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开幕式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0日 17:14  新浪财经

  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于2007年1月20日至21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由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传媒杂志社主办,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将聚焦目前备受关注的传媒创新话题,遵循“交流合作,和谐共赢”的原则,突显2006年中国媒体发展的新观点和案例透析,共享解决问题的方略。新浪财经全程直播。以下为开幕式实录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下午好!

  我宣布,我们第二届传媒创新年会正式开始!

  在开会之前,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到会的领导和嘉宾: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女士

  中国记协名誉主席人民日报社原社长邵华泽先生

  中国期刊协会主席张伯海先生

  中国中宣部杨伟光先生

  我们做一些调整,我统一把后面的嘉宾宣读完了之后我们一起鼓掌。

  有国家新闻出版署施展系先生

  国家广电总局副总编辑王勇先生

  中国记协原副主席管委会主任范以锦先生

  中国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先生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戴玉庆先生

  天津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张建星先生

  湖南报业集团社长覃晓光

  国家发改委主任齐勇峰先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先生

  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上海大学影视学副院长戴先生

  上海师范大学认为传播学院副院长金先生

  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先生

  河南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半岛都市报支英珉先生

  新消息报社社长沙新先生

  大连晚报社的副总编辑徐莹先生

  新周刊电视台台长张惠健先生

  上海文广传媒集团副总裁东方卫视董事长高先生

  江苏广播电视台长小泉先生

  腾讯公司执行副总裁刘胜义先生

  分众传媒的副总裁嵇海荣

  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国内近百位当家人出席本次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这些领导和嘉宾的光临表示最崇高的欢迎!

  在主题演讲之前,我作为主持人,有一些情况给大家通报一下,我们开这次会议:

  首先,是在岁末年初之际,把管理的领导业界的精英请来,总结一下过去一年的传媒工作经验,并设计新一年的方案,同时建立联系,加

  强友谊。

  我们更重要的理由是,我们是开这个会是因为创新更加重要,从体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对我们传媒届而言,在全球的传播格局发生重大

  改革,传媒业面临历史的,今天创新显得尤为必要。今天的传媒业风云激荡,旧的产业联不断的剥离,新的产业链不断的延伸,在这些的格局

  下只有创新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第三个理由:我们06年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届传媒传新年会,得到了业界的支持,我们来继续办好传媒创新年会也体现了历史的延伸性和继

  承性,和我们对于构建品牌的信心。

  这次会议怎么开呢?和各位领导报告一下:

  首先,我们请总署领导和有关的领导做演讲。为我们知名传媒业发展的方向,唱响主旋律。

  其次,我们分了四个论坛,对不同的议题进行交流和开放式的探讨,不埋没已有的成绩,武装我们的头脑,把面临的危机和问题争取变成

  我们的机遇和动力。

  最后,我们要梳理一下06年传媒业在创新方面的成绩。

  应该说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会议,怎么开好这次会议,组委会认为管理层的领导和业界的传媒领袖聚集在一起非常难得,希望我们大家每

  一位都珍惜这个空间和时间我们一起来开好这次会,我们这次会议应该说是中国的传媒业的精英层、领军层和专家层最大限度集中在一起,这

  么一个重量级的会议,我们没有理由开不好,我们要全力以赴、聚精会神的把这次会议开好,要有一个好的会风。

  我们这次会作为我们传媒杂志的商机主管部门,新闻出版总署意志关注我们的传媒工作,应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我

  们有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女士做主题演讲,大家欢迎!

  李东东:

  尊敬的邵华泽主席、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能够与这么多传媒届的朋友们一起就传媒创新交流意见,沟通思想,我觉得非常有意义,创新是民族兴盛的灵魂,国家兴旺的动力

  。

  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创新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策略日益凸现,传媒业作

  为传递信息传播知识的特殊行业,自身经过者由技术创新载体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引发的转型,也承担着推动社会各领域实现创新和科学发展

  的重要责任。可以说,传媒业实现创新的任务日益紧迫的,而创新也决定着传媒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观念创新决定着传媒业的社会角色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目标,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社会财富之外,还必须在构建和谐

  文化,引导社会舆论,划清社会矛盾,和提高社会心理认同度等方面下大力气。传媒业在整合信息资源,协调公众意见等方面具有无法替代的

  基础性作用,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一个能够创造和推动和引导和谐文化的传媒产业,而传媒产业发展理念的创新则是传媒业实现这一功能的必由

  之路。

  我这里说的传媒发展理念创新,并不仅仅指传媒业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搞好经营管理,更重要的是指传媒业要增进对发展的认识。把实现

  社会责任和获取经济效益结合起来。共同作为传媒业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目标。

  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个网站在实现日常良性经营上,有没有一个面向整个社会超越局部利益、个体利益的更高目标?有没有一种推进

  社会和谐促进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果传媒业赚的钱越来越多了,对和谐社会的贡献却越来越少,算不算是取得了真正的发展?我觉

  得这是整个传媒业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必须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去把握传媒业发展的方向。

  近年来,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日新月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随着社会观念的多元化发展,在传媒领域出现了诸如:媒体社会公信

  力下降,内容品位格调不高,市场恶性竞争加剧等种种问题,这不仅制约了传媒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也从根本上影响了传媒业自

  身的发展,因为只有能够推动和谐社会建设,传媒业才能得到社会的长久认可和支持,才能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今年央视年度经济人物评选过程中,把“责任”作为第一标准,放在“创新”的前面,我看这本身就是一种观念上的创新。传媒业的发展

  观念也做做这样的创新。

  二、管理体制创新决定着创新业的政策环境

  在传媒科技日益翻新,经营方式日趋多元化的新形式下,技术的进步和市场格局的变化,对传媒业的管理体制提出了许多挑战,推动文化

  体制改革,加大体制改革的力度。在传媒领域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市场管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仅是管理体制的创新,更

  会给传媒业的运行机制带来深刻的影响。传媒业有意识形式和历史性的思想文化阵地,也是具有经济属性的内容产业。我们的管理工作既是要

  求促进传媒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要对传播内容进行有效的管理。而我们的政策法规还存在很多缺陷。管理手段较产业发展现状很陈旧,这要求

  我们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创造性开拓性,提高管理的预见性、前瞻性,坚持管理的原则性、规范化和可

  操作性。

  在新闻出版总署管理的报刊领域,要深入调查研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和市场中介组织分开

  ,更好的履行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的职能,改进行政审批的程度和流程,建立健全报刊出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优化报刊结构、合

  理配制报刊出版资源,逐步推进报刊跨地方、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使报刊市场由条块分割,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向统一、开放正竞争、有序

  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转变。要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退步推开的原则,通过改革使定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报刊经营机制创新,要提高市场

  监管的能力,拓展市场监管的范围,完善劳动人事和财政税收政策地为报刊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三、载体形态创新决定着传媒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信息技术已经重塑了传媒业的外延和内涵,在今天这样的不同媒体相互融合和相互竞争的发展启示,传统媒体虽然有一定的市场潜力有待

  开放。但面临核心受众流向网络、线通信的巨大压力,新媒体虽然代表产业发展的方向而倍受关注,但产业链尚未成熟,盈利模式尚未建立,

  其前景还面临市场的严峻考验,在新老媒体相互依存并和关联产业交融的市场格局中,新的传媒产业链在媒体形态和经营模式变革中成形,报

  刊作为传统媒体要顺应数字化,网络化影响下的内容产业发展趋势,拓展行业内涵和外延,数字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平台和传播平台,发展

  数字化内容产品,开拓增殖服务业务,重组运营方式和业务流程,调整产业经营结构延续报刊作为主流媒体的竞争优势。把新媒体给传统媒体

  带来的挑战和压力,转换成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推动传统媒体亿新型媒体的融合,创造出更多的细分市场和盈利模式,推动我国

  传媒业的产业升级和发展壮大。

  从这个意义上讲,载体创新已经成为传媒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生存之道。

  四、传媒创新要把握好的几个方面:

  1.我国传媒业面临着历史性的最好机遇,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为传媒

  业解决发展的瓶颈创造了条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传媒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信息技术变革为传媒业进入数字产业,加快内容整

  合和综合开发带来了机会。在这样的机遇面前,传媒业一定要进一步增强信息,把握记忆,以全面创新来推动传媒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积极推动传媒思想创新,观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在创新的观念和思路之下才能够深入的审视传媒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记忆。必

  须看到创新已是媒体不能回避的选择,谁能应对新形式提出新思路,谁就有可能在市场竞争中强占先机,墨守陈规、不求进取就被逃出局的厄

  运。

  通过思想上的创新实现实践中的进步,始终坚持传媒内容创新,所有的传媒技术都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为王是传媒业永远的主题地在新

  的传播格局中,内容提供商将占据产业链的上游,高质量的内容将成为传媒业的动力,这要求我们不断挖掘内容产品的文化内涵,并创新其表

  现形式,不断增强媒体在内容上的主导权和在传媒市场上的竞争利益,巩固和加强党的娱乐宣传阵地。

  牢牢把握传媒技术创新,新技术给传媒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媒体改变自我提供了机遇。面对飞速发展的传播技术、显示技术和介

  质技术,传统媒体可以进行产业升级,开辟新的盈利模式,获得更大市场空间。

  我们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采取果断措施,合理利用新技术,利用未来的形态发展方向和运营模式,不断推进传媒体制、机制创新。

  经过近20年的改革和发展之后,体制机制创新已经成为传媒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无论从宏观管层面还是微观操纵层面都要求积极稳妥的推

  进制度创新和机制再造,在重塑市场主体,完善市场体系,改善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环节上取得突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束缚传媒的发展

  ,为技术创新鉴奠定坚实的基础。

  传媒业的创新是一个不懈把探索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充满艰辛和乐乐趣的过去,愿大家按照自己的创新之路不断前进,通过创新成就传媒

  业的美好未来,为美好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李东东副署长的演讲。

  陈刚:

  受邵华泽院长的委托,向本次会议贺喜。

  尊敬的秘书长,各位来宾,朋友们,下午好!

  今天,第二届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开幕,首先,我代表主办方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代表的光临表示欢迎。

  我国目前传媒从业人员已经达到70万人,这是“与人民同行,与时代共进”的队伍。多年来这支队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全面反映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促进经济发展、保证社会稳定等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现提供了有利支持。

  与此同时,我们的传媒产业自身应取得了进步,在发展中拓宽了事业,积累了管理发展的宝贵经验。作为一个传媒工作者,我们看到成绩

  的同时要清醒的认识到,目前中国的传媒在管理体制、运营机制、应变能力方面,存在和社会环境、传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的问题。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新媒体高速发展和中国媒体未来发展提供了挑战,面对新形式,适应新形式新阶段,党和国家的要求,中国传

  媒业必须加速发展,提高效率,要仅仅抓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有利时机,提高水平以强者的姿态存在,更好的完全光荣而艰

  巨的历史使命。

  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也是历史对传媒的召唤。

  要发展就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传媒可持续发展的活力之源。

  创新,首先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国情的出发,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实际出发。

  创新,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创新,不仅包括宏观的文化体制,更体现在微观机制和内部管理的改革上,通过创新使媒介的体制和机制更有利

  与媒体焕发出新的活力,优胜劣汰,实现大力发展。

  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才能更好的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人们的喉舌,传媒的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动摇,必须有利

  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效益。

  创新,必须注重品牌建设,因为未来传媒市场的竞争已经进入了更高的品牌竞争。创新必须符合中国国情,中国特殊的传播环境使得任何

  经验。中国传媒业必须总结自己的发展经验,借鉴外国的经验,制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创新会有风险。但是在创新的时代,迟滞和延缓更是致命的。事实已经证明,媒体的同行们也都意识到,传媒能否创新,创新的速度有多

  快,已经是决定传媒生存和发展的根本。

  让我们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增加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遵循媒体发展的规律

  ,大力推进传媒经营管理改革,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和人才培养,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经济效益和多样化的需求,在创新中求得更大

  的发展!

  今天到会的各位传媒界的有识之士,今天大家互相交流,借助传媒创新年会这个平台,交流经验,互相切磋,共同探讨,共同推进中国媒

  体创新发展的进程。

  祝各位来宾新春愉快,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