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财经 > 会议讲座 >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大奖 > 正文
杜邦中国
经历百年仍然充满活力的字号老店应该算是凤毛麟角了。名列“财富500强”企业之列的杜邦公司已经有了205年的历史。这是世界工业界的一个神话,是杜邦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指引、支撑并延续着这个“神话”,那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它倡导“安全、环保、健康、职业操守”和“尊重及平等待人”,体现了对人身、人格及人权的全面重视和保护。在这些优秀理念下,经历多年的磨砺沉淀,杜邦形成了优秀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与实践:
它采用了以工作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工作责任范围三方面因素为考核标准的曦氏岗位等级系统及晋升系统;
它按照特有的5个领导才能标准、23种定向发展模式和4个象限的测评,为员工的职业发展定位、指出方向,并据此层层打造接班人梯队;
它以严格的制度条例、贴心的“员工援助计划”为保障,关心着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平衡着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进入21世纪,杜邦公司在凭借以往在化工及能源领域积累的丰富经验,向生命科学及高新技术产业迈进。在未来的前进道路上,杜邦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其企业核心价值观念,践行其对员工和社会的承诺:“我们品格高尚;我们尊重自然与生命、安全工作;我们与人和睦相处、精诚合作。每天回家时,我们都将是神清气爽的。
摩托罗拉
它是一个以技术创新而闻名于世的通信业巨人,经历了79年的发展与变革,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对人保持不变的尊重”是其企业文化的核心之一。
自从进入中国后,便很快提出“管理人才本土化”的战略,并于1993年建立了摩托罗拉大学中国区,通过“中国管理培训计划”,使其管理层中中国员工的比例由1994年的11%上升到目前的90%,人才本土化的程度走在了全球500强公司前面。
它在中国设立了“摩托罗拉中国丽人商会”,开拓了女性员工的职业发展空间。目前,其中国公司中女性员工占员工总数的52%,女性在经理层以上职位中占28%,在总监级以上职位中达16%。
它倡导顺畅通达的内部沟通,建有“开放式沟通制度”,任何员工在有疑问或不满时,都可以直接找上级反映、解决;。
面对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它正在把中国公司建设成全球的研发和生产中心之一,进一步提出了人才全球化的战略,这让中国员工有更多机会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诺基亚
它来自芬兰,以“科技以人为本”而深入人心,它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话生产厂商和领先的移动设备提供商,落户中国已近二十个年头,并成功打造了“本土化的国际品牌”。
21世纪,它将中国作为其全球的人才基地,实施了一系列本地人才培养计划及接班人计划。以诺基亚学院为依托,它在人才培养上不遗余力,让所有正式员工每年享有十四个工作日的法定培训时间;而与培训相辅相成的内部工作机会、内部轮岗计划,使具有不同经验和背景的员工转而从事完全不同领域工作的例子屡见不鲜。
它不仅致力于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政策,还通过“股票计划”、“利润分享计划”等多种奖励措施,建立并鼓励员工分享成功。
它强调透明的内部沟通,每年进行一次全球范围的公司上下共同参与的“倾听你的心声”员工意见调查,为员工提供畅所欲言、共同分享公司价值观和其它观点的机会。
它鼓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了学习、生活、健康、理财等方面的资助计划。
以上这些无处不渗透着其相互支持、团队合作、分享信息、庆祝成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平等沟通的文化精髓,而正是这些引领诺基亚走向持续的成功。
中集集团
它创立于改革开放之初的深圳,从1996年起,10年来集装箱产销量一直保持世界第一;上市12年来,它一直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知名蓝筹公司;它的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在国内和海外拥有4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40000人;它是用“诚信、专业、创新”打造的中国最具价值的品牌之一。
它完成了《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纲要》,实现了集团总部与下属公司之间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四统一“理念统一、框架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形成了“灵活规范、追求卓越”的集团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集团的持续成长保驾护航。
它提出了“德才兼备”和“中集化、专家化、国际化”的用人标准,它自主研发了素质模型和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实施了结构化人才甄选。
它构建以“高竞争力的报酬”吸引“高竞争力的人才”取得“高竞争力的效率”3P薪酬管理体系,倡导相对规范、透明、直接的收入分配方式。
它搭建了“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 目前已开办8期经理级干部培训班,经过3个月的集中脱产学习,75%的人已经走上了更高的管理岗位;并与美国著明商学院联手合作开办国际MBA,选送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员工进行为期两年的学习,以期在实践中打造国际化人才。
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
它是由香港东港(锦州)投资有限公司和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中外合资大型发电企业,具有年发电70余亿千瓦时的生产能力,是辽宁电网的骨干电厂,多次入选辽宁省外商投资企业纳税百强行列。
近年来,公司积极进行技术改造、科技攻关及节能降耗等项工作,以压降成本为主线,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以企业文化建设为平台,完成了由生产型向经营的转变,也完成了员工思想由国企单向思维向市场竞争双向思维的转变。
尤其在公司各层人员的选拔任用上,采用了公开、公平的竞聘上岗机制以及岗位素质模型、无领导小组讨论等先进的人力资源技术。这些措施既增加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使得能力匹配日趋合理,又使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职业发展结合起来。自2003年实施此政策以来,先后有1136人通过竞聘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新的用人机制与方法曾被辽宁省政府授予辽宁省企业管理进步一等奖。
德力西
德力西,一家以生产高中低压电器、输变配电气和工业自动化控制电气为主的民营企业,在二十年间,从一个热继电器检测室,发展成拥有万余名员工,50多亿资产,位列中国500强的超大型民营企业。
“德报人类,力创未来”,这是德力西秉持的企业精神。始终不渝的“人才强企”战略,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三顾茅庐聘请退休工程师加盟创业,到设立职业女校,培养出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忠实员工,德力西将企业的文化力成功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如今,德力西研制的电气产品不但帮助“神五”、“神六”飞上了太空,其持之以恒的人才战略,业已成为帮助企业飞上蓝天的加速器。
南方电网
2006年,全球500强公司排名,中国有23家公司上榜,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近3000亿元的总资产和2200亿元的营业收入,名列第266位,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电力集团。南方电网涵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电网,是国内结构最复杂、科技含量最高的电网,也是效益最好、发展后劲最强的电网。
企业的财富由全体员工的共同智慧与劳动凝聚而成。因此南方电网将企业做强、做优的重点放在了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上,他们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核心价值观,用“人才价值本位”代替了“官本位”,凭借分配制度改革激活团队,使关键人才充分发挥才智,让智力资本的投入产生高额回报。
龙行万里,网卧南方。南方电网坚信,只要网聚16万员工的能量,就能点亮整个南中国的夜空。
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COVEC)
在太平洋岛国巴布亚新几内亚人迹罕至的大片原始森林和沼泽上,他们修建了一条著名的“柏马公路”;在西部非洲马里,他们建筑的足球场,成为“非洲国家杯”足球赛的主赛场;在中部非洲加蓬,他们援建的国民议会大厦,受到加蓬总统的高度赞扬;在我们的西南邻邦越南,他们建造的两座大型糖厂,日产上千吨蔗糖。他们,就是在非洲、南太平洋和东南亚地区享受盛誉的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
作为最早进入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的中国企业,历经30多年竞争激烈,中海外深刻了解到,无论是企业间的竞争还是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和“业绩至上”的理念,以事业、待遇和文化为手段广纳贤才,为自己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水准的一流团队,让这支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团队,在异国他乡,与当地人民一同建造美好的家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他乡寒士尽欢颜。
中核四○四总公司
这里曾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的诞生地;这里实现了我国核武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创造了震惊世界的五个第一;周恩来总理曾指出,“这里是全国人民利益、乃至世界人民利益之所在!” 这里就是中核四○四总公司——一个曾为中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的老牌国企。
由于历史原因,改革开放后,四○四曾经一度低迷,然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至上的管理战略,又使企业重获生机,爆发出核聚变般的巨大能量。“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与使用”构想的提出与推行,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孤立的制度管理向科学高效的体系化管理迅速过渡。如今的四○四,朝气蓬勃,活力十足,他们坚信“人才造就企业,事业成就人才”的“辩证法”,向科技要动力,向改革要出路,向管理要效率,他们紧紧抓住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走上了光荣的复兴之路。
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
成立仅一年有余的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合作总公司无疑是一家崭新的企业,她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旗下六家子公司重新组建而成。然而,企业的重组并不像旧瓶装新酒那么简单。公司在一年时间内,由原来分属机械、汽车两个行业的六家企业完成了由资产、机构、人事上的“形合”,向制度、秩序、文化上的“神合”的转变,实现企业的“神形”合一。
从“形合”到“神合”是中汽国际新生的标志,文化的融合则为中汽国际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文化的交融与重构,企业精神的确立与统一,使企业如凤凰浴火,涅磐重生。中汽国际在重组的短短一年之内,迅速崛起,不但彻底改变了经营业务单一的局面,拓宽了事业版图,并且使得当年利润总额,达到重组前六家企业总和的8.8倍!中汽国际的成功重组,堪称2006年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教材上一个经典案例。
十佳人物颁奖词
陈玮——Hay(合益)集团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
陈玮,曾就职于可口可乐公司和耐克公司,也曾就职于Hay集团位于波士顿的麦克里兰领导力与创新研究中心,自1994年起,便在中国从事管理及领导力发展咨询服务,而今他是Hay集团大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及全球合伙人。
早在2001年,他就认识到,中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高速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卓越企业家。于是他提出了“建立中国CEO国家队”、“再造一千个柳传志、张瑞敏”的理念和主张。
基于这个理念,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领导Hay集团海内外的顾问专家团队进行了“中国卓越企业领导人素质模型研究”项目。通过对数十位中国领先企业的领导人的深入研究,发现了中国卓越企业领导人的成功基因,也揭示了他们的优势和有待提高的地方。这项成果的发布和应用将会极大地推动中国企业对各级领导人培养问题的关注,并将为未来一代企业领导人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张建国——中华英才网总裁
张建国,曾就任于中国最大的民营高科技企业华为的副总裁兼人力资源总监,主持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人力资源改革,成为《华为基本法》的发起者和主要制定者;也曾留学美国麻省大学进修人力资源管理,回国后创办管理咨询公司,并连续推出三本人力资源管理专著;而今他已在中华英才网总裁的位子上做了近三个年头。
他以人力资源管理专家的视角,提出了中华英才网要走专业化、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建立了“人才研究中心”,致力于开发诸如“英才招聘宝”、“英才网猎”之类专业实用的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他的远见卓识不仅引来Monster.com的巨额战略投资,更是推动了中国网络招聘行业在2006年的全面国际化进程。
而他“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细分、精耕客户资源”、“职业化团队建设”等管理举措,使得中华英才网连续两年实现业绩100%增长,3年内在全国重点地区建立起11家分公司及国内招聘行业的第一个电话营销中心,这也使公司能以合理的运营成本有效覆盖全国市场。
诸多成就使他获得了2005年“中国人力资源年度杰出贡献奖”,入围“2006CCTV经济年度十大人物评选”提名。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
彭剑锋,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与管理咨询的开拓者,一个游走于商界的学界精英。作为我国最早开设《人力资源课程》的学者之一,彭剑锋参与并主持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创建。他也是我国最早将西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引入中国的学者,他主编的一千多万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程序、方法、范例全集》,被誉为企业管理的白皮书。
宝剑锋从磨砺出。彭剑锋骨子里的创新激情和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渴望,使他不安于现状,先后创办了我国本土两大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和君创业与华夏基石。他还被深圳华为公司、广东TCL集团、新奥集团和白沙集团等企业聘为高级管理顾问,领导咨询团队起草了《华为基本法》、《新奥企业纲领》、《白沙文化纲要》等。
彭剑锋用刻苦钻研的知识投入到实践中创造财富,又把在实践中获得检验的真知教授于课堂,并从实践中开展原创性理论研究。他求知的渴望,创业的勇气与长远的目光,使他在商界与学界间纵横驰骋,游刃有余,取得了令人称羡的成就。正所谓,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曹殿民——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总经理
他从事电力工作20余年,作为从基层做起来的高级工程师,既做过技术管理也做过生产管理;作为求学于清华大学总裁培训班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他于2004年担任锦州东港电力有限公司行政副总经理,2005年升任总经理。
他提出了“观念新,东港兴”的理念,实施了“由生产型向经营型快速转移”、“员工的思想观念由国企单向思维向市场双向思维快速转移”、“由电力市场向外商优惠政策转移”的“三转移”发展战略,推动了公司的管理创新。
他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率先在电力行业中实施了人力资源改革,采用了让卒子自己走的形式,建立了全新的全员“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对人力资源进行了重新洗牌。由他主持创建的《胜任素质模型与无领导小组讨论在中层管理人员选拔中的应用》方式新颖,方法科学,效果良好,堪称开电力系统选拔任用干部之先河,并被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授予2006年度企业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他的带领下,企业先后被授予“锦州市最受尊敬的企业”,“人力资源AA级企业”等殊荣。
王森
中核集团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书记王森
核电,不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也关系到千百职工的安全和福祗。王森作为企业带头人,确立了“以安全文化为中心”的秦山三核精神,创造性地制定了星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实施五星管理,主张业绩说话。他坚持贯彻“经营企业就是经营人气”的理念,将安全文化视为核电企业之灵魂,将人才培育视为核电企业发展的根基,使企业文化在精神、制度、行为、物质四个层面实现了良性互动。
双木成林,王森却有三木,这意味着他管理着一片更大的森林。作为秦山三核这片核电森林之王,王森,以其深遂的见解、前瞻的眼光,将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管理理念相融合,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注入了强大的核动力,为电站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撑,并使秦山三核成为中国核电企业的翘楚
杨晓民
杨晓民,一级文学编辑,中央电视台人事办公室主任。在中国电视行业面临种种机遇和挑战、管理变革方兴未艾之际,杨晓民立足央视平台,积极探索电视媒体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方向,致力于央视组织结构、用工制度、人才选拔、员工培训等八个方面的重大管理变革,推动央视从传统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型。
诗人与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双重身份的杨晓民,既有感时济世,胸怀天下的诗人情结,又有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管理者素养。在CCTV这个中国电视精英的摇篮里,为打造一流电视人才的高地,杨晓民以诗人的情怀,在人事制度改革中不遗余力地倾注着自己的人文关怀,提升了央视人力资源的整体品质,为央视这艘传媒航母破浪前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心智。
胡成中
胡成中,浙江德力西集团掌门人。历经二十年努力,将德力西从一个家庭作坊发展成为中国电气行业的领军企业,使其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创造了一个财富传奇。聪明的企业家,不仅奉献汗水,还奉献智慧,不仅懂得创造财富,更懂得尊重员工。因为,不论哪个时代,劳动者都是企业的中流砥柱。
头脑清晰,思维敏捷的胡成中清醒地意识到,任何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都是文化发展的过程。因此,用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用企业精神塑造员工,用职业培训提高员工,将企业文化力转换成生产力,企业才能获得持久的发展动力。
大企业需要大智慧,用好员工的大智慧,方能成就大企业。
刘扬 (摩托罗拉中国区人力资源总监)
摩托罗拉,全球著名通讯服务商,世界财富百强企业。
刘扬,十二年前的一位大学教师,如今的摩托罗拉大中华区人力资源总监。
她,成功建立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培训战略与模式,将跨国公司的优秀企业文化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完美融合,使本土人才成为摩托罗拉在中国的支柱。
她,积极投身于“摩托营”计划,使中国的优秀大学生得以在跨国企业中实习工作;
她,通过多种渠道,致力于营造企业的多元文化。
从清华校园到摩托罗拉大学,从三尺讲台上的指点江山,到跨过企业中的运筹帷幄,十二年来,刘扬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外企高管的梦想,不但显示出中国员工在国际企业中的卓越领导力,更彰显了一位中国女性,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出众智慧与优秀的领导风格。
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袁懋振
传统意义的资本运作和扩张可以把企业做强做大,但在南方电网公司董事长袁懋振眼里,只有依靠智力资本的运作和扩张,才能把企业做强做优,具有持续的核心竞争力。缺少了人才,科学无法创新,没有了智慧,技术无从发展。因此,人力才是企业的生命力,智力才是企业的创造力。
孔子治学,讲究因材施教;懋振治企,主张因才设岗。因材设岗,开辟了职位发展的“第二通道”,保障了人才流动管道的通畅,激发了团队的活力,使不同岗位的优秀人才得以向上流动,高、中、低端人才共同发展,使企业保持了创新与领先的优势。
在袁懋振“大教育,大培训”的理念下,企业实施了人才的差异化与个性化培养。南方电网不但加工出充足的电力,更加工出供企业持续发展的优秀人力。袁懋振,以一名大企业家的高瞻远瞩,实现了一个横跨五省区、连绵2000公里、拥有16万职工的企业文化的大一统与人力资源的完美组合。
赵履宽
1983年,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人事用工制度还处于僵化的计划体制之下。赵履宽教授以其渊博的知识与专业的精神,在中国人民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所劳动人事学院以及第一个人事管理本科专业。十年之后,他又开创我国第一个劳动经济学博士点。他因而被尊称为中国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开山鼻祖。
二十年来,赵履宽教授用追求真理的铁肩担当道义,孜孜不倦的妙手著下文章,他不但开创性地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社会学理论体系,还培养出一批当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与研究的一流学者,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育事业和管理实务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曾经的青春少年,如今的白发智者。风华正茂时已经奠定基业,古稀之年仍然不忘开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服务金奖颁奖词
Hay(合益)集团
它是全球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之一,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89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47个国家,为包括众多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7000多家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公司创始人Edward N. Hay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岗位评估方法;公司所属的“领导力与创新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David McClelland博士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素质”这个概念,并且建立了整个以素质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顶尖的人才提供超一流的咨询服务,这群具有真知、勇气和创新思想,而且高度敬业的顾问,依靠他们不同的背景、视角和想法,帮助各类组织优化了营运模式和组织架构,整合了领导团队,进行了人岗最佳匹配,建立了人才选拔和发展体系,设计了绩效管理及薪酬激励方案,倡导了基于客户需求的团队精神及组织文化,从而帮助客户将战略变为现实。
中华英才网
在中国互联网萌芽时期的1997年,中华英才网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成为中国第一家全国性专业招聘网站;在两年前互联网复苏之际,它又获得全球最大招聘网站MONSTER的5000万美元战略投资。
随后的它,凭借着激情与效率,创造了业界无敌的业绩两年翻两番的奇迹;凭借着专注与专业,开发出以客户价值为导向的一系列产品,比如,“英才招聘宝”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从职位要求、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等方面解决中小企业的种种招聘难题;“英才网猎”开创历史先河,改变了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主要依赖线下服务的历史,将传统的高级人才猎头服务推向了高效、准确的工业化阶段……
如今的它,更是以提高人才交流与运作的社会效率为己任,凭借970万份英才简历、112万家企业客户、1800万网站日均浏览量、1300余位高素质专业化员工,不遗余力地为人们找到好工作,创造好生活!
智联招聘
作为雇主与雇员桥梁的智联招聘,始终注重搭建雇主与雇员之间的沟通平台。为企业招到最合适的人才,为人才找到最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是智联招聘始终不变的目标。基于此,智联招聘始终坚持“职业态度,人文精神”,以“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最好的人力资源服务”为己任,致力于打造中国人力资源服务第一品牌。
作为一家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在服务企业、服务求职者的同时,坚持投入公益事业,联合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共同为有特殊贡献和特殊困难的求职人群提供专业服务。
一是有特殊贡献的求职者,智联招聘与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工作部联合打造“西部计划志愿者人才高地”,为西部计划志愿者与企业间双向选择搭建桥梁,以促进志愿者职业发展;
二是有特殊困难的求职者,智联招聘与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达成战略合作,在帮助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的数十万大学毕业生提升就业力,更好地就业和创业。
北京华夏基石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
作为国内领先的独具学术风范及现代理念的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华夏基石提出了一系列原创、实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工具与研究成果,比如,基于“职位+能力”的复合式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及完整的方法工具体系、基于机制与能力的人力资源规划系统整合模式及三层次规划方法体系、员工素质模型的四维设计模型、双重任职资格标准开发模型、全面绩效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者六维角色模型等,这些理念与产品在20多个行业的100多家著名大、中型企业中得到了成功应用。因为突出的成就,它被亚太人力资源研究协会、台湾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协会、香港人力资源管理学会、财智杂志共同评为“亚太杰出咨询机构”。
知识创造价值,价值植根于人,凭借由六十余名著名学者、企业高级管理者及资深人力资源研究人员组成的高素质团队,华夏基石必将为中国企业创造更大的人力资本价值,也必将协助企业在竞争中走向更大的成功。
中华培训网
古人云: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指的是资源如果过度开采,必将很快枯竭。人力资源亦是如此。所以,优秀的企业总是会善待这种宝贵的资源,并通过不断地培训与教育,使员工的知识更新跟上企业的发展,因而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中华培训网作为中国第一家致力于企业培训的专业门户网站,成立8年来,始终扮演着企业与培训市场间的信息中心、媒体与渠道。她拥有最完整的讲师、文章、课程及数据库,同时与数千家培训机构联盟,她提供了国内外培训界最丰富的人力资源产业新闻,将企业培训信息与培训服务整合,让企业学习与培训的价值充分发挥。她从根本上实现了培训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了最佳培训效果。
中华培训网如同一座搭建在中国企业与培训机构之间的桥梁,连通了此岸与彼岸,她力求通过最优的服务将更多中国企业推入世界500强的行列。
太和顾问
商场如战场,知己知彼,乃是不败的黄金法则。太和顾问,中国著名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国内最权威、覆盖面最广的行业薪酬福利数据提供商。太和坚定不移地为客户提供权威数据咨询服务,以提升客户薪酬管理的市场化程度,帮助企业掌握先机,百战不殆。同时,太和顾问凭借满足本地文化及差异性需求的专业咨询方法,为企业提供了高端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以及最佳的、最新颖的和最具创造性的组织结构模式与人力资源解决方案。
“太和”既取自北京故宫太和殿的名称,意为“至高和谐”。又取自北魏孝文帝的年号,意在效法勇于改革的孝文帝不畏险阻,锐意进取,除旧革新的开拓精神。太和始终不渝地秉承着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最大化的理念,努力实现与员工、客户、股东及社会大众共嬴成长的“至高和谐”的远大理想!
智联招聘 特别贡献奖
智联招聘,不仅以向雇员与雇主提供专业的咨讯服务为己任,更将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深层规律,探索企业人才战略为目标,开创了企业进行专业人力资源前沿研究的先河。
三年来,智联共向社会公众和客户提供各类职场报告240余份。他们在严格的科学调查的基础上,于国内率先提出和推广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核心概念:即雇主品牌,就业力和职场伦理,为中国的当代HR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通过与央视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密切合作与深入研究,智联揭开了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上获胜的秘密,即将自己打造成优质的雇主品牌。“大学生就业力”问题的研究,客观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困境之根源,并得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最佳方案。职场伦理概念的提出以及对构成其主体的法律、制度与道德层面的剖析,则标志着智联招聘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走在了国际前列。
智联招聘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了黄健翔先生那句著名广告词的范畴——好工作,上智联招聘!它还意味着这一企业正在或者即将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树立一座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