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乡村小学图书馆理念讨论:我们要建什么样的图书馆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8日 18:00 新浪财经

  我们要到乡村去建图书馆,我们要到乡村小学去辅导孩子们读书,并学会利用这些图书馆,我们还想要培养孩子们的良好阅读习惯,让图书馆逐渐变成他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但是,我们首先需要想清楚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图书馆?一个基于什么样的管理概念和基本功能的图书馆?一个准备对孩子们成长构成中的哪个部分持续影响的图书馆?

  我希望每一个将要参与我们活动的志愿者,都提前想一想这个问题.

  我更希望每一个关心我们项目的人,都留下你的建议和意见.

  下面我贴出的是

南开大学
图书馆
专业于良芝教授为我们的乡村小学图书馆计划所提出的几个纲领性问题. 于教授是图书馆专业名副其实的专家,在图书馆职业精神\公共图书馆事业等方面,既有专著,又有行动.

  她为小桔灯图书馆提了以下六个问题:

  1 中小学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孩子的成长?

  2 中小学图书馆如何服务于学校的教学?

  3 中小学图书馆如何吸引孩子利用图书馆和培养阅读习惯?

  4 中小学图书馆如何管理图书?

  5 中小学图书馆如何扩大自己的业务范围和功能?

  6 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如何与整个图书馆职业保持联系?

  另有一段从她的专著<图书馆学导论>中摘录出来的文章,可为这些纲领性问题做注脚:

  一.学校图书馆

  学校图书馆是指设在中、小学校的图书馆。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校率先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扩大到文献资料以外的其他媒体设施(如电教设备),在已经设有独立的图书馆和媒体中心的学校,也实施了这两个部门的合并。因此,60年代以后,美国的学校图书馆以及仿照美国模式建立的学校图书馆更多地称作“学校媒体中心”、“学校图书馆电教中心”或“学习资源中心”[81]。

  学校图书馆或媒体中心的目标与学校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问题是,学校的总体目标往往不如想象的那样容易界定。传统上,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一般被定义为系统地传授知识(而这往往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但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这种目标界定不断受到新的教育理念的冲击。至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至少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中、小学的教育目标经常被确定为“为将来的社会培养合格公民”[82]。

  在系统传授知识的教育目标下,图书馆的作用十分有限。由于系统的知识往往意味着课本上的知识,这种目标引导下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老师讲解和学生记忆。很少有学校认为它们需要图书馆的支撑。即使在建有图书馆的学校,图书馆的活动内容也非常单一——保管和提供为数不多的课本或课本辅导材料(有时也包括少量课外读物)。

  只有在新的教育目标下,学校图书馆才得以展现自己不可或缺的作用。培养合格的公民重在培养学生的素质,而素质则是知识、技能、品质、个性等的综合条件,因而,要实现新的教育目标,仅仅依赖课本的传授和记忆是不够的,必须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这样的教育一方面要求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以外,为课堂活动做大量前期准备(文献查询、阅读、甚至调研),另一方面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小型研究项目(如综述一个地区宗教生活历史)或技能项目(制作一份科普教学录像)。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经常对各种文献进行查询、分析、综合,要求学校为其提供小组活动基地和实验空间,要求专业馆员和媒体专家为其提供各种可能的帮助。

  新型学校图书馆(或称媒体中心或学习资源中心)的活动内容便是根据新的教育目标和新的用户需求设计的。在媒体中心里,图书馆员(更经常地称为媒体专家)不仅要收集和组织文献和教学设备(如计算机、录像机、摄象机、电视等),而且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方面的教育,辅导教师和学生的文献查询、设备操作,参加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

  因而,就功能而言,新型学校图书馆(媒体中心)是课堂教学的伙伴,承担着实施教学(如信息素质教育)和支撑教学(如各学科教育)的双重功能。

  学校图书馆的主管部门是其所在的学校。在我国,教育部的基础教育司承担着全国学校图书馆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工作。

  我国学校图书馆一般规模较小,组织结构也比较简单。在有些国家,如美国,由于学校图书馆通常是传统图书馆与电教中心等部门合成的一体化媒体中心,其组织结构要相对复杂一些。

  注:于老师所选文章另有一份欧美国家图书馆结构的图表,我对新浪BLOG应用不熟,未能完全发上来。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