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潘康王普旭做客就中国企业赴欧交所上市答疑实录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2日 15:53 新浪财经
欧洲证券交易所国际部副主任、中国区总裁潘康(中)以及盘古投资及咨询机构主席王普旭(左)做客聊天现场。 4月2日(周一)下午15时,欧洲证券交易所国际部副主任、中国区总裁潘康先生以及盘古投资及咨询机构主席王普旭先生做客新浪嘉宾聊天室,就中国企业通向欧洲证券交易所进入欧洲资本市场等热点话题与网友展开交流,以下为聊天实录: 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我们这里将会探讨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如何在海外市场进行融资,也是很多投资者非常关心的话题。今天给大家介绍两位重量级的嘉宾,他们将给我们介绍许多有关中国企业在欧洲证券交易所上市融资的很多信息,同时回答网友有关这个话题的问题。给大家介绍来自我右手边两位,第一位是欧洲证券交易所国际部副主任、中国区总裁潘康先生,欢迎您来到新浪,跟我们网友打声招呼。 潘康:大家下午好,谢谢主持人。 主持人:坐在他旁边是盘古投资及咨询机构主席王普旭先生,欢迎来到新浪。 王普旭:大家好。 主持人:作为世界上非常著名的交易所,去年有一则关于它的非常大的新闻,也是国际财经领域非常大的一件事情,是关于它和纽交所合并的事宜,大家对这个事宜都非常关心,很多网友就此提出了很多问题,在我们的节目一开始,先请潘总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件事情的背景和最新的进展。 潘康:纽约证券交易所和欧洲证券交易所合并,是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领域非常大的事件。这件事情是去年6月1日两个交易所联合向世界发布了一个消息,纽交所和欧洲证券交易所要正式合并。发布消息之后这里边有很多手续,主要是交易所的监管当局美国是SEC,欧交所交易所有5个,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荷兰,这五个交易所进行了充分磋商,对即将成立的超大型的证券交易所如何进行监管,进行探讨,最后觉得是没有问题,一绿绿灯。还有一块是股东一块,两个交易所的股东对这个事情进行了充分的酝酿,最后以特别股东大会的方式投票通过这个决议。其它就是一些法律架构,包括整合方面的一些事情。从去年6月1日做到现在,现在4月初,很快应该是就要完成整个合并的进程。大的进程,为什么大家对这件事情特别关注?我想主要有这么一些大的背景。 一个就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浪潮,涉及到各个方面,以我们欧交所本身来讲,欧交所2000年成立,它当时就是引领了全球交易所并购的浪潮,它又是顺应了一种潮流,欧洲政治金融界的一体化。欧洲政治一体化体现在像欧盟不断扩大,经济方面就是它的很多经济政策不断趋同。金融一体化这方面,首先就是欧元的诞生,欧洲中央银行的产生,这些都为整个欧洲的一体化铺平了道路。欧交所就是顺应这种历史的潮流产生的。 这个潮流没有停留在欧洲这个区域里边,现在向更大范围扩展,这就有了纽交所和欧交所的产生。如果按期完成,这是全球第一家真正全球意义的世界企业的证券交易所,它将比排在第二位的大于四倍,能够为上市公司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无论是超大型的企业还是中小型的企业,都可以在新成立的纽交所欧交所集团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主持人:我们知道欧交所从成立开始就是全球非常著名的证券交易所,中国投资者接触它还有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看到盘古下头的中国公关公司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总也是直接参与了这个推广活动,能不能介绍一下欧交所进程的情况。 王普旭:我们大概接触欧交所是在2005年初,那时欧交所决定把欧交所的业务向中国的企业推广,这时我们就有幸成为欧交所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也成为第一个帮助欧交所在中国推广市场业务的一个公司。在这段期间我们帮欧交所在知名度方面,在中国企业认知度方面,还有欧交所的对外推广方面做了很大很大的工作。同时,也是协助欧交所在中国做了很多的推广业务,欧交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亚洲部,我们知道后来欧交所有潘总作为国际部的副总裁,作为主管亚洲业务的总经理,这个时候我们就一直是跟潘总进行合作,来推广欧交所的业务。 主持人:我们其实看到很多网友在提问中也提到,从去年开始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性的变革,国内的资本市场出现了非常向好的趋势,包括与之相适应的H股、A股也有非常好的这块,现在国内企业希望抓住这个好的机会上市,更多放在国内市场,相关政策有支持,王先生,您认为国内企业赴海外上市的意愿强吗?或者有这样的需求吗? 王普旭:其实国内企业到海外上市并不一定要追求在海外的资金,从十年前的时候,可能那个时候新浪上市的时候,那时更多追求资金。而现在企业更多追求的是现代化的管理、国际知名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问题。所以,很多企业上市并不是一味地追求资金,而更多的是能够把自己的企业拓展到欧洲,国际化的进程。我们觉得中国企业到海外上市这样的呼声还是很强烈的。 潘康:对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国内资本市场从无到有,现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最近几年在市场方面有长足的进展,这是非常令人鼓舞、非常好的事情。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发展发达的资本市场,一般都是以国内为主的,因为它比较贴近企业,企业也跟市场比较靠近。尤其是像国内最近的股市各方面金融整个体系建设都不断地向好,中国的企业把中国的资本市场,尤其是这两个市场作为上市的首选地这是很显然的。国际资本市场,因为存在时期比较长,尤其像美国的资本市场,包括欧洲的资本市场,建立时间比较长,资金比较雄厚,整个规模比较庞大,它对国内市场建设,一方面是起促进作用,现在全球各大交易所都在国内拓展业务,对国内资本市场德建设是有好处,是起促进作用。同时在以国内市场占主导的情况下,国际市场也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对于企业来讲,中国企业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到了一个最好的时机,不像以前基本是没有选择。现在企业在寻求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超水平、超常规发挥的时候,就有很多选择,既可以选国内的市场,也可以选国际的市场。国际的市场既可以选欧洲的,也可以选美国的。所以,对于企业来讲,目前应该说我觉得是一个最好的时机。 主持人:其实我们看到,很多确实如王总所说,中国企业已经很大一部分摆脱了单纯的上市是为了融资这样一个很简单的目的,更多是为了寻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包括使国际知名度提高。这方面海外市场相对来说是有较大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会看到,您认为现在欧洲交易所在吸引中国企业方面最大的竞争对手在哪里?我个人认为可能香港市场会是一个比较大的竞争对手,一方面它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也能实现公司治理,包括几个大的国有银行选择香港交易所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它有相对来说符合一部分政策上面的导向,和国内资本市场比较接近,您怎么看竞争的关系,相比之下欧交所的特点在哪里? 潘康:我经常讲作为一个市场,所有这些海外交易所有它的共性,股票交易所、证券市场就是金融产品,股票、其它有价证券在上面买卖,这是市场的基本特征。只要一个市场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无论是超大型的像纽交所也好,还是到比如一个中小型企业上市的中小板块也好,这些基本特征都是一样的。这个同时每个市场又有它的一些特点,比如说纽交所特别大,超大型的,香港的市场特别贴近大陆,国内的企业去可能有一些特别便利的地方。也有人说新加坡也有它的优势,有语言、文化各方面的优势。伦敦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也有它的优势。欧交所的优势在哪里呢? 第一,欧交所是一个通往欧元区的门户,本身就是在欧元区设立,而且是欧元区最大的交易所。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想在欧元区去吸引投资者的眼球也好,拓展它的业务也好,欧交所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的地方。 另外,它的市场规模也比较大,有各种各样排名的方法。欧交所是排在前四、前五位的交易所,本身有1300多家企业上市,规模非常大,而且是对来自任何区域、任何行业的企业都欢迎,比较包容。从监管来讲,它适用欧洲欧盟的这些法律,基本上比较务实、比较灵活。 所以,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因为你要各个市场去比,不能完全同比,比如说香港跟我们就不太好比,因为香港比如说只接收来自四个国家和地区注册的公司,另外,它对上市的要求很高,上市前三年企业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盈利,都有非常明确的规定,这些欧交所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不是不要求,但至少没有硬性这些指标的规定。市场划分不一样,所以不能一对一比较。跟伦敦我们倒比较接近,并不能说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伦敦,只能说我们这两个市场比较接近一些。无论是市场的规模还是在市场上上市的公司所占的比例的构成都比较接近。所以,我经常跟朋友们讲,如果说这一家中国的企业具备到伦敦去上市的条件,那同时他也肯定具备到我们那儿上市的条件。这个就是最后要取决于投资者或者说是企业本身的选择,他觉得我是到非常国际化的伦敦这个国际金融中心,还是到既具备一些国际性质,又同时有一些欧洲色彩的欧交所去上市,这完全是最后企业自己做出的一个决定。 主持人:我们可以看到您刚才其实也谈到了很多投资者非常关心的要具备的包括盈利能力,这些往往是大家一提到这个到海外上市就会想到,会有哪些门槛或者是起步点,这方面欧交所会怎么样做一些规定? 潘康:上市的规则或者说要求,欧交所的规定是特别简单明了,整个市场分成两大块,一个是主板市场,一个是属于创业板市场。主板市场上市条件只有三条,第一条,你要拿出25%的股份向公众募集,这是一般大的市场都有同样的要求。第二条,三年的业绩,这里可琢磨的和可理解的就多了。三年的业绩,但并没有明确要求说利润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第三条,适用国际会计准则。主板就是这三条要求。 创业板更简单,就两条。第一条,要有两年的业绩。第二条,要用当地的准则,或者是当地准则加上国际的准则。会计准则这一块,应该说是比较有吸引力的。简单地说上市条件就是这些。 主持人:我们现在有中国企业在欧交所上市吗? 潘康:因为欧交所成立的时间比较晚,2000年成立,真正开始拓展中国市场,应该说还不到两年时间,起步比较晚。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中国的企业在欧交所上市。 主持人:可不可以请问一下欧交所现在在中国吸引企业上市的本地的策略,我们会主要偏向于比如说大型的企业、民营企业或者是个别行业的倾向,或者说希望这些企业是在欧交所进行首发,还是比如说第二上市地,中国策略是怎么样的安排,给我们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潘康:因为我们是后来的,不像纽约也好、纳斯达克也好,包括香港、新加坡也好,他们都做得非常好,已经吸引了几十家、上百家中国企业在他们市场上市,他们就可以挑挑拣拣。对于我们后来的,我们现在想着怎么样能够迎头赶上。所以,我们对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企业,包括以什么样的方式到欧交所上市,都是应该说没有太多的限制,还是尽量地争取实现零的突破。所以,无论是大型企业也好,因为在欧交所市场上有很超大型的企业,还是对于快速成长中的中小型企业我们都欢迎。既欢迎把欧交所作为主上市地,欢迎在其它非常成熟的市场上市完以后,到欧交所来做二次融资,或者说两地挂牌,这些我们都在探讨。 现在应该说经过一年多将近两年的推介,形势还是非常好的。 第一,一改以往业内人士对欧交所一无所知的这么一种状况,现在一说到欧交所,大家至少听说过这个名字,对这个市场的了解也逐渐地加深。包括这有一个非常可喜的变化。 第二,有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切切实实跟我们,包括很多中介机构在筹备到欧交所上市,同时做的有几十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已经相当成熟,手续都已经办得接近尾声。我们期望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所突破。 主持人:今年对欧交所在中国的推广也是相当重要的一年。 潘康: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时机还是比较好。 第一,很快纽交所和欧交所就要合并,这对提升欧交所本身单独的品牌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二,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对欧交所发生兴趣,如果有突破,大家会对最新取得突破成功的案例会非常关注,对其它正处于观望或者是选择这个阶段的企业起到非常好的示范作用。 主持人:在今年的推广过程中相信盘古投资会发挥很大的作用,20秒的广告回来希望王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最新推广的情况。 (广告中) 主持人:欢迎回来,各位新浪网友大家好,这里是新浪嘉宾聊天室。今天两位嘉宾在这里给我们讲解有关中国企业赴欧交所上市融资的有关的答疑解惑事项。来到这里的两位嘉宾,坐在我旁边是欧洲证券交易所国际部副主任、中国区总裁潘康先生,及盘古投资及咨询机构主席王普旭先生。 盘古投资及旗下的中国投资公关公司也会有近期的推广计划,下面请王先生给我们介绍一下推广计划。 王普旭:我们近期的安排是跟中国工商联一起合作在5月份的时候办一个欧交所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的一个上市推广活动。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呢?主要是针对于像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已经在欧洲有业务拓展的,而且经常会跟欧洲的国家有些贸易摩擦的企业,与他们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让他们去认知欧洲的市场,不光是到欧洲去做贸易,更多的是如何去冲破贸易壁垒,成为欧洲的一间公司。这种欧洲之行,不一定是说我们成船成船地卖我们东西,推销我们的鞋和一些产品,更重要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国际化的公司,置身于欧洲市场,这样的情况下再去平等竞争,对中国的企业来讲肯定是一个捷径,而且是一个比较快捷的方式。今年我们最主要的一个活动是我们联合欧交所和中国工商联,包括我们东南沿海的这些民营企业,组织大型的推广会,让这些中国的企业能够对于欧交所有一个认知度,同时踊跃地能够到欧交所去挂牌,实现他们国际化和进入欧盟的第一步。 主持人:对,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潘总怎么来看这样一个思路? 潘康:中国金融公关公司从一开始在帮助欧交所进入中国的时候做了非常多的富有成效的工作,我们也对王总还有他们这个团队的工作表示非常感谢。 现在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做中国的业务了,在中国的推介活动也比以前要频繁一些。今年1月份的时候,我们和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一起在北京搞了一个非常大的活动,主推中国的快速成长的企业到欧交所去上市,也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在此之后,我们又在上海、南京、合肥、杭州很多地方做了类似的推介活动,3月份、4月份都是我们非常繁忙的季节,我们安排了很多推介会,会在北京、杭州、上海、深圳、广州这些地方。5月份范围会更大一些,会向西部城市,向成都包括其它重要的西部城市去做重点的推介。从欧交所的角度来讲,希望更多业内人士和企业对我们有所了解,大家考虑上市地,尤其是海外上市地的时候,能够把欧交所作为一个选择之一。 主持人:我看到您刚才言当中把很多关注点还是放在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上,还有有增长潜力的公司。 潘康:这是我们的一个策略,并不是说欧交所只是为中小企业开设这样一个市场,在欧交所也有非常超大型的企业,举个例子,全球最大的钢铁公司米塔就是在欧交所上市的。包括很多金融类的,包括消费品类的超大型的公司都在欧交所。为什么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更多提中国的中小企业呢?第一是因为欧交所在国内还不是很出名,这个时候要奢谈超大型企业包括国有型正在转制的企业到欧交所上市可能不是特别现实。等到欧交所为更多的人,尤其是高层决策的人,他对我们有一个全面深刻理解以后,可能这些机会会多一些,中国中小企业层出不穷,而且数量不断增长,不断成长,这是跟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经济的腾飞是息息相关的。我们在推介过程中也深刻地感受到中国经济最近蓬勃向上,尤其是在几个重点的区域,像长三角、珠三角,还有环渤海这一带,有非常多的品质非常好的快速成长的企业,非常具备到国内也好、国际资本市场上去上市,重点我们最近还是集中在这一块。 主持人:王总,其实您也有多年投资银行的经历了,您刚才也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思路,我们看到最近确实有很多民营的一些企业在与欧洲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往往会受到一些包括倾销不公正的待遇,可能这些不公正的待遇,通过上市成为一家欧洲的公司,或者是增加他们在欧洲的知名度,可能是一条捷径,让他们能够得到海外市场的认同。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在过往投资银行的经历,有没有一些案例和其它的经验? 王普旭:比如我们在接触欧交所之前,我们公司一直是在致力于北美的市场。中国的公司在北美洲最早的时候也遇到同样的困境。随着像中国人寿,包括新浪这样的公司领头到美国去上市,之后带动一大批中小企业到美国去上市,美国的投资者也好,美国的商家也好,逐渐增加了对于中国企业的认知度,这个认知度同时带来的就是利益,中国企业在北美洲的利益就可以得到拓展。同样的路,其实进军北美洲的路跟进军欧洲的路应该是一样的,所以中国企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中国的外汇储备都有向欧元区偏转的倾向。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大方向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应该尽早地来决定自己进入欧洲的正确的路和正确的方法。 主持人:在您过往的经验中,你觉得在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会存在哪些误区? 王普旭:我认为最关键是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企业、中国人已经有2000年的历史,在他去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当中,不光是上市,上市同时是一个企业文化的转变。大部分的中国企业,在如何去摆脱自己一个一言堂或者是自己家庭生意的阶段,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它如何把民营的一个企业变成一个公众持股的一个上市公司,这个转变过程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困难的、很痛苦的过程。很多企业在经历这个过程当中有失败,大部分失败在文化不能相容,新成立的董事会,新持股的股东跟旧有的管理层出现很严重的分歧甚至是矛盾,很多很多在海外上市企业不成功大部分是这一点矛盾剧烈的变化,使这个企业上市不成功,而实际上上市成功更多是这个企业很快的融入了一个西方或者是现代的一个管理化的进程,这样很适应国外资本市场的发展。 主持人:我们看到国内从经验上来看,很多小的成长很快的公司往往都是家族企业或者说是一些相对来说股权比较单一的,愿不愿意成为一家公众公司,成为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一家上市公司之后如何处理相关的公司治理、股权的安排,可能是比较困难的。 王普旭:从推广这方面,其实我们在推广欧交所的过程当中,也接触很多已经第一次在香港上市的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其实我倒是觉得,到香港已经上市了的这些大中型企业,由于欧交所的出现,给他们多了一个选择,以前这些大中型企业只能联合纽交所做第二次发行,或者是说联合纽交所做第一次发行,因为香港的市场容量是有限的。如果有了欧交所以后,无疑对中国已经在香港上市的这些大中型企业来讲,它的第二步融资和他们如何去给自己公司定位,都多了一个很好很好的选择,也就是说进入欧元区,而且欧元相对于美元来讲,目前欧元的走势是看涨的,而美元区是看跌的。我也是强烈建议中国的大中型企业在选择第二次融资的时候,应该选择欧洲的市场。 主持人:从全球经济的区分度以及汇率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潘总接着这个话题继续给我们介绍一下相关的情况和您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潘康:去海外上市,包括在国内上市,您刚才提到是把一个私营的公司变成一个公众的公司,接受整个市场的约束包括整个社会的监督,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决定。包括我接受中国民营企业家来看,很多企业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之后,也是比较愿意接受这种挑战,完成这种转变。因为家族式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升级,需要更型换代,要考虑如何延续下去的问题,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在这些方面要方便得多。包括有的家族企业,可能从某个行业退出,它转而去从事别的一些行业,或者是从事别的这些业务,作为一个上市企业比非上市企业要方便得多。 公司治理这一块,我也想强调一下,国际的准则,其实各个国家公司治理的准则大同小异的,比如欧洲,每个国家都制定自己的准则,但是原则都是一样的,就是使得这个公司要更加规范,财务方面要更加规范,无非就是这一些,使得这个企业能够非常正常、非常良性地运作,是这么一个情况。 市场选择刚才王总也提到,我简单补充,不同的货币,不同币种分配摆布的问题,这跟我们国家一个宏观的国家金融安全的政策应该还是有些贴近。现在大量的国有金融资产,或者说整个国家的很多金融资产,在外边基本上以美元为主,欧洲这边欧元地位这么强,部分考虑金融资产以欧元的形式出现,或者是摆布,应该说对整个国家从通盘的宏观来考虑国家金融安全,这方面应该说是必须思考的话题。具体怎么做可能是另外一回事。 主持人:我们来看一些网友的提问。网友提问可能不完全只针对赴欧交所上市,可能更多包括合并的案例。我们看到有网友在问,我们从国际贸易来看,现在欧洲开始越来越从经济上独立于美元区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而从欧交所和纽交所合并来看不是这个样子。包括两者合并之后,中国企业去欧交所上市,去纽交所上市,这两个之间有什么关系? 潘康:刚才开场里我已经提到了欧交所和纽交所成立大的背景就是一体化。即便是欧洲作为一个经济的整体,欧洲区域和美洲区域之间相互越来越独立,但是整个全球经济又是向一体化发展,各个不同的经济区域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应该比以前更加加强,包括中国的经济对国际经济的贡献度,当然同时也是依赖的程度都加强,从最近咱们的原材料,包括中国股市波动对整个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都可以看清楚这些。所以,两个交易所合并不是一个什么令人吃惊的事情,应该说还是合乎情理的事情。 两个交易所合并之后大家非常关心萨班斯法会不会对在欧交所上市的企业适用呢? 主持人:很多国内企业不选择在美国上市,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塞班斯法案过于严厉和苛刻。 潘康:这个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欧交所和纽交所合并之后,在今后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在运作上保持相对独立,欧交所还会继续适用欧盟的法律和法案,美国纽交所继续会受SEC的监管以及美国法律的约束。也就是说非常明确的,纳斯达克也好,纽交所也好,是在美国,包括美国交易所,继续受萨班斯法的约束。而在欧交所上市的企业不会受萨班斯法的约束,这很明确。这也就是给中国的企业在考虑海外上市的时候,有一种选择,在同等情况下,如果你要出于费用的考虑或者是其它方面的考虑,从节约成本或者说简便易行方面考虑,欧交所在这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两个市场合在一起,还会产生一些趋同,包括其中里边合并的一些优势,会逐渐显现出来。可能现在还看不到,因为市场还是相对独立,在欧交所上市不等于在纽交所上市,在纽交所上市也不等同于在欧交所上市。但是今后我们会致力于创建一个比较好的平台,逐渐解决这方面的问题,让市场更加趋于一体化,监管方面更加简便易行,鼓励更多的企业到这个市场上来。开始可能是两地同时挂牌,比如说具备在纽交所上市的公司是否可以考虑同时也在欧交所上市,反过来也是这样,还会做很多方面的工作,使得这个市场更加赋予流动性,为投资者、企业提供更好的平台。 网友:这样一种大的合并是不是一种趋势? 主持人:我们会看到,这两个合并以后比第二位的竞争对手大四位,相对于竞争对手会不会采取合并的行为来扩大自己的实力?另外一方面,你们已经有这么大,会不会再继续扩张?今后发展的战略又会是什么样子?很多人也在讨论有关香港交易所和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之间的关系。 潘康: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话题,作为我们在交易所工作的业内的人士也是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天天都在讨论这个话题。明显的可以看到,因为欧交所和纽交所合并已经产生了一些连带的效应,比如说纳斯达克就在非常积极地也要寻求和比如说前一段它跟伦敦证券交易所有过很多接触,希望能够达成某种协议或者是某种联合,也形成一个超大型的全球交易所。这个趋势会不会继续延伸呢?我觉得是完全有可能的。现在纽交所已经和东京交易所形成了一种非常紧密的战略的联盟,签了战略备忘录。纽交所还对印度的一家交易所持有很大一块股份。应该说不仅仅停留在跨大西洋,美洲、欧洲,也向东部包括亚洲、亚太这块区域在发展,这个我觉得是一种趋势。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全球交易所的数量会减少,但是每一个单个交易所或者是交易所集团的规模会比现在要大很多。我觉得这对投资者也好,对去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对于投资者来说,你在一个统一的市场上就可以接触到很全面的交易的产品。 主持人:层次很丰富。 潘康:相当于交易所这方面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主持人:对。 潘康:从企业来讲你这个市场是非常庞大的,无论是你这个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是超大型企业也好,还是处于成长阶段的这些企业也好,都可以再一个单一的市场上找到你德威治,找到你的买家。一个统一的交易平台使得投资者既可以关注很大的企业,也可以同时关注比较小的企业,能够非常灵活地来调整投资的策略,这些都是今后能够看到的一些变化。 主持人:而且我们看到由于国外这些大型的交易所基本上都是上市,从股权的结构来说也是比较容易实现这样一种相对来说,尤其是这一次欧交所和纽交所开了先河之后,相信接下来会有很多合并。 潘康:交易所本身成为上市公司也是最近几年的一个新生事物,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大家看一下,交易所都是一些股东,基本上都是会员出资建立,形成一种自律。这种形式在以前,不像现在是信息社会,在传统的方式底下还是有它存在的基础,运作得也不错。现在交易所运作的基础,包括影响它运作的很多因素都发生彻底的变化,第一是由于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包括通讯各方面有大的改进以后,使得电子化交易,包括跨地域教育,统一的平台这一块成为一个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可能交易所的规模就可以做得非常非常大。随着交易所的规模越来越大,自己如何来成为一家非常规范的企业,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现在的趋势就是交易所本身也要成为一个上市公司,你要求在你的市场上的这些企业应该做到的所有这些关于公司治理、财务各方面的要求,自己要率先做到。这样就是说作为一个市场你有可信度。 比如欧交所本身原来就在欧交所上市,纽交所在纽交所上市,欧交所和纽交所合并以后同时异地上市,在欧交所和纽交所上市。从某种意义上,咱们也有交易所,在蓬勃发展,有人说天津还要继续建交易所,觉得这样可能有更好的补充。深圳可能也会考虑是不是在中小板块那一块有所加强。上海是不是说专注一些超大型的国企或者是企业这一块。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的方向,各有利弊,都可以考虑。但是从外边的趋势来看,交易所的趋势会越来越少,但是规模会越来越大。大家看这几年香港的市场也好,上海、深圳的市场也好,发展都很快,规模都越来越大。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在一个全球的范围来看,它的规模还是偏小的。所以,这个为进一步地整合都有很大的空间。 主持人:非常感谢潘总,今天我们不光了解了有关中国企业怎么样通过欧交所进入欧元区很多的一些细节的问题,同时也了解了有关国际资本市场上有关证券交易所之间行业的整合和它的发展趋势。非常感谢潘总。也非常感谢王总今天能够做客这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您关于这个行业的一些真知灼见。 也再次感谢关注我们本场聊天的网友,也希望大家进一步关注我们接下来会发布的有关欧交所和纽交所合并的信息。我们下一次再见! (聊天结束)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