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杨帆:民营企业团体要上升为民族企业利益集团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19:14 新浪财经
2006年12月23日,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的“自主创新奠产业根基、民族产业谋国运昌盛”。以下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发言实录: 今天开这个“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研讨会”,总的路数比一年前的形式好多了,最重要的就是国家在年初的科技大会提出自主创新,拟定中央的方针,所以才有基本的转折。 据我了解,在这之前有非常激烈的争论,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严重的争论,争论的结果,中国最高领导,包括科技部等强大的部门支持,才确定了自主创新,叫国家创新体系,这是最关键的转折点。自主创新确定以后,要想真正做到,政策也在调整,但是我觉得很不够,梅咏红说自主创新的实质是发展民族产业,有没有共识?自主创新的口号当然很好,实际上后一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需要继续争论和具体确定的,国家和市场各起什么作用,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行业还是国家?创新的主体没有说得很清楚,对这个问题比较模糊,还强调市场经济,强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有必要进一步讨论。这个事已经有一个好开端,但是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我认为这个问题还没有解决。 第一,民族产业概念的问题还需要好好研究,究竟涉及几个层面,涉及股权和非股权,非股权里涉及国家采购、行业标准和知识产权,还涉及国家安全,如《国家安全法》或者《振兴战略产业法》,除了知识产权属于企业行为之外,各种优惠政策都属于国家行为,如果不解决国家的作用,这个问题还是解决不了。我并不太赞成民族产业的提法,应该是国家战略产业。作为一个口号来提还是可以的,好像我们对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的争论是一样的,想来想去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想法,还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注意国家安全,爱国主义。我更倾向于叫国家战略产业,在概念上更清楚一些。国家产业的提法是可以超越左右翼的,会超越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争论,这个争论我历来都不参加,对股权控制、所有制不太感兴趣。控制企业的股权问题虽然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争论半天国有还是私有,这是旧的意识形态争端,我不参加这个争论。第二,要超越军工和民用的争论。第三,超越民族和外资的争论。 民族产业作为一个思想口号,我赞成,但是作为更确切的,确实有和外资的关系问题。用国家战略产业,可以超越这三方面的争论,更加明确一点。它的理论背景,背后实际是国家主义的说法,而不是民族主义的说法,都可以讨论。提国家战略产业有一个好处,实际是在国家和市场中强调国家的作用,就是国家自主创新,更加强调国家方面的作用,主体是谁?基础是谁?我们要更强调国家的作用。 第二,关于技术标准。梅咏红是科技部的,对科技比较明白,我也做过简单的研究,标准实际是行业行为,行业行为背后需要国家力量支持。企业的行为是私人的行为,把企业的知识产权打包,实际是核心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 通过行业标准,把企业的利益转变成公共利益,背后实际是国家行为。个别企业的利益,特别是有核心技术的垄断企业的利益转,一旦有行业标准,就成了公共利益,这背后是本国骨干核心企业的利益。 标准问题还要很好地研究,经济学家不太懂技术,制度学得太多,一上来就琢磨产权是谁的。我觉得产权是谁的并不是最重要的,要研究技术问题,技术问题上升到经济层面和国家战略层面考虑标准。这是第二个问题,还有很多可研究的,并不是简单地说出一个口号就完了。先提出口号以后,还有很多可研究的,涉及到每个行业,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不一样,但是标准之争肯定是最重要的,是政府牵头,骨干企业出面,如3G标准的争论。 第三,中国从利益集团的角度研究。我最近刚接了一个中央提出来的课题,叫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利益集团”,9月份新华社记者来找我,我非常吃惊,这个问题历来都是不许研究的,特别是官方,不许有利益集团,这次中央先讨论了,还没开六中全会,你对利益集团有什么看法,我说这好,研究比不研究好。讲的是弱势群体的维权问题,要正面讲相对的强势集团,改革开放以后有三个利益集团,好几年前我就去国防科工委讲,到科技部讲,他们都不敢听,官员就是这样,中央不提,他永远不敢听,不敢想,也不敢说,跟他说也白说。 这次中央先知先觉,讲改革开放以后有三个利益集团,中国新兴的三个强势集团组成利益集团。第一个利益集团就是中国的垄断部门集团,这个集团现在遭到了自由主义的强烈攻击,人家的攻击是对的,干嘛不让民营企业进?市场准入方面垄断。这是权力转化过来的,计划经济的经济管理部门改成公司,转化成的这个集团,这30年来,中国的立法主要是部门立法,部门立法主要是他们拿草案,继续改革开放我也赞成。司法部最近给我一个课题,虽然非常小,但是提出来研究立法,实际是部门立法,部门立法浸透着部门利益。 第二个集团是外资集团,是我们抨击的最厉害的。自由派有自己的道理,他说外资在中国并不是一个集团,没有形成一个集团,全球化,这是主流话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外资企业在中国也是竞争的,政府很多政策跟它有关,比如把十个最大的国有汽车厂分别和外国的十大汽车公司合作,互相合资之后互相竞争,并不存在中国民族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竞争,你们互相结合了,是互相竞争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老说一边话,人家有人家的道理,你要知道人家的道理以后才能讨论,事情确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互相竞争起来之后。 历史上叫门户开放,咱们打不过外国人,干脆就让他们一块来,把他们引进中国,让外国人在我们这儿互相竞争,所以不是那么简单的形成哪个是民族企业,哪一块是民族的,哪一块就是外国的。我看到了自由派的道理以后,总要吸取人家道理里合理的地方,或者可以变故的地方,所以我才提出国家战略产业,不要把民族和外资完全对立,恐怕还有完全融合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外资利益在中国有没有形成统一的外国资本的利益?或者这些年他们是怎么组成的利益集团,以什么方式影响我们的决策,都可以研究。我们毫无研究,根本不让研究,那当然就有问题。不让研究,所以就出事。 50个最大的跨国公司联手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反对取消他们的优惠政策,这是明显的代表外国资本共同的利益,向中国政府施加压力,而且取得成功,这是统一的活动。我还知道一些行业部门需要调查,需要了解。 比如传销,我参加过他们的公关活动,广东开发区的卖香水的,很多公关,花无数钱,有的是钱,老开研讨会,定义传销之后,然后进行政策寻租。这种事各个行业都有,要研究他们的行为和利益。化妆品行业主要的是外资,而且都是内销,禁止他传销,对他的利益打击很大。外国资本的政策寻租能力很强。 (陈甬军:现在改了个名字叫直销,领到牌照。) 北京大学直销协会请我去开会,可能是想给点钱让我做做公关,我经常参加他们的会,没少领化妆品,不给钱,给化妆品。凭这个就想收买我,我也不用化妆品!他们经常这样干,著名经济学家整天参加,包括传媒记者经常参加这个会,一个人给一个红包,不知道多少钱,所以传媒,包括经济学家们替他们说话。 十年前我在国家物价局当处长,就是管外资的,叫做涉外价格司,官司来了之后,整个政府倾向于外资。当时我处理过一个事,湖北省和德国合资建了一个啤酒厂,湖南禁止他们去,保护自己的啤酒厂,不让湖北合资厂的酒运到湖南。官司打到我们那儿,我们当然支持外资,因为我们是涉外价格司,重工司支持那边,两边打,两个副局长各代表一边的利益,最后到局长那儿平衡。结果还没平衡完,合资啤酒厂直接找到某位领导人,批示下来了,干嘛不让外资卖啤酒,人家还不找我们,嫌我们这些小官办事太慢,直接找领导人,直接批了,所谓的民族企业,民间企业,有这个本事吗?没有。 第三个利益集团就是民营资本。我最近一年来发表文章,真希望把理论家的意见转达给你们,中国的民营企业家30年来,初具规模的时候,现在有些偏差需要纠正,就是他们在理论上一直受到自由主义的影响。民营企业界利益集团应该从自发的变成自为的,按照列宁的话,群众要组织成阶级,阶级要组织为政党,政党需要自己的领袖。一个社会集团能不能真正成为利益集团,织的程度怎么样,要取决于有没有自己的组织,自己成熟的领袖集团,有没有自己的理论和理论家,没有只能是自发的乌合之众,不能成为自觉的利益集团。 民营企业有现成的自己的组织系统,有行业协会,有商会,有大量的政协委员和人大代表,有钱,而且有自己半官方组织,就是全国工商联,还有22个民营商会,在法律上不注册,都挂在全国工商联,不是官方的商会,是民办的企业协会。 他们提出的命题中自由主义命题多,他们维护民营企业的利益,主要是受到自由派经济学家的影响,比如说一再提出原罪的问题,最近因为抓了几个企业家,他们又提出来,意思是又抓了首富,我说抓一个企业家有什么了不起的,他们老从原罪这个角度提。 至于民营企业中搞投机资本的人占主流,就不用多说了。他们提出的命题,比如炒作房地产,反对政府宏观调控,每次宏观调控,他们都要拉着民营企业家反对一回,说是要恢复计划经济,维护国有,打击民营,调控房地产他们跳得最凶,最嚣张的是任志强、冯伦这样的人,他们自诩为民族企业代表。 所以现在民营企业利益团体从领导人到理论家,到所谓著名企业家,实际被投机主义控制,被自由主义主导,这些利益集团走错了方向,或者不成熟。他们原来的思想也符合前些年的情况,前些年恰恰国家在保护民族企业,因为没加入WTO,国家的政策还没让外国资本进来,所以你是受到国家保护的,这些人发了财,基本上官商一体化,官帮助他们发展,有欺压他的一面,主要还是保护他的一面。这些人发财以后,反而把政府看成最坏的,为什么这样?受到理论界的误导,所以现在需要修正。 我的命题是“民营企业要上升为民族企业”,中国现在还没有民族产业,为什么没有?因为中国只有民营企业,没有民族企业,更没有民族产业,为什么没有?就是因为没有形成利益集团,或者这些组织协会接受的不是国家主义理论,而是自由主义理论,所以没有形成,还在比较低级的层面,没有真正上升到民族或者国家这个层面。 这是我对民族企业的批评,如果这个过不去,国家政策不可能对你倾斜,因为制定政策的人,现在都是利益博弈,得组成集团,组成集团要有正确的理论和理论家,用自由主义这套理论,自由主义是替外国资本说话的,大家还没有认清楚。 现在像我们这样的人还没有结合起来,但是现在有基础了,中国终于涌现了一批民族主义或者国家主义的经济学家,也出现了向文波或者奇瑞老总,或者倪光南老师这样真正搞生产、搞技术创新的企业家,而且他们终于挣脱了平常的事,能够理解到理论层面的意义了。 要进一步促进,尽快形成真正民族企业的利益集团,依照现在社会利益集团民主的运作方式进行运作。 目前官一方,民族产业一方,外国资本一方,实际是三角关系。我不认为把民族资本和外资绝对对立,至少是三角关系,要均衡。 我们采取爱国主义的态度,要求国家支持我们,我们爱这个国家,国家也得爱我们,这个国家的强盛要靠民族资本强大,才是真正的,所以要求国家支持你,不是简单地说你是小政府,是守夜人,是弱肉强食。包括TCL的李东升,都有民族主义言论,要求国家保护。民族企业家应该上升为爱国主义者,到国家层面说话,别被自由派误导,自由派是代表外国资本,不代表你。 老说让政府给政策,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忽视理论方面是绝对要失败的,因为中央领导人定政策是有理念的,他也是听下边汇报,也要看书,不是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要有理论支持。 有几个理论必须要进行批判。第一个理论就是新古典主义或者旧古典主义的比较优势。我很早在凤凰卫视做过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我给学生讲,他们很接受,很可惜我这样的很少,大部分老师是按照教材讲的走。教育部编的教材,包括主流媒体所宣传的东西不对。比较利益是动态、变化的,不是静态的,变化过程需要国家扶持。这里一个重大的误导,讲主要利益的时候,古典学派有局限性,他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本。真把人力资本纳入比较优势,情况就不一样了,亚当•斯密、李嘉图谈的是自然资本的国际分工,所以每个国家应该去发展自己相对成本比较低的,相对丰富的,包括年轻人学的都是这一套。中国拿裤子换中东的石油,那是肯定的,我们不可能向他们出口石油,没错。但是到高科技和人力资本方面不是这样的,人力资本是国家社会投资形成的,是可变的,哪一个国家能够少消费,多学习,国家和家庭集中资源提升人力资本,就能改变比较优势。关键是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的区别,这个东西很简单,但就是不这么说。要批判,实际上就是澄清,新古典主义讲的就是我这个意思。我们不是胡讲,澄清就可以了。 第二,说跨国公司可以向我们转移技术。这是比较新的,大概意思就是跨国公司科技投资创新,创新的这部分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所以不可能不转移技术,中国不要自己去创造了,自己创造以后得不偿失,不如等他创造,他创造之后必然向你转移。 要是澄清不了这个,中央政策为什么向着你?你得有道理,人家用几十万课题费做过调查的,认为跨国公司正在加速转移技术,人家有钱,有问卷,除非你给我几十万,我也反调查一回,没人给我钱。 (伍康文:国外的转移技术给中国的标准是隔两代。) 他们的研究报告说三年之内发明的技术转移到中国,大幅度增加,这是一个趋势,向中国转了。两代就是三年,这就叫向中国转移了,不是没转移,你就等三年,自己干三年还弄不出来,弄出来还亏本呢。 (伍康文: IT技术差两年或者三年就不用活了。) 第三个理论就是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专门否定赶超战略,说计划经济30年,赶超战略是失败的,彻底失败的,所以现在不能再搞。不是你说几句我多么不容易,我是民族企业,国家给我点钱就完了,想得容易,人家有一本书,有理论基础,你不驳倒这个理论基础休想,有钱也不给你,有什么道理给你? 人家说赶超战略失败了,毛泽东30年搞的玩意儿是错的,违反经济学基本规律,只有我们这30年,中国产业出口了,也在逐步升级,按市场经济也在升级,原来只能出口对虾,后来是服装等,现在已经到螺丝钉、彩电,造船出口第一,接着是汽车出口。 不就是没有自主产权吗?没有自主产权赚钱少点,不就是赚钱少点吗?但是加工都在这儿,互相融合,你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你,因为加工便宜,他们也是唯利是图。 这几条不做,民族企业不会有人扶持,因为这是一套理论体系在这儿摆着。否则只能做个人寻租,你也去寻租,那就去找领导,说我是民族企业,你给我批个条子。作为一个国家政策,是有理论基础的,不打掉这些理论基础,整个国家的方向、政策就受他们的理论指导。很多东西要吸取对方有道理的因素,但是也要敢于打破对方最核心的部分,敢于突破市场经济教条主义,这个突破不了不行。 战略产业是亏本的,不可能赚钱。任何国家扶植战略产业,国家都是要亏损的,而企业是可以赚钱的。 总结起来,要树立自己的发展国家战略产业的理论体系。我的一个特好的朋友,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写了一本好的书,说中国就得打工,中国要安于在世界体系中打工,这个地位就对了,干别的不行。 包括某著名经济学家现在对中央政策一点都不服气,说搞创新战略,包括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就是死路,这是一条毁灭性的道路。 有人说的很清楚,“打工就对了”,世界给你的使命就是中国13亿人打工。 别说企业,亡国又怎么样?有名有姓,而且都是主流著名专家,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亡国的时候才能强盛,亡国一回强盛一回,每亡国一回之后版图就扩大一回,而且人家都举出例子,那时多亏岳飞少,多亏只有一个岳飞,把他杀了就完了,如果大家都是岳飞,中华民族都让人家杀光了,所以当奴才是多数,过一百年,汉族又强大了,把他们的侵略同化掉了。话已经说到这步了,还说低端、高端,你以为人家不知道吗?如果他不懂,你说说,问题可以解决。人家都很明白了,就是这样,这就是救中国之路,说到这一步了,你怎么办? 人家有国际资本撑腰,有学术界的规矩,有哈佛大学,有权威刊物,这就叫标准,你们说产业标准,这叫学术标准,立了标准,天下就是人家的。我们还要感谢美国人发明了互联网,封不住我们。 什么叫做标准?经济学就是一套话语权,让你什么话都没有,这一套东西影响了中国最高决策层,问题极其严重,还不仅是要不要民族产业问题。 还要批评制度决定论。中国学科斯的东西,原来学马克思的东西太多了,两个东西都有共同的特点,强调制度,强调所有制和产权。我这个人不太重视,不管什么所有制,这不是最重要的。 真正重视的是核心技术和产业标准,这才是真正的。企业就是要知识产权,而行业需要行业标准,行业标准需要国家扶植。发展战略产业,比如飞机、航天、航空、电子,国家做战略产业政策,向民营企业配件,不管国营、民营还是外资都可以参加技术链条的配件,国家战略产业是通过技术合同控制的,当然还有安全保密法。通过技术合同和安全保密法完全可以控制,至于国有还是私有,还是外国人所有,这不是很重要的问题,完全的私有也无所谓,因为你是买主,买主控制卖主还控制不了吗?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