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完整实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9日 17:51 新浪财经
中国MBA发展论坛是一个由中国MBA学生自己牵头组织的、用中国MBA自己共同的品牌命名的全国性MBA学子交流平台。2007年5月19日,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在北京正式开幕。新浪财经独家图文直播本次会议。以下为《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完整实录。 主 题: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 时 间:2007年5月19日 14:30—17:00 地 点:友谊宾馆瑞宾楼2号会议室 主持人许莉(中国人民大学MBA校友会理事会副会长、北京鼎创能源管理公司董事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MBA学友们,大家下午好!(掌声)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2001级MBA毕业生许莉,非常容幸担任本次校友论坛的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我的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对于大家专程来参加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掌声) 我国从1990年开始试点,1991年正式开办MBA教育,迄今已经有大约十万名MBA毕业生,跨出了校门走向了 工作岗位,这个规模和影响力日益扩大的群体,MBA是大家共同的标识,为国兴业是大家共同的责任,加强已经毕业的MBA毕业生合作和交流,实现MBA校友在事业发展和职业成长中的和谐共生,是众多MBA校友们的呼声。因此借着全国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的春风我们特别设立了今天的校友论坛,希望能为此创立一个良好的开端。 出席本次校友论坛的嘉宾有: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李平教授;(掌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陈甬军教授;(掌声) 今天将为我们带来主题发言的嘉宾:(掌声) 中国人民大学校友代表朱福堂先生;(掌声) 北京大学校友代表兰宝石先生;(掌声)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友代表万钧先生;(掌声) 南京大学校友代表姜涟先生;(掌声) 西南财经大学校友代表雍波先生;(掌声) 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代表周国来先生;(掌声) 还有来自全国50多所院校的MBA校友代表,欢迎并感谢你们的到来!(掌声) 下面首先有请李平教授为我们致辞。(掌声) 李平: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好!首先我代表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掌声) 5月的北京正值初夏,在繁花似锦的季节来,在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召开之际,首届MBA校友论坛隆重举行,我代表主办方对各个学校MBA的校友给予本论坛的支持,及各位校友参加第一次校友论坛的积极热情给予衷心的感谢!(掌声) 中国MBA发展论坛是实现我国的MBA教育不断发展,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平台,是在我国MBA相关领域非常有影响力的论坛,中国人民大学有机会惩办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倍感容幸,各位MBA的校友们从走出校门到现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彰显了MBA教育的业绩,也是中国MBA整个品牌的支撑,同时随着我国MBA教育的不断发展,MBA校友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置身于各行各业的校友们又是彼此珍贵的资源,校友论坛就是通过交流切磋形成共识,加深彼此间的合作与互动,我相信这次校友论坛在促进各校友工作方面将取得建设性的进展,对于整合各个学校的MBA校友资源具有深远的意义。预祝首届校友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感谢李平教授的精彩致辞,下面我们将请几位成功的MBA校友代表与我们分享接受MBA教育和MBA同学交流与他们事业发展的互动。 首先有请中国人民大学校友2006年度中国MBA风云人物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福堂先生,有请!(掌声) 朱福堂:尊敬的李院长、尊敬的陈院长、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MBA的学友,大家下午好!我自我介绍一下,刚才许老师介绍的很遗憾本人不是什么成功人士,是非常愿意为母校讲两句话而讲不好的学生,抱歉,特别应该感谢的是这次论坛组委会给我这个机会,在这个地方跟大家见面和认识,我看了看有很多学友、师兄也在,很难得,应该说毕业这么多年了,我是91级的。 非常愉快,非常愿意讲,但是真不知道从哪儿开始讲,心情很激动,刚才我琢磨了一下,讲这么两个方面的事:一个就是刚才许老师讲的,我们学习MBA有什么感受?第二,毕业以后作为一名校友有什么体会向大家汇报一下,和大家共享一下。 先讲第一个问题,讲这个问题,因为我是国企的,国企对经理人有若干要求,其中有两句话,一句话是“有本事”,第二句话“想干的事干成事”,什么叫有本事?有本事我个人体会,就是选人选得好,团队组织得高,战略制订得好,战略执行得好,有一个非常好的考核评价体系,我认为做到这五点就是比较好,这五点从哪里来就是我最初学MBA学来的,首先要有本事就得学习,学什么?就得学MBA,因为MBA最综合,是复合型的学习方式,它离市场最近,它的内容最实,所以要学MBA。MBA会告诉你从原料采购、从产品的加工、从销售渠道、从市场的竞争都有战略可以学到。 所以我说我学MBA可能是终生受益,现在已经快20年了,我觉得很好,受益匪浅,对我的工作,说大一点,对我的事业,对我和同事们取得的成绩已经证明了,应该说,刚才许老师讲的成功,应该说是阶段性的成果还是可以的,这是第一个问题要学,要有本事就学MBA。 第二,想干的事,干不成事怎么办?想干的事每个人都想干事,MBA毕业以后就是想干事,就是想搞好企业,搞好自己的单位,但是干成事不容易,中国是讲究缘份的。特别是MBA的学友更重要,因为我们MBA学友都是非常优秀的精英,他们走向社会以后,分布在非常好的岗位,非常重要的部委,所以我们一定要依靠,我们还要讲一个,不是常讲,干成一件事要依靠组织,我们这个校友会就是我们的组织。同样一件事可以干成,你也干成我也能干成,但是干成的成本是不一样的。非常难的事你能做我也能做,但是依靠校友所在的部门和岗位是很容易干成的,所以学MBA也要讲一个成本,第一成本的战略。 我这里举一两个例子给大家共享一下,首先讲中粮集团的董事长林高林先生,他到中粮工作以后,我最大的体会,我跟他容易沟通,他的战略、理念、思维源自于MBA,我虽然是土鳖、他是海归,但是很充溢沟通,在整个战略制订、执行方面我抢得了先机,这是第一个例子。 第二个例子,我们做一个报告,非常重要的审批报告,要到国家计划委员会,现在叫发展改革委员会,我们的部门报了一个多月解决不了,后来得到一个消息,其中有一位官员是MBA毕业,他正巧是我们中国人民大学MBA,我就给他打了个单位,非常简单,好象当时是礼拜五打电话,礼拜一就给我批了,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同样的事情别人办非常困难,但是学友就非常容易办成了,我想希望我自己的这点经验跟学友们交流一下,我想在座的各位学友都有这样的经历,甚至比我多一些。 我说到干成事这一块,就离不开我们的校友会,怎么做好校友会?我没有仔细考虑,我已经尝到校友会带给我的甜头,我只是愿意积极加入校友会,积极为校友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也希望今后能多接受校友会的指导,促进、加快企业的发展,同时个人在企业范围中受益,愿意和大家共享,最后我祝愿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感谢朱福堂先生的精彩发言,朱福堂师兄也是中国人民大学MBA联合会的首届会长,无论在事业上还是在社会工作上都是MBA群体中的标杆,下面有请南京大学代表,第二届发展论坛主席,2006年度中国MBA风云人物江苏金榜集团常务副总裁姜涟先生!(掌声) 姜涟:尊敬的李平院长、尊敬的陈院长,以及各位学友,下午好!我接到组委会的任务以后,我看了看学友论坛,主题是传承和合作,我想讲讲,刚才许莉讲的成功确实和朱福堂讲的一样,确实我们在很多时候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不断地走向成功。 我讲传承实际上我非常感谢这届人民大学在传承中国MBA发展论坛的时候有所创新,创新了学友论坛,这一点我确实感受很深,这实际上是许多学友,不仅是在座的,还有很多没有来的学友共同的愿望。 第二个,我想有了这样的开始,讲到合作,我想以后在合作中一定会有所发展,我想讲的是非常感谢人民大学这次给广大学友提供的良好开端,感谢我们许莉同学给大家前期所作出的很多努力工作。 我想讲两个方面的内容,因为我在中国MBA发展论坛当中一直参与了很多学术活动,所以感触也很深,实际上MBA学友的工作实际上是后MBA具体的活动,后MBA怎么做?实际上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不同的方法,我个人讲两方面:一个是学MBA得到了什么?第二个我学MBA以后在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第一我讲学习,因为我以前是政府工作机构工作,读了MBA,进入了企业,俗称下海,我在MBA学了有三点感受,第一点是感受,第二点思维系统,第三个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上,由于我们MBA教学的方式、模式跟大家交通的沟通、体会、感受学习,从解惑之道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 第二个是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MBA是学员里面有很深刻的含义,在具体工作中都能解决到,我举个例子,曾经在山东一个开发区里面签一个单子,签一个单子很难签,我们南大要去长沙去开发市场,跟湖南大学合作,MBA实际上代表了一种语言、一种桥梁,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从我们发展论坛发展到现在体现了很多责任,是的我们MBA在短短的十几年中能有规模这么大,规格这么高的论坛在为我们每一位MBA在社会上创造的影响有这样的意义,确实每个MBA同学所从中受益的,不仅是我受益,所以我想MBA实际是一个有形的舞台,同时在有形的舞台上存在着无尽的资源。 我想今天上午开会已经讲的,现在每年在校有两万,每年5%的增长,实际上从未来的市场过程中来看MBA的群体会成为市场第一的主力军,生力军,我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发明显。所以我们在MBA这个平台上,我想我们每个MBA的个体能力加上我们平台上所拥有的资源,我们一定会寻找到更多的机会,把握住更多的机会,我想这是每一位同学都会有所感触,我坚信以后会越来越好。 最后,我想讲三个感谢:第一感谢所有关注中国MBA发展事业的人,第二感谢培养我们院校的老师和我们共同学习的同学,他们给了我们有形的培养和无形的影响,第三个感谢是要感谢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给我们的理解,给我们的支持,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大家都知道姜涟是全国MBA发展论坛的发起人之一,几年来一直为推动全国MBA发展论坛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今天他也跟我们分享了很多切身的体会,让我们大家一起分享感谢!(掌声) 现在有请北京大学校友代表天津新纪元风险投资公司总经理、北京大学光华MBA校友会常务副理事长兰宝石先生!(掌声) 兰宝石:大家下午好!李院长、陈院长非常感谢,还有各位校友,非常感谢有这个机会,邀请我来讲讲校友方面的事情,我们5月12号成立了北大光华校友会,应该说光华一万多的校友MBA校友一共是4400人,一共十届毕业生,作为北大光华在校原来有最先组建了北大光华MBA委员会,但是校友会一直没有组建,校友毕业以后的需要交流,利用校友这种平台寻求事业的发展,学院要依靠校友的资源推进学院的发展,这个需要现在应该是越来越强烈,所以这次组建校友会有两个重大的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我们已经有旁边的校友,北京的光华MBA校友有60%以上是在北京。第二个数量多一点在深圳,然后是上海。光华新任的领导班子把校友工作纳入到光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光华管理学院提出一个五年建立一个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建立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应该提出四个部分,一个叫做师资,就是老师,教育资源,一个叫做生源,第三个叫国际化,第四个叫校友录,也就是说光华管理学院把校友工作纳入到光华建立一流商学院的战略发展组成部分,这是一个重要的背景。 所以我们组建校友会是应该在这么一个背景下提出要尽快组建光华MBA的校友,当初我们在组建校友会,当然主要是依托我们大概过去十届的MBA的联合会的积极分子来迅速组成了校友会的筹备班子,并于今年5月12号正式成立了光华MBA校友会。 校友会的组建给大家介绍一些我们的想法,应该说校友会我们从今年年初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因为校友会、协会,像这样的社会组织、公众组织实际并不少,各个学校都有,但校友会能做好的实际上不多,一般意义上在我们概念里头的校友会,大多数主要起的作用是联谊、联络,搞一些校友的交流活动。这样校友会的活动的功能和地位,决定这个校友会的工作很难开展,因为我们一旦离开学校以后,无论是人大还是北大都是这种情况,大概80%、90%的校友跟学院联系不多,校友之间和校友和学校之间的联络弱化,没有硬约束,大家都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家的需求不一样,差距也比较大,组织校友会有很多的困难,所以我们针对这个我们在思考这个校友会我们如果今天来这个校友会就像当初组织年会一样,包括我们叫年会一样,包括年会的功能和有些新的定义,今天北大组建这个校友会,我们为什么组织这个校友会?功能和定位是什么?如果简单的联络、联谊很难聚集一些成功杰出校友聚到一起,因为大家平时时间很忙,让大家拿出很多时间做这件事情是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传统校友会遇到很大问题,第一经费问题,第二的组织的人才和力量问题,有影响力的有资金实力的没时间,有时间的没有影响力和时间,我们可能依托于某一部分同学的积极会搞了几次很有影响力的活动,然后就难以联系。 实际上我看全国的论坛,还联合了全国的各校MBA学院的资源,组织一届下来大家都精疲力尽,我们在组织校友会的时候提出了几个原则,第一个要密切配合光华管理学院的发展战略,这是第一。 第二条要密切反复地紧密依托母校的感召力、影响力,也就是说校友会作为一个社团组织要依托母校的感召力,依托学校的管理中心,校友联络中心,我们前年专门组织这项工作。 第三个,我们我们提出来要在校友的组织过程中要有所创新。 第四我们提出先建立后完善,因为对校友这个工作重新地定位、重新的组织创新方式,有了巨大影响力的校友会,我们看国外的校友会的影响力,实际上我们考虑的还是不成熟的。所以我们就提出其中的原则就是先建立,后完善,尽快先把支架搭起来,比如说我们的理事长是我们张英院长担任的,我们理事是汇集了四千多成功的校友,我们日常的执行机构是以各界为代表的作为吃长执行机构,一会儿我下面还讲这个事情。 但是我要先讲一下张英院长有几句话跟大家分享一下,应该着力搞好校友工作,其中他提出,杰出校友是北大特有的资源和优势,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充分利用全北大的丰富资源,竭尽所能为校友服务,我们让他们感受到母校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成长,愿意给他们帮助,我们希望学院的学生毕业以后能够为后面的学生提供服务,我们同样希望校友利用他们的能力促进学院的发展,促进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系统的校友能够互相熟悉、互相帮助,让每一个光华人都有帮助其他光华人的能力和决心。 母校时刻关注你的发展,同学跟母校得有密切的联系,母校能持续提供你事业的发展,持续对你后续教育提供训练和支持,你现在根本没有这样的产品、支撑,校友会能不能起到这样的作用,跨行业,咱们现在顶多咱们MBA同班还有些联络,跨年级、跨行业、跨地区是很难联络,MBA校友论坛是经常聚集一些跨学校的,本校的首先就很少联络,所以我觉得学院在校友工作方面的定位决定了我校友会这次组织的要求的目标,提出一些标准和原则。 我简单介绍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我们提出校友的工作,要解决联络、联系和学院同学之间的关系,我们提出校友会的工作首先要解决三大基础工作,第一个工作是组织工作,要有一个有效率的,让大家有一种使命感,有一股热情参加到校友会工作的这样一个组织架构为基础,要解决有时间、有实力和有影响力的校友能够观察校友工作的方式,这个说起来有很多,我们可能在纵向来讲,作为理事会,校友代表大会,理事会和会长联系会,横向我们会有行业的组织会,这是在组织上。 第二个是资金上,应该校友会有一个长期的、长久的解决资金资费的一个机制,所以应该看到尤其像北大这样的以世界一流商学院的光华管理学院的校友会,他们这样的校友会应该有这样的基金,有长效的经费的资助,这个经费的解决不仅仅解决校友会的活动经费,不是这个层面,是能够筹集包括资金在内的大量的资源来支持母校的发展。 第三个要有很好的网站建设,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台湾,尤其是winmax上面以后,我提出有一个虚拟的光华管理学院,会在这个下面我还会介绍一些想法,这是它的基础。第二校友会的目标,我们确定为两个重大的功能,要提升校友会的功能,原来是简单的联络、公益性的,办事情我们效率高,我们不得力,我觉得还要提高这个档次,我想是两个:第一是要团结广大的杰出校友,包括所有的校友,筹集学院的发展,尤其是建立世界一流商学院的目标的所有资源,应该在筹集资金上应该在光华管理学院发展的整个学院发展中占到比较重要的比例,比如10%,20%,当然那可能是五年十年以后的事。我说的不仅仅是钱,实际包括我们的培训产品,我们的生源,我们的学习,所以我们一流的商学院首先得有一流的生源,以后各商学院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我们所知道的校友工作实际上直接影响大家。 我最近有些朋友说去中欧,中欧校友工作怎么样,大家联系怎么样,中欧商学院应该在校友工作中比其他商学院做得强一点,大家能够感受到,这样来看,校友工作如何能够团结校友来支持母校发展,这个定位,筹集资源是多方面的资源,包括影响力,包括你有一批代表你北大光华MBA教育发展水平的杰出的成功人士。 第二个,就是应该在母校的支持下,应该校友会能够对提升整个光华MBA校友这个群体,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发展水平做出贡献,这两个定位的要求提出来并不是他们容易实现的,对校友会的组织工作,校友会的经济实力,校友会的运作效果,我们提出非常多的要求。比如说我们对校友会的其中一个基础工作的基础网站校友网的建设提出四化,校友工作应该做到数字化、网络化、日常化、个性化,大家也看,在日常化和个性化是前面两个基础工作,反过来想,张英院长讲,母校时刻关注,我们毕业几年了,跟母校不怎么联系这个是不行的,我们应该创造这样的机制和条件,每一个校友,我说的是每一个校友,不是部分校友,不是联合会、部分校友部分参加的,每一个校友都要关注,只要你成为北大光华的毕业生,不管你在哪个领域,哪个行业,现在是什么地方,你都会得到母校时刻的关注,时刻在哪儿就是现在的互联网,提供了现代经济发展的形态,提供了这样的条件。我想包括我们每个人的成长终生教育的需求,所以我们一定要创造这样的机制来跟学校建立长期的联络和学习。 当然我们对于校友会的工作,我们也提出来先建立后完善的这么一个目标,因为尤其是在形成一个校友会的建设的从组织到联络方式到组织手段到它的经济实力这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一个过程,我们提出了一个三年的发展目标,这三年是一个大基础,三年以后校友会能逐步实现我们对学院的建设和校友工作发展的工作。 我大概简单介绍一下校友会的基本想法,基本上是这么几点,第一点是校友工作即使在北大这样的一流品牌里面,也是要按照新的目标来做,校友工作基础比较薄弱,所以校友工作要做好首先要依托学校,一定是学院发展,第二校友工作本身的组织方式上要有所创新,要依托现在的校友新的需求和新的经济发展的模式,为校友提供支持,我曾经提过这么一句话,作为全体校友包括尤其是主要的参与者,参与母校成为世界一流商学院的事业,和服务于4400人以后上万人的光华校友的组织,是一个非常值得大家付出时间的公益事业。我也提出来,我说光华的校友能不能以后我们也提出概念,要有两个事业,一个叫做公益事业,学MBA的就应该挣钱,就应该做出成功的企业,这一点一定是的,另外大家到有一个公益事业,在国外打义工,公益事业不是等你发了财才去做的,你是光华的校友支持母校的发展就会发挥很好的公益事业,这个公益事业可以成为一个习惯,可以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所以我想这也是我们赋予校友会的一些使命和一些责任,应该传播一些理念,MBA这个群体的发展这么一个发展水平、发展的定位应该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 所以我们也希望北大光华MBA校友应该看到国外的一些院校,应该成为对学院发展贡献最大的,因为我们光华校友会还有EMBA,MBA校友会应该成为学院贡献最大的校友会,应该成立一个最有实力,最有影响力的校友会,我想这也是我们一个愿望,这来源于我们北大,来源于我们的使命,来源于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我们提出光华的MBA是一种责任,我想这个定位一开始就确定了。 最后感谢大会个我这个机会,让我简单介绍一下,现在还是不成熟的想法,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兰宝石师兄也是北京大学MBA联合会的首届会长,所以他在校友会的建设方面有很多宝贵的经验,今天他也对MBA校友会和学院的良性互动的这些方面给我们介绍了他的很多认识和建议,让我们再次以掌声对兰宝石的精彩发现表示感谢!(掌声) 在我们筹办这个校友论坛的日子里,我们也在全国的范围内想要寻找一些在校友会工作方面开展比较超前的学校到这次论坛上跟大家分享一些经验,在这个过程里面很多人和我讲,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他们在这个方面借鉴了很多西方校友会建设的方面,所以在这个方面做得比较突出、比较超前,因此今年特意请来了中欧的万钧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中欧的校友会建设情况,有请!(掌声) 万钧:谢谢大家!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代表中欧的校友在这个论坛上能够给大家介绍一下中欧的一些做法,实际上主持人给了我一个难题,刚开始的时候我得到的使命还不是这样的,好象说是后面有一个讨论阶段有一个更详细的讨论,没想到做了主题发言,这个也是考验中欧MBA应变能力的方式,中欧作为咱们在整个MBA的教育体系里是几十万的学校,我看咱们今天在座的各位,我们中欧是拿不到国家承认的文凭,我是2001年上EMBA的时候,我们那个时候毕业03年学校很高兴说,同学们你们现在终于不是黑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承认你们是MBA学校的成员了,我们感到高兴,我们觉得终于可以和其他的北大、清华的MBA一样。中欧实际上在校友会上的工作,刚才有几位校友提到做得不错,作为我个人我感觉确实是不错的一个学校,也是一个不错的校友工作的一个组织者。 我今天听到大家讲的这些有一些感触,我随便说一说,中欧学校自己做的这些校友工作的具体做法个一些借鉴,一会儿我再谈一谈,首先我自己感觉,咱们这个论坛本身我认为在我看来有一个特别重大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刚才我问了老总有一个数据,我们现在有八万MBA的毕业生,有两万在读毕业生,这些MBA的毕业生,包括我们EMBA,大家都知道,我们中欧是这样的,MBA是非常地看不起EMBA的,因为EMBA是EASYMBA,我们很轻松,我们一个月上十天课把文凭拿下来,觉得我们太轻松了,但实际上我们觉得MBA也好,EMBA也好,大家作为目前在中国这么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MBA也好,EMBA也好,每个人多多少少一方面我们学习了西方的的管理经验,另外一方面我相信我们所有商学院,包括我们中欧商学院,每一个学校都特别强调,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中国这个阶段作为中国的知识分子的杰出的代表,即使现在不是,你也要朝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作为这个时代最优秀的或者即将成为最优秀的人物,你要有社会责任感,你需要让社会意识到你的价值。 那么在这点上我认为目前应该讲我们现在做的基本上是各校通过一些零散的或者分散的方式宣传MBA的理念,在宣讲MBA在各行各业所做的贡献,所以现在可能在社会当中,是一种比较不是那么太正确的一种看法,MBA更多的是一个阳光型的,在中国很多地方水土不服,就从中国在座的各位谈到,比如说中粮的朱总,真的是很为中国人争光的企业,在里面我们朱总本身是MBA,包括中欧的大家知道青岛啤酒的金鳷擘先生,还有中远地产的李林先生这些都是MBA出身的,都是中国学习的MBA,这说明我们已经毕业的和即将毕业的这些人,还有将来更多的EMBA、MBA,他们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主流的重要的一个脊梁,这一点上我们的历史责任感,我们这种报效祖国、振兴民族大业的精神,我认为我们应该有一个比较高调的东西宣传它,有很多人不了解,我认为论坛作为一个跨学校的这么一个组织,这么一个机构,我想承担这种责任,发挥这种作为,那是责无旁贷的,这是我讲的第一点。我希望论坛能够成为一种声音,一种我们MBA、EMBA对于我们这个时代,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这种责任宣扬的一个声音,我希望这点如果能做到,对于整个MBA教育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地位,得到公众的认可都有很大的作用。 第二点是一个平台,一个什么样的平台呢?讲一个故事,我上到半年的时候,忽然有两节课我们有一个哥们不来了,后来跑过来说,神秘兮兮地说,我现在是长江MBA学院的人了,那时候大家都有钱,后来他告诉我们,长江说了,你要么从中欧退出,要么不要参加我们长江的考试,因为MBA只有一个学校有学历的,他说没关系的,他的不能很简单,就是一个资源,一个平台,我相信在座的每个人,中国的MBA也好,EMBA也好,多多少少肯定利用过学校的MBA校友的资源,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没有我绝对不相信。 我们在想,这种资源可不可以运用到整个MBA范围,为什么我们一说我们有一个校友,朱总刚才讲,发改委的领导是我们人大的校友,所以我跟人大利用这个关系我们说通了这个关系,那也就是说假设有一个校友是清华的,这个效果可能不见得他们好,为什么?因为作为MBA一个总体的共同点还没有形成起来,这一点我认为是我们论坛最大的职责所在,如果我们能在这上做工作,我们让更多的MBA凝聚在这个论坛里面,让更多的人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我们有一种共同的声音,有共同的价值观,我相信这种沟通会更有效,而且这种资源会获得更高的层面,所以我想这种共享的资源是我们作为论坛,我认为也是刚才我说的那句话,我认为能找出一个更好的地方发展这个力量,我相信论坛肯定有它的想法,我相信这个想法最后能实现,也能够促进中国的MBA跨界、跨校之间的合作,成为一种平台,我刚才讲的,我们说到一个共同的平台,同时我认为除了共享资源之外,这个平台还有一个责任,就是相当于一个道德审判台的地方。 我说这句话大家可能有些吃惊,我们中欧曾经出过一个案例,两个同学之间的合作,这两个同学也是跨班、跨级、跨行业的合作,在这个合作当中,最后合作不愉快,最后出现了争执,结果大家通过MBA校友的内部机制大家去评判这个作为,最后结果是这件事情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这个论坛本身的力量,这个就是我们说的道德审判和道德谴责的力量,在中国我们是这样的,即使我们商学院,我们学了MBA、我们学了EMBA,应该是社会的精英,道德的层面也不是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商业方面,有的时候出于自身的考虑,多多少少有一些利己的东西这是肯定的,这种利己和互赢以什么样作为一个标准,以什么样的水平来划定你的正当与否,很多东西法律是没有办法审判的,而这个时候在一个内部的机制里面做了一些评判,这种形成了舆论的压力,会促使每个人做事情的时候会考虑,我们所有的道德规范,我的这个做法能不能让更多的人认为我是正确的,或者得不得到道义上的支持,最怕的是道义上的谴责,这点对于我们共同维护MBA之间的合作与发展我觉得有一定的帮助和借鉴意义。 第三个我讲一下借鉴,首先我本身个人参加中欧的活动不是非常地多,但是中欧有一个很好的机制,比如我们每个校友他是自动的成为,我们有一个邮件的程序,我们会定期收到所有的校友反馈的信息,这一点我认为中欧做得非常好,所有的活动会绝对通知到每一个人,一般是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不分城市,所有的活动是全国所有的同学、校友一律通知,为什么?因为大家知道,我们这个群体大家活动的频率,这种广度是比较大的,比如我在北京,我其实上周一个星期我跑了六个城市,很难知道我在什么地方,因为我从上海回来的时候我会关注当天晚上会不会有中欧的活动,到深圳也是一样,其他同学到北京来也是一样,让所有的人感觉到就像刚才兰宝石校友讲的,永远支持,时时刻刻都在想着你,这个就是时时刻刻想着你的一种方式,你参不参加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安排,但是我会给你这个机会,学校的大门永远是为你敞开的,这一点每一个中欧人感觉非常温暖。 我们要做一个校友会,做一个泛泛的校友会是很难成功的,跨学校的校友会是更困难的,因为如果这个校友会这些活动没有一个很明确的主题,大家真的很难为这个主题聚会,但是在商学院,我相信大家更多的是想来找到一个平台,找到一个信息交流的机会,更多是发现机会,这个时候如果我们说校友会的任何活动,如果说它的本质没有很多商业上的考虑是很难成功的。中欧在这点上我认为是做得非常不错的。 中欧做了一个分行业的,就叫某某行业分会,我知道印象深刻的就有汽车行业分会、金融行业分会、房地产行业分会,医药行业分会,很活跃,这些分会,包括像汽车,中欧的汽车名牌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政府作为主管部门很关注的地方,我记得有两到三次最高的中欧汽车论坛,是发改委专门主管这方面的主任参加的,这里面的同学全部是中欧来自全国,不同的班别,不同的学校,大家大部分都是跟汽车行业相关的,他们在一起交流,这个机制给他们提供的机会非常多,而且他们效果非常好,包括医药做得也是非常成功的,而且这种分会,经费本身的问题,像这样的会做起来是很好的。 据我所知,医药拜耳和阿尔斯特两家为了冠名权打了起来,如果来的人全部是药厂的代表,全部是学习MBA管理的人,目前或者未来会成为一个工厂或者是管理当局最重要的管理人物,如果他们参加这个会,对于拜耳或者阿尔斯特这两个公司来讲是多少好的宣传方式。 还有一个我想特别介绍一下,中欧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分会,这个分会我觉得这个是很好,咱们注意到,我们现在MBA教育越来越多的开始细节上的评定,越来越好,你看咱们这儿的主持、院长两位女性,我们的女性同胞在整个MBA的学院当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所关注的除了事业之外,还有一种就是女性作为性别上的特殊关心的,比如家庭、孩子,所以中欧搞了一个和议活动,这个活动做得非常好,包括我的夫人都会参加这个活动,即使是这样的活动也有很多的,在座的女性都会很感兴趣,我们其中有一个同学是一个饼干的研发总监,他就利用这个协会做什么呢?每次这个协会欢迎很多小朋友来,研发有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口味测试,所以他们提供了上百种的不同的饼干、水果,他们做的配方,让孩子们免费品尝,孩子们高兴得不得了,家长也很开心,阿姆斯特也很快做到了测试。这个方式非常好。 我们现在开展中欧女同学和男同学之间的交流更多一些,男同学一般是喝喝酒、打打麻将,相对比较轻松的就是中欧女生之间的,我相信这些东西,目前中国有的学校也在多多少少做一些,我认为作为跨学校的组织,我认为咱们的论坛仍然在努力,我相信做出来的效果非常好。 第四点,说一点感受,我们说我们做很多事情,特别是在座的,我相信每一位都是读MBA都是积极分子,我在中欧上学的时候也是积极分子,当时我们组织很多活动刚开始的时候没人来,当时真的心里很痛苦,我们做这个工作真的是心里没所图,多多少少有一些,但是最根本是想为大家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但是大家似乎响应者不多,感觉很郁闷很痛苦,后来我们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效果越来越好,后来我记得有一个同学跟我说过一句话,我跟在座的两位同学说过一句话,他说,万钧,你不要看我们没有来,但是我们一直在默默地关注着你们,而且我们一直在被默默地感动着,这句话让我特别感动,他是在默默地关注你,默默地感动,当这种感动从量变达到质变的时候他一定会来,最后你的活动一定会获得所有同学们的支持和参与。 我想我们做跨校的活动,将来我们面对的困难会比同校的可能更多,但是同样的我相信只要你的信息打到的地方,就像一股春风一样吹过去,你种下的种子就会发芽,你吹出的春风总有一天会发出绿叶、开出红花,所以我希望我们这个论坛能够在春风当中发育成长,越办越好,成为我们中国MBA最好的一个,我们的精神的寄托,也成为我刚才讲的,我们一个声音的发起地,一个平台的交换地,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感谢万钧校友跟我们分享了一下中欧校友工作的一些特点,现在是茶歇的时间。论坛下半段在15分钟以后,15:55准时开始,请大家准时回来,谢谢! (茶歇) 主持人许莉:大家好!欢迎回来,相信大家在茶歇时间又结实了不少新朋友,在刚刚分享了四位MBA校友代表的切身体会之后,我想我们每个人对加强校友之间的合作与资源共享,提升MBA品牌价值与事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落到实处,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建立校友之间的共同平台呢?下面将请两位校友代表与大家分享他们在校友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心得。 首先请出西南财经大学校友代表、中国MBA西南联盟名誉主席,安盛企业集团公司董事长雍波先生,有请!(掌声) 雍波:尊敬的李平院长、陈教授、主持人,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首先感谢组委会的邀请,能够有这么一个很好的机会跟全国各个学校的MBA同学、校友交流自己的事,因为MBA的学习包括MBA校友组织的建立、发展其实跟我们的利益是切身相关的,我是2000级的MBA,在03年毕业,应该说在校的时候也是搞我们的联合会的工作,毕业以后也参与组织我们校友会的工作,在这儿想把我们这几年的校友会的一些活动的情况和一些想法给大家做一个汇报,希望大家能够多指导。 其实来学习MBA,我想在座的各位从报考之前到学习阶段,乃至于毕业以后,其实都是有一些想法,从我们自己的切身感受来讲,MBA或多或少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种改变其实是来报考之前就期望的,也许没有那么美好,但毕竟给我们的生活、事业带来了一些变化,对于一部分同学来讲,当然也包括我在内,我觉得这种变化是很大的,作为MBA它有一份情结在里面,这个也构成了我们在校的时候,毕业以后对MBA这么一个话题,甚至这么一个符号很敏感的这么一个情结。 我个人总结其实通过MBA的学习对我自己,重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重组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同时也重新地开创了自己的新的事业天地,那么学习MBA俗话说有三句话叫学知识、拿文凭、交朋友。其实这三句话里边包含的意思说得比较清楚,都是为自己的发展提供好处的,结合这么一个我们来学习MBA的目的包括我们的收获,校友会其实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么一个组织,刚才几位学友都分享了包括一些微观的办一些事情的收获,但是搞好校友会我们个人的体会也是比较深的,自己总结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关于依托母校的事情,因为MBA同学应该说毕业以后事业都是爬坡的时候,比较忙,也比较分散,恩对同学来讲,母校的这种感情是最深刻的,也是最有凝聚力的,我们个人总结确实依托母校,依托学院来建立一个我们校友同学这么一个长效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种依托,凝聚优秀的校友是我们开展校友工作包括组织校友会的这么一个前提条件,也算是一个基础。 第二个方面就是活动,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组织在于活动,有效的活动其实就是校友会的功能,也能达成我们这个校友会不管是什么样的定位能达成它的一些目的,我们谈到西南财经大学MBA校友会,包括在校的联合会的建设,依托母校、依托学院的支持和有效的开展活动这两个方面给我们体会比较深。 接下来我简单地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开展的一些活动,设备我们这个校友会的组织架构,在西南财经大学的这么一个组织里边,校内外合二为一的,在校的我们叫联合会,总的我们叫理事会,在校的部分我们叫执委,执行委员会,校外的我们叫会长,中间衔接部分叫秘书处,由秘书处来作为理事会的执行机构,而执行委员会是负责校内的我们的相关工作,这一点因为西南财经大学MBA比较早,到现在也有十年了,是在这么一个大概有五六年的活动里边总结的一个经验,就想把校内和校外的朋友互动起来,在校的时间很短暂,两年或者两年半,但是毕业以后是终生的,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纽带,把校内和校外的同学整合起来,这个是我们现在的做法。 我们的宗旨总结了五条,作为校友组织是校友的增值中心,就能给校友带来价值,而且是增值的,参加以后不仅是他自己会来参加花费一些时间、精力、代价,同时对他自己来讲是有收获的,同时也大城一个校企的互动平台,同学交流的桥梁,包括感情联系的纽带,最后我们算是一个愿景,能够打造一个终生学习的场所,这五条其实是我们在四五年联合会校友会的工作里面总结出来的我们的宗旨。从短暂的学习到毕业以后的这么一个终生的学习,包括我们MBA中心商学院跟企业的互动等等,我们都达成各方面大家的需求。 在工作开展里面其实大家都明白,不管是在校还是毕业,我们就看毕业以后大家的工作是很忙的,不管是经费的问题还是精力的问题都非常有限,在我们的工作里边,因为有个常设的理事会,我们每年会有一个理事会的年会来总结上一年的工作,确定下一年的工作,这定是长效的机制,当然也涉及到我们理事长、会长换届的问题,甄选的问题,保证这个组织有活力,同时监督的机制和规划的机制,这个是一年一次。 接下来会有一些点上的活动,爸爸我们活力MBA的校友会,包括我们的校友大会,包括我们依托于商学院学校搞的论坛,以老师为主的皇城论道,和校友论坛,包括我们的刊物,包括我们新年联谊,以及对外交流和日常的MBA同学的实习和就业的活动。 接下来我简单地给大家具体地介绍一下刚才我说到的理事会的年会每年一开,这是我们最新开的07年的年会,这个是一本刊物,这个刊物,我们认为很重要,这种传播其实不管是对于我们毕业很久的同学,他们拿到这本刊物的时候都会很熟悉,而且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到学校的发展,也看到MBA这个教育的一些新的进展,当然也包括一些我们同学的个人发展,内容很丰富,这个我们大概是一个季度一期,力图保证,现在还没有百分之百做到,力图保证我们的校友当然包括我们校内的同学都能收到。 同时我们的内刊里面做一些对社会各界的传播和交流,当时包括校企的交流,对内的交流我们有一个宗旨,通过我们同学的活动也能够提升我们MBA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微观一些是我们本校的,是西南财经大学的影响力,从宏观来讲也是整体MBA的影响力,因为人们对MBA有不恰当的传播和偏见,这个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个是我们的年会,新年联谊活动,像这些东西大家都可以搞,我个人认为同学的联谊是基于感情的,在辞旧迎新的时候或者在一些特定的时候,能够组织或者通知我们校友会参加,这一点从情感交流角度对校友来讲还是很必要的,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这个是举办的一些论坛,这个是联谊舞会,但在整个MBA的整体里边我们也有一个提倡,作为MBA的社会价值问题,说自己的事业发展,企业搞的多么大,钱挣了多少,官当了多大,我们也有一个社会责任,我们有八哥字的理念,叫团队、理想、荣誉、责任,在组织建设里面对内是这样实现的,对外的传播包括我们整个学院的MBA的这么一个文化的建设也是朝这个方面努力的,所以这个大家看到的图片是我们有一位校友,上面有两个慈善活动,一个是班级的,一个是个人的,一个捐赠活动。 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校友大会,校友大会是相对规模大一点,这个是首届,当然我们希望两年一届,一年一届可能花费精力比较大,我们在05年,今年在规划第二届,我们05年开了一次MBA的校友大会,这次大会西南财经大学到现在的校友大概有两千左右,这一次的会来了将近三分之一,没有到一半,但是规模我们感觉已经是非常大的了。这个是属于校友大会的一个内容,我们有一个理念,就是校友回来之后有什么收获,当然我们也是依托于学校,请到了学校在专业方面研究的专家来做一些论坛、演讲,就大家关心的宏观的或者微观的管理问题或者经济问题,校友大会我们的校长、书记都是全程出席,这一点也保证了我们依托母校,让母校对我们的校友表达这种感情也增强了一种凝聚力,回来之后的校友其实还是很感动,包括当年学习之后的一些情况、照片、经历,我们同学组织的时候把大家请出来,陈列出来,展示出来,让大家体会到了学校的真情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中间是我们现任的校友会的理事长,左右两边都是学校的领导,这是论坛上的交流,其实一个方面大家在分享一些毕业以后的经历,同时也是在探讨联合会,校友会的一些服务,这么一些话题。我们提到了把校友请回来,大家有什么收获呢?刚才有一个论坛,像这种拓展训练,年龄比较大的校友几乎也是热情参加,虽然谦虚说年龄大了一些四五十岁吧,是不是还有不到三十岁左右的同学一块搞,刚开始比较拘束,后来大家很快就放开了,活动就展开了,对大家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这当然是联谊性的活动。 各方面的包括这种文艺类的,游艺类的,保证我们所有回来的同学都有节目,可以很深入地参与与同学交流和互动。 刚才是我介绍我们首届的校友大会,最后谈一点关于MBA校友组织的感受,因为作为MBA来讲,其实是我们的一个身份和共同的品牌,我记得以前会把MBA打在图片上,现在太普遍了,没有再打了,但至少这个是我们的一个认同,这种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文化,是不是有一个共同价值观现在还不好说,但是它确实有很强的认同感,凝聚了同样的感情,所以我觉得在我们整个组织里边,这种感情和信任是我们能够联谊的基础,团结作为一种大家都提倡的,都能够双赢、共赢的这么一种方式,可以说是我们的一种文化、一种广泛的认同,最后达成相互的支持和合作,这个成果也是我们的目的。 所以我想校友会的开展各个学校不一样,另外一个酸甜苦辣,未必一下就能成功,但是我想继续往下做,一做就会有价值体现出来,而且我们随着开展的深入,包括同学的认同度更强,办法更多,我相信校友会参加的人数也会更多,包括今天的首届校友论坛,其实也是对各个学校的校友组织的一个推动,这种推动必然会带来全国的MBA校友同学之间广泛的交流甚至联合,所以最后也表达一点对我们组织者的感谢,感谢提供这么一个很好的机会,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听着雍波娓娓道来的介绍,看着内容详实的PPD,翻开我们手中的会刊,让我们感受到在校友建设方面的确有着丰厚的成果,感谢雍波跟我们分享的经验。(掌声) 接下来我们有请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代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周国来先生,为我们介绍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会建设的经验,有请!(掌声) 周国来:各位朋友,各位MBA的学友,下午好!很容幸能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在这里做一些交流,互相学习一下经验和教训,比雍波学友比起来显得很简单,就一页PPT,我们只好在介绍的过程中多讲一些实际的东西,这是我们的结构图,我一直放在这儿,我中间会跟大家交流一下,我们这边炫耀在哪儿,有什么经验和体会。 今天和大家交流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咱们交大MBA同学会发展的简要历程,因为历史可以告诉我们未来,也对它有所借鉴,历史有一个基本的架构给大家介绍一下,第二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介绍我们的定位和设想,和大家共勉和探讨。 首先我们交大MBA同学会我们是94年4月28号交大校庆101年时成立的,当时是我们第一届MBA学友准备毕业,当时我们有三届,刚好97年的时候是第一届校友毕业,那个时候我们考虑未来怎么办?走了就走了吗?和母校没有联系了吗?和师兄弟、校友之间没联系了吗?大家觉得不应该,所以当时发起成立了这么一个MBA同学会,为什么叫同学会?因为考虑未来这个组织既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现在叫同学会,我们校内叫同学会,校外叫校友会,当时所有的前三届同学都在一起每人出了两百块钱,以后成了我们的惯例,一个会员交两百块钱,组建了这么一个组织,这是第一个阶段,我们第一届的理事长潘敏,第一届的会长是上海出租车行业全国的老大,他现在还是我们的会长,这是我们的架构,会长下面是理事长,理事长是干活的,会长是举大旗和支持的。这是第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是从2000年开始,那时候我在学校刚刚进校,我99年的学校,我们今天来的是第三届的,我是第四届的理事长,也是上海交通大学MBA同学会的理事长,第二个阶段就是重新规范化的阶段,到了我们入校的时候,当时我们的副院长,现在是我们的院长,他想推动这么一个组织的建设,我们在校生为主,校内、校外联合起来搞了一个理事会,当时常务理事长担任了联合会的副主席,当时我们规范地建立起来了,请了两位构建了我们的专职秘书处,到今天还在,这也我们下面要介绍的一个经验之一。 那个阶段以后我们规范起来了,引领上海MBA交流的发展,当时的理事长是我们的第一届的第一级的班长,第三个阶段应该来说是一个高层阶段,是我们光辉岁月的阶段,我们的理事长当时是付恒,那我们组织了第四届MBA发展论坛,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举动,那天做得非常规范化,大家觉得我们那届的组织工作做得很好,当时的具体操办工作是现在的常务副理事长。 第四个阶段就是我又回来做理事长的阶段,因为我们理事长一直在校外,副理事长希望当年在校内找,因为我们有校外、有校内,第四个阶段我们叫可以重新定位发展阶段,就是我现在担任理事长的阶段,这就是我们目前的架构,早期的时候办公室可能没划在里面,我们也没有校内联合会这个机构,早期就是会员代表大会,全体理事会议,第一届开了,后面一直没开,不可能三千多个校友,如果加上在校生的话,可能有五千来个,怎么能开得了会呢,即使一个班开会也会觉得人多,所以我们开理事会,我们下面是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我们理事会就是决策的,我们几个理事长在一起定了什么样就一起干了,因为在组织初创阶段不可能有这么多成绩,而且会长的成绩就是举个大旗的作用,所有的事情都是我们理事会定了怎么干。 但是你定的话如果不符合潮流,不满足大家的需求,你肯定是没有价值的,你定了也是白定,这是我们现在的一个组织架构,也经历过这么多年的一个发展,早期像左边那块基本是这样,包括专职秘书处,右边那快是我们刚刚成立的,去年12月31号成立的,在校生联合会,希望有一个明确的分工,我们理事会以校外为主,但是我们会指导校内,在校生联合会使各个学校在读的学生进行交流,因为每个学生都要形成自己的网络,每一个学校都要形成一个纵向的网络,从历史的到现在,我们现在理事会任何一届的学生都有,现在理事会只招收校外的,校内的合格了,毕业了,经过审查批准进入我们的理事会,这是我们同学会的简单介绍。 第二个问题介绍一下我们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及我们的一些定位和设想,上海交通大学MBA同学会自它成立起,它的设想到目前基本上还没有变过,虽然做的工作有很多的调整,我们当年成立的时候就定下了我们的宗旨,沟通校友之间以及校友和母校之间的交流,促进他们的发展,回报母校,帮助交大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作出自己的贡献,为中国民族的振兴作出我们的贡献,所以我们是什么样的阶段呢?首先促进校友之间的发展,只有成功了,他才能回到母校,才能回报社会,这个基础上我们提出回报母校,回报社会,因为交大的思源是回报母校,我们现在还有许多已经在做的回归母校,回归社会的事情,比如一些慈善事业,一些在学校里边,我们做学生的导师有很好的机会帮助我们的师弟师妹们很快地进入工作环境中,提供就业的机会。 我在北大筹办上海运营中心的时候,第一批就招了六个上海交大的学生,但是这是历届校友对自己的母校可能要关照一些,而且有个好处他也不会给你乱来,因为有一层关系在那儿,隐隐约约地相互制约,你不能坑了他,他也不能坑了你,这就是校友网络的价值能得到一个很好的体现,这是我们的定位到今天没有变,这是越来越清晰地明确了,我们要促进校友之间的成长,这件事情做好了才有生命力,受到我们校友会、受到学校帮助的校友更加容易回报社会,不是把已经成功的校友拿过来,做他的工作,向他捐赠,有的感受到了校友会的价值和学校的价值的校友才真的能为这个学校带来未来更大的价值。 所以我们有了这么一个定位以后,我们的设想是什么呢?我们先抓理事会建设,不是泛泛的什么都做,我们改革也是从这点,因为我们早期的时候,从一个教训来讲,就是校内校外不分开,一个导致校内的学生积极性不够,你要知道只有北大一定的责任感,他才能更好地发挥他的能动性,由于我们早期都是校外的理事长,其他人只能做部长,那个不行的,所以我们搞的一个联合会,他们都是一些风云人物,我为什么这样改革,当年我们就是这样做的,现在我做理事长我能切身体会到他们能做到,而且有一个私心就是把他们解放出来,因为只有一个理事长,下面只是会长、部长的时候,你的责任不大,老会被细枝末节的小事牵连,这也是我们不愿意做的事情,因为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所以应该把有限的精力放在这上面。这是我们变革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变革以后就想在理事会里头专注于做校友工作,做理事会建设,我们当时的理事会考虑到不能太多,因为太多没法决策,一般控制在二三十人,我现在提出的目标就是在今年建成一个百人理事会,现在我们有63个理事,马上会再发展一批,怎么发展呢?用理事推荐理事的办法,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通过成了我们的理事,每个理事每年交一千块钱,搞活动我们想办法弄一些赞助,搞大型活动也是拉赞助,交大一直是这样的观点,同时要自己创造这个条件,我很羡慕中欧,专门去中欧取过经,我们怎么向他们学习呢?交大是他们的控股,董事长是他们的校长,当时欧盟和他们建立合作这个项目,其中很多老师是交大的。我们向他们取经,特意拜过他们的校友会,他们专门有这么一支组织机构,学校花钱,一支很强大的,待遇很高的机构做这件事情,有好几个人,也有很多的经费做这件事情,所以风声水起,所以我跟学校的老师做不了,MBA同学会用这种方式,我的本科生怎么办?我的研究生怎么办?我的博士生怎么办?我的EMBA怎么办?我们都花这个钱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又回到我们的一个成功的经验里面有一点确实校友的持之以恒长期的奉献精神,奉献的精神里头也有一些,对自己的发展也有好处,但确实是不容易,我们到现在10年同学会,我们现在只有四届,我们上届理事长是95级的学生,到时候该挑担子,他原来是理事会的理事,创建同学会的时候他回来挑这个担子。让他继续做还继续做,做我们常务理事长,组织日常的工作。 我是做了第二届的,回过头又来做第四届,当时是作为校内的学生,业界的一个校友,可能未来还会有一些好的校友不断地介入我们的这么一个机构里头,包括最近我们的一个校外的几个副理事长都是毕业很多年了,有97的、有96的,有98的都是一帮诸侯,他们做我们的副理事长,我们一年搞四次沙龙,是促进理事在人文上的进步,还有一个沙龙是体育沙龙,我们每个星期八学校很好的运动俱乐部包下来,我们理事在里面活动,锻炼身体、相互交流,一个月搞两次,这个学校对我们的支持很大,免费的,比这个场地不小的,还要大一点的搞理事运动,这就是我们理事会建设的一些小的经验,我们理事会先把理事会真正建设好了,才谈得上为三千多校友服务,你理事会建设不好,谈何容易为三千多校友服务,你精力不够,时间不够,而且我们觉得我们最主要是建立一个品牌,如果大家知道上海交通大学有一个强大的理事会,这个品牌就有了,师弟和师妹们为此获益,同时大家积极参加理事会的话,我们就成功了,如果促进理事真的发展了以后,一定不利于回报我们的母校,回报社会,这是我们的一些设想。 我们的经验还有一个专职的秘书处,要花点钱,所以说交大相对来说不会出大的问题就在这儿,有两个专职秘书,当你工作很忙的时候,专职秘书就让他自动运行,靠这个机制来保证这个同学会能够稳定地长期的发展下去。 前面介绍了一些奉献精神,一个传承精神,奉献还包括传承,我们现在看历届的校友还在这些服务,我们第一届的会长王国平现在还在当会长,其实我们副会长有一批人是层次比较高的,像华东电网公司的董事长也是我们的副会长,在香港打了上市集团的副总裁。我们历届都联系起来了,有这个传统比较好,有很多学校现在要建校友会,存在一个问题,怎么把外地的联系起来,因为大家离开学校很久了,当然不容易,刚开始就这样了。 还有一个经验就是要有比较好的组织架构,比如说我们这个架构,我们会长和副会长是一种荣誉,每到大型活动的时候,交大大型活动邀请会长副会长出席,我们有什么活动的时候,给他们作作为一个重点嘉宾,这些人有成功人士和我们历届的理事长退下来的当副会长,我们理事长和副会长这个团队是办公的结构、不仅仅是总经理,总经理和董事会都在这里,相当于监督机构,那个机构我为什么不叫秘书长,事实上就介于秘书长和会长之间,既不是秘书长也不会会长。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校的积极性,原先办公室有脱节,我们让他们参与,多抓一些在校生,我们协助他,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由于时间关系不能给大家做更详细的交流,大家如果有什么感兴趣的地方,我们可以私下交流,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感谢周国来,感谢两位与我们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接下来是我们论坛的讨论时间,我知道我们在座的很多学友都仍然在从事着校友会工作,对于其中的酸甜苦辣都会有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可以交流和分心,鉴于人数和时间的关系,请大家发言尽量简洁,争取每位发言在五分钟以内。 交大校友:刚才我们的理事长介绍到了,我想说两个事情,一个就是关于我们理事长刚才介绍的情况我先做一个补充,也是我一直想说的一个事情,我们这个论坛和我们的校友会都存在着或者一直传承着一种校友的精神,我们有时候做一种事情的时候,没有人让我们做什么,或者没有人组织我,我觉得这是我们做这个论坛和校友工作,最重要的是我们这些校友怎么想的,我去做什么,我怎么把这个事情主动地做,主动地凝聚一些力量,凝聚一些资源,然后发挥发射,来给其他的校友、学弟学妹或者给母校做一些回报,这个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也是我们一直坚持做校友会的精神,我觉得我们在学习他们,我被前几届的前辈们的精神感动着,我们的校友会做的时候从来不依靠学校,原来做这个论坛的时候,我觉得现在这个论坛发展到现在已经有很大的进展,无论从组织上,从规模上,都非常地好,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已经学校和组织加入了很多的支持,因为我知道,我看好多EMBA的老师,MBA的老师,以及我们各个部门的老师都已经参加到这个论坛当中,但是我知道在前四届当中,我们所有的从机场接站全是在校的MBA学生,没有一个老师,我觉得还是要传承,MBA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要用自己的力量去组织,像我们这个论坛也是这样的,这个论坛给我们的校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原来这帮老朋友都想找一个地方聚一下,现在我们有一个组织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把他们的精神和力量很好地发挥出来,给我们的后来者有很多的启发,这是很重要的一点。 我建议在我们做校友会工作的时候,更多的想到一点就是我们怎么去回报,怎么参与,怎么主动组织,而不是等着别人鼓励我,发动我,这是我的一个想法,谢谢!(掌声) 重庆大学的校友:我是2001级的学生,04年毕业,我现在还清晰的记得,今天上午我们的师兄说的一句话,一滴水不想枯萎就得汇入大海,我们看到我们的MBA纷纷汇入了校友会的大海,不过这里我想谈谈我另外的观点,我们看到我们的校友会,都是以学校为单位的这样一个论坛,这样一个组织,其实我们完全还可以打破学校这样一个界线,筹建、筹划地区性的MBA联谊组织,在我们重庆已经在策划组织,叫做重庆MBA俱乐部,不是重庆大学MBA俱乐部,因为大概来讲重庆有一个特点,重庆大学是重庆地区唯一的一家拥有MBA培养机制的学校,所以在重庆的主要的MBA都是毕业于重庆大学的,但是除了这些毕业于重庆大学的学员以外,还有很多优秀的毕业于其他院校的,比如财经大学、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的学员,他们工作、生活在重庆,所以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地区性的联谊组织能够把大家团结起来,在未来的重庆MBA俱乐部里面,我们准备叫做首席服务网,服务于广大的MBA校友,感谢各位!(掌声) 主持人许莉:谢谢! 内蒙古大学校友雷蒙:作为内蒙古大学在这儿请求今天的论坛帮个忙,咱们这么多朋友谈校友论坛,能不能以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的名义给每一个像我们处在西北地区,欠发达地区的MBA的院长写封信,告诉他组建校友论坛,以您的名义写信我可以带过去,会带来很大的促进作用,谢谢!(掌声)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给的建议!大家都知道雷蒙是我们MBA群体中的名嘴,他一发言大家都不敢说话了是不是?其实坐在这里有我们50多个学校的校友代表,我们听到的发言数量还不到四分之一,有请! 上海大学的校友:本来我想多听听大家对校友会建设的意见,因为上海大学成立的比较晚,我们07年才是第四届开始,但是从我就任联合会以来,对组织学校的活动我感觉是这样,校友资源对于新成立的学校来说并不太多,但是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一块,大家毕业之后怎么和学校联系,怎么能在一个城市的组织里大家相互沟通、协助、共同发展,现在我们上海在不同主题的组织下,我们有一个上海广交会,它不是一个什么固定的组织形式,我们是把上海MBA组织在一起,也是大家沟通、交流的机会,如果每个学校,全国这么多学校的MBA学员组织起来很困难,所以我们先把城区的资源整合在一起,这样每个区有固定的组织或者固定的联络机构,这样把全国组织在一起相对容易一些,而且每次组织活动的资金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经验,活动的所有费用基本上都是AA制,这样可能对活动的主办方和常设机构的压力可能会少一些,这是我们的一些经验,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非常感谢!有请! 陆腾:我简单讲一件跟我们相关的事情,大家想想后天礼拜一大家在干吗?作鸟兽散。远了不说,我们MBA参会代表里面,600个学生100个校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资源库,我要说一点个我们相关的事情,我们做了一个邮件组,这个邮件组里面有430多个人,可以说从第一届到第七届,你随时随地可以跟他联络,唯一可惜的是,我们一到七届的信息不是很畅通,所以我们用了很多方法,我们从一届到七届的参会代表,当时包括我们的第八届,逐步逐步走向社会,逐步逐步把握着社会各个交流方方面面的资源,我觉得要做好MBA,我们虽然算是全国的带头人,应该是每一个学校的带头人,我们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希望第八届的代表能够登录到这个组织里面,保证我们这个发展论坛永远不散会,我们随时随地可以找到我们每一个朋友,我刚才看到论坛的主办方做得非常好,做了一个校友论坛的校友录,所以大家还四还没有到组织里的还登个记。这是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是刚才讲的广交会,这个也是我们办MBA活动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有两个事是我们始终没有做好的,就是赞助,作为一个广告的投放商,我的受众三千个,三千个人各买一辆汽车不现实,最后做点快速消费品,作为全上海市来讲,也不过就是三万个人,所以说你说拉赞助没那么容易,那我们怎么办?刚才校友讲了,我们一起摸索出来的,是AA制,我们基本上每两个月我们在一个地方跟一个茶餐厅谈一谈,我们来一个人,你收30块钱,50块钱准备一顿饭,我们定期做一个机会,对每个学友做一个开放,你愿意来就来,你愿意来就自己买顿饭跟大家交流,你愿意在这个上面干什么都行,广交会,广交朋友,你可以跟他互相认识,单身的来做单身聚会也可以,我们也逐步逐步摸索比较宽松的模式,应该讲我们已经办了不少,应该讲是比较受大家欢迎的,提供给大家一个思路。 我来之前我们刚刚发起了倡议,我们成立了上海MBA的车友会,现在有20多辆车,为什么叫车友会呢,因为有车的人算是MBA里的中层,太高层的说实话也不会跟我们一起玩儿,没有空,没有时间,中层的这些我们能够聚在一起,这些人我们能够凝聚起来,而且我们的活动范围可以说是非常非常广泛,因为有车嘛可以长途跋涉,相对说这个人群它的一些需求不一样,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一种团队,还是那句话,推动我们MBA资源之间的共享和互动,因为我们MBA资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资源,我相信我们现在所有在座的同学所做的事情,我们共同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把这个资源库挖掘出来,达到不仅是我们,我原来是做品牌,把MBA这三个字做得响亮一点,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事业,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有所支持,有所推动,有一个巨大的一个后备的基地,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感谢陆腾,谢谢!感谢他为我们创立的邮件组为我们做了很多沟通和联络的工作,谢谢!(掌声) 上海理工大学校友:今天很高兴能在这里和大家见面,谈到校友会这个问题,我非常赞同刚才重庆大学的代表和上海大学的代表的观点,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情况,因为在上海有很多高校,像交大和中欧,我觉得他们的校友会做得非常好,但是我们学校由于招生的规模和客观原因的限制,可能在资源方面没有那么充分,我在这里想表达一下,像我们做的好的校友会,可不可以给我们学校一点支持?一方面是信息方面的沟通,比如说大家在组织一些活动的时候,可以给我们也有一个通知,另外比如说在具体的组织活动当中,如果说需要用得着我们出力的时候,可不可以让我们参加起来,我觉得其实天下MBA都是一家人,有的时候考虑到具体的实际情况,是不是可以打破学校的界线,我有谈这一点看法,谢谢!(掌声) 主持人:非常感谢,鉴于时间关系我们再请一位同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友:我参加了两次论坛,一次是上海交大第四届的论坛,今天又参加了我们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这样一个论坛,但是我感觉到这个论坛一届比一届办得好,一届比一届的规模恢弘,在上海参加那一届论坛的时候我感觉到,以后大家怎么办MBA的论坛呢?因为他们办的非常成功,他们无论从接待还是从会议的场所选择,应该说我感觉到非常难以超越,但是今天我参加的这个论坛以后,感觉到进入了人民大会堂,我在想下一步如果哪一个学校,接办了这个论坛,到哪儿去办呢?也可能会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惊喜。 第二个我介绍一下北航的MBA校友会的情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友会,特别是MBA的校友会,每年有一个论坛,咱们MBA联合会成立比较早,在论坛上请学校毕业的MBA学生来进行专题演讲,这是一个。第二个在每年MBA开学的时候,请往届MBA校友来进行讲述,特别在校的MBA,他们在来学校以前应该说对进入学校感觉到期望值是非常大的,有一些同志工作好多年了,一个是在工作上,在事业上,在家庭上可能都比较成功,想通过MBA的学习马上成为职业经理人,回来赚到大钱,因为宣传了收储是比较高的,但是他来了之后感觉到老师教的和自己的差距比较大,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失望,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的情况,我们MBA进行发言,一个是能不能成为职业经理人还在自己的修养,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通过这个学习可能能锻炼我们的思维方式,同时在联合会的年会论坛上,请校外辅导员,MBA毕业的校友,我感觉挺好,同时每年都出版这样的通讯录,在这儿我有一个倡议,我经常看到MBA网站应该说办得还不错,成为我们交流的场所,可能我们在座的MBA校友,师长、师兄也都经常登陆这些网站,能不能通过这次论坛建立一个中国MBA这样的一个学报,或者中国MBA这样一本公开发行的杂志,这样我相信供应量会很大的,可能比我们每年办一次论坛的影响要大,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谢谢! 北京理工大学校友:我是06级的MBA毕业生,听了众多学哥学姐的介绍之后,我现在有一个感受,因为咱们是中国MBA发展论坛,所以请各位学哥学姐多多关心一下在读的MBA,因为在读的MBA是中国MBA发展的潜力,即将成为MBA的大盘蓝筹股,谢谢!(掌声) 主持人:鉴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自由讨论时间就到这里,今天还是星期六,到星期一我们还有时间,我们今天晚上还有晚宴,明天还有一天的时间我们再进行充分的交流。 非常感谢各位学友的精彩发言,我想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即使发光也只是浩瀚夜空中的一颗小星星,但是我们所有MBA的同学都能加入进来,汇入进来一定会带来光明的满天繁星,今天我们MBA校友论坛应该说取得了很丰硕的成果,经过会前的沟通和讨论,我们也把大家对于促进校友沟通和合作的意向加以会聚,形成了关于校友沟通、传承合作的宣言,下面有请苗大林同学为大家宣读本届校友论坛的宣言。 苗大林:谢谢!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北京宣言,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MBA教育到今天,已经大约有十万名MBA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MBA群体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成为我国企业管理者职场上的中坚,今天我们MBA的校友代表相聚在人民大学,目的是促进各地区MBA校友之间的交流,搭建各校MBA的沟通平台,进一步彰显MBA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协力实现我们的事业发展目标。 我们郑重宣誓,根据自愿的原则在各校建立MBA校友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MBA校友沟通平台,并将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作为中国MBA校友每年开展全国性交流的载体,交流各校校友会工作的经验,通过各校行业与地区分会的网络交织,进一步整合MBA校友资源,以增进和深化全国MBA校友之间的沟通与联系,通过MBA校友自身价值的实现,提升MBA品牌价值,实现MBA校友在事业发展和职业成长过程中的和谐、共生,2007年5月19日,谢谢大家!(掌声) 主持人许莉:让我们在掌声中回味本次论坛的成果!(掌声)我们期望本次论坛中通过经验的分享,思想的碰撞能够推动MBA校友们进一步地交流与合作,为此外各地区、各行业的MBA校友们的交流迈出有意义的一步,希望校友论坛可以传承下去,成为MBA校友们交流与分享的盛会。为此我们特别制作了一面旗子,我们想让它承载着我们传承和合作的美好愿望,见证我们MBA校友沟通合作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有请各位MBA校友代表在台前这面旗子下签下各自母校的名字,有请! (MBA校友在宣言条幅上签名) 主持人许莉:在本次论坛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要将这面承载着传承希望的旗子交给MBA顾问发展委员会,有请MBA顾问发展委员会的朋友上台。 (交接宣言条幅) (掌声) 主持人许莉:本次校友论坛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 (第八届中国MBA发展论坛校友论坛结束)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