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论坛2007闭幕式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7日 12:08 新浪财经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7”于2007年5月25日至2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世界各国著名学者、政要及商界精英300人与会。新浪财经独家视频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上海论坛2007闭幕式实录。 

  主持人:主持上海论坛2007大会闭幕式的是中国复旦大学副校长、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秘书长任许征。

  许征: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们在一起举行上海论坛2007闭幕式,经过三天的讨论,海内外的300多位嘉宾围绕货币、能源、汇率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达到了一系列广泛的共识。我很荣幸请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金正烈先生致词。

  金正烈:我们听说他们为了这个节目准备了六个月的时间,我知道一句谢谢是不够的,但是我找不到更好的语言比谢谢表达更好的感觉,所以我再一次说谢谢。与此同时我在思考他们的热情和文化的纯真性能否也融入到我们过去几天讨论的数字、模型和所有的理论当中去呢。现在关于人民币价值的问题正在华盛顿被热烈讨论,在这个世界性的市场上,在上海我们已经通过演讲和讨论的方式完成了同样论题的讨论,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时机,我们都知道能源供应、能源安全以及全球金融并不仅仅是全球重要的经济议题,以及其他的都需要我们共同解决,这就是我们一起来到上海论坛想共同表达的目标。在闭幕式上我想表达对于斯宾塞教授和朱民先生、迈克尔桑德尔博士、何德兰博士,非常感谢你们这些教授和学者让我们的论坛变得更加有价值,更加精采。当然我们这个论坛的成功也必须要依靠这些人的支持,上海市市长韩正、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张新胜、复旦的管理书记秦绍德先生、复旦的校长王生洪先生、副校长许证女士以及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先生,以及所有的参与人员。现在我们的论坛即将要结束了,但是我们对于国际问题的思考依然停留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和心里,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在亚洲和世界经济发展当中我们将面临的挑战,我们希望在未来的上海的论坛当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多的解决方式,探索到更多更好的解决方式,我们再会。谢谢。

  许征:非常感谢金正烈先生,过去一天半当中我们的分论坛都有非常好非常多的讨论内容,下面有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上海论坛专家委员会主任袁志刚教授给大家做分论坛学术情况的综述。欢迎。

  袁志刚: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下面请允许我代表上海论坛2007学术委员会做一个对我们五个分论坛做一个学术总结,我们这次上海论坛2007一共有5个分论坛,第一个是全球视野下的亚洲能源,第二个是经济全球化的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第三个是经济全球化下亚洲经济的一体化选择,第四个是亚洲地域经济与政治,第五个是人口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在五个分论坛上面,我们一共收到正式的论文180篇,被编成12个分册,这是我们整个论文的分布情况。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五个分论坛在一天半的时间里面所讨论的主要问题。首先我们来看全球视野下的亚洲能源问题。上海论坛2007能源分论坛围绕气侯变暖、替代能源、节能降耗、合作共生的议题展开,来自世界的学者们进行了前瞻性的研讨研究,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必须将降低能源消耗作为重要目标,实现途径首先是调整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推进技术节能。在一天半的会议上,在能源问题上大家聚焦亚洲,亚洲又关注中国,中国的能源特殊情况是缺油少气富煤,所以煤炭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付先生介绍了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情况、国际合作情况和将来的发展举措。中国正处在高速化城市化的发展时期,即使实现十一五制订的单位GDP降低能耗20%的目标,能源需求总量仍然大幅度增长。所以美国能源经济学家预测,到2025年中国的能源需求量将与美国趋近,如何解决能源供需问题。冯辉博士认为在节能降耗方面应该注重结构节能,长期应该发展技术节能,技术节能的空间是巨大的。中国发改委能源科的所长描述的能源需求与经济高速增长而增长的现状,也介绍了十一五保障能源工作的思路和举措,相信到2020年中国能源需求可以控制在合理的目标之内。同时美国的史密斯院士报告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农村的能源方面,指出改善农村染具染料可以改善目前的情况,促进农村发展。各位专家还就能源消费模式与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广泛交流,围绕替代能源和主体能源进行了深入讨论。

  下面我们再来看经济全球化下面的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今年非常巧,正好是亚洲微机十周年,十周年亚洲货币存在贬值的趋势,十年后都在纷纷升值,无论是贬值还是升值都涉及到经济学当中非常重要的预期。所以汇率的问题再一次成为了这次金融分论坛的最热烈的焦点之一,是因为与会的国内外代表对这一个问题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复旦金融研究院的陈教授等对中国外汇储备贸易顺差的情况做了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证明人民币结构调整对改善国际收支平衡有一定的作用,但不是主要作用,因为在一个非均衡的国际各个国家,刚才朱民先生也提到就是顺差和逆差,都往两个极端发展的全球经济当中,汇率其实不是一个最主要的变量。所以他提出人民币汇率应该保持小幅度稳定升值。同时韩国庶民大学李教授对亚洲的区域货币单位和协调进行了演讲,从东盟加三的角度计算的货币购买力问题。台湾大学许教授从贸易自由化角度对中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选择进行了讨论,亚洲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从盯住通货膨胀模式的角度对国际货币体系进行了探讨。复旦大学许绍强教授分别对东亚五个国家的汇率调整制度和整合制度进行了讨论。来自新加坡大学的比特威尔森教授对一篮子货币角度讨论了东亚货币新模式。在金融分论坛上面还有两个题目也是非常重要,一个是货币的合作,一个是金融的合作。因为大家知道亚洲的区域内贸易增长速度其实非常快,很快就要接近欧盟的区域内贸易速度,但是亚洲的货币合作速度是非常慢的。这样的一个论坛大家讨论得就是东亚一篮子共同货币的进展问题,对于亚洲的货币单位或者说区域性的货币单位进行了很好很深入的讨论。最终大家设想能否过渡到亚洲统一的货币,在开幕式上刘先生也讲到目前的货币主要是美元欧元主导,再加上日元和人民币是四大货币,将来如果能够从日元和人民币、亚洲货币的基础上再有个亚元出现,三点成一线应该是很有好处的。同时对金融市场的合作也展开了讨论,尤其是亚洲债券市场发展,要过渡到亚洲统一债券市场需要的是信息披露的发展,为未来统一东亚的金融市场一体化作出贡献。

  下面我们转到全球化下亚洲经济的一体化选择。由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压力和东亚金融微机的教训,东亚区域内贸易与投资一体化速度也需要加快,同时东亚金融合作也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这是亚洲一体化的讨论。同时在这个分论坛上面,

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增长、东亚模式的特征和其他经济模式的比较、中印经济的比较、东盟加三的合作模式进一步推进等是本论坛讨论的热点和焦点。来自欧洲、美国和亚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学家就经济全球化和东亚区域一体化的问题讨论开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当中速度比较慢。具体原因在于首先是东盟的十个国家内部经济差距很大,同时中印经济的崛起和日本经济的几个经济体的不统一问题,需要寻求一个共同的多变共赢的机制,尤其中国和日本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应该作出更大气的更开放的谋求长期合作的,在长期合作当中应该作出贡献的这样一种姿态加快东亚经济一体化。这个分论坛也充分地讨论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绩效来自于何处,未来向何处。比如张军教授的论文中国经济增长我们知道多少,对于中国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
北京大学
的姚阳教授从中国的出口比较优势和技术含量的增加提出了中国这样的贸易是有限的赶超政策,这个对中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贡献。同时王永庆以及韩国的教授分别讨论了东亚模式的特点以及东亚模式中社会治理模式的问题。万广华等教授还讨论了东亚的收入差距问题以及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下面一个分论坛亚洲地域经济与政治。对于亚洲的地域经济和政策来讲有几个要素十分重要,第一亚洲的地域经济和政治受美国因素的影响,还有日本的国家正常化,还有中印经济的崛起,还有东盟内部的差异性,所以在亚洲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关注的是新兴力量,尤其是中国的崛起对亚洲地域政治格局的影响。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中美关系的良性互动,中美日印四个国家的良好关系可以使亚洲利益最大化。当然这里面也存在一些其他的趋势,比如冷战的思维。但是我想,将来占主导地位的趋势应该是经济一体化基础上的朝着政治的互相合作的这样一个发展方向应该更有可能。

  最后我们来看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论坛分为三大板块,亚洲的城市发展模式,亚洲的人口发展态势与经济增长以及社会性别、平等与互利的社会经济参与。通过讨论与会专家认为实行良好的人口管理为城市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促进人口社会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并通过良好的人口结构和人口变动创造更丰富的人口红利,通过身口发展来引导城市进步和国际都市的建设。这个分论坛上我们请到了上海世博局的副局长做了报告。弘扬亚洲文化的专题来自国内的教授以及国外的专家展开了讨论,并提出了各自对亚洲各大都市化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人口流动、资源分配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第二个比较重要的议题是亚洲人口的变化,亚洲的人口模式多样化,这个是亚洲人口获得经济的互补的主要特征,但是亚洲的人口老龄化也在发展,所以如何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准备好社会保障体系和养老体系,使得亚洲的经济能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议题。最后一场在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社会经济参与的问题上,来自美国、印度、老挝和国内的学者就亚洲各国妇女的就业参与状况,特别是全球背景下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等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框架和重点研究领域,并呼吁各国在优化妇女就业环境,建立健全妇女保障的社会体系等进行了交流。

  我希望上海论坛2007的讨论为亚洲国家的进一步合作、政府合作、货币合作、金融合作提供很好的对话平台,谢谢大家。

  许征:感谢袁志刚教授,感谢所有的与会嘉宾作出的精采学术贡献。下面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请出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卫平教授发布2007上海论坛共识和上海论坛2008的有关信息。欢迎。

  王卫平:各位尊敬的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海论坛2007自25号开幕以来,与会的300余名代表围绕本次论坛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能源、货币与共同市场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座嘉宾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尽管观点不同,立场各异,但表达了亚洲各国所共同面对的问题坏有共同的关切。我们希望借助上海论坛这一交流的平台,会聚在座各位的智慧,本着求同存异的精神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具有共识性的建议和对策。基于这个问题,上海论坛专家委员会综合与会代表所提交的180余篇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和意见,起草了上海论坛共识草案,并于论坛开幕之初向与会代表发放了上海论坛共识草案意见征询表。2天来我们很高兴收到了部分专家学者的反馈意见,我们吸收和接见了上述代表的建议后,在此基础上,值此闭幕之际,我们提出了上海论坛闭幕初稿。很多专家学者由于时间原因未能提出修改意见,我们诚挚欢迎各位代表能够提出你们的意见,促进上海论坛的成熟和完善。

  现在我受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的委托发布以下共识,亚洲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对世界具有重要的影响,亚洲各国文化多元,制度各异,优势众多,经济繁荣,在经济全球化情况下亚洲各国正在经历着转变,新的发展和合作空间日益增大,快速成长的亚洲城市已开始扮演全球网络结点的重要角色,增强了亚洲和全球的活力。由于地缘和文化的原因,亚洲各国在历史上保持了长期的互动和协作发展,共同为亚洲和世界闻名作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中叶以来,亚洲较为成功地整合了政府与民众的目标,使发展的速度不断加快,表现出不同于世界其他地区的特征。亚洲的崛起由日本率先开始,随后是韩国、新加坡等东亚及部分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创造的东亚奇迹,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使这个具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经历连续28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与此同时印度经济也在快速崛起。亚洲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承接着全球制造业转移,形成了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导致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恶化。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带来金融风险及其传导效应增加等等。过量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亚洲国家和地区已经或者正在步入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能源问题关系各国的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是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难题。所以,能源合作应该成为亚洲区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的一体化需要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既促进了资源的有效配制,又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的金融风险。亚洲各国各地区和各金融中心应以亚洲的共同繁荣和稳定为目标,加强金融合作,增强应对金融风险和促进社会稳定的能力。各国政府必须建立一套安全有效的地区汇率协调机制,维持汇率的动态稳定,消除各经济体之间汇率恶性竞争的基础。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对其周边国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是中国主动适应国际汇率机制的重要决策,人民币汇率的合理调整体现的中国的大国责任,中国将积极参与和推动东亚金融货币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促进亚洲共同市场的建设。拥有多元文化的亚洲各国、各民族共同传承着古老而灿烂的文明,亚洲各国各民族应该增进跨国家、跨地区、跨民族的文化沟通与交融,经济往来与合作。亚洲的历史还告诉人们,只有和平共处,平等合作,互济互助才能和谐发展共同繁荣,亚洲的和谐发展将造福全世界。女士们、先生们,亚洲是全体亚洲国家的亚洲,全体亚洲人民的亚洲也是全世界的亚洲。亚洲的未来,亚洲人民的福祉来自亚洲区域内的互信合作,需要亚洲各国和社会各地的智慧以及远见。在此,我很容幸地宣布,我们将于2008年5月举办第三届上海论坛。下届论坛的主题为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转型、增长、福祉。我们连续举办上海论坛的目的就是在于这样的互信合作,我们这次已经成规地达到了预期的目的,让我们一起继续关注亚洲的合作与发展,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现在我宣布,上海论坛2007闭幕。非常感谢各位来宾的支持与参与,我们期待着明年5月与各位再次相聚在复旦,相聚在上海论坛。谢谢。

  许征:各位嘉宾,上海论坛2007已近尾声,在所有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届上海论坛获得了圆满成功。但论坛会程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思维思考的终止,本次论坛形成的上海论坛共识与在座各位诸多的真知灼见必将为上海中国乃至亚洲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为亚洲国家对全球化发展提供富有建设性的启示与借鉴。最后,作为上海论坛2007的秘书长,请允许我代表复旦大学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向连日来不辞劳苦参加论坛各项议程的领导、海内外嘉宾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向在过去几百天里为上海论坛所有活动夜以继日付出辛勤汗水和非凡智慧的每一位学生志愿者和全体工作人员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谢意。各位嘉宾,衷心希望你们在复旦有所收获,工作愉快,我们期待着明年复旦再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非常感谢许校长,闭幕式到此结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