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图文: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卢山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 16:53 新浪财经
有爱,就有未来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倾力打造“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 10月25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全面实施。“未来工程”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理念和最终目标,将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在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的同时,培养他们完善健全的人格素质,引导他们在成长成才的同时回报社会,从而实现大学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益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目前,该项目得到了国内外知名企业、海外华侨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已经募集善款达亿元之多,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助学:点燃贫困学子的大学梦想 “这种感受就像在寒冷的冬天,你瑟瑟发抖的时候,突然有人为你点燃了一堆熊熊燃烧的炭火;这种感受就像你在水塘中挣扎的时候,突然有人伸出了救你一命的双手。这种帮助不是父母的呵护,却胜过父母的呵护,来得更及时。那种温暖,那种感激,是用一辈子的回报都报答不起的。”这是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学生许允金在描述自己接到助学金时的心情。许允金是从农村走进大学的孩子,他说,在他们那里家家户户都很贫穷。从小学到高中,他的学费都是父母辛辛苦苦攒起来或是借来的。为了让他上学,两个姐姐很早就辍学到外地打工挣钱。在报考大学时,看着报名册上每年住宿费和生活费至少一万元的花费时,许允金惊住了,这意味着他必须倾尽家产才能读书。 在众多贫困大学生当中,许允金是幸运的,在入学之初,学校就为他及时申请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资助,缓解了他的担忧和无助,不再为高昂的费用发愁。目前,像许允金这样接受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已经有4000多人,他们成为“未来工程”实施之初首先受到资助的幸运儿。 据统计,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达到1450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特别困难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在“未来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认识到要对大学生群体进行培养,必须首先对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关注,使他们能够和大多数同学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为此,在“未来工程”助学、发展和回报三类基金中,助学基金的总额目前已经6千万元,占全部基金比重的60%以上。 针对教育资源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的现象,“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逐步将实施重点转向中西部地区普通院校,资助的群体也向少数民族学生、中西部地区学生倾斜,以期让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群体。同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还在其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进行评选,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使其能够获得和别的同学一样的学习条件。 可以说,“未来工程”项目的实施,首先解决了受助生基本的经济困难,使他们不至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丧失获得高等教育和人生发展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同等的成长起跑线。 发展:关注青年学子的全面成长 在资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奖励各个领域成绩突出的年轻学子的同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大学生健康心智的培养和完善人格塑造上,他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开展形式、内容与目的富有针对性的活动。例如,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开展成才活动,鼓励他们在逆境中成才;针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子,通过组织学科竞赛、创新比赛等形式的活动,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的风采,进一步激发在校大学生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2004年以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相继在全国15个城市的26所项目高校中举办了宋庆龄精神巡展,超过10万人次的高校师生观看了展览。中国石油大学的张藜在参观完展览所写的感想中表示:“宋庆龄女士的生平事迹在校园中展出,同学们纷涌观看伟人的风姿,了解她在维护世界和平、争取民族解放等众多领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方面所倾注的大量精力……通过展览,我们客观形象地看到她精彩伟大的一生,也体会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将经济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完善人格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相结合的用心。”配合宋庆龄生平巡展,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各高校开展了座谈会、宋庆龄精神报告会、弘扬宋庆龄精神征文比赛、组织同学观看《宋庆龄》专题片等活动。部分高校还成立了大学生社会服务队、宋庆龄精神研究会等学生社团,研究和弘扬宋庆龄精神,在大学生中间掀起了“宋庆龄热”,宋庆龄女士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使广大受助生和大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 中国宋庆龄基金还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制定每学年活动主题和重点活动:针对大一新生由于对新环境不适应而容易产生困惑,出现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一阶段的活动特别注重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对于大二、大三学生容易滋生惰性情绪或受情感问题的困扰,并出现个人发展与人际交往的强烈需求,该阶段的活动着重激发大学生自强、自立的意识,拓展人际交流的广度与深度,进而确立自身努力的方向;进入大三、大四学生就业压力大,面临发展方向的选择,该阶段活动侧重帮助大学生做好参加工作、进入社会的就业准备,帮助他们树立关心别人、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针对研究教育中存在的导师、科研项目和经费等资源短缺等问题,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尽可能地创造有利条件,支持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强化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此外,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资助对象进行能力培养和人格塑造。例如成立学生社团,强调同伴群体的相互支持、团结协作;进行美德教育,鼓励学生直面困境,积极进取;开展专业技能竞赛,锻炼专业能力;与跨国公司进行互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这些活动的设计与开展,目的在于帮助受助学生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为他们积淀精神动力。 回报:实现公益精神的传承弘扬 “如果说在逆境中我没有向困难低头,自强不息,那么,是大家的爱给了我自强和向上的力量和勇气。这些爱播撒的种子也将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将来继续传扬。”复旦大学哲学系的简超在文章中写道。中国宋庆龄基金“未来工程”在实施的同时积极倡导受助生和全社会树立回报母校,回馈社会的理念,以促进公益精神的弘扬和社会公益氛围的构建。 在大学生群体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项目通过BBS、学生活动等与资助对象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和需求,鼓励受助学生发挥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公益精神和责任意识。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宋庆龄公益志愿者的行列。他们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中,充分发挥所长,成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项目活动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任苗是受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资助的贫困大学生,热衷于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学校宋庆龄志愿者小分队组织的活动。她说:“现在我们可能做不出多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可以发挥特长,从小事做起,让服务的精神在心中开花。” 同样,在合作伙伴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也与捐助企业在公益文化的构建和弘扬上达成了高度共识。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副总经理傅成玉亲自致信每位员工,用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中涌现出的逆境成才、自强不息的优秀学生典型事迹激励员工;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鹿子木表示:丰田宗旨的第一条是“造物始于育人。” 星巴克咖啡公司董事长霍华德·舒尔茨先生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星巴克企业文化及商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核心之一。”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好的企业不仅要盈利,还要关注人才培养,进而更好地回报社会,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是一个助学工程,更是一个人才培养工程,而这个工程最有力的推动力,则是对社会公益精神的不断传承和弘扬,正如武汉大学物理学院的孙飞所说:“爱,无声的诺言,让我们把这爱凝聚起来,像火炬一样,传下去,永久的传下去,去点燃每一颗心。” 培养人才 缔造未来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倾力打造“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 2003年7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1086万元人民币,设立“中海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助学基金”,启动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首个大学生资助项目。此后,信益陶瓷有限公司、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等企业以及加拿大爱国华人陈辅唐医生等热心人士相继与该会就大学生项目达成合作,逐步形成了一个协议资金超过一亿元人民币,主体项目12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82所高校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未来工程。 “未来工程”秉承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缔造未来”的深情嘱托,以培养人才为核心理念和最终目标,将经济资助与人才培养相结合,设立“助学”、“发展”、“回报”三类基金,立足于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着眼于培养大学生完善健全的人格素质,致力于引导大学生在成长成才的同时回报社会,实现大学生从“受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公益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铭记宋庆龄“缔造未来”的深情嘱托 宋庆龄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她在有生之年,始终关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缔造未来”,是宋庆龄有关少年儿童福利事业的重要思想。宋庆龄强调,缔造未来的工作应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进行。在物质上,要做好少年儿童的保健工作。她创办妇幼保健院、托儿所、幼儿园、少年宫等等,都是站在缔造未来这一高度,为少年儿童的成长发展提供最有利的物质条件。在精神上,要加强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培养,把最好的东西给予儿童。”宋庆龄认为,同物质条件相比,“重要得多的是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把个人的前途和全人类的进步事业联系起来,要使他们具有正确的世界观,确立明辨是和非、正义和非正义、真理和谬误的标准。” “未来”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前景,更是创造国家和民族发展前景的少年儿童。缔造未来,是造就少年儿童这一未来建设者群体;缔造未来,也寓意今天的少年儿童将缔造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天,我们所提到的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已经不仅仅是指少年儿童群体,更大程度上涵盖了即将走上建设岗位的青年群体。而大学生作为时代骄子,更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缔造者,更应该成为新时代缔造未来工作的关注焦点。 实施“面向未来”的人才培养工程 为践行宋庆龄“缔造未来”的理念和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为社会发展和民族进步培养合格人才,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按照人才成长的规律和需要,紧紧围绕“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力求在实践中使“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成为“助人、励志,科学、持续,适时、公正”的人才培养工程。 解决学生实际困难,打造助人自助的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人才,首先要为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2005年,我国全日制普通高校家庭经济贫困大学生约294万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其中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约123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这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作为家庭乃至当地的骄傲走进大学校园,但却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无法获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学习条件,甚至因此失去成长和发展的良机。 为此,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先后设立了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项目、宋庆龄助学基金项目、丰田助学基金项目、星巴克助学基金项目等多个用以解决大学生生活困难的助学项目,为数千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同时,该会还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品学兼优者进行奖励,为他们提供个人电脑等学习设备,尽可能使他们能够获得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学习条件,为他们提供和其他学生同样的成长起跑线。 关注心智发展需要,打造励志育人的人才培养工程。 培养大学生健康心智和完善人格,是“未来工程”项目的内核。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全的心理、完善的人格、高尚的品质,是其作为未来国家建设者的关键。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参照国家教育政策以及社会发展需要,围绕当代大学生心智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普遍需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激励大学生立志成才、奋发进取,围绕大学生心智发展需要的培养活动。 一是以伟人精神激励学生自强自立。他们在项目高校中举办“宋庆龄精神进校园”、宋庆龄精神报告会、弘扬宋庆龄精神征文比赛等活动,组建大学生社会服务队、宋庆龄精神研究会等学生社团,宋庆龄女士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使广大受助生和大学生受到了强烈的感染,在大学生中间掀起了“宋庆龄热”。 二是通过助人自助帮助学生提高素质。他们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强调同伴群体的相互支持、团结协作,通过开展专业技能竞赛,锻炼学生们的专业能力,通过与跨国公司进行互动,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这些活动的设计与开展,不仅帮助受助学生不断地提高了自身能力,更为他们积淀了精神动力。 三是倡导仁者爱人,鼓励学生树立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志向。他们通过BBS、学生活动等渠道与资助对象建立有效沟通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反馈和需求,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公益精神和责任意识,鼓励他们回报学校,回馈社会。 围绕个人成长阶段,打造持续有效的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成长发展具有阶段性。对于处在不同阶段的大学生进行培养塑造,必须结合他们的阶段特征和需求。为此,该项目不仅对大学生给予经济资助与奖励,更注重对他们进行人格和心理的全面培养。项目结合大学生不同阶段的成长需要出发,制定了针对各个阶段的培养方案,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人才培养活动,为大学生搭建实践专业知识、参与社会服务、展现自身才华、分享成长体会、提高综合素质的舞台,在助人和励志的立意广度上,实现了持续培养的时间跨度,延长了人才培养的纵向链条。 例如,针对大一新生刚踏入大学校园,容易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出现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他们特别注重新生入学后的心理调适,帮助他们渡过心理失衡期,成功地进行角色转换,培养自信、自尊的心理品质,更快的适应大学生活。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开始感受到就业压力所带来的心理负担,并容易在选择不同发展方向的过程中出现迷茫和困惑,他们一方面注重大学生个人专业知识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做好参加工作、进入社会的就业准备,帮助大学生学会关心别人、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 规范项目实施方式,打造科学理性的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是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开展工作,才能使公益项目能够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为了使 “未来工程”成为一项科学的人才培养工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精心设计、科学管理、规范实施,切实发挥了培养效果。 一是制定相关制度,规范管理项目。为加强项目的实施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受益,他们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实施细则》等规范,实现了项目运作透明化;二是多种申请方式结合,方便学生申请。实施过程中,公开申报和高校推荐相结合,成立独立评审委员会,邀请社会学、经济学专家,媒体从业人员以及高校长期从事奖助学项目的工作人员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实现了项目评审的专业化;三是加强沟通联络,全面掌握信息。项目开设了项目网络频道、网络论坛、数据管理系统,为宣传项目、加强与高校、受助生之间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实现了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切实保障了受助学生的权益。 契合企业人才观念,打造适时实用的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培养不仅是“未来工程”项目的目标,更是许多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所关注的焦点。这些企业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以及造就人才的观念和“未来工程”的宗旨不谋而合。如中海油总经理傅成玉在今年2月宣布,中海油要像编制年报一样定期公布企业社会责任(CSR)报告,要用这个项目中涌现出的优秀学生典型事迹激励员工。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鹿子木在“丰田助学基金”项目工作会上表示,丰田宗旨的第一条是:造物始于育人。他们的话语中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好的企业不仅要盈利,还要关注人才培养,进而更好的回报社会,更好的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打造体现公正的人才培养工程。 人才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培养人才,目的也是为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和持续进步。“未来工程”项目作为目前国内公益机构中人才培养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和进步的目标。 一是向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倾斜。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尚不均衡。从奖助学金的数量来看,名牌高校的资源比西部地区的普通高校要丰富得多。为此,“未来工程”将实施的重点从名牌高校和东部高校扩大到中西部地区高等院校和普通院校,资助的群体也有意识地向少数民族学生、中西部地区学生倾斜,以期让有限的资源用于最需要的群体。二是向特殊专业倾斜。受社会就业形势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高校部分重要基础性专业招生困难,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为此,“未来工程”通过加强对这部分专业大学生的资助和支持,引导他们践行“勤奋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鼓励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建功立业。实践表明,这一项目的实施,有效地调配了社会资源,有力地促进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宋庆龄“缔造未来”思想的指引下,“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作为社会关注人才培养事业的有效平台,必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有用之才! (3800字) “未来工程”项目介绍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缘起于2003年7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捐赠1086万人民币,设立了“中海油贫困大学助学基金”。该项目实施3年后,信益陶瓷有限公司、宝马汽车公司、丰田汽车公司、星巴克咖啡公司、华丰致远公司、东莞金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以及加拿大爱国华侨陈辅唐医生等热心人士相继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就大学生项目达成合作,逐步形成了一个协议资金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涵盖助学、发展、回报三类基金,主体项目12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82所高校的全方位人才培养系统工程——未来工程。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工程”——大学生奖助学项目启动以来,截至2005年底,针对大学生群体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开展了经济资助、宋庆龄精神进校园巡展、弘扬宋庆龄精神演讲、征文比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认可。 212个围绕大学生开展的公益项目自2003年以来相继设立,累计项目资金超过1亿元; 3累计发放助学金、奖学金达到了14,940,000元; 4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所高校成为项目高校; 54千余名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他们生于贫困却不甘于贫困,克服困难、自强自立、刻苦学习,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6321名优秀大学生获得奖励; 7在15个城市26所高校举办了宋庆龄精神巡展,历时8个月,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 8“在逆境中磨练,在关爱中成才”主题征文活动参评作品达到1100余份,其中部分优秀征文已结集出版《爱,让青春绽放》一书。 “未来工程”部分项目一览表 助学类 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项目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资助和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信誉陶瓷大学生助学项目 信誉陶瓷有限公司 资助建工类专业经济困难学生 丰田助学项目 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资助和培养中西部经济困难学生 宋庆龄大学生助学项目 加拿大华侨陈辅唐医生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星巴克助学项目 美国星巴克咖啡公司 资助师范类院校经济困难学生 北京和平专项助学项目 日本国际文化友好协会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发展类 宝马优秀大学生奖励项目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 奖励优秀理工科大学生 民族英才金正培养项目 东莞金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奖励56个民族优秀女大学生 回报基金 四川大学教育发展项目 历届校友及社会各界 奖励优秀大学生、资助经济困难学生、引进和培养优秀教师、奖励科研创新成果 化作春泥更护花 ——走近加拿大华侨医生陈辅唐 4月21日,加拿大华侨医生陈辅唐向我会捐赠人民币2000万元,用于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向社会宣传陈辅唐先生的公益行为,引导社会关注公益事业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作为一名宣传干部,在安排、协助记者采访的过程中,我得以走近陈老,并被他的事迹久久感动着。 生命历程感悟人生真谛 眼前74岁的陈老看上去是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岁月的变迁已经让他满鬓银丝。此次向我会捐赠,设立“宋庆龄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一事,陈老一直保持低调的态度。当我会领导和工作人员提出对活动的宣传将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关注贫困大学生的成长、倡导各界人士关注公益事业时,陈老愉快地接受了对捐赠仪式宣传的计划。仪式上,陈老向出席活动的大学生代表讲述起自己生命当中难忘的经历: 1942年,陈老10岁,当时日本为了攻占中缅公路,打败了国民党守军,并在缅甸当地的村子里到处搜索溃败后逃跑的国民党士兵,只要发现中国人,就进行残暴的屠杀。陈老一家为了逃过日本人的搜查四处躲藏,当地的人家因为怕遭连累都不敢收留他们。无奈一家人只得暂居于一艘小船之上,后来他们被湖边寺院的老和尚发现,将一家人藏在一个隐蔽的地方,他们才幸免遇难。以后的日子里,陈老一家就在这个邻近湖边的村子——梅贝村安了家,村里的缅甸人对他们很热情,在当地人的掩护下,一家人在村子里住了五六年,度过了一生中最危急的时刻,梅贝村也因此成为陈老记忆中最为挂念的地方。 1999年,陈老在阔别59年之后再一次回到梅贝村,另他惊喜的是,他见到了儿时的伙伴——一个叫安妞的小女孩,尽管如今的安妞已经成为孩子的祖母。当听说村里因为穷建不起小学时,陈老当时就有了捐建小学的意愿。不久,在碧波荡漾的湖畔,一所漂亮学校建成了,村里的孩子们从此有了自己的学堂。 陈老说,他的一生中得到过许多陌生人的帮助,自己能够在加拿大拿到行医证书,成为一名医生,也是因为得到了不认识的人的帮助。如今自己年纪大了,他要用自己的钱来资助更多的陌生人——尤其是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愿望。“西方人都讲究在去世后再处理自己的财产,而我要亲眼看到自己的财富用在最需要的地方,(以这样的方式)在谢幕之前说声‘谢谢’。”陈老说得真诚而坦然。 卖豪宅捐助慈善事业 一年前陈老夫妇将自己的房屋和土地卖掉,从面积为40英亩豪宅搬入了120平米的普通公寓。卖掉的房屋和土地是陈老和前任夫人精心打理起来的。1970年,当陈老夫妇买下这块土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芜。1973年,他们来到这里,开始筑房、开湖、种树,独自享受着辛勤劳作的快乐。三年的时间,这里变为美丽的世外桃源:清新的空气,清澈的湖水,茂密的小树……优美的环境吸引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他们成了主人亲密的朋友,见证着陈老夫妇生活的甜蜜与温馨。 如今,当年的小树苗几经风雨,已经成长为参天大树。1999年,陈老前任夫人辞世。睹物思人,身边地一切都会让陈老想起夫人的音容笑貌。他一如既往地坚持着多年来形成的习惯,亲自驾车耕种,按时为600多株树木浇水,年复一年地将少数死掉的树木锯掉,种上新的树苗。陈老年纪大了,但在外面干起活来经常长达两三个小时,现在的夫人很担心他的身体,于是总要同他一起出去劳作。慢慢地,陈老开始觉得自己力不从心,他想起了和前任夫人在购买这块地时的约定:等到没有精力打理的时候就将它卖掉,然后把钱捐出去。于是,陈老将变卖房产后所得到的2000万元人民币全部捐出,自己则住进了一套极为普通的公寓。 提到自己的捐款,陈老将其比喻为一粒种子,他说要把它放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这块最肥沃的土地上,让它生根发芽。 陈老自己做医生的收入却并不高,但对社会公益事业却无私而慷慨。他生活节俭,衣服都要一直穿破才会扔掉。即使此次回国参加捐赠仪式,陈老夫妇都是买了最便宜的机票,甚至当我会提出要安排陈老参观游览时,他也婉言谢绝。 永远不变中国情结 虽然身居加拿大,但陈老的言谈举止当中处处流露出对祖国的特殊感情。他非常关心祖国的发展,总是锁定中央电视台四套与九套节目,关注国内的新闻动态,也使自己的中文水平在电视节目的熏陶下不断进步。当我提到从报道中得知道陈老喜欢中国文学时,他开心地笑了,带着一丝羞涩。他说,家里的书柜摆放着许多中国文学作品,他很喜欢鲁迅的作品。陈老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坚持每天都做中国菜。 当我们问及陈老对国内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陈老提到了公路。他说,这次回国,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国内的公路,建设得既宽敞又漂亮,而且非常整洁,从公路的变迁就能看到祖国经济的飞跃。 陈夫人从小在国外长大,先前在心理上对祖国的认识还存在着距离感。自从与陈老结合后,夫妻间相儒以沫,陈夫人被陈老强烈的中国情结所感染,心中的祖国情怀也日益深厚。她将这种感情寄托在对丈夫行动的支持上,当陈老提出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还有很多人需要帮助,想把钱捐给国内时,陈夫人欣然应允,甚至陈老两次来国内办理捐赠事宜时始终陪伴左右。 在捐出这笔钱之后,陈老经济上已不再富有,但他拥有的精神财富却成为爱心之源,激励着许许多多的年轻学子奋斗不息。正如受助大学生代表在发言中所说的:“陈先生的拳拳爱心不仅让我们获得了经济上的支持,更让我们接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他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尽自己的能力为祖国和周围的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将把感激之情深深地藏在心中,把社会给予我们的爱心化作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的无穷动力。”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