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郑立新:并购私募基金在中国的挑战和前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4日 15:25 新浪财经

  

郑立新:并购私募基金在中国的挑战和前景

德摩资本董事长郑立新博士 新浪财经图片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月24号,由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21世纪经济报道、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2007中国私募基金高峰会”在深圳举行。以下为德摩资本董事长郑立新博士发表演讲:

  主持人:谢谢周奎先生。刚才提到我们深圳创新资本跟美国红杉资本正在建立一个红杉创新的人民币创投基金,第一期我们已经完结,正在办理审批手续。我们希望第一批运行8个月到10个月之后,去募集第二个10亿人民币规模的创投基金。我也希望大家能对我们基金给予关注。

  第二个演讲嘉宾是我们请德摩资本董事长郑立新博士。郑博士以前在美国麦肯锡供职过,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和基金募集管理经验,大家有请。

  郑立新:大家下午好!今天来的有不少做

证券的朋友,有不少做投资分析的朋友。在全球投资理念,我个人认为中国发展步骤,是同样的模式,但是发展还是慢了几拍。我今天想讲得是并购私募基金,我认为未来5-10年中国
资本市场
可能最为惨烈、最为壮观的一个领域。所以今天下午我的题目就是并购私募基金在中国的挑战和前景。

  最近柳传志、梁锦松、香港汇丰银行田约翰纷纷加盟美国大的并购私募基金。说明什么?说明国际并购基金已经准备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我希望各位在座共同探讨和关注并购私募基金。

  中国1980年代以来有大量变态的并购私募基金在中国实行,中国这么多资本到哪去了?其实就是去了这里。中国一直在做,但是不是很专业。我希望未来10年,非常专业的并购私募基金发生。

  另外我1994年开始在中国参与了中国第一个并购私募基金,帮助美国一家公司收购中国佛山陶瓷厂一个分厂,大概一年时间买进、整顿,一年多时间最后出手。这证明中国土壤上完全可以做并购私募基金。尤其最近几年我们感觉在中国操作并购私募基金越来越成熟。

  第一,最近我们感觉到中国行业太分散。中国几百家、几千家在苦苦的增长,这给并购私募基金留下了庞大的整合空间。

  第二,我们最近感觉到民营企业现在变成了新的并购对象。最近我们德摩资本也在收购一些新的民营企业,主要是老一辈创业者已经到创业年龄,他们后代要么在美国念书,不能回来,要么没有能力接手爸爸的产业,这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产业机会。这个条件日益成熟。包括中国已经上市化的证券化公司,他们股权过度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上,我相信这部分也会慢慢成为LBO对象。未来10年,我相信并购基金会成为一个热点。

  第三,在中国不是以私募形式,更多以战略形式运作。像凯雷这样的大的金融性控股公司他们已经开始进入中国,这预示着慢慢开始以私募基金形式整合。我配合法国达能做了很多产业整合,但是达能口号是想成为中国食品和饮料产业的主霸。达能投资模式除了产业并购之外,他也进入了投资业,他现在是汇源果汁战略投资者。

  最后我想提一下中国产业私募并购行为以前不专业化慢慢变成专业化过程中有几个大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专业能力。以前中国私募并购很多,但是由于专业能力不多,造成资产反而减值。在中国并购特色里,凯雷等等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个特点:第一,一定要有产业资源一起来并购。所以中国并购基金要成立起来,很重要的就是有没有产业经验、产业资源。另外我们在研究国外私募并购基金人的特点,大部分都是退休的CEO而组成。要想搞好私募并购基金,你必须有3、4个不同的人员组成你的结构:第一,退休、白头发的CEO。第二,金融专家,像高盛等等。第三,最好有政治家在你圈子里,如果没有这些人你一般做起来比较麻烦,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共同关注并购私募基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