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杜红: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整合与营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3日 17:33  新浪财经

图文:新浪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杜红

  3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广告》杂志社主办的“2007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合肥举行。图为新浪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杜红。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月23日至24日,由《中国广告》杂志社主办的“2007中国广告与品牌大会”在合肥举行,以“品牌的中国时代”作为主题,深入探讨也必将为人们洞悉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提供更多的准备有支持。以下为新浪销售与市场资深副总裁杜红演讲。

  杜红:各位来宾下午好,首先我非常感谢中国广告能够邀请我来这里做演讲嘉宾,也非常高兴能够代表网络新媒体做这样的演讲。

  前几年我们也会参加各种各样的营销和品牌的论坛,但在那个时候互联网像一个孤独的小行星,更多的人不知道互联网是做什么的,也不知道我们究竟该做什么,更多的是在问“你们能开一个免费的邮箱吗?”今天我来这里感触很多,这里有很多的网络营销的精英和前辈们都提到了网络媒体。同时网络媒体也非常荣幸的成为主流媒体之一,为大家提供品牌营销、整合营销提供力量。

  所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新媒体环境下的“品牌整合与营销”。

  首先,我们看一下互联网媒体在2001-2006年的变化。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到,互联网覆盖率在这五年当中,网民越来越多,而且覆盖率呈现出非常好的增长态势。互联网也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在前一两年的时候,更多的传统媒体会说“网络媒体实际上是一个威胁,威胁到今天传统媒体的模式。”但事实上,我们认为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有非常好的互补性。在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发生转变的同时,网络媒体自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99年的时候,我们更多的在做邮箱、论坛。在2001、2003、2004年的时候,我们做的是大量的新闻信息。在2005、2006年,我们认为是真正网络媒体的时代到来。为什么呢?以博客、播客(视频分享)为主要形式的网络媒体才是真正的主流媒体之一。

  新浪网在05年9月份推出来博客,在随后的博客大赛以及名人博客,包括去年创建的博客圈,去年11月份我们又推出新的博客的版本,以及去年12月份推出播客的功能。第一个天推出5个小时以后,就有5000多个视频上传上去。从最新的互联网调查发现,新浪的首页、博客、汽车成为了用户访问量最高的网站。

  为了顺应现代的网络媒体发展的潮流,如何做好网络媒体的品牌营销呢?我想通过三个案例分别从吸引、沟通、互动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网络品牌方面的经验。

  品牌营销的传递载体不再依靠广告灌输,单纯的广告效果已经远远不能衡量媒体的价值,取而代之的是多元化的整合营销策略。

  首先我们看一下“吸引”。

  我要用一个案例是我们在去年的时候,给“立顿红茶”做心情绿洲的案例。

  它针对的用户群是全国大中型城市的“办公白领”,现在白领面对着许多的压力,怎么样才能吸引他们用一种活动把他们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通过广告、BBS的形式来发写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做了一个BBS吸引用户积极的参与,参与非常的踊跃,整个社区的注册量超过了4万。

  在吸引营销模式中,运用产品的情感诉求与用户产生共鸣,吸引用户“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通过共有情感及个性化的创意与用户互动,将品牌推广出去。

  下面说的是沟通,沟通和产品不同,它不是摆在橱窗上可以触摸的产品,更重要的是希望在精神层面打动用户。我们一直尝试“如何将品牌传播向传神的转变”。我们在去年跟“君越”做了一个重走大运河的体验之旅,当时“君越”针对的受众群都是30-40岁的社会精英人士,如何能够让他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呢?当时无论是从客户还是从广告公司来说,他对互联网从传播到传神的品牌营销的策略来说都是带有疑问的,我们是如何做这件事情的呢?

  我们把整个“新浪通用运河之旅”整合了自驾体验,我们做一次征集网友,做一次真正的运河之旅,同时结合新浪媒体的资源,请到了很多的历史学家对大运河的历史遗产进行了介绍,这里面写了大量的申请历史文化遗产的博客。同时我们也和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台、旅游卫视、国家地理杂志进行了跨媒体的整合,这样的活动不仅在互联网上有它的报道和参与,同时也通过电视媒体和平面媒体对整个客户的社会形象、商业品牌价值的进一步提升,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作用。

  所以我们认为,通过网友亲身体验来追溯历史,超越传统的文明。同时对京杭大运河申请历史文化遗产,以及对关注此事的受众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传播作用。

  在历时1个月的时间里,线上参加历史文化遗产签名的达到了17万人。

  下面我要说到互动:

  新的营销理念正在形成,随着博客、播客的兴起,我们用搭建一个更加互动的平台来接触新的产品。以前网络媒体给你什么你就要看什么,没有什么主动权。今天用户可以参与进来,这也凸显了网民在整个互联网媒体的进展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也导致今天的互联网品牌营销从咨询营销向人类营销在转变。

  我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

  NIKE是最早的一家和新浪合作的公司。随着这些年的网络媒体的变化,NIKE这个公司是一个非常有想法和非常有远见的公司。他打破了传统的品牌营销的思路,它在很多的传统媒体以及传统的媒介手段上的使用也都是非常巧妙的。

  今年我们跟NIKE合作已经是第四五个年头了,我们顺应着网络媒体发展的历史潮流,把丰富的产品支持互动社区营销平台建立起来,这对NIKE的成员来说,他们就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

  全新的新浪NIKE的互动,实现了精准营销,整合营销,渗透营销、口碑营销,体验营销和辅助营销。好的营销案例离不开非常好的广告创意的支持,也请大家在这里放松一下,欣赏我们几个最新的几个广告创意。今天的网络广告创意不是简单的广告创意,而是向组合创意在转变。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新浪关于“体育营销”方面的经验和想法,明年是08年;奥运会日益临近了,今年最热的话题也是“体育营销”。走到中国的各大城市,不同行业的客户都在谈“体育营销”“奥运营销”。如何让这些营销模式得到认可呢?我们认为现在的这种狂热的体育,需要冷静的营销。如何才能让企业在“各大品牌,都在竞争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呢”?

  一、要搭上这班车。

  二、如何避免审美疲劳。

  三、你是什么样的企业,这种营销是否适合你的企业,这些都是问题。

  这里我们先讲一下我们去年在世界杯营销的时候,跟中国移动合作的案例。

  当时我们认为世界杯专题给公司带来的很大的收益,给总冠名的中国移动也带来了很大的品牌曝光度。今年我们希望能够提供更好的、更大的体育营销的整合平台。

  体育营销我认为它不是一个赛事或者是奥运会的营销。奥运会的营销并不等于“奥运营销”。奥运营销也不等于体育营销,体育营销应该是一个长远的营销。

  今年我们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就是将不同的受众群所关注的体育进行分类。例如,高尔夫是高端用户关注的赛事,足球和篮球是年轻人比较关注的赛事。所以今年我们提出能够将黄金的体育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协助企业做好长期、稳定整体的品牌营销。

  所以希望能够彻底的改变传统单一的营销模式,整合覆盖全年的赛事,运用众多黄金赛事关联度及持续热度,保证推广价值的体现,整合多项赛事套装推广,迅速提升受众接触频次。

  最后我总结一下今天的发言,实际上我们今天都在谈“网络品牌整合营销的进化论”。网络品牌整合营销已经进入了对话式的互动营销,随着网络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随着人们沟通环境的不断变化,只要有足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网络可以给品牌营销提供更大的舞台。

  谢谢大家!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