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20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大事件评选投票开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 18:32 新浪财经

  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各位网友关注已久的“2006年度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大事件”评选网上投票正式开始。

  综合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意见,“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从社会各界推荐的近300余个候选事件中,初步遴选了30个初步候选事件供网上投票推选。

  各位网友从即日起可以通过本网站投票系统进行投票。待3月15日零时投票截止后,我们将根据投票结果确定15个正式候选事件,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从中确定十大事件,并于3月下旬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予以公布。

  感谢积极参与!

  点击投票

  附新闻事件.“2006年度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候选事件

  1、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建设

  2006年5月26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国际知识产权保护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建设”为主题,举行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郑成思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吴汉东教授主讲。

  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大力提高知识产权创造、管理、保护、运用能力,是增强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增强我国企业市场

竞争力、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还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和落实责任制。

  2、50个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成运行

  2006年,按照国务院《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的安排,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决策部署,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各地积极推动,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分别设立了省级中心,在5个计划单列市以及温州、汕头、义乌等13个重点地区分别设立了市级中心,并开通了全国统一的“12312”举报投诉电话和“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网”(www.ipr.gov.cn)举报投诉窗口。各举报投诉中心通过建立完整的举报投诉接收、转交、办理、跟踪、反馈、汇总等工作程序,形成了全国上下一体、部门协作、区域互动的保护知识产权工作机制。

  3、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

  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6年12月29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的决定,我国由此正式加入这两个条约。

  4、我国企业在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首获全胜的马克曼命令

  2006年5月23日,通过二年的艰难应诉,浙江通领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东正电气有限公司)在与美国莱伏顿(Leviton)公司的专利纠纷案中,获得了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法院布朗宁主审法官下达的对案件最终审判结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马克曼命令。这份马克曼命令以及意见书,完全采纳了通领公司对莱伏顿公司“558”专利保护要求和技术适用范围的解释,明确通领公司的产品不侵权。这是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首例中国企业获得全胜的美国法院下达的马克曼命令,是中国企业使用知识产权自我救济保护,参与国际竞争顽强抵制恶意诉讼并取得重大胜利的阶段性成果,同时也是中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由被动维权转入主动维权的典型案例,对于振兴民族工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通领公司的维权事迹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和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和支持。2006年11月19日,中央电视台2套专门以通领公司的维权经历为背景,邀请通领公司董事长陈伍胜作为主要嘉宾录播了一期“知识产权海外角力”《对话》节目,引发了关于全社会对于“中国企业知识产权海外维权”的广泛讨论。人民日报在进行相关报道的同时专题配发《人民时评》的评论文章。商务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有关部门对通领公司在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积极维护自身正当权益的举动给予高度的评价。

  5、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300万件

  2006年6月27日, 我国专利申请量总量突破300万件。达到第三个100万件,仅用了两年零三个月时间,比第一个100万件缩短了12年半,比第二个100万件缩短了近两年,且申请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申请质量稳步提升。

  6、海关总署荣获“全球反假冒2005年度政府机构嘉勉奖”

  继“6月14日全球反假冒日”全球反假冒组织在法国巴黎宣布中国海关总署获得“全球反假冒2006年政府执法机构嘉勉奖”后,“9.8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召开期间,国际打假组织主席John Anderson先生专程来华,当面向海关总署授奖,并对中国海关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中国海关在出口环节对侵权货物的打击充分表明了中国政府在打假方面的立场和态度。

  7、上海关闭襄阳路服饰市场

  2006年6月30日,上海市政府顺利地关闭了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闻名”的襄阳路服饰市场,这一举措充分表明了我国政府对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态度,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8、卡拉OK用MTV版权收费

  2006年11月9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的规定,国家版权局对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和中国音像集体管理协会(筹)上报的《卡拉OK经营行业版权使用费标准》予以公告。根据该标准,卡拉OK经营行业以经营场所的包房为单位,支付音乐作品、音乐电视作品版权使用费,基本标准为12元/包房/天(含音乐和音乐电视两类作品的使用费)。根据全国不同区域以及同一地域卡拉OK经营的不同规模和水平,可以按照上述标准在一定范围内适当下调。该标准的出台,揭开了卡拉OK版权收费的序幕,意味着卡拉OK不再有“免费午餐”。

  9、五教授公益请求宣告飞利浦一项DVD专利权无效

  2005年底、2006年初,北京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张平、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同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单晓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朱雪忠、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徐家力等五位知名教授针对3C专利池中以飞利浦公司为权利人的“编码数据的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发射机和接收机”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19951924133)分别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

  2006年12月10日,五位教授与飞利浦公司签署联合声明,飞利浦最终决定将该项专利从3C DVD专利联营许可协议之专利清单中撤出,并表示对此项中国专利不再主张权利,五位教授同意撤回对该项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该案的和解有助于推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构建,对我国企业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10、《上海宣言》倡导各国携手应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2006年3月31日至4月1日,公安部、国家保知办在上海联合举办“2006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来自国际刑警组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欧盟,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等国的300余名国内外代表参加了论坛,一致通过了《2006中国知识产权刑事保护论坛上海宣言》,倡导各国执法机构、工商界更加紧密地联合起来,共同制定更加适宜的合作策略和计划,携手应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这一全球化问题。

  11、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

  2006年7月中旬,全国“扫黄打非”办、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版权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安部、建设部、监察部等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为期100天的集中打击盗版音像和计算机软件制品行动(即“反盗版百日行动”)。从7月中旬到10月下旬,各部门共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5800多万件,查缴非法光盘生产线4条,查办案件1万多起。

  12、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我国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战略纲要初稿已基本完成,20个专题研究陆续启动结题评审工作。

  13、 中国政府对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统一部署

  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年)》(国办发 〔2006〕22号),全面规定了近两年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等。根据纲要的统一部署,各地纷纷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呈现新的局面。

  2006年2月,国家保知办联合公安部、信息产业部、商务部、文化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版权局、食药监局、知识产权局和国务院法制办等11个部门以及高法院、高检院发布《200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行动计划》,明确我国2006年保护知识产权的具体工作任务。该计划涉及立法、执法、机制建设、宣传、培训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企业自律、为权利人提供服务和专题研究等9个方面内容,共160项措施。截至2006年底,这些计划全部得到执行,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好评。

  14、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全面推动全国性保护知识产权培训工作

  2006年,为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上关于“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行政执法和司法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的知识产权工作培训”的讲话精神,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着力推动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培训,启动了包括读本类、案例类、法律汇编类等共8本教材的“保护知识产权培训系列教材”编写工作。与此同时,继2005年9月成功举办省部级领导干部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后,2006年11月和12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保知办和国家行政学院先后共同举办了国有重要骨干企业领导人员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和厅(市)级领导干部保护知识产权专题研讨班,对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06年,全国各地共组织有关培训200余次30000余人。

  15、 “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2006年2月23日,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发表主旨演讲,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宣读了17个部委、单位《关于支持“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行动”的函》,355家中外大型企业签署了《企业使用正版软件倡议书》。

  1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

  2006年4月16日-23日,由国家保知办牵头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全面展示我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的进展和成就。这是我国首次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主题的大型展览,也是开展公众教育,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个举措。18个单位、15个地区、14家大型企业参加了展览,温总理、吴副总理等14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近3万人次前往参观。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也在本地举办了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

  17、20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举行

  2006年4月26日,20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代表国务院向论坛发来贺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李东生、国家版权局副局长阎晓红等出席了论坛并做了主题演讲。

  此次论坛是继“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后,2006年“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周”的又一重要活动,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18、 商务部等部委大力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为规范会展业秩序,商务部、工商总局、国家版权局、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并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为了配合《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2006-2007)》的实施,落实《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办法》,有效遏制展会期间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规范展会市场秩序,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版权局、知识产权局、贸促会从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蓝天会展行动”——2006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年度专项行动。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对于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净化展会市场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19、北京市在秀水街等零售市场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自2006年3月开始,北京市在全市服装和小商品市场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要求市场内的商户凡是经营带有商标的商品都要向市场经营单位(市场摊位出租者)提供证明商标合法的文件。市场经营单位将情况及时向工商部门报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据此确定监管的重点品牌和重点摊位,实施精确管理。全市服装小商品市场及部分电子、建材、眼镜等共180余家专业市场参与了商标授权经营制度的推行工作。

  20、 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显成效

  2006年9月30日,国家版权局下发《关于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的通知》,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以营利为目的,通过网络提供电影、音乐、软件和教科书下载的非法经营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自2006年9月底至2007年1月,各地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共查处案件436起,其中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案件361起,罚款705100元,没收非法服务器71台和电脑8台,关闭非法网站205家,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6起。

  21、 我国注册商标累计已达276万件

  2006年,商标局共受理商标注册申请70多万件,核准注册商标26万件,我国注册商标累计已达276万件。

  22、五大国际品牌诉北京秀水街市场商标权纠纷案终审宣判

  2006年4月18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法国香奈儿股份公司、卢森堡普拉达有限公司、法国路易威登马利蒂有限公司、意大利古乔古希股份公司、英国勃贝雷有限公司等五大国际著名公司诉北京秀水街服装市场有限公司、李彩平等侵犯商标权纠纷上诉一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秀水街公司的上诉,维持原判。判决李彩平等和秀水街公司于判决生效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共同赔偿香奈儿公司等经济损失、合理费用等共计10万元。本案的判决表明了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决心和力度,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广泛关注。

  23、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

  2006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和中国法院网联合开通“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用于及时登载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已生效知识产权裁判文书,反映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动态。该网站的开通,是我国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透明度和公开性的重要举措,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24、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建立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备案制度

  2006年11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就建立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备案制度正式下发通知,要求各高级法院及时将有关认定驰名商标案件情况报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备案,由知识产权庭将备案情况定期公布。这项制度有利于统一驰名商标司法认定标准,加大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

  25、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发布有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

  2006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整规办、公安部、监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该意见的出台,对于加强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规范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移送工作,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犯罪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26、国务院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68号国务院令,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的颁布,对于有效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具有重大意义。

  27、公安部门开展“海浪行动”,破获“3.31”特大制售假冒“达菲”等药品案

  2006年5月,在公安部的统一部署下,上海、江苏、辽宁、黑龙江、广东等地公安机关联合开展了代号“海浪”的“3.31专案”统一破案行动,一举摧毁金继辉、汪迅两个特大生产销售假冒“达菲”等药品的跨国犯罪网络,19名犯罪嫌疑人无一漏网,查封制假工厂6处,缴获大批假冒“达菲”等药品和叠氮化钠、甲醛等剧毒、高爆性原料近40吨,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保障了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顺利召开,维护了我国履行入世承诺、保护知

  28、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利法执法检查

  200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对专利法进行执法检查。此次执法检查工作,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程度,强化知识产权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及机构的协作关系,为专利法的修改创造了良好条件。

  29、商务部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

  2006年6月11日,商务部在北京正式启动“品牌万里行”活动。本次活动分“东部开放品牌行”、“中部崛起品牌行”、“西部开发品牌行”、“东北振兴品牌行”、“中国品牌海外行”五条线路,全面开展“品牌万里行”宣传推广活动。其中,“国内行”主要以各地重大商务活动、知名自主品牌为宣传重点,组织“品牌中国行推广活动志愿者先锋团”车队,深入企业、市场和社区,全程途径51个城市、历时129天、型程14290公里。“中国品牌海外行”主要以世界知名展会为依托,宣传我国自主品牌开拓国际市场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

  30、北京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正式启动

  2006年4月26日,“崇尚科学,保护正版”--北京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北京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集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合同备案、作品权利信息查询、版权贸易展示、数字作品版权认证、执法取证支持等业务于一体。该平台的建成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著作权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著作权行政管理模式和保护水平得到大大提高。

  2.进入投票

  “2006年度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候选事件

  1、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知识产权法律和制度建设(详细内容)

  2、50个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中心建成运行(详细内容)

  3、我国正式加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详细内容)

  4、我国企业在中美知识产权纠纷案中首获全胜的马克曼命令(详细内容)

  5、中国专利申请总量突破300万件(详细内容)

  6、海关总署荣获“全球反假冒2005年度政府机构嘉勉奖” (详细内容)

  7、上海关闭襄阳路服饰市场 (详细内容)

  8、卡拉OK用MTV版权收费(详细内容)

  9、五教授公益请求宣告飞利浦一项DVD专利权无效(详细内容)

  10、《上海宣言》倡导各国携手应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详细内容)

  11、有关部门联合开展“反盗版百日行动” (详细内容)

  12、我国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详细内容)

  13、中国政府对全国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和统一部署 (详细内容)

  14、国家保护知识产权工作组全面推动全国性保护知识产权培训工作 (详细内容)

  15、“企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自主创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详细内容)

  16、“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会”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 (详细内容)

  17、2006年“中国保护知识产权高层论坛”举行(详细内容)

  18、商务部等部委大力加强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详细内容)

  19、北京市在秀水街等零售市场推行商标授权经营制度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详细内容)

  20、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显成效 (详细内容)

  21、我国注册商标累计已达276万件 (详细内容)

  22、五大国际品牌诉北京秀水街市场商标权纠纷案终审宣判 (详细内容)

  23、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开通“中国知识产权裁判文书网” (详细内容)

  24、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建立驰名商标司法认定备案制度 (详细内容)

  25、最高人民检察院等联合发布有关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 (详细内容)

  26、国务院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详细内容)

  27、公安部门开展“海浪行动”,破获“3.31”特大制售假冒“达菲”等药品案 (详细内容)

  28、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利法执法检查 (详细内容)

  29、商务部开展“品牌万里行”活动(详细内容)

  30、北京数字作品版权登记平台正式启动(详细内容)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