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午讨论:国际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5日 13:0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07年6月15日,北京中外企业人力资源协会(HRA)主办的两岸三地人力资源交流大会在北京亮马河饭店隆重举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与发展”。新浪网全程直播了本次大会的盛况。以下为上午圆桌讨论的实录。

  白文杰: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能够参加,我们这个两岸三地共话国际化的一个研讨会。我刚才也听到了乔健女士精采的演讲。下面的环节会由我给大家主持一个圆桌讨论,我会邀请两岸三地的专家来一起探讨,我们在国际化的进程中人力资源的管理,我们会面对的一些挑战。

  首先我自己先来讲一下,我自己对国际化的一些看法。在IBM二十多年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一个非常快速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国际化的投资。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中国的企业,走出了国门,像刚才看到的联想,以及海尔,华为,很多中国的品牌,中国的公司已经走出了国际化。

  不管说我们全球化的公司扎根中国,能够把全球化的管理也带到中国来,还是说我们中国的公司要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这个对我们人力资源管理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如何来为我们中国的企业找到,或者是培养出,具有国际化理念,能够进行国际化专业管理的人才,这个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挑战。

  今天我们请来了四位专家,一起来跟大家共同探讨这方面的话题。首先我们有请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总经理周力游女士。台湾中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的理事长林灿萤先生,还有MMD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郎旺凯先生,以及我们ABB公司高级副总裁韩愉先生。大家请上台。

  我们先请各位嘉宾稍微简短的介绍一下,给大家打招呼。

  周力游:大家好,我是在香港人力资源协会服务超过十年,主要是全面的领导协会的发展,还有各方面的活动,这是简单的介绍。

  林灿萤:各位朋友大家早!非常高兴今天能够有这样的机会,到我们北京来,参加我们HRA的年会。我个人有三四年时间都是在企业工作,曾经在台湾的国有的单位工作。也在民营企业工作过,也曾经在制造业,大概所有的行业都待过以后,最后就拿了学位,现在到学校来教书。我的情况是这样的。台湾的中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成立有16年的时间,历届的理事长都是有经验的,到我刚好是第七届和第八届的理事长。我们到今年年底马上会选新的理事长了。谢谢!

  郎旺凯:各位朋友早上好,首先感谢HRA邀请我作为一个嘉宾。很抱歉我不是一个专家,我自己目前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为什么呢?第一,在经营企业,大概60%的时间做企业。还有20%到30%的时间做我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还有一部分的时间周游各地。在这个过程当中,在中国的经济改革开放以来,我自己经历了一个到国有企业工作,然后到外资企业工作,然后政府官员,然后再自己做。

  所以中国经济改革发展过程当中,所经历的深有感触。现在大部分经历主要管理一个英国的集团公司MMD。刚才乔老师讲了一番话,我深有感触。作为一个中国人走向国际化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人如何整合西方的文化的过程当中,我有很多的感受。所以这个过程当中,自己研究生毕业,工作七年的一个博士,到现在是七年之痒了。希望今天给我一个机会,把我经历过的跟大家共享,谢谢!

  韩愉:我是作为一个离席来做协会的工作。我是一个理事,作为理事还是要尽些责任的。所以我有机会参加今天的座谈,特别是探讨国际化的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是如何加速培养本地的全球化的人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在今天的场合里,两岸三地共同探讨这个过程,特别是方法,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愿意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白文杰:各位嘉宾的背景也是非常的国际化的。我们韩总虽然在做理事,但是还是在做管理工作的。我们虽然是国际化的管理的人才,但是我想先问一下我们各位嘉宾,大家心目中,对于我们所谓的国际化人才,你们是怎么样理解的?国际化人才应该有哪些技能或者是素质?

  周力游:我个人的感受,一个国际化人才有两条。第一个就是需要本土的本地的中心,具体来说,咨询是重要的一条。应该有一个跨文化的管理的能力;另外需要在领导能力方面,尤其影响他人的影响方面,要比较突出。

  在行为方面有几点。第一个需要有一个好奇心,很有冲动,愿意去发问。

  我想当然他应该有一个深厚的知识。大概是这样的吧,在座的很多也是。

  林灿萤:商人应该有国籍,可是是没有国界的。你做生意的时候,一定是全球的思维。因为基本上只要是人,他对各式各样的产品,各式各样的工人都会有需要。基本上当商人销售商品的时候,是没有国界的。

  任何一个企业也是一样。比如乔女士报告里说的,IBM的一个品牌刚开始是好像有国籍的,但是销售到全世界以后,就是没有国界了。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一个关键。

  我们看到说,即使在这个界定的过程当中,所有的资本,不管怎么移动,刚开始我们觉得这个资本只是我们国家的,可是慢慢我们发现说,全世界资本的移动也是很快的。

  我们对人才也是这样的。联想用了很多的外国人的员工。同样我们在许许多多的员工也是到别的国家去服务。所以我们说,人才是有国籍的,但是他在服务的时候也是没有国界的。所以全球化也是周总讲的一样,一个人才要变成全球化的人才,首先他的眼界要足够的高,足够的广,能够看得高,看得广,基本上他对全世界每个国家的状况,每个企业的状况,才会掌握得更好。

  所以我们说一个全球化的人才国际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要在没有国界的情况下去运作,这个人才语言能力是间接的条件。如果没有语言的沟通是有许多的障碍的。所以想要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人才,基本上全世界的语言,至少你除了自己的母语以外,你要懂得两三种。在这种情况下沟通才不产生问题。

  还有一个张院长介绍说,信任应该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因为全球化的过程当中,人才移动,在对话的过程当中,不管是赢得别人的信任,或者是信任别人,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如果说我们没有办法取得信任,或者说没有办法信任别人,那我们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许多的事情都没有办法做的。

  所以我们说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全球化的人才,信任别人和赢得别人的信任,我相信这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既然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要信任别人,那更重要的就是沟通的能力。前面我们所谈过的语言能力加上这个特质合起来就是能力。我们要听取别人要表达的,不管是表现的意义,还是潜在的意义,我们都要了解。我们要倾听,我们要表达很清楚,我们想要表达的事情让人家容易掌握,我相信基本上在沟通上就不会产生问题。

  刚刚联想的报告说,这些东西有许多的文化的差异,我相信,中国和韩国日本基本上,不管是生活上的差异,还是许多的差异,如果我们通过语言的表达,沟通的表达,我相信,我们差异上的问题会解决的。

  还有如果没有足够的热诚,要成为全球化的人才也很难。这几点就作为大家的参考,谢谢!

  郎旺凯: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全球化。我们北京市也培养全球化的人才。作为中国人怎么样成为全球化的人才?我不断的反思。实际在这个过程当中,特别的复杂。我想西方的现在国际化的人才概念,结合中国的国情,把我自己亲身的感受谈一下。

  首先国际化的人才定位两类人才。第一类是专业化的人才,我们讲的是具有国际跨国经验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所以我们定义两类国际化人才的时候,本身他们的要求就不一样。但是他们两个有一个共性。

  第一个首先要求的是我们有开放的意识。这个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我们必须想法,包括理解的方式能够开放式的。不要以为我曾经受过教育来衡量其他的是对与错。

  第二个方面,欢迎外来者。我们经常在工作当中,或者是生活当中,可以经常看到中国人会聚到一起。这可能是亚洲人的文化特点。西方人可以到任何场合去,和任何一个陌生人进行陌生的交流,这个需要我们欢迎外来者。

  第三个有一个容纳心态。人的语言行为都不一样,你应该都接受。这是一个开放的心态。

  到一个国家的时候,我们的举止行为是不是符合当地的举止行为呢?

  再一个目标,我们既然走向世界,我们带着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你放弃了自己的目标了吗?我们经常在国外碰到很多困难,碰到很多挫折,这个时候你消沉了,还是继续安慰自己重新来?我经常碰到很多人会放弃。

  还有一个我们人生去面对各种压力和各种挑战。在国外的工作过程当中,经常会碰到孤独感,没有认同感,没有理解感,这个过程当中,当你压力大的时候,你能不能很好的面对这种压力,能够更好的释放压力。

  我们自己很重要的,沟通过程当中,语言的掌握,能够把你要表达的思想,能够准确无误的表达给对方,这个就是驾驭的能力,理解文化的能力。

  还有一个文化概念。世界上每个国家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是接受文化,还是简单的以我的文化为主,实际上没有一种文化是正确的,也没有绝对正确的文化。首先我们融入,理解它,然后从文化的差异中看到更好。如何把文化的差异变成一种机会,来用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可以克服文化的差异。

  最后我讲很重要的一方面。在国际化过程当中,在并购一个炼钢厂当中,就派过去一百多个韩国人,韩国人过去以后,他们的家属过去,首先进行了当地的培训。没有家庭的支持,其实我们国际化很难进行。我们中国很多家庭没有出去,所以往往最后半途而废。所以在所有跨文化的国际化人才,我用几方面谈到了我的感受,谢谢!

  韩愉:先想想有什么样的全球化的岗位,这是从岗位出发的。然后再看看人才是不是具有这样的能力。举两个我们公司的例子。我们公司最近在自动化部最主要的业务是搞自动化,他们的部门是做冶金的,因为全球的钢铁工业整合得非常的厉害,所以我们的客户也在选择全球化过程当中,要求业务由原来的区域市场,变成全球市场。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要求本地的原来中国的冶金部,做得很好的高管和总经理,他们开始在全球的业务部门里面负责亚洲的市场,我们和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的一块工作。意思是说,我们觉得俄国的,印度和中国的工程师,相对来讲比较便宜。从概念出发,就把三个国家放在一块了。德国人和印度人中国人在一块工作,虽然成本,工资看起来比较便宜,但是管理者非常高,因为工作不是非常有效的。他们在一块工作很困难,沟通有问题。

  所以我们在谈全球化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从经营的层面上,操作的层面上,大家在一个团队里工作,更多是怎么解决问题,怎么解决冲突的,怎么做决策的,大家怎么谈判的。所以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我们要求的所有的商业管理基本的能力以外,包括全球导向,战略能力,团队合作等等。除了这个以外,我觉得最大的挑战是在跨文化的过程中,你的敏感性怎么样?你是不是感觉到你的对象的敏感性。

  第二个就是说跟这些人一块共事,我觉得最大的意义就是中国人能不能和美国人,在计算机这个行业一块共事。包括我自己去厦门待了三个月,文化也有差异,气侯不一样,吃的、语言不一样。三个月以后我去了上海,到了上海以后才知道上海是什么样的。听他们讲话听不懂,从上海回到北京,然后到香港,前一段时间管日本、韩国、台湾、香港。这是我作为这个工作,有两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所有的挑战不太相信我能做这个事情。第二个挑战,我自己也不太相信。原因在哪呢?

  有简单的测试,答完了以后归类,你是归英美的还是归亚洲的,非常的简单,测试了一下非常的管用。我到日本测试了一下,岁数大一点的就是归亚洲的,下面非常年轻的干了七八年的,都是欧洲的。我觉得最大的挑战,包括我自己最大的问题在哪?

  我公司叫ABB,A是瑞典公司,BB是瑞士公司,两个小公司有很多年的历史,88年的时候合并了。小国家小市场做大工业,从很早就为跨国经济奠定了基础。包括中国的团队,一个老板德国人,一个老板瑞士人,一个老板是意大利人,一个老板是德国人。所以加上澳大利亚籍的人,团队里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最大的体会就是,中国人可以当很好的工程师,可以当很好的部门经理在中国市场,但是再往上走,现在已经是瓶颈了。

  白文杰:我听了一下全球化的体会,大家都谈到了几点。一个是说能够看大局,从全球化的思维模式,还有开放的意识。我们要对跨文化有敏感度,跨文化的沟通。

  我要跟美国人,瑞士人,印度人沟通的时候,中间的差异更大一点。因为大家的语言有障碍,行为表示都会有障碍,这个是说我们的人才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去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去沟通和交流。

  我们IBM现在亚太的总部是在上海,我们员工在讲,大家都有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可以做到跨文化的管理,可以管印度、新加坡、日本、澳大利亚,但是我们的员工是说,一方面是要通过瓶颈,另一方面不愿意去做跨文化的事情。

  一方面我们工作的时间是有变化的,对印度、对澳大利亚跨几个时区,每天的工作内容都是在打电话,他的工作的强度和工作的时间,都会有要求。

  另一方面,他会涉及不太懂得的一些业务,对当地的法律法规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大家在这种工作的时候出来的时候,反而会非常的犹豫,要不要接受这样的机会。可能还会有竞争机会的职位,大家也会考虑会不会接受。

    周力游:听说香港人才比较国际化,可能一部分是的。但是国际化人才不是叫出来的,我们香港人才有一部分比较国际化,其实是一个环境造成的。

  香港很多的背景,很多不同的原因有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历史、政治、经济发展,文化方面都有背景。香港第一就是国际城市,当然会有这么重要的地位,其实和有多年的殖民地背景有重要的因素。

  可以和大家说明一下,第一个就是教育,虽然说国际人才不是教育出来的,但是香港的97年之前,基本上教育是英语的教育。英语目前为止,起码在社会上是一个比较国际语言。所以在多年的教育之下,香港的确有一部分人才,比较能够掌握英语这个相对比较国际的语言。

  刚才说的语言问题,我也听过一个故事。我有一次跟国内南方比较大型的民营企业,跟他们有一个交流。他的人事部门经理跟我们说,他派出去的中国经理,碰到很多问题。他也讲了,他怎么为这个中国经理准备他到国外去,他说他甚至为这个中国经理配了一个厨师。

  他觉得他为中国的经理已经安排得很好了,但是那个中国经理没有成功的到国外去。我们回来之后跟我们一些香港的人说,他说他不应该对这个中国经理配一个厨师。因为他应该有融入当地的文化,吃饭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如果他每天在享受中国美食,他根本比较困难走出去。

  还有他本身是可以说英语的,但是除了需要沟通以外,另外不是教育,我想应该是培训。

  通过这样的一个系统,为香港打造了不少具有国际水平的专业人才。还有一个,香港从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有不少跨国企业成立总部,但是跨国企业的训练,其实也是让本地的人才积累了不少。这个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刚才我说的是教育,是专业团体,是跨国企业提供的培训。我想香港根本就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就是说香港太少了。我们差不多很大的经济是香港外来的,我第一份工作,接触的是香港以外的人。然后我又在一个商会去工作,香港是亚洲四小龙文化,当时是出口的。我们在商会做工作也是和世界各地打交道。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下,接触各地的资讯的比较多。

  所以如果在香港,你希望比较国际化一点,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其实不少香港人应该有一点多一点国际化,就是在海外能够待一些时间,第一就是留学生。香港八十年代之前只有两所大学,所以不少的家长在七十年代把子女送到国外去。

  香港过去几十年一个重要的历史,就是移民。不少香港人由于一些原因移民到国外去,主要是欧洲,英美、加拿大等国家。然后也因为不同的原因回流到香港。所以香港人的网络相对来说比较广一点。

  还有一条,这个可能是影响香港人生成价值观,就是香港的法律制度。香港法律主要是来自英国的制度,深层次来说,也是打造了香港人一些价值观,是比较有利于国际化的进程。我说了这么多,香港在过去十多年,香港人也有危机感。

  我想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经验。

  白文杰:刚才您谈到了教育,还有经验经历,还有能够有国际化的舞台去表演。也谈到了个人社会体系的问题,政府的支持,教育的支持,以及社会上的职业训练。作为企业家怎么去培养这个员工的意识。所以这样打造了香港这么多的高端的专业人才,或者是管理人才。

  这个也是非常好的经验,可以为我们中国的发展借鉴。我想问一下林先生,台湾也曾经是四小龙之一,我们看到台湾的企业也是国际化。台湾的企业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有哪些挑战,是怎么样克服的?

  林灿萤:台湾从六十年代开始,开放了很多加工的企业,那时候许多的制造企业到台湾来,所以这样会让台湾有机会转变成长。其实整个成长是有脉络可以循的。外国的总部到台湾,同样可以把机器引进来。

  台湾在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这三十年的时间,有许多的厂商走出去,到全世界做生意。在这个过程当中,他都会了解全世界的情况。台湾有很多的企业,就会知道,如果在我的企业里面要国际化,应该怎么做。

  我们台湾的整个成长环境,你会发现,是有成绩有过失的。从全世界做生意,到发现很多的制造业,然后说聚集全世界的人才,什么样的才是最好的人,找过来,这个已经把视野拉开了。

  刚刚我们提到的文化的问题,台湾许多的国际化的公司,他们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工作。所以企业的培养对象,不仅仅是员工包括家庭的成员,要有机会做交流。很多事情需要一个调和,最后管理就是要刚刚好,这样的状态是非常的理想的。

  所以过去台湾全球化的人才的培养,我们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现在这个过程,基本上可能和香港不一样,现在我们有大量的世界级公司,通通到北京来设立总部,这应该是中国很大的一个契机,如果这样的机会,国外的人才进来,中国的人才出去,作为一个密切的交流,相信会有很大的好处。

  所以越早培养人才越好,在读小学,中学的时候,有机会就让他去,我相信这是一个良好的机会。现在的台湾很流行,在读高中的时候,读大学的时候,就去游学,这也是一个扩展视野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我说了很多,谢谢!

  白文杰:对于中国现阶段来讲,我们看到了中国现在经济的热潮,也是吸引了很多的海归派,目前有小的后八零年代的小孩,也是从国外回来,我想现在到了国际化的教育,中国的人才国际化,我想问一下郎先生,您个人的经历也是非常广,做企业的顾问,找到国际化的人才,您有什么样的建议呢?

  郎旺凯:我最近思考,中国的企业走出去或者走进来,我们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如何培养这些人才?人力发展这个过程当中,其实人力资本,再好的资本,如果不能热情的发挥,这个就没有什么效果了。

  我们在人才战略发展,和公司的发展战略吻合,在这个基础上,制定了一个方式。我的感触,第一尽快把公司发展战略,你一定要把人力资源的管理制定和公司战略发展相吻合。咱们根据这个要求制定一系列的培养,比如外派,比如我们自己搞培训。这是第一个可行的。

  第二个在短期所需要的人才不行的情况下,当然招聘到几个人才进来以后,当然有一定的风险。如何管理这个人才呢?

  第三个引进国外的外派人才。西方人在中国工作,外方派来的不一定是人才,95%是二流人才。他们进来中国市场工作的时候,他们往往能不能融合到中国的社会中去。

  所以我希望各位专家们,如果你们要引进外派人才,你们必须要从中国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的,所谓的人才引进方案。如何融入中国的文化,至少要对中国文化有一些认识。

  他们的英语和我们的沟通能力,也就在文化里面。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面输入这样的人才是很不容易的。这是我们现在国际化的流程的方式。我们现在有很多的误区,英语好就是国际化的人才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英语,我们公司分成六组。就是专业英语组,就是真正学习了西方在这一学科领域的通用的表达方式。

  这个工作做完了以后,团队沟通起来明显好多了。大家谈共同的语言概念的时候,同一个定义。第二个做的是开发了一系列跨文化管理的模型。如何按照西方的模式,我们来做一个计划,如何写信函等等。我希望做一个试验,结果如何,进行观察。

  这是我讲的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刚才几位谈到,我们要成为国际化,很难在商学院教会。但是你可以帮助他,确定他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取。我想国际化用这个语言来结合,这是很好的一个感悟。

  我在印度的时候,我们公司招总经理,问了一句话,我们印度完全有能力提供你所需要的人才。我就反思中国的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什么时候能够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这个是作为反思和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白文杰:由于时间的关系,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要多种方法并存。我想听一下韩老师,您能介绍一下ABB公司的经验吗?

  韩愉:作为一个外资公司在中国来讲,因为它的发展在过去的过程的话,我们的做法是大概这样的。最开始的时候,因为我们是做工业的。我们开始都是独立的协会、技术、产品,建了很多的工厂,培养了很多的管理人员。所以在当年有一个项目,叫做管理人员的规划。在当年的时候,我们希望到2000年的时候,ABB的高管80%都是本地人。后来亚太区的老板,一个年轻的瑞士人,他说2000年的目标太远了,要1998年的时候。

  后来演变完全不在计划中。一个是中国的市场开始做两三亿美元,后来做十亿十五亿的美元。中国的市场越做越大了,中国也越来越重要了,老外也越来越减少了。但是我们的结构也变化了。

  我们在八几年的时间,很快的部门经理本地化。然后就是总经理本地化。最近一两年,我们本地人做总经理的特别多了。但是我后来跟我的前任在沟通上面也有一些探讨,我开始谈管理人才本地化。后来我觉得理念不一样,我就换了一个说法,管理人才国际化。

  在这个过程中,确实有这个必要的。总经理以上的人,确实要有国际化运作的能力。

  还有中国的成员还是需要相应的训练的。就和任何的经理人谈运作,谈财务,通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我觉得领导力的培养,比所谓的商业的技能来得更重要。都是先学技术,再学商业商务,再领导。但是现在到了一个新的瓶颈,就是高管人才。中国是一个高管人才的输入国。有什么办法呢?所以最大的挑战是开始解决,早点派人出去,大方点。比如三个月、半年。

  最后讲一个我们部门的例子。我三四年前,我在中国公司做人事部门,总部来了很多,北京离瑞士也不远,后来一年要去三次,很多人要来中国。但是我们有一个要求,我的接班人如果没有海外经验的,绝对不会被批准。所以总部逼着我,要把中国人派来,要找最好的。

  我讲最后一个故事就是,我去美国开会,美国工厂说,要在中国招两个工程师派过来,我心里就一震,中山一个工厂同意两个最好的工程师去美国了。我问这人怎么会有这个胸怀,他说当年他的老师说,只要全球需要最好的人才,我都会把最好的派出去。当然我对两个工程师说,去了之后,要学技术,学英文,学管理,但是不要拿绿卡,每年上两门课,三年回中国,我们还需要你。

  我讲这个意思是,我们最大的挑战,就是在国际化的过程中,多一点机会给年轻人,28岁、30岁、32岁,结婚前最好,结婚后也可以,大方一点,派人出去。通过融合的过程,然后才能真正的培养出来中国的国际化人才。

  我们在ABB总部高管,大概十个人,业务老板有五个,在四个委员会的成员都在中国做过。所有的老外都到中国来锻炼,成为高管。最近有一个同事是印度人,入了美国籍了,印度成长起来的。他的接班人又是印度人,高管里头,没有中国人。前两天去总部参加会议,碰见一个中国人,很高兴。但是他是在澳洲成长起来的,后来当了自动化产品南亚区的头。

  我体会,他属于一个例外。你要在北京找一个全球化的人才挺难。所以我的结论是,人才培养慢啊,早培养给年轻人机会,这是我们每个做人力资源工作的一个责任。

  白文杰:听四位嘉宾的讲话百听不厌,但是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谈到这里了。我们需要给我们的人才一些机会,要他们真的走出中国,能够体验一下什么是真正的全球化,国际化。我希望这个也是我们在座的,各位人力资源工作者,能够站在全球化的潮流的最前端,统领这个潮流。希望将来我们中国能够成为从一个全球化人才的输入国,演变成一个人才的输出国。再次谢谢嘉宾,谢谢大家!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