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佐治信行:进行产业改革时必须注意提高效率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1日 11:45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07年9月1日,由中国证券业协会、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组委会主办的“2007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在北京金融街威斯汀酒店隆重召开。“中国国际资本市场论坛”是中国国内最高规格的以资本市场投资为主要议题的专业性常设论坛,论坛的宗旨是:打造全球资本市场的沟通交流平台,分享国际投资大师的交易策略和投资经验,研究和预测国际资本市场发展趋势,捕捉中国等新兴资本市场的重大投资机会。本次论坛的主题是“预测与展望——全球资本市场经验与中国投资机会”,新浪财经全程直播了本次论坛的盛况。以下为三菱日联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佐治信行的发言全文: 佐治信行: 请多多关照,下面我来发言。 近几年中国经济基本上增长率是10%-13%,日本经济目前实际增长率是3%,相对来说比较慢。在三、四十年前日本和今天的中国一样,也是维持了10%左右的高增长。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的是日本在高度经济增长期里所获得的经验以及教训,还有就是高度经济增长期之后我们的一些体验。从1965年到1975年之间,日本连续五年实现了10%的经济高增长,在1964年日本举办了东京奥运会,在之后的五年实现了经济高增长。之后经济怎样开始变慢,总结一下有三个原因。第一就是工资上升,当时日本是劳动集约型的产业结构,在1970年之后,因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工资上升了15%,这是一个原因。第二1971年日本发生了美元危机,面对日元升值压力。当时1美元是360日元,后来上升到310日元,比值不断上升。第三个原因就是石油危机。1980年一桶原油是43美金,使得日本企业的活力受到打击。因此日本的高增长期面临衰退。 现在我们回顾一下,日本的失败还是有的。在七十年代,日本是出口主导型经济,我们的出口集中于美国一个国家,这是否是原因。当时日本有40%的出口额是面向美国,而中国目前面向美国的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20%-23%。当时美国结束了越南战争,日元被迫提高日元汇率,面临很大的压力。那么日本是如何克服当时的困境呢?我想是采用两个手段来逃脱这个困境,第一就是对工厂的机械化,由人力化的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第二就是改革产品结构,一个代表性的事件是1980年发生的,很多人员也都知道,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厂家在富士山脚下有自己的工厂,该工厂建于1980年。我曾经参观过这家工厂,他们是用机器人来生产机器人,当时给我的很大的振动,这是一个标志性的变革。第二是产品结构的变化,当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本田,七十年代美国加强了尾气排放的限制,想以此抵制日本汽车。以本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厂家,为满足美国的限制进行产品扩法。本田在八十年代后,开发了新车型以拓展在美国市场的份额。不仅仅在汽车产业,VTR、索尼、松下等电子厂家在产品开发方面也进行了激烈竞争,当时日本的强势产业分别是电子和汽车,这两个产业在工厂方面进行自动化和新产品研发,克服了当时的困境。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带来了日本八十年代的经济繁荣,日本政府当时实施了产业结构相关的法律政策,从政府层面来进行支持。通过这样的官民一致努力,实现了日本经济八十年代的经济繁荣。但是经济繁荣不可能永远持续,进入90年代,具体来说就是1989年12月份开始,当时日京股指最高达到39000,经济开始崩溃,经历了15年的经济衰退。 八十年代日本成功了,这当中是否还有一些失误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我认为失误有两点,第一是1985年广场协议,让日元升值。依据当时的世界形势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而且通过日元升值,一些便宜的进口产品得以进出日本市场。虽然有好的地方,但还是有问题。一旦接受了日元升值,那么在市场当中,投资人认为日元会升值,就会囤积日元,政府就会采取保护政策,介入汇率,那么国家就会向市场上撒钱。这个举措带来了房地产泡沫,日本政府在泡沫崩溃之后进行不良资产的处理花了很长时间,所以我认为日元升值是一个失败。第二是会计标准。日本当时采取国际化的会计标准,但是采用的步伐太慢了。景气很好的时候,企业稳定发展的时候,是否应该接受实价的会计方式?在什么时点选择是一个关键。我们总过去三、四十年的经验来说,认为对中国有教训的是两点,一个是生产工艺的改进。现在中国有很多廉价的劳动力,可是这么走下去肯定会遇到死胡同,随着人工费的上升,必须加紧机械化的步伐。原油价格上升引起了原材料价格上升,就必须提高使用能源的效率,必须要有远见。进行产业改革的时候,必须看到将来某一个时点需要提高效率,这样抓住这样的机会,提前采取行动。 非常高兴今天给我这个机会,日本从七十年代到现在经历的经济高增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错误选择,能在这里谈谈这些体验,非常高兴。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