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中欧道德与伦理标准的演变论题资料(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25日 13:53 新浪财经

  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

  【摘要】 本文主要运用经济学尤其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人的道德行为进行经济分析。通过对道德行为经济分析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 ,对道德行为和败德行为进行经济分析,从市场经济的理性经济人角度 ,认为道德行为或败德行为是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而做出的,从经济学角度可以予以分析和理解 ,但对败德行为不能容忍 ,必须通过制度和制度安排来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 ,使人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道德作为一种公共物品的消费具有非排他性的特点。这种非排他性使得公共物品的生产者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收回其成本。在公共物品领域存在“搭便车”行为。“搭便车”者,是指没有参加该产品的生产,或虽参加但不承担相应成本,却能从中获益的人。“搭便车”者生产成本的降低是建立在他人成本提高的基础上的。道德亦如此,谁都希望社会道德状况优良,享有一个好的道德环境,但“搭便车”者却不想对这一良好的道德环境尽必要的道德义务、付出必要的道德代价。因而“搭便车”者众多和“搭便车”现象泛化必然会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

  略评殷海光的“道德重建”

  【摘要】随着台湾社会的转型,传统的私德走向崩溃,而新的社会公德还没完全形成,这部分地造成了社会生活的无序。殷海光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道德重建,并且在民主与科学的基础上构建了道德理想。他主张的理性重建开了中国现代道德重建的先河。

  作者认为,台湾地区从60年代开始,到80年代逐步进入工商社会。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台湾人痛感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公德水准的低下对社会整体和谐发展的严重损害。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殷海光慎重提出了要重整道德。殷海光提出的基于理性的道德重建,是通过分析中国传统道德的弊病与现代社会的特点作出的科学结论。可是另一方面,殷海光忽视了情感论证在道德重建中的一定作用。道德理念的合理性论证,如与情感论证相结合,则会更根深蒂固地扎根于公民的心中。

  现代伦理学 : 在康德与卢梭之间

  【摘要】康德逝世两百年了。在这两百年间,世界发生了巨变。如果说十九世纪看似平静的欧洲已经在酝酿风暴,二十世纪则全球都有如天翻地覆。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看来却还是经受了考验,依然对思想学术界发生着有力的影响。而康德本人,也有一段曾受卢梭影响的历史因缘。

  卢梭究竟给了康德一种什么样的影响?这两个同样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我们今天的道德政治思考和实践的巨人的思想又究竟有何异同?这种影响正如康德所自承的,首先是使康德的思考中心由纯粹的有关自然和宇宙的知识转向有关人的知识。康德过去主要是因知识而轻视普通人。卢梭对康德的刺激和挑战涉及到根本的问题。它构成了康德思想发展的一个极重要环节,产生了一种定向或转向的作用。

  作者认为,就基本的理论形态来说,康德的道德哲学今天仍然是我们时代不可逾越的。只要现代社会没有过去,康德的道德哲学也就不会“过时”。一种在现代最有可能成立和生效的伦理学,大致就是一种在康德和卢梭之间的伦理学。无论我们将“现代”理解为人类史上的高岭还是低谷,其道德的路大概都不能不是一条窄路,但如果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和小心,它也足以使我们在这条路上蜿蜒而行。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