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5月17日 16:16 新浪财经

  

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

6·18组委会办公室主任、福建省政府驻京办副主任、福建省发改委副主任林锡能在活动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相约未名湖畔 唱响“6·18”品牌——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成立侧记

  京城五月,暖意浓浓。5月12日,在美丽的未名湖畔,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正式宣告成立。这是落实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黄小晶对北京大学“关注‘海西’发展、聚焦福建‘6·18’”社会实践团实践报告重要批示精神的具体举措,也是福建省强化校省合作,推动项目成果转化的一个缩影。

  实践报告受省领导重视

  这里人们不禁会问,北京大学缘何会成立海西发展研究会,聚焦福建“6·18”?此话还得从 2006年8月说起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福建省驻京办副主任林锡能向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副书记郑清文 提起福建的 “6·18”,令他们俩都想不到的是“6·18”让北大学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网络上发帖招募到参加培训、动身前行,还不到三天,北京大学“关注‘海西’发展、聚焦福建‘6·18’”社会实践团就宣告成立,在福建省发改委的支持下,一行10人前往福建就“6·18”所对接的项目进行社会调查与实践。

  经过半个月的调研,学子们完成3万多字的实践报告,详细记录了实践团在福建省、市、县三级发展改革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分南北两组共赴南平、三明、龙岩、漳州和福州五市,对海西发展、40多个“6·18”对接项目、“6·18”网站,“6·18”博览进行了实地调研和积极建言献策。

  令学子们想不到的是,实践报告引起了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收到报告后,亲笔批示省发改委要“感谢这些学子的对家乡的关心”。黄小晶省长批示:“我认真阅读了给我的信及所有的建议意见和感想,深为同学们对家乡的热爱所感动。同时我还注意到考察团成员中还有北方的同学共同参与对海西区建设的思考,这是难能可贵的。尽管同学们在闽工作的时间不长,但有这种认识是超乎我的想象。在踏上社会之前接触一些实际,从中感悟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的差距、美好的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不足,可能会有许多新的感悟,这既有助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不断完善,又有助于同学自身在踏上工作岗位后更加脚踏实地,实干兴邦。可谓双赢。”

  黄小晶省长要求福建省驻京办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特点,多联系科研单位、大学等,集北京及全国各地科技力量为建设海西区挖掘新的更多的项目源,还指示省发展改革委认真研究学子意见,一定要办好“6·18”。

  车上学理论 下车就实践

  这是一份什么样的调研报告?他们又是如何得出的?临行前他们聆听了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主任张志南关于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报告,使他们对福建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了初步的了解。“书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社会实践团的指导老师北大团委副书记郑清文要求学生时刻牢记古训,到实地调研,开拓视野,丰富阅历,锻炼能力。

  在社会实践团来到福建之后,福建省发展改革委项目成果推进处林文斌处长就带领团员,马不停蹄地奔赴南平、三明等调研目的地。为了节省时间,实践团顶着烈日、冒着酷暑,一路风尘仆仆。在车上,林文斌向他们介绍四届 “6·18”的概况,使同学对 “6·18”有了基本的认识。一下车,同学们参加座谈会,深入企业、拜访业主,了解当地的自然人文概况、经济发展状况和参观“6·18”项目成果交易会的成果,为企业和地方提出自己的见解,探寻“6·18”的真谛,融入到海西建设的滚滚洪流中。来自北大信息科学学院的谢烨不无风趣的说:“我们这是在车上学理论,下车就实践呀!”

  在实践团成员参观福建建殴颖食物产有限公司时,建殴市发改局局长陈志华介绍了该企业的发展历程,该企业投资额多少、产值多少,该企业在“6·18”上尝到的甜头等等信息都在那滔滔不绝的介绍中一一道来,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也道出了自己个人的想法。成员们一个个问题在陈志华那里都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当介绍完后,实践团成员们向局长索要了名片,此时来自北大中文系的杨元美以惊讶的眼光看着局长,道出了这样一句话——“啊……原来你是局长啊,我们一直以为你是该公司的老总呢?”。原来娴熟的业务,使实践团成员们错把局长当老总了。

  正是对一个个“6·18”项目、政策、展会、宣传等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了解与调研,使他们对“6·18”对政府、对企业、对科研单位和“6·18”的前景,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使他们对福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北大法学院硕士生卢小丛深有体会地说,回到北大后,除了继续认真学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增强自身的修养与素质外,还要进一步关注“海西”、宣传“6·18”,争取毕业后来闽工作,为福建的发展添砖加瓦。

  京闽携手谱海西新篇

  众所周知,北京是全国科技力量最集中、科技辐射能力最广、自主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28%的国家重点实验室、33%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5%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30%的国家重点学科设在北京。而北大作为世界知名高校,这里人才荟萃、成果丰富。事实上,这几年,通过“6·18”平台,北大与福建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已越来越紧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达31项,总投资达3亿多元。北京大学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林忠平怀着对家乡深厚的感情,不仅把福橘、茉莉花、茄子、烟草等带到他的实验室种苗的组培,而且与中国运载

火箭研究院联手,把闽侯的橄榄苗送到太空进行诱变。记者在他的实验室里看到从太空遨游回来的橄榄苗正躺在实验瓶里吐着嫩绿的新芽,林教授说,目前实验正在进行,他们希望通过对橄榄苗的组培,改变其成分,培育出高产和品质更优,能适应不同环境生长的新品种。林教授希望希望通过“6·18”平台,与福建更多的企业合作,把更多先进适用的项目成果转化到家乡落地。

  5月12日晚,象林教授一样热心家乡建设的北大教授、学生有100多人参加了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的成立大会。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主要发起人黄琳说,研究会以关注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增进北大学子乃至社会各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了解和认识为主要宗旨,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加强产学研机构的联系,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学以致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贡献自身的聪明才智。

  据了解,北大“海西”发展研究会指导单位包括省政府驻京办,“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组委会。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文申,百忙中来到成立大会现场,欣然接受了同学们的邀请,担任北京大学海峡西岸发展研究会顾问,他高兴地告诉记者,随着福建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福建省在全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福建青年学子和各界人士来北大学习和进修,也越来越多的北大专家学者以福建为基地开展学术研究,福建与北大的省校间经济科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福建省根据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思路,在海峡两岸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理所当然的引起了北大师生的热切关注,北京大学海西发展研究会就是以在北大学习的福建籍学生为主组建的,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研究对象的学生社团。希望同学们以该社团为依托,在福建省有关方面的指导下,深入实际,认真研究海峡西岸区建设中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献计献策,作出无愧于北大和家乡父老的贡献。(王秋苹)

  相关报道:

  北京大学海西发展研究会成立

  第五届“6·18”更实更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