成所有信息的集成者,但编辑也可以把工作外包出去,外包给群众,让大众来决定内容是什么。比如维特在写内容时其中有45000个用户,我们后来在麻省理工学院做了这样的试验,通过转型我们发现出版不是由编辑决定读者看什么,而是编辑把工作外包出去给真正的大众,让读者来决定是什么样的内容,有一天也许美国《商业周刊》会把编辑的工作外包出去,或者把选择权交给读者。

  我的孩子们现在要读什么故事的时候,很多故事往往是同学之间写的。全世界的群众在哪里,由群众的力量来改变他们要看的内容。我们必须要用这种技术,这都是技术带给我们的能力。以前没有这种技术能力的时候他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不可能由群众或者消费者来决定。宝洁在研发当中25%来自于消费者的概念,李来在做制药时也倾听了客户的意见,任何一个经验都是要倾听消费者的意见,这对很多企业来说要想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在美国已经见证到了这种转变。

  回到刚才的问题,不只是外包,而是外包给群众、消费者的时候,重新定义了消费模式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到德勤、高盛这些大型的企业,他们也应该去思考怎么样做到这点,他们一开始就是要改变的心态,这是大企业的高管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他们知道要这么做,他们知道听取顾客和消费者的意见,把主权交给消费者和顾客,但很多时候改变心态是非常困难的,很多时候他们只是让一群专家关起门来决定到底文章应该怎么写,专题报道应该怎么写,所以对很多企业来说最困难的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今日的新的技术做什么,就是做心态的调整。

  比如先从产品研发、市场概念、市场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不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为《商业周刊》写内容,但我们要说的是,要把原来在高管里面所控制的权限放出去,把读者个人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看齐。光靠科技是不管用的,其实还牵扯到如何通过品牌的战略与人进行互动,不只是与雇员进行互动,而是与人来进行互动,每一个人能够授权他们,其实他们已经获得授权了,这个授权来自于这个技术让他们有了比以往更大的权利,可以做很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所以他们现在掌控了内容的主导权。

  Bruce Einhorn:谢谢。格伦·高博,刚才Barry Libert提的这些概念,你有什么意见?

  格伦·高博:我觉得这是我们之前常常想的,就是两者之间的对立,最后发现不是对立的概念,必须由消费者和群众帮助我们决定如何营运业务,如何做网站,如何集成一个社群,如何能够帮助我们出版一本书。但我想他的意思是,在某个层面上还需要有一组专家,因为专家当中还会有一些相关的经验,不是选择群众以后就再也不需要专家小组了,而是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出版和传媒、杂志,所以这方面的经验我们还是很重要的。我们看维克,他让每个人来贡献百科全书里的内容,所有的消息来源未必是可靠的,但他们上网登陆的内容有时候会造成非常大的困难,或者造成争议,他们对某些东西做的定义未必是正确的,或者是大家能够接受的。在网上社区当中还需要自我管理或者是纪律的机制,扮演警察的角色,对所有上面的信息做监控,或者是做控制。

  Bruce Einhorn:我想维克也是其中的一个例子。很多人有时候不敢完全仰赖维克的百科,是因为没有人在后面做编辑或审查,来决定放在维克上面的信息是否完全正确。大家对维克的态度会消失吗?

  格伦·高博:是,因为大家最终会了解每个信息和每个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是一家药业公司也许就不会考虑今天要做的化合物是否应该跟根据维克里面的定义。比如今天要出去旅游,负面的影响可能相对来说比较少,这样就会使用像维克的方式,或者是旅游网站的点评。

  Tom Bernardin:我们今天都了解到,不管做什么样的社群概念和社群网络,需要进行控制。我同意刚才说的,像乐高在设计产品时刻意让顾客提供想法和概念,让他们作出更多的产品,让他们最好的消费者帮助他们设计他们的产品。乐高在这个过程中也是通过数字的方式来联系,与人进行互动,设计的过程就是让消费者、让顾客告诉他如何设计产品。我觉得这就是乐高在运用技术的过程中很好的反映和运用。

  当然我相信,有更多机会可以让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应用技术。有时候会担心对现状没有控制,但有时候没有控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因为通过开放的、集思广益的过程可以听到更多的声音,帮助你做更多的产品设计,所以我觉得有时候失控是好的。

  Bruce Einhorn:Barry Libert,我看不到你,如果你想插话的话就告诉我们。

  Barry Libert:没错,我觉得就是要两者兼具,要平衡。95年的时候我和好几个人一起工作,一直工作到2001年。很多的企业一直都在控制,他们要给消费者什么,但现在情形倒过来了,消费者希望能够取得主控权。我不知道多少人开过一个牌子的车,现在美国都不开这个车了,是因为我们买了这个车以后在美国曼哈顿找不到任何一个经销商,他损失了我们这批忠诚的客户,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满足客户的需求,他不愿意在大的城市设置经销点,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要跟客户建立更深的关系,才能够巩固销售的关系。在业务当中当然要去平衡两者,到底希望放弃什么,要给他们什么,然后才能取得成功,并不是招一些员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销售。

  主持人(John Defterios):现在有很多现象大家可以讨论,因为像这种商业模式,比如GLAN,他们有非常好的品牌,我们可能有这样的担心,对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品牌,进行商业化可能是一个挑战,对所有人都是一个挑战。有很多网上或者视频的信息,这也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包括摩托罗拉也是一样,对未来的定价你们如何决定?如何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如何分配时间,支撑这样的内容。

  主持人(John Defterios):我们可以分几个内容讨论,

  格伦·高博:看看有多大的透明性、有多大的价值,刚刚你说的这个电价。如果你在使用网络,如果要考虑这个推广、考虑信息的精确度有多大,传统的媒体会怎么样。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会有更多的唯度,不仅是广告,还有其他的。对于广告来说,还有其他的附加值。刚才TOM也一再强调品牌,整个的信息怎么样,信任程度怎么样,价值主张是怎么样的,这也需要花一点时间来传递,这并不是广告的模式,还要考虑服务,有更多高品质的服务能够加到品牌上和广告服务中。

  主持人(John Defterios):等一会儿我会TOM更多的问题,我刚才说到ST这样一个品牌,我们可能不知道你们对这个平台有很多的研究和教育的平台,还有很多能源方面的信息,在这个平台上,能否有一些高端的服务,高端的服务可以收更多的费用。这是否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战略,高端的平台?

  格伦·高博:现在我们还没有商业化,但对美国《商业周刊》来说有很好的全球基础,而且我们对商业基础有一个很好的分析。我们现在还有一些金融市场上的服务,还有建筑的信息,我们都可以提供,如果客户觉得有价值的话,让他们和我们很好地进行合作,给客户提供更好的价值。还有技术的合作伙伴,都可以纳入到我们的平台,而且我们对于其他的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所做的事情也是非常尊重的,所以建立合作伙伴的关系对我们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我们也需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对我们的品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我们的一个价值主张。

  主持人(John Defterios):我想问一下Daniel Moloney,三五年之前有很多的发展方向,有电视媒体,摩托罗拉自己有一个平台,你们自己做电视的传媒平台。诺基亚也有这样的讨论,他们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个渠道的品牌,就是通过手机来看电视?对于你们来说,未来在媒体方面是否也希望增加更多的内容?我知道MTV也通过手机的方式来提供传媒服务。

  Daniel Moloney:对于这个问题并不是用一个答案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和传统的行业有很好的合作,我们也希望通过合作增加传统行业的能力,而且我们一直是开诚布公的。无论是对传统的还是对新的传媒,都可以丰富我们的内容,因为这样的合作可以创造新的内容。我们也可以考虑创新一些新的商业模式,摩托罗拉也希望能够参与到价值链当中,我们也在做这些事情,在中国增加了很多音乐的功能,其他地方只要有合理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增加进去。

  如果要增强竞争力,我们只要能够提升用户价值,这样就可以提升我们的竞争能力。我们希望能够让消费者有新的应用体验,对于这样的一个内容,可能我们是一个主导,和其他公司也可以。所以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再问Barry Libert一个问题,关于这个技术的平台,特别是信息平台,对于我们下一代的用户,他们会用到什么样的技术,是不是可以有更多的人单于这个开放的平台?

  Barry Libert:完全可以,刚刚说到有代码和内容的组合,原先可能是一个桌面的操作系统,现在更多的拓展到内容方面,这也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现在的这个系统。而且根据现在的市场研究,看到越来越多开放的系统;比如说戴尔,他们也是在电脑功能方面进行拓展,所以这是双方都需要做的。对很多的公司都要这样的机遇,需要大胆的战略,包括传统的战略、群众的战略,这两者的战略都是非常实用的。

  主持人(John Defterios):非常感谢我们的嘉宾,TOM,我们知道有很多的广告模式,一些广告商觉得如果我们把一些内容放到网络上或者手机上是一个很好的趋势。对于你们广告商来说,如何让广告商感兴趣,让他们参与进去?

  Tom Bernardin:这就需要他们有动力,让他们以数字的方式和他们进行连接,能够参与进去。只有理解他们背后的驱动力,才能够让他们感到兴趣,这样他们才能感到有价值,真正的打动消费者。所以我们要理解背后的驱动力,和社会有很好的连接性、互动性,这是很重要的。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在创新方面,创新的领导公司到底是从哪里过来的,是从欧洲、美国还是亚洲?

  Tom Bernardin:现在技术都推动了,特别是在移动美国、亚洲都看到技术了,所以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体验,一些移动技术不仅仅在美国做,我们确实从美国和其他的合作伙伴学到很多的东西。

  Daniel Moloney:现在在美国我们看到了很多触摸式的手机,在几年前我们在中国也看到了很多触摸手机,比美国使用的更多,在日本和西欧都看到了创新的元素。但是我们有可能会遗忘,每个地区有不同的内容。但是我们确实看到在亚洲和中国有很多创新的元素。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听众有什么问题?

  提问:现在我们在全球范围内做一些营销,我想问TOM,根据相关的市场调研预测,从各位嘉宾的发言我也看到了这样的发展,我们昨天也谈到了创新的问题,各位也一直在说品牌,品牌一直影响内容,对于品牌的信息和内容如何传达给所有人,如何通过现在的渠道最终传递给消费者,到达最终的目标受众。

  Tom Bernardin:主要的核心问题是在于,对于社会网络的用户,他们本身就是这些内容。一旦我们有这样的想法,那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用户自动会创造很多的想法,而且为我们的品牌提供他们的想法,这也是社会性的连接或者社会性的共享。不一定要把整个未来的发展有一个精确的界定,只要有一个想法,对于人们的想法,如果能够给他们提供附加值,知道他们未来的动向,按照这个趋势发展,让受众自己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意,自己作出贡献,这就创造出很大的力量了。说到失控的话,虽然有时候会失控,但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积极的。

  格伦·高博:这是科技本身的魅力,说到这个内容,因为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不是技术的高手。但说到技术和数据,我们通过理论化的方式把数据很好的分类,满足客户的需求。如果你能把这个工作做好,只要把观众放在内容方面,就会做得很好。我们相信内容本质有价值的话,我们在新的科技浪潮中发挥我们的作用。我们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有很多的人才能够加入到我们的公司中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值。

  Tom Bernardin:还有一点很重要,消费者行为的背后的动因是什么?这样的话你的信息就能有价值的传到受众手中。

  提问:我想做一个比较,我们可以和十年前的技术和知识进行比较,以前获取这些知识要到图书馆,现在可以实时的了解到这些信息。现在我要查什么内容就会直接到Google或者CNN查找信息,这是我马上就能想到的。令人不高兴的地方是,不同的硬件有不同的接口,比如电话。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们做广告也要花很多的成本,是否有免费的访问,是否可行。对我们来说,我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入口,能够在线进入到这些信息。

  我在办公室可以直接上网,但是我是一个移动的人,有时候我们在外面,所以接口就不是统一的。我想问是否能有一个统一的、简单的接口?

  Daniel Moloney: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简单语音的电话,基本在美国就是免费的,在20年前打一个电话是要收费的。在发展的历程中,技术是怎么发展的?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公司在传输或者通信方面增加了很多新的功能,我们从以前的纯技术性连接,更多的考虑无缝连接,把客户的体验纳入进来。

  我们和所有的公司都有这样的合作或者达成一致,我们要充分考虑用户的需求,我们要考虑不同公司有怎样的商业模式,可能不同的商业模式付一些费用,使得用户更具有移动性,让过去固定的电话变得更有移动性,现在我们也确实看到了移动电话的市场成本已经下降了,这也是科技的一种魅力,而且我们都认识到这一点。

  对于一个消费者来说,在变化的过程中可能

  主持人(John Defterios):黑霉的话我们下载一些文件非常的方便,但是有时候有一些东西在网上还不能完全的看到,我们现在有时候很多从网上下载黑莓的话还有不兼容性。

  格伦·高博:要让客户高兴要花很多的时间,要有很好的经验,技术的问题还是根本的价值的理念,必须要做这些事给客户提供。

  提问:我从CEO的角度,各种不同的现象,现在的问题是怎样使得顾客知道我的品牌,第二,对我来讲更关切的从媒体的角度来说,让顾客做他们愿意做的事情。

  Tom Bernardin:现在谈的是品牌的问题,也就是前面谈的失控的现象,

  格伦·高博:我们公司有百年的品牌,…这成为一个

  主持人(John Defterios):

  Barry Libert:我们其实在…第一个要告诉顾客的是,要相信对方的关心,他也会同样增加好几倍的信念来跟你做。彼此的相信是非常重要的,他们对于你的品牌,信心有多大,这应该是大家所关注的。要做出品牌的时候,是把品牌放在顾客的手上,他们会帮你宣传,所以这是一个技术的问题,不管是通过博客还是讨论的网区,让他们有机会把品牌推广出去。

  也就是说,如果你对待他的态度有价值的话,他就同样用尊重的态度回报你。

  提问:我回到一个平衡的问题,我想要了解传统的

  Tom Bernardin:不,传统的行销越来越重要,各地的情况不一样,发展的情形也是不同的程度。所以从媒体的角度和接触技术的角度来说,市场是不同的。这也是一个挑战,要根据不同市场解决不同行销的战略。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布鲁斯,你也发表你的看法。亚洲地区,我并不是期待媒体的方式来达到广告效应,不过现在来看亚洲的情况,你觉得不是商机无限呢,中国的网站访问量非常的高?

  Bruce Einhorn:还是回到刚才提到的B2B,听起来虽然不是很好,但在中国确实非常棒。昨天我们听到一个报告,.COM有200%的成长速度,可以说是一个成长最快的公司。还有百度,在中国的市场击败了Google,很有兴趣的事情是有很多创业的公司出现,但是另外也发现在中国有很多不同的空间可以发展,比如说阿里巴巴有很好的上市的经验,但是电子商务在中国还是不透过网上交易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是一个落后,但另一个角度来看商机是无穷的。在亚洲,很多的公司都在关注这个市场,他们有很多的创意,比如说百度,其实在全球都是受关注的。

  现在能够让百度或者在中国的网站扩大它的市场,到日本,很可能是全球技术发展它的业务,所以将来可以

  提问:我是泰文斯有一句话,你们没有讲到的,怎样经济化的消费,就是我们的商业模式。

  我的问题是,到底你们认为商业模式什么样最好,是不是比传统的广告和内容的模式更进一步呢,有没有第三种平台的方式呢?

  Daniel Moloney: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简单的回答你这个问题,继续发展技术革新,看市场的需求,在中国可以看出来宽带的支撑力非常的快,但是现在市场的商机实在太大、太广,一定会有市场的商机出现。

  Tom Bernardin:不管你的答案是什么,总之有一个核心的问题,就是这个世界已经变成一个价值建立的数字市场,不管怎么做的交易,毕竟是一个有价值的交易和交换,必须要提供一个价值的东西给服务,如果不能给顾客提供价值你就做不起来,不管是任何的商业模式,不管是用哪一个方法要了解顾客行为,它的价值在哪里,给顾客提供有价值的服务和有价值的产品。

  格伦·高博:我非常的同意,所谓商业的模式,我想在中国可能是这样的,在其他的市场也应该是相同的,就是B2B,B2B最后到了顾客的手中,大家都会问同样一个问题,用户是不是可以及时的获得信息,如果在中国使得它的产业在世界的舞台上具有重要的角色,包括汽车、建筑工业,他们都要改变他们的商业模式,想要更大的透明度,在很多的工厂或者公司都知道,如果要想在全球有竞争力,必须把自己的财务和营运的方式透明化,

  主持人(John Defterios):都可以延伸,目前扩展到消费者的产品,现在谈谈移动的设备。我现在想要知道的是

  第二个问题是是不是用手机接收邮件呢。

  第三个问题是用手机肯视频内容,可以在一分钟就看到视频内容。

  现在问一下,你希望用你的手机快速的获得新闻和视频吗?

  你们摩托罗拉在这方面有什么做法?现在市场的需求很大,4G的科技到底什么时候推出来呢?目前的瓶颈或者障碍,丰富视频的内容。

  Daniel Moloney: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个是

  第二个问题,这个市场有多大,顾客有多高,顾客需要获取的机会有多大。各个国家的可能不一样或者区域不同,发展的时间和阶段不一样。至少这个技术好几年以后,4G影响到社会和消费者,可能还需要四五年的发展时间。在四五年之后,说不定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旅游都可以随时的获取视频。

  今天的3G已经开始有视频了,但是这个技术不是特别的成功,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网络的成本太高了,没有办法广度分散出去,第二是技术的流程并不是那么简单,毕竟很多的内容设计的时候没有为手机的程序来设计的。

  主持人(John Defterios):我现在谈谈美国U2辩论的技术,

  现在大家只是对数字和文字的交流就够了吗,还是要走视频的模式。

  Barry Libert:我想我们每个人在讲科技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是所有的,包括传统的方式和新的方式,所以我可能要问所有的在场的观众当中,

  主持人(John Defterios):三个人。

  Barry Libert: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如何能够提高员工对日新月异的技术的重视。要培训你的员工,让他们开始练习时用新的技术,Barry Libert,你在纽约工作,你在美国和全世界各地或者在欧洲,有五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

  Tom Bernardin: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很抱歉。和人性相反的是,每个人本来的速度就不一样,所以有的人对技术的接受度要慢一点。我们发现很多时候经验是最重要的,不是花多少年在设备上,我们鼓励顾客和员工,买一个东西能够了解这个产品,因为毕竟要顾客或者实际用的人用过之后才体验到这是什么产品。所以你刚才问的产品是多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和手机,很多时候人们要试着使用,但他并不去尝试,不知道现在有什么新的技术使用。

  主持人(John Defterios):我自己有时候试很多次,觉得不是那么好用,电话就来了,我就选择接电话。您在摩托罗拉,有什么新的业务模式呢?

  Daniel Moloney:我们把不同业务使用的模式能够更广泛的进行应用,我们公司有一个

  格伦·高博:…如果有一个员工非常的

  主持人(John Defterios):非常感谢你们的讨论,而且讨论的非常的透彻,感谢你们有非常深刻的启示,谢谢在座的每一位嘉宾。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