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Eiji Ogawa:东亚一揽子共同货币体系的进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6日 11:40 新浪财经

  谢谢。我的题目是“东亚一揽子共同货币体系的进展”,我写这个题目有几个动机,首先我是东盟加三财务大臣会议调查组的一个成员。我们一直在讨论这样的一个可能性,就是能不能推出一个可能的地区货币单位。因此,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调查的结果。另外一个相关的话题也就是地区性货币单位。

  我们现在有某种共同货币一篮子的概念,尤其在国家的组成部分上有一些类似的概念。比如说东盟加三,在东盟加三财务部长的会议上我们也提出的这样一个方案。提出了地区性的货币单位以及地区性货币。这是“西秘”和我共同推出这样一个建议,也就是一揽子货币以及地区货币。ADB,亚洲发展银行业在考虑这个ACU的方案。我们也讨论G3货币一揽子,包括美元、日元和欧元。威廉姆斯教授就提出了这样一个方案,他发表了一篇论文,讲到G3货币,一揽子货币。两年前中国政府也宣布将自己的货币政策做改变,来盯住一揽子货币、盯住它的一些贸易伙伴的一揽子货币,因此我们现在有这样三种共同货币概念。因此在我的论文中,我就想比较一下这三种提案。看看他们之间的相同性。

  首先我们看看AMU和AMU偏差标志。我们已经发表了一篇这样的文章在这个网站上,我写在幻灯片上,大家都可以登陆这个网站看一看关于AMU的这篇论文,看AMU和AMU偏差标志这样一个介绍。这张度,它的就要看的出AMU偏差指示标的动向。这些数据是基于AMU,也和欧洲货币系统类似。我们可以看到某一些货币偏离中心的亚洲货币。比如说在3月份的时候可以看到泰铢升值了,它相对于亚洲货币的平均值来说是升值的,这是一个例子。因此,今天我会提出几个问题,比如说如何在东亚国家实施共同货币一揽子系统。我想比较一下几种不同的,比如说G3共同货币、一揽子货币和AMU一揽子。如果我有时间的话我还会介绍一下共同货币一揽子。我的论文目的是比较一下地区货币一揽子和G3货币一揽子,也就是RMU和3G。我也做了这样一个模拟,它可能的个别货币的权重,根据亚洲货币的交易额以及G3货币一揽子的交易额来做一个权重的分析。

  首先,我想解释一下盯住美元和盯住一揽子货币的区别。如果你是盯住美元的话,我们对于美元来讲就没有外汇

汇率的风险。在东亚国家,我们不仅跟美国做贸易,也跟其他的国家交易。因此,还要考虑我们的货币对于美元之外货币的稳定性,比如说欧元、日元等等。因此,我觉得我们的货币应该盯住一揽子货币,而这个一揽子货币根据我们贸易的权重来组合,这样可以稳定实际汇率。实际上我们已经在朝向一个货币一揽子系统。Kawai是亚洲发展银行的一位学者,他在2002年发表了一篇论文,他说某些亚洲国家已经用了实际上的货币一揽子。我也做了一个这样的权重分析,大家可以看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三个主要货币在2004年的权重。在2005年我们做了一些预测,我们看到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盯住是百分之百。在中国推出一揽子货币之后,美元占的比重已经下降了。下降到92%。如果我们看一看其他的货币,如果新加坡元、韩国珠,我们也可以看到它跟美元之间微弱的联系,而跟欧元和日元的联系更加紧密一些。

  下面我信解释一下,G3货币一揽子和地区货币一揽子之间的区别,比如说ACU和地区货币单位,在G3货币单元中,我们盯住的是美元、欧元和日元。但是如果每个东亚的国家都选择一个共同的G3一揽子,我们就可以稳定住亚洲这些国家之间的汇率。但是让我们再看看AMU,也就是地区间的货币一揽子的,我们可以地区间的货币合作。我理解一个共同的AMU的盯住系统可能在降低实际汇率波动之间效用方面更有效果。这是相对于一个共同的G3货币一揽子盯住系统来说。因此,AMU是非常有用的。来实现地区的货币合作,我们讨论一下另外一个话题,也就是共同货币一揽子和个别货币一揽子。实际上来说我们有两种方法,来选择一个货币一揽子。现在有些国家选择了个别的货币一揽子而不是一个共同的货币一揽子。比如说ACU它是一个做个别货币一揽子的基础。我们可以考虑这种情况。当我们选择共同货币一揽子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这些因素。当然我们也可以将一个单独的货币一揽子向G3货币一揽子做一个转换。来做一个分析。所以我来做了这样一个等式。比方说A货币他盯住美元、日元和欧元的一揽子。以及邻国BC,B货币和G货币盯住,C只是盯住美元。我们看看这三个等式,我们再做一个转换,把A的一揽子权重按照效率来做一个转换。就是把上面的三个等式转换成下面这三个等式,就看美元、日元和欧元这样一个转换。把个别的货币一揽子转换成G3的货币一揽子。这是我们所估计的东亚国家G3货币一揽子的权重,把每一个货币转换成G3一揽子。比如说在2004年中国的政府盯住美元,美元的权重就是百分之百。在这张图上,你可以看到经过转换的G3的权重这是基于AMU的。

  然后再看看威廉姆斯的论文中所做的这样一个研究,他计算了共同货币一揽子。那么这个反映出一种现实,每一个东亚国家的货币政策都可以在这张图上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跟美元的联系非常紧密,比威廉姆斯做的案例中的联系要紧。这就是说如果我们看贸易的权重,我们就应该降低美元的比重。但是实际上很多的东亚国家货币当局还是把美元的权重放的比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把每一个亚洲的、东亚的货币按照贸易的权重做个转换。比如说这张图可以看到中国的情况,大家看这些数字,这些代表贸易的权重,中国和它的贸易伙伴的贸易比例,美国是占到15%,所以我们可以把它做一个转换,把它转换成个别货币的权重,然后把它转换成G3。在中国的情况下,如果按照美国和中国的贸易比例来说,美元的权重应该是15.2%,但是实际上中国的政府几乎还是完全盯住美元的,美元占到人民币一揽子货币中还是92%。所以在中国盯住的货币一揽子中美元的比重还是比较高、比较集中的。

  因此,我们比较一下这些数据,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说,这张图是新加坡的情况,新加坡是67%,韩国是59%,我可以说中国跟美国的贸易其实比例是跟新加坡和韩国比是要低的。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也应该按照这种情况做调整,来调整实际的贸易比例的情况。

  我来该做总结了,我们发现G3货币一揽子的权重,不但是受到货币政策的影响,也受到贸易伙伴国家货币政策的应该,中国几乎还是完全盯住美元的。这跟实际中国在海外的贸易权重是不一致的。因此,我觉得可以建立一个共同的货币一揽子来逐渐从实际盯住美元来转向根据贸易比重的货币一揽子。

  我介绍一下我们朝向共同货币一揽子系统的步骤。我们应该采取多步的步骤,来实施一个共同货币一揽子系统。比如说东盟加三的财务部长会议就有这样一个系统、这样一个流程。讨论每个国家经济的情况,但是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汇率。因此,如果他们朝向地区货币政策合作的话,他们就应该更多的来考虑汇率的情况以来考虑他们的合作,来实施更好的汇率合作。作为第一步我觉得各国政府之间应该进行汇率以及汇率政策之间的政治对话,并且考虑AMU和AMU的偏差值。

  第二步实现管理下的浮动汇率体系,我们有个别的G3货币一揽子,中国的政府已经朝向了这样的第二步,也就是管理的浮动汇率系统。但是其他的国家或没有进行到第二步,因此我觉得每个东亚的国家都应该走第二步,也就是管理的浮动汇率系统。

  第三步我们可以加深地区性的货币合作,我们可以实施一个管理浮动货币汇率系统,来参考一个共同的G3货币一揽子,并用AMU的偏差指示来做一个参考。

  第四步我们可以让一些核心的国家盯住AMU,再加上各国之间货币政策的合作。

  第五步我们可以导入双边的网格化方法,在长期来说我们可以在东亚有一个共同的货币一揽子。

  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