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半小时观察:求学路上的叶云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4日 19:54 新浪财经

  这个周末我们关注城市中的农村孩子,在北京东南方向的城乡结合地带,很多外来打工人员居住在这里,从事建筑、养殖、保洁等服务性工作。

  随着我国的农民工大军数量过亿,进入城市的农村孩子的数量也已经超过了2000万,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叶云秀的女孩儿。

  十平米=一个学校?

  云秀今年十岁,两年前由于老家没有人照顾,离开江西来到了北京,开始和在这里打工的父母一起生活,好不容易可以和父母团聚,上学却成了云秀一提起来就会哭的事。

小云秀站在校门外望着校园,从她的眼神中能看出她对上学的渴望

  一天早上,记者陪云秀一起去上学。

  记者:“云秀,学校远吗?”

  叶云秀:“我不去学校。”

  记者:“那咱们去哪里上学啊?”

  叶云秀:“去老师家。”

  记者:“是家教吗?”

  叶云秀:“不是,是老师租的房子。”

  记者:“那你为什么不去学校上学?”

王老师和学生们在得知学校被关后,非常的伤心

  叶云秀:“学校关了。”

  走了一刻钟左右,记者和叶云秀来到了一个平房小院。

  叶云秀:“王老师 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了。”

  记者:“王老师,您好,我们是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的记者,这是您的家?”

  打工子弟学校老师王玉慧:“对。”

  记者:“就在家里上课?”

  王玉慧:“只能在家里上课。”

  这个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竟然坐了大小年纪不等的十四个孩子,几乎没有我们站着的空间,王老师告诉记者,她租的这个小屋现在是三个年级共同上课,一边是六年级,一边是五年级,还有一边是叶云秀所在的四年级,这是最小的三年级,而且现在还不是小屋里人数最多的时候。

  记者:“这小屋里人最多的时候有多少人?”

  王玉慧:“十六七人。”

  记者:“孩子们为什么不到学校去上学?”

  王玉慧:“学校关了,说给我们解决,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王老师租来的这个房子成了没有学校的孩子们的课堂,虽然人多,但是十二月的北京,漏风的窗子,屋内也就只有六七度的样子,孩子们的手大多是冰冰凉的。

  王老师总是叫孩子们不要大声说话,她穿梭在四个年级之间,由于一刻不停地说话,所以声音一直是哑的,叶云秀是班里成绩最好的,她很调皮,经常举手发言,但是和其他的同学一样,她好像不敢大声说话,说话是一直很小心。

  记者:“王老师,孩子们习惯这么很小声说话吗?”

  王玉慧:“现在已经慢慢习惯了,因为我们旁边有一家小孩刚出生,刚出生一个小孩,大家怕吵着他们,人家再把我们轰走怎么办,我们可能连这个房子都没有了。”

  这天上午,王老师给六年级上数学,给五年级上英语,给四年级上语文,给三年级上自然,一周下来,她则是要给四个年级的孩子上语文、数学等九门课。

  记者:“你一个人教三四个年级,教得过来吗?”

  王玉慧:“刚开特安排的时候特别乱,但时间长了就错开了,每天都是错开的,基本就能上课了。”

  记者:“你现在有工资吗?”

  王玉慧:“快一个月没有了,人家放假了。”

  记者:“其他老师都走了,你为什么没有走?”

  王玉慧:“也可能说是可怜,如果他们要不可怜,我可能也不会这样吧。”

  记者:“就觉得她们可怜,她们离不开你?”

  王玉慧:“他们那天跟我说,老师我觉得我被所有人抛弃了,就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替你着想说,老师,你怎么办呀?”

  后来在记者的要求下,孩子们带记者来到了他们的学校,校门叩上了锁,孩子们望着校园忍不住流泪,云秀劝着劝着另外一个同学,自己也哭了。

  记者:“云秀想吗?”

  叶云秀:“想。”

  记者:“想什么呢?”

  叶云秀:“想学校。”

  记者:“想学校什么呢?”

  叶云秀:“想回学校读书。”

由于学校被停,没能进入其他学校的孩子就开始在校门口露天上起了课

  今年9月名叫源海的打工子弟学校被勒令停校,后来,没能进入其他学校的孩子就开始在校门口露天上起了课,随着天气的转凉,废弃的校车也曾经是孩子们上课的地方,但是随着冬季的到来,孩子们越来越少,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去了哪里,直到有一天,王老师决定把孩子们接回自己的家,那个时候,学生总人数仅剩了20人。

  在王老师这个小屋里,叶云秀已经上了快两个月的课,她现在最担心的是王老师有一天离开他们。

  记者:“如果王老师走了你们怎么办?”

  叶云秀:“我们会恋恋不舍。”

  记者:“什么叫恋恋不舍?”

  叶云秀:“就是舍不得王老师走。”

  记者:“害怕王老师走吗?”

  叶云秀:“我们想让王老师一直留在我们身边教我们。”

  王老师每天只花两块五毛钱,中午一块钱切面加上几棵白菜叶的午餐已经持续了几个月。

  记者:“知道王老师一直没有工资吗?”

  叶云秀:“知道。”

  记者:“觉得王老师好吗?”

  叶云秀:“王老师是最好的老师,她像妈妈一样的对我们。”

  记者:“怎么感觉到呢?”

  叶云秀:“因为别的老师都走了,外面太冷老师把我们带到她家里来,我们净给她添麻烦。”

  记者:“老师很善良是吗?”

  叶云秀:“是。”

  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目前我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其中随父母亲进城的农民工子女就达到了2000万,占全部流动人口的六分之一。

  在这些农民工子女中,有近50%的适龄儿童不能及时入学,又有9.3%的孩子会最终失学。

  目前北京全市共有38万应接受义务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其中25万就读于公立学校,另外有13万在打工子弟学校。

  谁来温暖孩子的心灵?

  现在的王老师家成了一些处于失学边缘的孩子临时的课堂,但是这并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为了解决孩子们的上学问题,源海学校校长陈永明正在四处奔波。

  记者:“学校关闭之后您一直在为这个事情奔波。”

  陈永明:“每天都在做努力,几乎没有一天懈怠的,没有一天停下来过,都在奔波,都在跑。”

  此时的陈校长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神情。

  每天中午,云秀一定要赶回家,为爸爸妈妈做饭,云秀的爸爸两个月前出工伤,之后就一直没有工作,还欠了一万多元的债。

  记者:“云秀会做什么菜?”

  叶云秀:“会做土豆。”

  记者:“还有呢?”

  叶云秀:“还有白菜。”

  记者:“几岁学会做饭的?”

  叶云秀:“七岁。”

  现在的叶云秀削土豆皮、切土豆丝已经非常的熟练了。

  在大棚里, 记者见到了家里现在唯一的劳动力,云秀的妈妈,她给人家打零工做挖菜的活儿,每天要蹲在地上好几个小时。

  记者:“大姐,这个菜一溜多少钱?”

  叶云秀的母亲:“这一溜挣两三块钱,也就是挣两三百元钱一个月。”

  看着妈妈吃自己做的饭,饿着肚子的云秀开始帮妈妈挖菜,伸手很麻利。

  云秀在她的同龄人当中可以说是最懂事的,当记者问她,你多久没有穿过新衣服,她笑着说很久,多久没有吃过肉,没有喝过牛奶,她笑着说很久,而家境的贫寒,似乎没有给带给她任何负面的影响,而是很自信很阳光,虽然只去过天安门,但云秀说她非常喜欢北京,而如果下个学期找不到云秀合适的学校,她的父母会选择送她回农村老家。

  这个学期,没有了学校的云秀去过指派的分流学校,也试图想过进公立学校,但最终还是回到了小屋,回到了王老师身边,而王老师留下来的坚持得到的却是周围人的不理解。

  记者:“你自己怎么想的呢?”

  王玉慧:“虽然到现在我一无所有了,我还是要在这儿,我真的是为了孩子,我什么目的都没有。”

  然而在王老师的这间小屋,同住一室从小就和她最要好的朋友离开了她,这让王老师感到非常的痛心,她夜里常常醒来无法入睡。

  由于无法正常的上课,小云秀和她的同学整天都闷闷不乐的,只有当和王老师在一起玩球的时候,他们才能暂时忘记那些不快乐。

  孩子们坐在球场旁休息的时候发现了一只受伤的小狗,趴在地上,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在寒冷的冬天,孩子们用爱心在保护受伤的小狗,他们的爱心让在场的所有大人觉得温暖,而这些孩子们的心灵要由谁去温暖呢,他们的未来在哪里呢,这个学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寒假过后,王老师还会留下来吗?孩子们该怎么办呢?

  目前北京市共有307所打工子弟学校,但其中239所学校打工子弟学校不具备办学条件,安全隐患严重。

  根据《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一所合格学校需要校园面积达到15000平方米经上,校舍总使用面积3587平方米以上,同时还需要具备200米环形跑道和60米直跑道,以及篮球、排球场地和器械场地。

  如果要使目前不符合办学条件的239所打工子弟学校达到标准,至少需要数亿元的资金进行改造,2006年北京市为改善流动人口子女的就学条件和教学质量,总共投入1、5亿元,但要全部解决现存问题依然有很大缺口,而义务教育的微薄利润又难以吸引大量民间资本进入,由谁来办打工子弟学校,成了一个难题。

  求学: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

  叶云秀家附近有四所打工子弟学校,其中只有一所是有合法的办学许可证,这就意味着其它三所的状况仍然是不稳定的,如果学校行政复议的结果出来是关闭学校的话,孩子们必须找到接受他们的学校才可以避免失学或回到老家成为留守儿童,记者也尝试着带着孩子们走访了几所学校。

  源海学校的很多学生都被分流到了最近的一所小学,下午,云秀带着记者一同来到了小学,学校大门紧闭,学校的负责人拒绝采访。

  云秀告诉记者,她们在这上课非常的挤。

  叶云秀:“太挤了。”

  记者:“怎么挤?”

  叶云秀:“四个人坐一桌。”

  记者:“四个人怎么坐?”

  叶云秀:“我坐中间,左边坐一个人,右边坐两人。”

  记者:“怎么会那么挤?”

  叶云秀:“因为我们学校的人都到这边来了,所以他们一个班从四十人到七八十个了,就坐不下了。”

  最后,和很多同学一样,小云秀在这所小学上了一天的学就回家了,而像云秀这样已经被指定了分流的学校,但是由于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比如交通不便,离家太远,班级人数过多等原因,导致一些孩子至今无学可上,最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公立小学上。

  12月20日下午三点,记者等人来到了一所公立小学。

  “我们是隔壁源海实验学校的,我们想问一下学校收不收费用,下学期付不付借读费。”

  “谁跟你说我们收借读费?”

  “怎么收费啊?”

  “你们怎么相信小孩说的,你们找我们上一级的领导问一下。”

  回到镇上记者找到了一个从源海转到这个学校的学生,听到了这样的消息。

  学生:“交了2000多块钱。”

  记者:“什么钱?”

  学生:“学费。”

  记者带着云秀又来到另外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这所学校办学模式是由政府投资、个人承办,学校离家比较远,乘校车的费用对云秀是很重的负担。

  叶云秀:“乘校车要一两个小时,以前一个月十块钱,现在不可能。”

  源海实验小学分流后,寻找云秀可以去的学校落实起来比想象得要困难。

  记者:“希望跟着爸爸妈妈留在北京在这上学还是希望回老家呢?”

  叶云秀:“希望在北京。”

  孩子毕竟是孩子,北京对他们来说仍旧是个五彩斑斓的梦,唱个歌,孩

  子们也会很快乐。

  12月20日,学校由于没有房屋资格鉴定书,被正式取缔。

  王老师说:“这么好的学校为什么要关呢,有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在家呢,没有书念,我这里装不下那么多人了,有的孩子就在家里学习抽烟喝酒,这些孩子们怎么办?”

  12月21日,通过记者的联系,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的涂猛秘书长来到了王老师家。

  “北京的书费和学费加起来四百多。”

  “贵在书费学费还有吃饭上。”

  “我妈每天干活有时几元有时十几元,我爸还要吃药。”

  了解了云秀和所有小朋友们的困境之后,涂秘书长给孩子们讲了希望工程创建的宗旨,告诉孩子们他们就是希望工程帮助的对象。

  涂猛:“这些孩子应该讲都符合希望工程资助条件,我们需要他们到一个正规学校读书,但他们失去了依托,当务之急是要帮助他们找到学校。”

在得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将资助自己的学费时,小云秀开心的笑了

  听到自己还有可能在北京继续上学,孩子们开心极了,因为上学就意味着可以学习知识,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经过了这么多天的恐惧和漂泊,孩子们终于可以大声说出自己的理想了。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资助叶云秀。

  听到有人可以资助自己的学费,有可能留在北京,虽然学校还无照罗,云秀还是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快乐。

  北京市教委《关于2006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少年可以在公办和民办中小学借读,其中来京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公办学校,需要提供户籍证明、户籍所在地无监护人的证明、暂住证、务工证和住房证,五证齐全可以免除借读费。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利民表示,除了对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子女免收借读费外,北京市正考虑把流动人口子女纳入义务教育免收杂费的范围当中。

  城里人,农村人,在城乡结合部,城里的农村人在努力地融合进这个城市,这其中最脆弱的群体是孩子,在这个环境当中,任何一个有歧视意味的眼神,一个不经意的表情,当然包括关于学校的政策变动所带来的一系列波折都会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埋下不和谐的种子,有一天,他们长大了,大多会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成为这个城市的一员,帮助云秀就是帮助我们自己,请您和我们一起来帮助她们好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