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布鲁斯·包尔:匹配个人和公司双方的需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7日 10:06 新浪财经

  2007年11月6日,美国《商业周刊》在亚洲的旗舰活动“第十一届CEO年会”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图文直播本次盛会。以下为安联保险集团亚洲区首席执行官布鲁斯·包尔的演讲。

  主持人(John Defterios):过去的美菱和花旗都有很多高管的变动,但这不仅仅是西方高层管理的变动,每一次有高管人员变动的时候,不管是高层还是中层,他走的时候都会把下面一批人带走,这就好象你刚才所提到的情形,这种蝴蝶效应,大家从这个工作跳槽到另一个工作。

  布鲁斯·包尔:如果每一个公司里有一个新的领导人进来了,他可能会带来另外的下属。尤其在印度,每一次有老总和CEO进来的时候,就会带来一批过去几年工作的二手跟他一起工作,这些人其实对原来的工作,不管是负责销售还是负责组织,当然会对原来的公司有非常大的价值,非常这个CEO一旦跳槽,带走了一大批精英的人才,把所有以前跟他一起工作的副手都带走,而且有四五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一旦CEO走了之后,中层主管也走了,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尽可能的想办法留住这些人才,如果他们不愿意走的话,就必须理解这种成批跳槽的情形。

  主持人(John Defterios):如果他不愿意在原来的公司呆下来,没有跟着CEO走的话会有什么情形?

  布鲁斯·包尔:原来老总走的话,如果他对原来的老总非常忠诚,会跟着老总走,或者有可能在这个公司里呆下来。

  提问:我来自北京,过去几年一直从事顾问工作,我从事人力资源开发。我对于人力资源以及忠诚的看法。首先是关于人才方面,我引用罗丹的一句话,他说“其实美是不缺乏的,我们只是缺乏发现美的能力”,我想在人才方面也是一样的,在中国是不缺乏人才的,缺乏的是发现人才的能力。差不多有50万外资企业来到中国,如果说今天只有很小一个百分比,1%的中国人口是优秀的人才,至少有1300万的优秀人才,所以绝对不会有人才的短缺。中国人总是说中国人学习很积极,非常勤奋,而且愿意做好他们的工作。

  我的观察显示,中国人才需要两件事情,一个是需要领导的激情和热情,愿意有卓越表现的激情,这跟中国的文化密切相关。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鼓励大家比较被动,鼓励大家多听少做,要听老板的建议。但是在西方,他们重视积极主动,所以他们在外资的环境中会受到限制,如果真正的发掘中国人才潜力的话,就要打破这种想法。

  中国现在开放了20多年,原先都是计划经济,当时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非常的熟悉整个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这并不是关键的,因为我们很容易教会他们和市场有关的经济。首先是人才,另外是忠诚度。

  主持人(John Defterios):请你在半分钟之内总结一下。

  提问:关于忠诚度,其实是生活方面的反应。关于人才方面每年有600多亿的外资引入到中国,我们要多少员工、要多少专家、要多少管理人员,可能我们确实缺少这些人才,需要的这些人才很难进行保留,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人才?为什么这些人才会走,这也是一个公司需要考量的,如何喜欢这些人才。另外你可能不需要最好的人才,只是需要最合适的人才。

  主持人(John Defterios):你在中国还是在国外接受的教育?

  提问:我原先在文学方面读的硕士,人类学的博士,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的MBA。

  提问:各位好,关于人类发展方面我工作了16年,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确实发现人才离开的情况,一般对于这些人员来说都有背后的驱动力和动因,如果规划你的人才计划的话,如何把这些个人的需求都进行考量,或者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如何激励人才,对各位嘉宾来说在很多的企业中和未来的领导中,为什么所花费的培训资金还是非常少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布鲁斯·包尔:你刚才说到教育培训方面,我们在人才方面也是有很大的挑战。满足人们在职业方面的需求,可能要和他们家庭进行匹配,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持续战,我们也是知道人才有这种流动性,所以我们一方面考虑人才的需求,也要考虑家庭的原因造成的流动。可能是中国不同省份之间的迁移,可能是从北京搬到上海,可能是从印度尼西亚搬到欧洲,对个人职业方面的需求,要把公司的需求考量到一起,让这两者的需求匹配一下,如果不匹配人才可能就会离开。

  对于一些公司的老板来说可能也有这样的情况,而且对于这些老板和管理层来说,也要考虑公司的情况。个人离开的话可能不是个人的原因,有可能是老板的原因。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