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2007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介绍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6日 10:22 新浪财经

  2005年首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创办以来,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饯行。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之下,这种共识被不同国籍、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广泛接纳与积极实行,成为企业经营中一个基本的重要准则。

  我们欣喜的发现:在2006年第二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开始主动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中国众多的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来说,承担企业社会责任亦是他们寻求发展的重要基石,他们的表现应得到同等的评价与赞许。

  为此,2007年在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中,组委会根据企业不同市场规模和成长阶段分别评选与表彰其中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有突出表现的标志性企业。这将使得那些身体力行社会责任的本土企业在更公平的比较标准中脱颖而出,更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中国的广阔传播。

  组委会现将2007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指导意见公布如下。

  高端评奖——“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揭晓典礼上国家领导人出席颁奖

  立足高层——社会责任领域相关的主要财经主管部委领导出席典礼

  政策影响——论坛全程特别报道与专访将直达两会现场

  权威专家——特邀顶尖学术机构和政府研究机关专家参与评选工作

  多维推广——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多形式报道,数十家海内外主流媒体联盟全程关注,联合报道

  公益结合——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专项基金”,对活动的支持可享受国家对慈善捐赠的政策优惠,并有机会获得国家级中国红十字奖章

  后期合作——周刊将提供新闻特刊、月度论坛等合作宣传方案

  评选宗旨

  “最具责任感企业”奖项旨在凝聚政府、媒体与社会公共组织的力量广泛而深入地指导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传播与实践,通过对参评企业的调研与比较分析,总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创新成就和实际经验,倡导一种企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动中国和谐社会构建进程。

  主办方希望通过对评选出的“最具责任感企业”的宣传推广,为全体中国企业树立一种行为规范,构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企业新型商业伦理,打造公众心目中符合和谐社会理想的企业形象。

  为此,“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特别邀请了相关政府部门领导、经济学者、行业专家、资深媒体人士组成专家指导委员会,对参评企业进行信息调研采集与公众评价调查,以确保评选活动分阶段发布的各项结果——“2006-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2007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指数”和最终公布的“2007最具责任感企业”名单,能够全面反映中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国务院侨务办公室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

  商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质检总局 国家安监总局 中国新闻社

  主办单位: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

  首席支持机构:中国消费者协会

  论坛及颁奖典礼时间:2008年1月16日

  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

  茅于轼 著名经济学家

  林毅夫 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保育钧 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

  汤 敏 亚洲开发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

  王忠明 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

  项 兵 长江商学院院长

  陈 英 中国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

  母建华 中消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汝鹏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

  梁从诫 “自然之友”会长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姚 洋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

  张文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

  杨 斌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书记

  郭 军 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部长

  贾 峰 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副主任

  张峻峰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际劳工与信息研究所所长

  评选对象

  本次评选活动面向中国境内所有合法注册的不同所有制企业,重点关注2006~2007年度各行业经营状况良好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的中外企业。

  2007年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分为“领袖企业”和“成长企业”两大版块,结合既有的企业规模划分标准和中国企业的具体情况,组委会依据参选企业在上一财年的收入为划分标准,将年收入100亿人民币以上的作为“领袖企业”,相应地,将年收入100亿人民币以下的企业称为“成长企业”。

  需要强调的是,二者的评选标准和评选流程,毫无二致。这样的划分,仅是为了使那些正在身体力行社会责任的本土企业能有一个更公平的比较标准,进而有利于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在中国各广阔范围中的传播。

  “最具责任感的企业”的候选企业应当在下述五项上具有积极的表现:

  行业领先:引领潮流,带动进步,是行业内具有影响力的企业;

  诚信守法:遵守法律,遵守交易规则,公平竞争;

  人本精神:关爱生命,尊重人权,为员工和消费者提供良好服务;

  绿色环保: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注重生态平衡;

  回馈社会:关心弱势群体,热心慈善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下列企业不得成为“最具责任感的企业”的候选企业:

  最近两年发现有税务与财务方面违规行为的企业;

  最近两年出现劳动用工违规行为,不尊重员工合法权益的企业;

  最近两年企业高级管理层出现经济犯罪行为的企业;

  最近两年发生过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企业;

  最近两年在资本市场上有违规操作行为的上市公司;

  生产过程污染环境、产品不符合国家环保与质量标准的企业。

  奖项说明

  “寻找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是国内首个涉及社会责任在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中实践的大型调研评选项目,活动作为常规项目每年举办一次,本次为第三届。

  评选以国内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指数”来量化衡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状况,通过公众投票保证评奖的开放性,以专业指导委员会保证评奖的专业性,是中国权威时政媒体与相关领域专家以及公众共同参与的评选。

  本奖项为年度评选,授予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表现突出,可以成为表率的企业。

  2007年度“最具责任感的企业”获奖名额共计20名,“领袖企业版”和“成长企业版”各10名。

  评选时间

  2007年8月28日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正式启动,于12月底结束,企业参选评价阶段持续4个月。

  评选方式

  通过组委会主动征询采集信息、专业数据统计与技术计量、企业自愿申报、网络信息搜索、公众投票、专家评议的综合方法,将公众参与和专业评估的数据结果融入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中,作为“寻找最具责任感企业”的评选依据。

  评选从2007年8月下旬正式展开,12月下旬结束,全程持续4个月。最终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指数”,量化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以此产生2007“最具责任感企业”。

  评选流程

  1、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举行启动仪式

  2、组委会接受企业参选报名

  3、发布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报告

  4、确定不同版块入围企业名单

  5、官方网站投票专区开放

  6、专家委员会对入围企业粗评

  7、“责任考验”:入围企业与专家委员会面对面

  8、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结果揭晓发布

  1、8月28日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暨第三届“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启动仪式,组委会开始接受企业报名

  结合企业的申报材料,组委会将联合专业学术机构,总结2007年的各行业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状况,共同发布2007年度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趋势。

  2、10月 发布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报告,确定入围企业名单,启动官方网站投票专区

  依据2007年企业社会责任发展趋势报告和报名企业的申报材料,组委会与专家委员会共同确定“2007年度最具责任感企业” 领袖企业和成长企业版块的入围名单。行业趋势报告及入围企业名单将同时于10月中发布。

  入围企业名单发布当天,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官方网站的投票专区随即启动。通过《中国新闻周刊》、新浪网、中新网以及媒体联盟等多种渠道,宣传投票专区,以期获得更加广泛的读者和网民的投票支持。

  3、11月 专家委员会与公众分别位入围企业评分

  专家委员会根据入围企业的申报资料和其他资料对入围企业评分。

  同时组委会将入围企业的申报资料,分发给中国新闻周刊媒体联盟,由多家主流媒体的总编或者该媒体的资深行业记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评分。

  社会公众通过官方网站投票专区对有关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进行评分。

  以上诸项得分于12月前进行统计,并在官方网站公布。

  4、12月 “责任考验”:入围企业代表与专家委员会面对面。

  本着自愿原则,所有入围企业均有资格参与“责任考验”,派出企业代表向专家委员会陈述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与实践。通过现场陈述与互动问答,有助于专家直接而深入地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现状。

  作为评选阶段的一个重要事件,“责任考验”将邀请众多媒体现场参与,并于新浪专区现场直播,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形象、赢得投票地机会。

  5、2008年1月 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暨“寻找2007年度最具责任感企业”评选揭晓典礼将在北京隆重举行。

  评选标准

  2007年“最具责任感企业”获奖名单,将依据入围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数产生。企业社会责任指数,由公众评价、媒体评价、专家评价三大指数加权计算得出。

  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评价指数(2007.10—2007.12)

  指入围企业在官方网站投票专区所获得的公众投票总数,以最高票数为100分,将各家入围企业所得票数,按比例换算为相应的得分。

  自10月投票专区启动,公众指数开始产生,直到12月“责任大考验”结束后。

  为了取证更加科学、有代表性,企业社会责任公众指数将以每月为周期勾勒出行业内各企业的社会责任曲线,及时向外公布,实现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公众参与、量化表达与动态发布。

  企业社会责任媒体评价指数(2007.10.—2007.12.)

  指《中国新闻周刊》的媒体联盟,依据各家入围企业的申报材料及评分者本人对于企业的了解,所给予的评分。

  组委会将邀请联盟媒体总编或者该媒体的资深行业记者,依据入围企业的申报材料以及他们的认知和关注,对于入围企业就社会责任方面的表现进行评分对入围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进行评分。

  《中国新闻周刊》媒体联盟名单:

  人民日报 新华社 中新社 中央电视台 凤凰卫视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经济日报 工人日报 中国青年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经济观察报 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经营报 中国经济时报 中华工商时报 财经时报 经济参考报 新京报 经济杂志 首席市场官 Marketnews 凤凰周刊 香港文汇报 香港大公报 南华早报等国内媒体;华尔街日报 英国金融时报 日本读卖新闻 新加坡联合早报 路透社 彭博新闻社等海外媒体及通讯社。

  企业社会责任专家评价指数(2007.12.—2008.01.)

  入围企业的参评申报详细资料和其他资料数据将由组委会提交专业指导会员会,粗评选出参与“责任考验”的入围企业。

  在“责任考验”环节,本着自愿原则,入围企业都有机会当面向专家委员会陈述本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加深专家对于企业的了解。

  组委会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终审会议,根据申报材料结果和指数的统计结果综合评议,形成终审意见,并形成企业社会责任专家指数,还将有效校正前两个指数的运行误差,确定每个行业的2006“最具责任感企业”获奖名单。

  其他事宜

  1、参选企业充分填妥申报调查表(请登录官方网站下载(www.csrforum.com.cn),发送电子文本至:CSRForum@vip.sina.com

  2、请将二份申报调查表打印件,加盖公章,快递至:北京市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2-13层(100044),中国新闻周刊战略发展部

  3、其他企业图文、视频等材料,请按照上述电邮和地址寄送

  4、企业申报材料截止日期:2007年11月10日

  5、其他未尽事宜, 请联系组委会:电话:88395566—141/142/145/148 65593949

  传真:88395566—143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