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刘吉: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的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25日 13:45 新浪财经

  由复旦大学主办的“上海论坛2007”于2007年5月25日至27日在复旦大学举行。此次论坛邀请世界各国著名学者、政要及商界精英300人与会。新浪财经独家视频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工程师、中国国际商务学院的执行院长刘吉发表演讲。

  刘吉:

  我很荣幸的来到这个讲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但由于时间只有12分钟,所以只能够讲一点基本看点。我争取在11分钟讲完,以便不影响大家中午的胃口。

  我们的命题是“经济全球化和亚洲的选择”,我讲的题目是“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的选择”。既然要选择首先就需要对经济全球化有一个准确的概念。我的认识是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呢?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两条。

  第一条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最先进的经济发展方式。因为经济全球化就意味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配置,所以它就不仅仅是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也包括了技术自由化、劳动人力资源自由化等等。所以这是一种最有效的利用人类资源、全球资源的一种配置方式。

  第二个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世界和平和世界大同的经济基础,实现这个目标的经济基础。实现世界和平是全体人类的希望,实现世界大同是古代以来人类的愿望。但是一直没有办法实现,因为各个国家的经济都是民族经济,都是互相没有关联的。现在经济全球化以后,每个民族、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经济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就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提供了最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就实现了和谐的世界。

  那么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是什么呢?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标志有三个:第一、是全球大市场的诞生。大家知道在上一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可以说全球大市场是没有形成的。全球大市场的形成包括两个方面,1、从国际贸易达到的一个质的飞跃,国际贸易占世界GDP的比例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达到的1/4的水平,起了举轻若重的作用。所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闭关自守生存。2、原来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一个叫资本主义阵营,一个是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是搞计划经济,不参与国际的竞争市场,自从八十年代以后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市场经济的改革,也就把自己融入了整个世界,这才真正形成了整个全球的市场。所以第一个标志是全球大市场的诞生。

  第二、标志是全球企业的诞生。也就是说过去我们的企业是从一个地区发展起来的。地区企业以后变成了国家企业,这都叫民族企业,进一步向世界国际贸易、国际发展,就变成了跨国企业。在上一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了整个全球化、全球性的大的兼并,许多跨国公司互相兼并形成了一个新的公司,这种公司我们叫做全球公司、全球企业。这个全球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它的整个生产要素从资金、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等都是在全球范围内来配置。2、生产企业的各种机构从研究机构到生产机构、到管理机构那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设置的。3、整个管理层,也是全球范围内进行选拔的。很多大的全球公司几乎是小的联合国,各个国家人才都有。4、就是资本是在全球范围内集中的,因此一个全球公司的所有者在发行

股票以后那就是全球的人都可以成为它的所有者。5、这个全球公司是和全球的各个公司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进行联合或者合作,其中包括外包的服务业。所以这样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全球的公司,全球公司的诞生应该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根本标志。

  第三、标志是全球的信息化、网络化诞生。这个当然是和整个从上一世纪十年代所开始的新的科学技术革命,以微电子为核心的新电子技术革命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因为这三个原因,以上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虽然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诞生的一个崭新的现象,而且是来势凶猛,所以到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将是不可抗拒的一个历史潮流。所以中国将如何选择?

  第一中国必须参与这个全球化的建设,为经济全球化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也就共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成果,防止边缘化,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参加了WTO的根本原因。但是中国参加了WTO以后就可以发现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GDP仍然是很低的,到目前为止也不过是2000美元。和那些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是10倍以上。在这个情况下中国参加了WTO以后应该怎么办呢?只能加快自己的经济发展速度,迎头赶上。要从一个发展中国家变成一个发达国家这就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现代化的过程在已有的发达国家都是经过了殖民主义的过程,也就是说他在殖民主义的过程中间用殖民主义的资源完成了原始积累。中国没有这样的历史条件了,同时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不允许中国搞殖民主义。所以中国将如何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中国只能选择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那就是和平发展这样一个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和平发展的道理有很多条,这里我只能重点讲两条。一条就是把人类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就是说中国必须要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改为全人类所实现的、并且实践证明是有效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从八十年代邓小平开始的一场伟大的改革。但是同时它又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以中国实行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二条中国必须要自力更生和国际合作相结合。要自力更生为主,因为如果说都按照美国或者其他的发达国家的道路,那么中国从世界的资源来实现自己的全球化,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根本专家的测算要有6个地球的资源才行。而亚洲要按照美国的方式来实现现代化的话,大概要20个地球的资源,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必须要走自己的道路,自力更生。以

能源为例,中国的自力更生的办法是什么?第一个办法就是中国在节省人员的潜力方面是很大的。因为中国目前到2000年的时候,中国现行的没百元美元,国内生产宗旨的能耗,等于美国的2.5倍,欧洲的4.9倍,日本的8.9倍,如果中国能够把自己的能耗降低达到美国的水平,那么中国的消耗的人就可以降低一倍以上,如果达到日本的水平就可以降低到9倍,那么这样一种巨大的潜力如果我们充分发挥的话,那么中国的石油可以不必进口了。至少按照这个水平还可以继续发展。第二个办法就是地大物博,还是有很多人员的开发潜力。大家知道最近在河北省的蓝宝地区我们发现了大的油田,达到10亿吨的储量,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地区,沿海、东海地区,还有很多地区可以去勘探,所以中国的能源的潜力还是很大的。

  第三个当然是依靠科学技术,现在我们整个科学院或者是工程技术的研究都集中力量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研究新能源、节省能源,包括燃料电池汽车,包括生物、太阳能、风能等等,我们想只能走这样自力更生的路。但是同时我们必须要跟国际合作相结合,我们当然要跟发达的国家相结合,比如说我们在节能技术方面就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同时我们特别要和发展中国家更好的合作。最好、最近的就是亚洲,亚洲的国家可以更好的进行合作。那么亚洲的合作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因为亚洲有共同的历史命运、有共同的发展目标,同时在资源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这样区域的一体化和全球一体化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现在欧盟联合起来,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我想亚洲也应该逐步的走向这样一个经济共同体。在这个目标中间我们还可以首先有一个优越条件,就是我们是在儒家文化的国家里面,可以首先实现,因为儒家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合而不同”哲学,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说我们大家可以允许到一起来,但是我们又有不同。这样我们东亚的儒文化应该是首先走在前面。

  当然在所有的一体化中间,我觉得金融的一体化,特别是亚元的出现将是具有极大的意义。因为大家知道有一个美元从二次

世界大战以后就是占世界主导地位,世界上只有一个美元、一个金融的话,那它就是一个霸权地位,现在有一个欧元诞生了,欧元的诞生毫无疑问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两个货币就会出现竞争的趋势,如果亚洲国家出现一个亚元,就会构成一个和谐。因为大家知道几何学上有一个原理叫三点构成一个平面,三点就可以构成一个稳定的平面,因此如果一个亚元的出现,那么欧元、美元、亚元的三足鼎立,可能对世界的金融会起到一个非常稳态的作用。所以我们说中国应该更加努力的促进亚洲共同体的实现。

  另外还有一条道路,我们中国还在工业化的历程,但是世界已经发展到信息化、知识化的阶段,所以中国必须要同时完成工业化、同时还要完成信息化和知识化。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大家得知道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间一个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农业人口的减少,像美国农业人口只有2%,欧洲的农业人口只有3%,日本也降到5%了,包括韩国也降到10%以下,但是中国现在农业人口仍然还有62%。这个任务是非常重的,62%的农业人口如何减少到10%以下,这将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在完成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完成信息化、知识化,因此我们这个难题只有一条,我们后发的国家就必须要向先进的国家学习。这样可以少走弯路,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改革,进行体制改革,要求我们的科技和教育更好的发展,能够出一些改革和创新。

  最后我们的结论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尽快的来建立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的体制。这样我想就能够更好的实现中国现代化,以及更好的实现经济全球化。这就是我的结论。谢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