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上海论坛2007开幕式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13:47  新浪财经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7”于2007年5月25日至2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世界各国著名学者、政要及商界精英300人与会。新浪财经独家视频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上海论坛2007开幕式实录。

  主题:上海论坛2007开幕式

  时间:2007年5月25日上午

  地点:光华楼

  大会主持人:主持上海论坛2007开幕式的是中国复旦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上海论坛组织委员会主任秦绍德教授。大家欢迎。

  主持人秦绍德:

  女士们、先生们,早上好,五月是上海最美好的季节,今天“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上海论坛2007”在这里正式开幕了。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教育部副部长、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章新胜先生;中国民政部副部长刘光和先生;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校长、上海论坛组委会主任王生洪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吉先生;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世界银行经济发展委员会主席、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迈克尔·斯宾塞先生;美国亚洲协会会长丁文嘉女士;韩国SK集团董事长、上海论坛国际顾问团顾问崔泰源先生;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事务总长、上海论坛组委会主任金在利先生;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施春风先生;中国民政部最低生活保障司司长闵永生先生;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总裁李晓玲女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先生。出席今天会议的还有美国俄勒冈州大学校长Dave Fohnmayer.夫罗梅斯”先生,韩国西江大学校长孙炳斗校长。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志攀先生;柬埔寨皇家学院院长等中外嘉宾,让我们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请复旦大学校长、上海论坛组委会主席王生洪先生致辞。

  王生洪: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5月对负担来说,是个尤其美好的季节,在这充满阳光与鲜花的时间,我们很高兴的又一次迎来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朋友们,大家将在这里出席“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 上海论坛2007”。围绕能源、货币与共同市场等重大问题进行学术沟通和思想交流。这是一场学术与思想的盛宴,必将在国际范围进一步激发关注亚洲、讨论亚洲的热情。在此,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向出席开幕式的全体领导、嘉宾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向参加本届盛会的各位专家、学者和精英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向对上海论坛表示大力支持的SK集团及其董事长崔泰源先生表示最深切的敬意;向关心支持、宣传论坛的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致以最真诚的祝福。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十分重要的现象和趋势,全球化迅猛而深入的发展,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在此过程中,亚洲以快速的经济增长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在国际范围内赢得了持续上升的地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亚洲的发展思路、产业布局及其所面临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国际社会反复讨论的话题。在这样的情况下亚洲自身应该在世界范围内发出更多的声音。我们连续举办上海论坛,凝聚海内外学界、商界与政界精英的智慧,思考和探讨亚洲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正是试图为此做出复旦大学的一份贡献。

  近年来,伴随着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结构升级,能源消耗快速上升,能源价格不断增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另一方面亚洲迫切需要建立新的金融秩序和货币合作机制,以应对金融风险并加强宏观稳定的能力。同时,亚洲区域的共同市场的前景日现广阔。能源、信息技术和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有待进一步的开辟和加强。这些都是亚洲地区持续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届上海论坛将遵循关注亚洲、聚焦热点、荟萃精英、推动互动、增强合作、谋求共识的宗旨,在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能源、货币与共同市场的主题下,就亚洲的产业结构演变与能源安全、人民币汇率决定与亚洲货币合作、亚洲经济一体化与亚洲竞争力等当前各界广泛关注的议题展开讨论。我相信在各位与会人士的积极支持下,在精彩的思想交流与激烈的观点碰撞中,我们一定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界、政界与商界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与亚洲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全面进步提供更多的政策建议和发展共识。

  女士们、先生们,复旦大学长期以来得到了海内外各界的热情关心和支持。至此机会我诚恳的邀请各位来宾在紧张的研讨之余走入我们的校园和师生们做进一步的交流、切磋,增进我们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

  最后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在复旦期间工作愉快、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主持人秦绍德:

  谢谢王生洪先生。下面我们请韩国SK集团董事长、上海论坛国际顾问团顾问崔泰源先生致辞。

  崔泰源:

  尊敬的王生洪先生,尊敬的各位来自亚洲和世界的客人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能够在2007年上海论坛发表讲话我深感容幸。今年上海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以及亚洲的选择”。这个主题乍听起来好象非常的矛盾,因为无论争论多么的激烈,全球化不是我们可以选择的东西,它是一个普通的、普遍不可避免的事实。一个全球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全球性。而这样的一种状态使我们各个国家的界限不能再保护我们。各种各样的经济形式要自由和快速的在一个全球范围内发生。新的时代我们将面临新的挑战,对于每个国家、每个经济社会、文化和工业部门来说,我们亚洲应该关注两个问题。第一、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意识来拥抱全球化的环境,应该更好的做好充分的准备来迎接全球化的机遇。第二、我们应该关心那些被全球化落在后面的国家和部门。在传统意义上全球化让我们的蛋糕做大了,在传统意义上我们的经济更加繁荣,但是也会带来一些威胁。对于某些国家和部门来说,全球化意味着一种震撼性生活方式的改变。为了避免社会毁灭性的影响,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那些被全球化摔在后面的人们,应该让他们更好的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会和好处。

  通过这次深刻而真实的论坛,我们相信一些具体的措施将会被提出来。当然,这一点不是一次性就可以做到的,需要长期有计划的渐进稳定的发展。我相信任何的选择一定都会以两个元素作为基础,就是竞争和合作。遵循市场规律的竞争以及建立在相互信任和理解基础上的合作。在竞争与合作之间的一个合适平衡点将让亚洲更加稳定的发展,也能为构筑一个更为稳定和谐的社会做出努力。

  融入到全球经济毫无疑问将会加深亚洲各个国家的区域经济联系,与欧洲不同的是,欧洲有一个共同的市场和共同的货币,而亚洲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仍然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而这一点我们需要通过贸易与直接投资来加强,加强各个区域之间的自由贸易,而我们的亚洲自由贸易协定就是以这个为目标的。在一个过程中,各个国家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他们的多样性以及互补因素。而我们所面临的挑战以及怎样解决这个挑战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齐心协力的努力,而关于这一点我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应该在能源区域做更多的合作。由于市场经济的发达,亚洲现在已经成为全球中心,将会更增加我们对能源的需求,而保持这样一种优化的能源供求之间的平衡点将会是之后国际与全球合作的基础。而我们所需要做的第一点就是让能源的设施进行全球共享。在这一点上我们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稳定基金。以避免能源价格的剧烈波动,另外我们将合作建立研究与发展的基金。中国、印度和亚洲以及一些其他发展中国家,也会更加进一步的加强城市的建设。城市建设就会导致能源的巨大需求,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亚洲国家应该更加加强能源的安全性,把它从一个国家关注点提升到全亚洲的合作议程上。

  那么在信息领域和交通领域的合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亚洲各个国家变成研究和发展中心里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二十一世纪是亚洲的世纪,那么在这样一个新旧更替的年代,这样的合作将把亚洲国家推向世界技术领导的地位。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政府已经在致力于发展和推广他们自己自主性的3G电信标准,而SK电信集团在这个实践方面已经做的非常好,积累了很多的经验。所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已经和中国进行了很多合作,也就是加强推广TDSCDMA这个标准上。温家宝总理去年参观我们试验床的时候也对这样的合作表示了高度赞扬,这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树立了整个亚洲IT界的优秀典范。我们要找更多的方面来加强亚洲网络技术的合作。

  另外,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问题。让那些不利的团体,被经济全球化落在后面的团体能够享受全球化的好处。我们希望各个国家都能设立一个社会保障体系,这样可以推动更多的竞争,也保证人们享受平等的权利。

  简而言之,我们要让所有人开心,就一定要解决不和谐的因素。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一个和谐的社会是整个国家的基础,而SK集团也是这样认为的,这是我们集团价值的核心,希望我们所有的持股人都能够开心。

  今天我就亚洲各个国家的能源、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领域中的问题,也就是我们全球性给大家分享了一下我的看法。我们希望亚洲能够稳定、平衡的发展下去,也希望世界能够更加繁荣。

  最后一点,我希望上海论坛以后将持续在亚洲各个国家的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也希望能够更多的听到大家建设性、创造性的意见。

  谢谢大家的关心,谢谢大家听我的演讲。

  主持人秦绍德:

  我们这次论坛得到了中国教育部的关心和支持,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先生专程来到论坛支持,下面我们欢迎章新胜副部长致辞。

  章新胜:

  谢谢大会主席,负担大学的秦书记、王校长,以及复旦大学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

  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参加复旦大学主办的这次“上海论坛”,这是第二届,我特别赶来表示道贺。

  首先道贺的是这次论坛有了更加广泛的参与度。不仅仅是东亚地区,而且是整个亚洲地区,以至于太平洋地区;不仅是亚太地区,我也注意到世界其他地方,特别是欧美,还有其他一些地区的专家、学者、工商界人士积极的参与。这说明亚洲的发展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关注。亚洲是世界最具活力、经济增长也是最快的地区。亚洲的发展对世界做出了越来越多的贡献。同时,亚洲自身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以及亚洲地区的人民生活都在不断的得到提高。这也说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们这个地球越来越变的相互依存。

  特别感谢上海复旦大学所举办的这个论坛,也感谢来自亚洲各地以及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和工商界人士给予的关心、关注和积极的参与。

  我来道贺的第二点理由是,这次论坛的选题。我觉得这个选题既适应我们亚洲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前进中所共同关注、感兴趣,也是在前进中要不断的探索和加以解决、取得共识找到加以解决的方案。

  刚才王生洪校长已经介绍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题目,共同市场问题、能源问题、金融货币问题、以及它所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和区域的政治社会问题。这个选题非常的聚焦,这个选题的针对性也非常强,相信各位与会代表一定为这样的选题准备好了深入思考的、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

  我来道贺第三个原因。这次论坛由复旦大学所搭建的平台是精心思考、又在第一次论坛的基础上希望能够更加的促进各方的交流、对话、切磋。复旦大学领导告诉我,不仅这次论坛的成果、各位的演讲和学术报告将汇集成册,来向世界发表、来向各有关方面,不论是政府还是公共机构、还是新闻和传媒机构,能使得这次论坛的声音更强、引起关注。以至于影响各有关国家政策制定的思考。

  同时,为了取得这样的效果,论坛的主办方还希望能够取得共识,能在共识的基础上有一个共同的宣言发表。我想这就给到会的代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也是更大的信任。有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利益,这么一个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复旦大学要举办这个论坛、要搭建这个平台。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观点、不同的利益,不同的立场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更重要的是通过在座各位的智慧,能找到我们共同的利益、能找到共同利益的切入点,能找到我们求同存异的意识和观点。从而针对共同市场、能源、货币和金融体系,以及所涉及到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起码是对进一步解决问题、影响我们的政策和发展战略方面能带以启迪,影响政策、应该发展战略,找到亚洲共同点。

  所以基于这三点,我特别高兴,对于我来说是难得的、极好的向论坛、向各位学习的机会。我也特别为此来道贺。

  各位,这次论坛的主题是“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的选择”。经济全球化我想有三个特征是越来越凸现,一个是全球化的不断加快的推进。特别是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它带来的运输成本和通讯、信息交换的成本越来越低。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生产分工的进一步的加快和调整。生产和服务所选择的地点和区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是在全球范围内来加以选择。哪个地方增值最快,不只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区域,更重要的是哪一个区域的和平、安全与稳定,以及这个区域对于生产和服务的增值度能够带来更多的潜能,能带来更多的增值,那么它的生产和服务就在哪个城市、哪个国家、哪个区域来进行选择。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就像我刚才说的全球化的加速带来了知识经济以及知识社会的加快形成。

  去年在圣彼得堡举行的“G8会”,这是一个“8+5”的会议,全球越来越认识到光是8大国难以解决问题,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等加速发展中国家和大国对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贡献越来越凸现。同时,在我们亚洲地区不仅是中国和印度,在东南亚、在中亚、在南亚,以至于西亚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此做出贡献。而去年的会,在教育会议中也提出了,二十一世纪不仅是知识的社会,而且是创新的社会。创新对于二十一世纪加快发展以及提高人们生活的福祉越来越显得凸现和重要,那么这样作为知识传承和知识生产的大学、教育、研究机构的作用就越来越凸现。人们都在越来越多的谈论“大三角”问题,就是政府公共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和工商企业界的互动,我想这次论坛也特别注意突出这样一个互动的特点。

  第三、全球化也带来了许多越来越凸现的负面作用和影响。不仅是数字的鸿沟,更重要是经济社会的鸿沟。一部分国家在全球化中得益,还有不少国家正在被边缘化,有不少地区也在被边缘化。但是这个世界如果不能得到平衡的发展,鸿沟和差距如果不能得到缩小,那这个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将变的难以持续发展。现在全球还有一亿人,一亿孩子不能得到上学。特别是妇女的文盲率在全球所有的文盲中还高达70%,女童的辍学率还是非常高,如何实现MDG就是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首脑会议”所承诺的八大目标,2015年一半已经过去了。不论是教育的两大目标还是第一条,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还是实现男女性别目标,我想都是在这个全球化加速推进的进程中,值得我们每一位认真思考的问题。

  同时带来的负面越来越突出的影响是全球气候变化以及全球变暖。犯罪、吸毒、以及公共卫生方面流行传染病,还有我们所知道的恐怖主义,所以这样三个特点,在全球化的加速进程中,都是这次论坛可以加以认真思考的大背景。

  全球化我们发现有两个趋势,就是在全球化加速进程过程之中,区域化和次区域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进程,如果没有区域化和次区域化进程作为基地,作为基础来加以推进,那么处于这个区域的某一个国家,某一个城市它的竞争力是有限的。它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值得提出疑问的。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区域化的进程和次区域化的进程。我想这有是复旦大学的领导、教授、学者、专家和同学们为什么这么热心的主办这次论坛。这就是这次论坛给我们各位提出的亚洲的选择。我想不论是提出的能源问题也好、环境问题也好、以及金融货币问题也好,最终都是希望在经济找到切入口,找到共同市场。

  亚洲在全球化进程中,我们是做出了自己突出贡献的,不论是“四小龙”的崛起也好,还是日本的提前发展也好,以及现在中国和印度,中国已经成为FDI,外资流入最多的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的生产车间给全世界所带来的贡献是显而易见的。全世界在各地市场和商店都可以找到价廉物美的中国货。而中国只是在生产的低端进行加工,这作为一个主体。所以对世界的贡献是凸现的。

  另一方面印度作为软件业,作为软件外包业的发展。当然我们看到东南亚和其他地方,都说明我们积极参与全球的分工,然而作为前两轮来说,亚洲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经验和教训,1997年所发生的亚太经济危机就是一个突出的教训。这就使我们想到如何在亚洲能加速次区域化和区域化的进程。我们高兴的看到,亚洲政府的领导已经在推进进程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中国政府在“10+1”、“10+3”的合作中,在东北合作中、以及积极参与南亚合作中,同时我们看到东北亚三国,中日韩,随着中日关系的转换,也在做出努力和推进。

  然而区域化的进程不论从我们亚洲自己的经验和所走过的弯路来看,还是我们看到欧洲,特别是欧盟的对进,以及北美的进程推进,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就是不仅在共同市场、在流通和销售领域上,更重要是在生产领域、在上游所进行的分工和合作,大家都有共识,欧盟之所以能形成今天,和早期的发起人创造的法国和德国的“美刚”连音体是密不可分的,以及后面形成的三个共同体。北美“纳斯他”(音)区域进程的推进,也不能不首先谈到在汽车生产的分工和合作领域,在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这就使得区域化的进程有了扎扎实实的根底,经济是一切的基础。所以我们亚洲地区在为全球的分工、生产和合作进一步做出贡献,继续开放的同时,现在确实是越来越提到越高的议事日程,就是亚洲的区域和经济合作。这就是我们为什么特别欣赏这次会议所选择的主题,要找到一个共同市场。

  我相信依靠各位的热心、以及各位的经验和智慧,以及来自北美、欧洲、大洋洲、拉美和非洲等区域,包括阿拉伯地区,不论是经验也好、走过的弯路也好,对于这次论坛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能找到共同利益的切入点。一定能有智慧形成一定的共识。我想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一切合作、一切共识最终都是和人的合作、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密不可分的,那么教育领域不论是在教授和学者们的研究,或者是培育未来的社会中间力量,育人方面都是注重在思想和心灵上的交流和合作。所以我真切的希望通过这次论坛,首先能在亚洲区域化的进程方面,通过这次论坛我们能得到启迪,能形成一定的共识、能找到一定的经济合作和利益的共同点加以切入。第二通过这次论坛,能在人的交流和合作方面,在思想认识以及我们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方面,能够进一步加以推动。这个方面中国政府也好,亚洲不少地区的国家和政府也好,都采取的积极的姿态,我们举办了“亚洲教育部长论坛”,正在形成亚洲教育部长一个比较稳定的合作机制。亚洲留学生的交流、交换生的交流,亚洲为了这个交流和推动以及教授和学者之间的交流,合作科研的进行,都有了良好的开端。同时,为了打通通道进一步促进这样的交流,学历学位以及学分之间的相互认证,政府之间交流合作协议的签订,以及质量的认证等方面都在进一步加以推动。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其他一些地区的进程还要快的多,特别值得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欧洲的进程,在里斯本议程的指导下,波罗尼亚进程统一了欧洲800多个院校,从而欧洲47个国家学生可以不仅在研究生阶段,而且在本科阶段,不仅是学生之间,而且是教授和学者之间,可以逐步的在欧洲将近800所院校中进行选择。如果说4年前他们对波罗尼亚进程能不能加以推进,还有不少顾虑,那么在一个多月前在里斯本所举行的欧洲大学校长学会中,人们看到这800所学校已经有80%普及了波罗尼亚进程了,统一的最古老学制的大洲和地区。我想这对于我们进一步推动教育交流的合作,教育以及科研交流的合作,从而为政府、为工商界的交流和合作,做到人的交流、思想的交流铺平道路。

  最后一条希望,复旦大学希望通过十年的时间打造一个上海论坛的平台,这不仅得到教育部,也得到上海市政府和得到中国各有关方面,还要特别感谢在座的各位,各方的支持和积极参与。然后打造一个品牌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高兴的看到复旦大学这个百年老校在许多领域都在中国的前都。在亚洲以及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前来和复旦大学进行合作和交流。特别是他们和杨浦区的三区联动,使得大学成为一个地区和一个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链的提升以及高技术的产业形成方面,逐步在成为一个发动机的作用。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去复旦大学的三区联动去看看。

  与此同时,对于教育质量的关注、对于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国际交往能力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21世纪四个学会方面,复旦大学也做出了非常可喜的努力,就是关于通试教育,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根据复旦大学领导给我介绍,通试教育在这个百年老校中,现在复旦大学已经做出了全国也许是第一个尝试成立了复旦学院,而且得到了90%以上的教授、专家和学者的支持,也得到了广大学生们的支持。这是个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这件事在欧洲的推进都是相当不容易的。那么它打通学科之间的界限,实现了完全学分制,本科生阶段参与科研,自主构建自己的课程体系。我想这对于培养未来一代的各个领域的领导、对于我们促进亚洲地区的交流和合作,以及亚洲区域化和次区域化的进程,虽然这只是一个幼苗,但是是一个可喜的幼苗。所以对复旦大学在开放和改革方面所做出的这些非常有益的探索,而且已经崭露头角的成功,我本人对它创建上海论坛品牌的信息也是十分足的。

  以上就是我三点希望,谢谢各位。

  主持人秦绍德:

  谢谢章新胜副部长对我们论坛的支持和鼓励。上海论坛2007开幕式到此结束,让我们大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大会介绍:下面有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上海论坛专家委员会主任袁志刚教授主持特邀嘉宾主旨演讲。大家欢迎。

  袁志刚:

  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上海论坛2007开幕式主旨演讲现在开始。今天为我们做主旨演讲的嘉宾是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教授迈克尔·斯宾塞,下面我们有请迈克尔·斯宾塞教授发表演讲。

  迈克尔·斯宾塞:

  各位尊敬的来宾、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我非常容幸能够来到这里。由于我们的日程排的比较紧,现在就我的能力而言,主要是谈一下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首先谈一下全球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我觉得全球经济最主要的一个特征是,至少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面,主要是印度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这两个国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他们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产生的巨大的作用。几乎全球经济的其他一些方面问题都和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有关。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力量对全球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这两个国家如果产生了经济的问题,也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干扰作用。

  我在第一章模板上已经列了全球经济主要面临的一些问题(就不具体的读了)。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面全球经济发生了7%的增长,其中有11个案例能够充分的说明这一点,但是其中8个都来自于亚洲。但是这里同样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贫困问题,经济必须增长,但是同时我们又很难解决贫困的问题。这8个说明经济增长的案例,都是特例,而且印度即将参与到这样一个行列里面。至少我认为是极度可能的。

  第三个特征,也不准备读了,我已经写在了模板上面。全球经济增长的快速发展有它很复杂的原因。它主要体现在高额的储蓄率上,那就意味这我们能源的流动成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包括人口的流动也是很重要的问题,人口在经济地位上经济了流动,而这些对我们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我们从中学到我们必须需要一个市场体系来进行这样一个过程。它同时给了我们一些挑战和威胁,但是也给了我们机遇。让我们有机会利用别人的一些技术,不需要自己再创造。全球的需求是很高的,大家可以资源共享,我们只要符合全球经济的需求,那么你想要什么或者想给予什么都是可以做到的。

  中国和印度的问题我想特别谈一下,中国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一直维持着高速的经济发展率。我们中大多数的专家都认为印度也即将成为经济高度发展的行列之一。因为他们的五年计划估计将会产生年度9%甚至10%的经济增长率。但是我们还是面对了很多巨大的挑战。以前是这样的,以后也会是这样。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我们的观点还是比较乐观的。我们不需要过度强化这种全球化经济对我们的影响。

  这是一个非常熟悉的地区——中国,它在过去的增长状况。整个速度大家看到很多都是在上升,而贫穷率在下降。每天只有两美元的贫穷生活状况在中国得到了改善。关于投资和储蓄,中国和印度都体现的非常良好,而且中国方面更加突出。我们后面会谈一下关于贸易顺差的问题。

  我们看到农村人口的比例正在下降,而这一点是城市化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我想你们可能会关心印第安在未来的12年里面有什么样的变化,如果你们想知道印度在未来的12年里面有什么具体做法的话可以看这张表格。这个我必须要快速的略过了,这只是讲一下关于全球经济如何协调产生杠杆作用的一个图表。我们主要是谈论进口和出口的问题。你可以从图上看到,你可能会想,为什么九十年代之后它就下降了呢。中国人民币的币制并没有下降。但是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全球一个明显需求的作用。这需要做出调整来稳固全球化经济的增长。很好,现在很幸运的是,全球总出口进口量,尤其体现在亚洲的中国和印度,是非常稳固的,相对平衡。但是中国还是比较好的出现了贸易顺差。

  我必须说一下,中国的贸易顺差增长的非常快,这个增长量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不敢说它是一个非常持续、稳定的过程。把中国和印度相比,中国已经开放了,很多的外资投资者也进来了,而现在印度也在经历着中国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经济增长状况。

  关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国投资了很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些人认为基础建设的差异是那么大,以至于没有什么希望了。中国的增长是很好的,但是印度在这方面相对差异大了一些。中国面临的挑战,这(图表)里面都是选出来的重点,你们可能需要读一下上面的文本(图表),是关于汇率、外汇变化的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东西。都和服务商品的提供有关。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必须要清楚这一点,必须要努力这么做,但是我们不能预计它一定会成功。25年前人们可能不敢相信这个,但是你要做到这一点现在我们必须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现在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去打开资本市场,发觉市场的潜质等等,非常重要。而且在未来几年里都是最重要的。

  接下来所有的PPT都是关于资本市场以及经济增长的不同原因。

  日本的一个大学曾经说到,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到了一个所谓中等收入的层级。但是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停止了增长。我们做了很多廉价而物美的商品生产,但是在第二阶段的后期,我们好象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韩国也是这样一个市场。但是中国相比之下再也不会成为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市场。这个过程是被所谓的创造破坏力这样一个原理来说明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各方面定位了这样一个结果。

  这里面我想提一下关于资本组成,在不同的经济形式里面,资本有这么几种形式组成。它变的非常复杂。有银行的储蓄率下降的现象。这样一个变革在过去的两三年里面还会继续发生。看看亚洲的国家会发觉所有的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日本、中国和印度的资产模式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说这里面有比较复杂、精密的问题。这里面只是一点,那就是所有的资产、股权在全球GDP中发生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主要要考虑一下整个金融体系变化的速度,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我必须要加快速度了,因为我没有时间具体的谈里面每一个细节)。

  从中国来看,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国内经济促使的快速增长过程。我们的政策相对谨慎,关于货币也是比较谨慎的。我们很希望能够抓住全球化经济的机遇发展自己的经济。现在我们需要多方面的互动的理解,比如说我们看这到一点就和我们的相互关系很有关系,就是内部和外部的平衡问题。有的时候需求量过量,我们会看到贸易的逆差。中国就是在A的位置上(图表),有的人说中国会移到别的位置上,我们需要一个内部的平衡。但是我认为中国应该会沿着这条绿线一直移动到内部平衡的状态中。随着时间的差异会渐渐填补,最终走到绿线的低端。而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非常关心多快中国可移动到那个位置上。

  关于印度的资产,是大致走在和中国微观相似的道路上。比如说印度有非常强势的高科技团队进行IT产业的创造,这是非常重要的资产,至少产生了每年30%的增长。但是这还是不够的,因为印度的经济还需要更多的人,它的雇佣还是不够的、就业率也是不够的,生产也需要大量的人,但是它将要加入这个行列还需要更多的就职。

  另外中国和印度面临的挑战是投资和政策的问题。印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民主制,所以你在里面会看到很多不同的声音。我觉得两个最大的挑战存在于基础建设,这在印度和中国是非常相似的。我们会谈到一些关于私有制、私有企业的情况,印度现在的基础设施是远远差以中国的。然后它的教育高等教育还是可以的,但是仍然落后于中国。所以在印度有这样一个趋势,那就是投资并不多,但是可能会基于国外进行一些转换。他们没有能够提供他们真正需要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所以他们仍然是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地位。

  我跳过几张来讲一下某一些经济全球化中面临的问题。

  首先是能源和商品的问题,我们需要很多矿产方面的能源等等,就会加大全球的需求量和负荷量。有的时候我们的能源供给会短缺,由于这样的环境、强烈的需求和潜在的对能源的需求,我们觉得有一种非常强势的策动力,需要我们各个国家能够采取积极的活动和措施,来保证自己在能源方面的活动力和潜质。我觉得价格机制应该是全球经济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必须要进行双边或者多边的各方面的合作才行。中国就和非洲的贸易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贸易伙伴。在1978年或者到后面,中国的增长率维持在10%。当时的全球需求不是很明显,但是那个时候产生了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1.78%。所以你们可以在这里考虑一下所谓的互相依靠、互相依赖、相互关系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是什么样的作用。

  这里我谈到中国对印度的经济发展起到一个激励和刺激的作用。虽然说它们本身是不同的,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以后的变革趋势来说,我们还是有不同的预测,但是总体发展会趋优。

  最后我讲一下全球不平衡的问题,人们总是谈论这个问题,但是并不清楚真正意味着什么。所谓的不平衡就是闷热突然发觉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比如说在中国很多的人口感觉到这样的问题,我们自然的感觉,那么我们试图解释一下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看到中国的贸易顺差正上升,而美国简直是相反方向。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看左边这张图表,那关于外汇储备的。各个国家不同的外汇储备,看看中国的位置。中国产生这个结果主要有两个原因。很多国家经历了货币危机和金融危机,所以导致了一些结果。他们的经济浮动更加大,货币价值浮动也更加大。另外一个,许多亚洲国家他们根据全球市场的需求来决定,他们货币的价格。但是我们不能用贸易顺差来解释一切事情。中国产生了大批资本的流动,但是它在资本账户上,中国虽然产生贸易顺差,但是在资本型账户上也存在了一个巨大的盈余。最重要的是美国的财政部最近也在谈论一些关于国际市场和国内货币价值的问题。

  就美国而言,它的家庭资产正在不停的进行上升,总体趋势是上升的。主要是经过两种方式,一个是资产、一个是负债。我们越来越有钱了,我们花的更多,也存的更多。所以美国人口的消费更加多。如果美国只是发展经济而已,那么不会产生好的效果,它可以控制通货膨胀,联邦储备局也会进行监管。我们是可以进行大量的生产,然后储存大量的外汇储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解决一切问题。问题在于我们必须要慢慢的做这件事情,除了慢没有别的做法。如果某些人做了错误的决定,可能这个情况的变化在储蓄方面,在家庭资产方面对全球资产的流动都会产生不好的影响,比如说保护主义。中国方面就犯的这样一个问题。

  中国最近正在新加坡办理了一个由国家投资的项目,它渐渐的释放出了储备的一些外汇。但是它不能很快的达到一个明显的目标。全球经济如果说出现了一定的趋缓的形式我们也能逐渐的改变,但是只是逐渐而已。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全球的问题,就是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扩大,这不仅仅说是一个问题,而是很多经济问题的根源所在。

  (我就不看幻灯片了)

  我们现在出现了良性的增长,城市的生产量是非常大的。但是也不能一夜之间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会牵扯到很多人,所以需要政策来决定,就印度来说,是十分像的,那就是穷人,这是一个“吉尼系数”的图片和表格,美国和中国基本上在差不多的情况下,欧洲国家比较低,澳大利亚是非常平衡的,其他关于红色的区域我们没有数据来现实。

  我们来看看过去十年来,中国、印度和美国的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可以看到整个经济增长率是非常快速的上升,我们从左边的图片可以看到,虽然说是不平衡的。但是就美国的这一张图表里说明(绿色的、右边),它就是关于收入分配的问题产生的一个结果。收入的增加,尤其是中等收入的增加,对家庭收入产生了影响。这也不全是由于经济全球化造成的,这与劳动力市场等等都有关系。可以看到世界上很多地方的局势、整个结构也是这样,这是一个全球的问题。从政策的角度讲我们必须要进行新的调整,来提高增长的效率,以此来保证让人们大规模的获益,而不是一小块区域而已。我们都有很多不同的发展计划,但是我这里必须要先谈一下关于全球变暖的问题了。

  时间有限,谢谢各位。

  袁志刚:

  斯宾塞教授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演讲,讲到全球化过程当中的全球要素的流动和重组,为亚洲人口最大的洲提供了就业了,提供了世界财富创造的机会。紧接着斯宾塞教授比较了占世界人口40%的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讲到了金融结构的问题,讲到了中国在发展当中所面临的挑战,比如说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服务业发展的问题、城市化的问题,尤其是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叫中国进入了中等收入阶段的概念。同时也讲到我们这次论坛非常重要的一个题目,就是人民币汇率的问题,迈克尔·斯宾塞教授做了非常好的模型,这个模型说明中国人民币汇率的问题不仅仅是汇率的问题或者价格的问题,因为价格的问题只有在一般均衡模型当中才重要。其实这个世界有很多的不均衡,其中两大均衡是导致人民币汇率不均衡的根源,一个是美国消费很多、储蓄很少。另外中国是储蓄很多、消费很少。所以要根本改变人民币汇率或者说中国的进出口均衡的问题,还需要多方的努力。最后斯宾塞教授也讲到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过程。

  总而言之迈克尔·斯宾塞的教授的主旨报告为我们论坛提供了非常好的蓝本,我相信我们今后几天的讨论一定会更加的精彩。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斯宾塞教授的精彩发言。谢谢。

  大会主持人:非常感谢袁教授,下面请各位来宾到光华楼外台阶合影留念。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