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梅咏红:民族产业的自主创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30日 18:56 新浪财经

  2006年12月23日,中国民族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人民大学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的“自主创新奠产业根基、民族产业谋国运昌盛”。以下为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梅咏红发言实录:

  我对这个议题很感兴趣。15分钟真的很难讲透,很难讲尽。对这个问题我也做了多年关注,不知道各位对今年中央确立了自主创新战略是否关注过,我们在研究中长期规划,研究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时候,指向的焦点就是中国民族产业。今天来了很多媒体,希望媒体能够展开一次讨论,一次真正的、理性的、开放的讨论,中国还要不要自己的民族产业,民族产业对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我现在看到更多的或者更响亮的口号是现在没有民族产业了,在全球化框架下无所谓民族产业了,这是现在媒体或者各种论坛上表现更多的一种论调,我希望能够认真讨论一下。

  我以为中国确立自主创新的战略,实际就是要支持中国民族产业的发展,支持中国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这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如果我们完全依附于他人,在资本、市场、技术等方面完全依附于他人,局面不堪设想。小国还可以,比较好掉头,经历一点风雨,像东南亚国家一样,一场危机来了以后,一万多亿美金直接经济损失打掉了,人家还继续附在别人身上过日子,反正就是过日子嘛。但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大国来说,这种路子到底能不能走得通?我先提出一个问题。

  林治波先生提出以市场换技术存在的问题,因为我在科技部工作,坦率地讲,我认为这个问题确实需要调整。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期,我们提出以市场换技术有合理性,特别是在相对封闭的、相对垄断的市场环境下,以市场换技术有合理性,而且在中国短缺经济形态下,以市场换技术的意义更是非比寻常。我们通过这么多年的招商引资,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就是从长期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长期的短缺经济走向过剩经济,这个历史转变经历了几千年,实现了这个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有合理性的。但是,现在整个经济形态已经发生了变化,90年代中期,中国实际上经济形态已经从短缺经济走向了过剩经济,今天跨国公司走到中国来,更多的不是简单地把中国作为加工基地,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到中国来,现在选择的方式是什么?选择了兼并我们的企业,在中国有自己的市场战略,要来抢占中国的市场。条件变化了,背景变化了,我们是不是也要对自己的策略进行调整?我谈谈对市场换技术这个策略的认识,我认为它存在一些悖论,希望各位也能够在你们的平台讨论。

  首先,市场是什么?今天有很多企业家,你们对市场是怎么看的?外国政府对市场是怎么看的?跨国公司对市场是怎么看的?打来打去就是市场,市场就是他们角斗的平台,谁占领了市场就赢得了竞争。长期以来,大家都把市场视为战略性资源,把自己的市场稳定住,再抢别人的市场,把今天的市场抢占住,还盯着明天的市场,哪个企业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哪个国家不是这么思考问题的?美国一会儿希拉克来了,一会儿美国商务部长来了,来干什么?后面跟着企业家来干什么?都是想打你的市场,多占一些市场份额。

  我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市场让出去了,我们干什么?别人一统天下,我们干什么?留给我们的命运只有做打工仔,甚至只能做“奴才”,这是不是我们的命运,是不是我们的战略?我们没有办法,今天只能打工,像农民兄弟姐妹一样,没办法,不能摆脱今天的困境,只能做打工仔,我们能不能让他演变成老板?在今天全球产业体系分工当中,这个差别是客观的,问题在于能不能有一条道路,沿着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往上走,最后往高端走。没有什么表明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或者这个过程是必然的,200多年的工业化实践,不能给我们提供这样的佐证。

  市场需求恰恰是技术创新最根本的动力,任何一个企业的产品都不是实验室里的技术创新,必须从最早的创意到技术研发,到市场实现过程,这是完整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实现的链条,没有说哪个技术没有经历市场的试错、纠错和完善的过程,这个技术就成熟了。微软的操作系统在市场过程当中出现了多少问题,也不是完善的。如果世界各个国家都按照这个逻辑思考,也许一个产品由一个国家干或者一个企业干,汽车、轿车只能奔驰干,最早推出的肯定是最先进的,可是举目四望,这个世界谁遵循了这个逻辑?谁遵循了这个规则?

  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不仅仅是跨国公司的机会,更应该成为中国自己企业发展的机会,成为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机会。

  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市场对我们来说是没有意义的。一个如此广博的市场,最后不能成为中国实现创新能力的最好机会,只能等着后人哀叹我们。宋健同志讲过一句话,“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践之,则后人复哀后人也”,我们不断总结历史,不断重复历史,这就是我们的宿命吗?

  第二,以市场换技术,换来一个最直接的东西就是GDP,我们实际上不是换技术。今天的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当中,所谓技术的转移,包括跨国界的转移,实际更多的体现跨国公司内部的转移,是它自己进行全球产业布局,全球市场布局的自身行为,它转移给我们什么了?

  汽车从1986年引进到中国,搞了20年,从最早的大众向中国转移桑塔纳,到今天转移20年了。多亏有奇瑞、吉利这样的公司顶着压力,逆着政策方向破壳而出,他们扛起了自主创新的大旗,建立了学习的平台,自主开发的平台,消化吸收的平台,我们才感觉到看到了一点希望,这是中央高层领导讲的,因为这些企业才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了希望;而不是原来的单纯技术转移,单纯的CKD模式给中国的汽车工业带来了希望。

  如果真要问中国的百姓,至少让90%的老百姓评判中国的汽车工业不是令人满意的,我们的转移不可谓不多,我们的开放度不可谓不大,为什么不能满意,不能认同这种基本模式?这里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汽车工业的“搅局”,高端的基本上还是别人的,奇瑞好不容易打入政府采购的清单目录,我看到一个报道,中央政府机构采购当中最后采购了一辆,这不是搞笑吗?

  林治波先生讲的两部委发布的绿色采购清单,我看了以后非常激动,在今天这样的自主创新良好氛围下,我们居然出台了这个政策,无法理解,当天我给奇瑞的孟涛打了电话,给吉利的李书福打了电话,我说你们了解不了解,都告诉我说不了解这是怎么出台的,内涵是什么。出台绿色采购清单,到底跟国内的企业做了什么沟通,他们都不知道,那是怎么出台的?我们把很多市场都已经让出去了,让的非常彻底,70%、80%、90%,甚至100%的市场都让出去的,但是我们得到了什么?赢得了打工的权利,赢得了给别人做打工仔的权利。从某种程度上,纯粹从经济的角度上也不能说毫无意义,但这肯定不是我们的战略。

  中国这样的大国,寄托外资实现自己的现代化,那是痴人说梦,没有这个可能。我们可以看一看,今天选择开放的国家不仅是中国。比中国开放更早,比中国开放更彻底的国家,在世界上有的是,但什么时候能够看到因为开放必然带来一个国家的强大,拉美地区是这样的吗?200多年开放的程度比我们大得多。东南亚国家半个世纪前就开放了,他们强大吗?日本、韩国开放度远不如这些国家,甚至远不如今天的中国,但就是这样的开放度远不如拉美、东南亚和中国的国家,他们实现了国家竞争力急速的提升,实现了国民福利的最大化,我们怎么评价?我不是反对开放,中国选择开放绝对是一个国策,但我要说的是要利用这种开放的环境,加速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能把开放当做一个目的,它只是一个手段,只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条件、手段,绝不能变成一个目的,我们不能期望开放自然就会导致我们国家的强大。

  第三,我们失去了什么?市场才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从这个角度理解,我们失去的太多了,失去了自己的队伍,失去了自己的研发平台,甚至放弃了自主创新的路径,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训实在太多了。我们国家的航空,我从1998年开始一直追到现在,不仅仅中国需要自己的航空工业,需要自己的大飞机,更重要的是从中看到一个国家的技术能力到底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长起来。尽管当时的水平很低,跟别人还有差距,实际上能力比财富重要。即使我们最后买进了波音、空客、麦道,那是我们的吗?我们把麦道生产线引进到上海组装飞机,是我们的吗?我们在里边扮演的角色就是“螺丝刀”。这个产品绝大部分的好处、形成过程、主导权从来不会自动转移到我们身上来。相反,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个问题缺乏基本的认识,就认为别人的东西好,就把自己历经多年打造的工程技术队伍解散,把自己历经多年的技术平台放弃了。在很多领域都是这种情况,只要有外国的东西进来了,人家比我们的先进,我们就把东西放弃了。可是我们没有意识到即使与别人存在差距的平台、队伍,恰恰就是我们自己的根基,恰恰就是我们学习别人、追赶别人,最终超过别人最根本的根基。没有这个根本谈不上追别人,但是我们实在放弃的太多。我再次声明,我不是反对别人进来,但是如果因为别人进来,就放弃我们自己在技术上的努力,在核心竞争力提升上的努力,那就大错特错,而这种悲剧在中国的航空工业、汽车工业,众多的装备工业里,比比皆是。

  以市场换技术这个问题,希望各个媒体给予更多的关注。如果这个政策再不调整,继续把自己的资本、市场、技术继续依赖于他人,我们就真的成为依附性国家了,对中国的未来绝对不是美妙的前景。

  我说的自主创新支持民族产业实际是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说我们确立自主创新就完全是为了支持民族产业的发展。自主创新更多的强化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但是它肯定要体现在民族产业上。大家可以看一看今天的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体现在哪儿?一定体现在通用、电子、微软、英特尔。日本的国际竞争力又是体现在哪儿?本田、三菱等。韩国也是这样的,韩国的竞争力也是体现在三星、现代这些公司身上。

  中国的竞争力体现在哪儿?也一定要体现在我们的民族产业上,体现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竞争力上。如果中国经济伴随高速成长,没有民族企业的成功崛起,就是一个虚幻的数字。

  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已经在进行调整,1月份中央专门颁布了60条政策,这些政策涉及到绝大多数调整都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比如投资政策、消费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政府采购政策,所有政策在60条里都有体现。国务院现在又在领导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总共列出99条,要保证这些方向、原则落到实处。现在发改委、财政部,有关部门都在抓紧制定,有的已经颁布了,有的还在制定过程当中。这些政策很多都是非常大的调整。

  过去我们的经济政策有四大偏好:

  第一,GDP偏好,我也不知道中国怎么就把GDP看的这么神圣,跟政绩挂得这么紧。

  (高梁:开始是从GNP演变到GDP。)

  第二,偏好投资,包括招商引资,不要说一般的招商部门搞招商引资,经济部门搞招商引资,包括科技部门,甚至是政法部门都有招商引资的指标,也是举世罕见的。现在很多行业出现了大量的产能过剩,有些行业甚至产能过剩高达60%,意味着大量投资是无效的投资,这种负担都会转嫁给后人。

  第三,外资偏好。对外资我们一直高看一眼,有外资基本就把内资放在一边。而且长期对外资提供超国民待遇,这也是罕见的。这个过程还要继续进行下去。

  我跟台湾经济部的官员交谈,他们说这在台湾不可想象,可以对外资提高公平待遇,公平竞争。中国可能是礼仪之邦,长期对别人提供超国民待遇,对自己提供歧视性待遇,包括奇瑞,那是“私生子”、“黑户”。吉利为了造车,为了自主创新,“八年抗战”,拐弯抹角,多付出几千万代价,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收购了,才弄了一个牌照。

  这样的案例在中国太多了,对外资偏好,内外资税制统一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现在内资税率是25%,外资是13%,国有企业是33%。我认为中国很多企业之所以长不大,之所以被灭掉,很多企业不是输在实力上,是输在起跑线上,我们建立的不是公平竞争的环境。

  第四,外贸偏好。中国缺汇,买什么都没钱,这个事情是合理的,甚至使出我们自己的绝招,包括出口退税,这些绝招都是合理的。但是任何政策都不能走极端,现在上万亿美元的储蓄怎么办?已经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不收还不行,收在手里烫手,怎么办?左右为难。我把过去的经济政策归纳为四大偏好,也许在座的很著名经济学家再归纳出其它偏好。

  这四大偏好都跟自主创新没有关系,甚至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可以完全排斥自主创新。不搞自主创新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才能满足这些偏好。很多政策过去是不协调,甚至是相互对立的。

  但是今天已经在调整了,金融政策要调整,现在内外币存量达到33万亿的庞大金融资产,能够更多地支持我们自己的创新,支持我们自己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创新,现在已经非常明确了,二板市场的推出指日可待。再比如财税政策,现在中央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多年来一直支出比例一直在下滑,现在这个局面正在不断改变。税收也是这样,企业投入研究开发,可以实行税收抵扣,150%的税收抵扣,而且可以跨年度。这个问题已经摆到桌面上来了,要实现也不是遥遥无期的事情。但在过去这是遥遥无期的。 政府采购政策,谈起来真是让人窝心,不堪回首,中国现在一年几千亿的政府采购市场,拉动的都是别人的需求,提升的都是别人的能力。政府采购那么多行当里,大宗采购基本都是国外企业的,这种情况在国外是很罕见的。轿车就是这样的,能够造车的国家里,政府公务用车一定是本国的,没有一个例外,最终例外的就是中国。

  这也是跟我们的认识差异有关系,但是今天这个问题也在得到改变,我们要对自主创新的产品进行认定,过去认定不了,国产化低,奔驰到北京来一装就是中国奔驰,宝马到沈阳一装就成了中国宝马,众多的媒体都集体呼应这种论调。当然,联想把总部都迁到美国,人家不认为是美国联想。

  我们要进行自主创新产品的认定,政府要对自主创新产品倾斜,《政府采购法》的第十条,国货优先条款要进行落实,特别对大宗的设备,政府要实行首台套采购制度,政府要成为自主创新重大产品第一个买主,这些政策现在都在陆陆续续制定过程当中。当然,我也知道这个过程中还会有非常多的艰难,政策制定过程也是利益博弈的过程,中国利益阶层分化在西方200多年的工业史中没有分化的如此之快,格局形成的显明性如此之明确,这里还有一个过程。但是大的方向已经明确了,大的政策制定格局已经确定了,会给中国的科技,也会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一些变化,对此我还是有信心的。

  大飞机已经列入中长期规划16个重大专项之中,非常明确,而且专家的论证一直在进行。我了解到各方面的基本态度都是明朗的,中国必须造自己的大飞机,而且中国完全有能力造自己的大飞机。至于更多的细节,很多问题不是非常明朗,留待以后正式的渠道发布。

  去年中海油并购竞购美国尤尼科公司受阻,而现在我国却张开双臂欢迎别人并购我们。去年中海油并购美国的尤尼科公司,比美国的雪弗龙多花14亿美金,最后没卖给我们,卖给雪弗龙。别人对外国投资的看法跟我们是不一样的,中国现在也不缺资本,我现在的感觉是中国富得一塌糊涂。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