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曙光:数字化颠覆下的报业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28日 16:02  新浪财经

  

图文: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赵曙光

  2007年6月28日-29日,“2007中国报刊经营模式创新论坛”在湖南省长沙市隆重召开,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化背景下的报刊经营管理与创新”。新浪财经直播了本次论坛的盛况。图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社长赵曙光。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经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批准,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的2007年报刊经营模式创新论坛于2007年6月28日在长沙举行。全国近百家媒体和媒体集团的社总编辑出席会议,一同讨论数字化趋势下中国报刊的经营管理。以下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管委会主任赵曙光演讲,演讲题目:《数字化颠覆下的报业创新》

  赵曙光:

  本次论坛的主题选的非常好,非常感谢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给我们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平台。刚才几位老总谈的非常好,我也非常的受启示。围绕这次会议的主题,探讨数字化背影下的报业创新。从我们看到的,感觉到的,以及我们正在进行实践当中的一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报业面临的挑战

  现在谈报业面临很多的挑战,我们把同治媒体、广电媒体分别称之为渗透式挑战。发展格局和生态环境,我觉得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的颠覆。

  一、对传统信息传统传播和受众习惯的颠覆。

  二、对传统媒体市场格局的颠覆。

  三、对媒体发展模式的颠覆。

  四、对媒体概念媒介和人类生活方式的颠覆。

  新闻媒体的发展对报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挑战,颠覆不等于埋葬。

  探索和创新十方面

  对新媒体不仅要做到知己知彼,更重要的是为我所用,全面推进报业的转型,拥抱多媒体时代的今天,我觉得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

  1、是内容的创新,在多元传播的格局中,报纸要做到网络化时代,从传播本位向受众本位转变,这里面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分类个性化,那就是走大众与分众。

  报纸也有网络等新媒体难以原创力和公信力。通过权威报道的借读满足大众的要求。

  即使在统一媒体的内部这种创新也是持续不断的,数字传播技术催生了一些新媒体,也不断改写传媒的格局,其实媒体在产品形态上的分化和演进本质上是渠道之争。报纸办了网站和手机报也是报纸的翻版,没有执行新媒体的创新,因而导致市场的受众和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拓展传播渠道,大力发展新媒体,将原来版面的新信息,通过报纸、网站、手机报、移动媒体发布,以不同的终端进行更加细腻的覆盖,实现产业的最大化,和信息。

  报纸的传播流程不仅是周期长,而且读者的参与性不强,而进入新媒体手段和新闻信息滚动发稿,改变急着要后几小时才能发稿的做法,现在很多报纸都通过网站和手机报对当日的新闻进行跟踪报道,而发布一些新闻的摘要,使读者及时读报。

  这些使新闻的传播性、时效性、互动性大大增强。

  解放日报的记者被要求网站向手机报的供稿。将广州日报形成一个滚动的新闻部,促使网络和媒体更好地融合,这些都是吸收我们很好地学习的。

  第四是报业的创新,报业转型的目标,很多的兄弟单位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第五是发行营销的创新,从去年开始,一些单位数字报纸陆续推出。

  这些都标志着报刊母子化的发行将成为一种趋势。将来随着电子纸的普及将逐步被接受。围绕报纸的时效问题也会彻底解决,

  这将使报纸的权威性重新夺回自己的优势。

  第六是营运模式的创新,这是报业创新的重点,也是本职和核心,我认为在三个相互关联的层面

  1、新型的媒体价值链,内容发布、内容增值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包含了盈利点。而机遇高度整合的数字平台开发的增值将成为收入的主体,成为新兴产业连的主要内容。

  2、增长的方式转变。报纸的营销理念也应由二次销售转为N次销售。

  3、产业结构。媒体产业的开放是必然的,因为你不出去别人也要进来。去年的电信的运营商向综合的服务商提供转型,在计算机传统的媒体和行业的边界逐渐被打破,都在技术、业务、和市场扩大产业互相的融合,从而推动产业来进一步升级。这对我们传统经营提出的挑战必须内部的管理型,向外部的交易型转变。

  从更高的层次吸收外部所需要的更多的资源,形成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不同市场、不同资本、不同发展要素的连状发展结构。

  4、体制创新,是报业创新的最大难点,以至于这些年改来改去始终很不彻底,因此报业要打造新的体制架构。

  在宏观的产业领域,目前这种条块分割的体制也必须打破,造成了媒体的价值链。也增加了内部的交易成本,媒体产业的发展要求通过行业的垄断和必须的封锁,为市场的配置资源,形成全国的统一开放的资源。

  8、人才的培养,媒介环境的变化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技能分工将被打破。必须有两大转变,从单纯的新闻编辑者,向全方位的新闻服务提供者,二是从单纯的新闻发布人,与新闻解析者,这与媒体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标准,为此我们建立产学研的中心,搞人才建设,为集团提供需要的人才建设。成为学习型、创新型的人才方队。

  9、发展形态,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来临,未来的媒体发展形态,必定是未来网络搜索的合一。受众选择媒体,内容精细和接受方式的自由度大大地增强,报业的形态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首先报纸不再仅限于纸质形态,而且包括多种的显示终端。报业也不再是报纸的产业,应当是内容产业。

  10、发展战略的创新,数字报业不是对报业传统体制的互补,而是媒介定位发展方向、管理手段、经营方式、盈利模式等方面的全面升级,是超越媒体的立体化的转型,要在加快传统的业务结合、融合的基础上,重合报纸的户外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牢牢把握舆论传播和主动千。

  谢谢大家。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