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12月15日下午实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9:22  新浪财经

  12月15日,2006个人财富管理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以下为下午实录:

  主持人:

  下午到了具体一些个人银行或者私人银行业务的讨论。如果说上午我们是从微观、宏观的层面上主要谈到了个人理财的业务等等相关问题,我们下午基本上在技术或者是微观层面上跟大家分享一下个人理财方面的一些问题。无论是从教育,无论是从人民币的业务还是从理财非常重要的证券投资,还是不同的理财人士对不同层次理财服务的需求等等方面,我们都会进行非常精深的讨论。

  首先非常高兴能够邀请到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副教授赵欣舸先生,跟我们谈个人银行业务与投资者的教育。

  赵欣舸:

  主持人,各位来宾,还有中欧的各位同事和同学大家下午好。今天中欧可以说是群贤必至。虽然我不是会议的组织者,但是我还是想对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把灿烂的阳光带到了中欧。今天下午大家看到有来自银行界、教育界还有其他各界的专家和名流,对个人银行业务或者是个人财富管理,从各个角度进行阐述。下午第一个讲,我只好勉为其难,谈一下个人银行业务与投资者教育,希望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我选择这个题目出发点其实很简单,首先我本人是一个普通的投资者,是一个银行的客户,我从事的又是金融方面的教育工作,所以我想谈一下个人银行业务与投资者教育。投资者教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从何谈起呢?正好我最近收到了两条短信,所以我想索性从这两条短信谈起。最近好象展示短信非常流行,如果大家看电视的话,不管是看体育比赛,看真人秀包括电视剧,题目下方全是短信。所以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分享一下下面的两条短信。这条短信是一家银行跟我推销他们的理财产品。某银行最近强力推出人民币理财,具体如下:一时间适中一年。二本金保全。三收益优厚。美金理财最高年收益率税后10%,是国内美元利率2.4%的417%。人民币理财最高年收益率税后4.5%,是国内利率2.02%的223%。四,基本面稳定。美元收益挂钩某某业的股票,某某某某某某等等。人民币理财收益挂钩某某指数。这就是我前段收到的一个短信,我确实收到了这样一个短信,除了把银行的名字还有一些股票指数的名字隐去以外,当然红色也是我加的,除此之外我没有改一个字。大家如果不信的话我的手机在此,欢迎大家来检查。

  我想大家可能也收到过类似的短信,或者在银行看到过类似的产品。所以当我收到这个短信之后,我就在想,不同的投资者当他看到这条短信之后,可能有什么样的反应?我猜想可能会有四种反应。第一类投资者,看到这种短信后可能会说,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有点钱拿到银行,想赚点利息,这个里面又是股票又是指数,根本搞不清楚是个什么东西。所以坚决不买。第二类投资者碰到这条短信后,可能会说这个产品实在太好了,我现在找的就是这样一个产品,现在把钱存在银行利息非常好,人民币每年2%,这个美元最高年收益10%,是国内利率的417%,人民币是223%,又是本金保全,又是基本面稳定,这个非常好,坚决买、立刻买。第三类投资者看到这条短信后,可能会这样说,这是一种结构性产品,其中美元产品是与股票挂钩,人民币产品是与指数挂钩。如果我投资这个美元产品,我今后可能的回报率区间可能是0-10%之间,0来自于本金保全。如果投资于人民币产品,可能回报率区间是0-4.5%,如果股票或者指数收益本身是负的,那我只能把我的本金拿来,如果他们的收益率超过了10%或者超过了4.5%,这个超过的部分我也是拿不到。还可能有第四类投资者,看到短信以后说,这是一个衍生性金融产品,它相当于你在买进一个看涨期权的同时又卖出一个看涨期权,从而把你的收益率锁定在0%-10%,或者是0%-4.5%之间。

  对于这四类投资者我分别有话要说。对于第一类投资者,就是坚决不买的那类投资者。我想说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你显然不是一个非常冒险的人,这款产品应该也不是特别适合你,而且你做了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对自己搞不明白的产品坚决不买,想忽悠我,没门。当然我也对你感到略有遗憾,因为你显然对这款产品完全不了解,所以也无法做出一个非常准确的判断。其实如果把您的一小部分资产投入到这个产品上,还是可以考虑的。

  对于第二类投资者,也就是坚决要买的这类投资者。我想说我感到非常非常的忧虑,因为您显然被忽悠了。您现在看到的就是这里面讲到的,最高417%、基本面稳定等等,我相信您没有意识到,如果您购买了这款产品,最坏的结果可能是什么钱都赚不回来。一旦这种情况发生的话,如果您的心脏不是太好,或者是银行柜台的玻璃不是太结实的话,我相信会有很多危险。

  对于第三类投资者我想说恭喜您,因为您显然非常清楚的了解这款产品是什么,这款产品可能有那些后果。所以如果您一旦选择了这款产品,我相信您会做到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拿到10%皆大欢喜,万一是0认赌服输。

  第四类投资者,我估计你可能读过什么博士,你知道的那些术语其实也没有什么大用,也就是有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炫耀一下。现在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我想问一下银行界的朋友,你们到底喜欢哪一类的投资?我相等你们不会喜欢第一类投资者,因为如果每个投资者都像第一类的话没有人会去买这种产品。我希望你们不要喜欢第二种类型,因为虽然他们可以暂时增加你们的业务,但是可以说对于投资者本身,对银行,对社会后患无穷。我相信你们会喜欢第三类投资者。至于第四类投资者,只要他们不自以为是的捣乱,我相信还是可以接受的。

  下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对于银行现有的或者是潜在的客户来讲,这四类投资者都分别占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我不知道这个答案。

  下面我们再看另一条短信,这条短信非常的短。某行温馨提示:某基金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超过100%,某年某月起,近1元面值发售。我相信在座的很多人都买过基金或者考虑过买基金。我们都知道在我国银行是基金发售最主要的渠道,而基金发售也是银行现在越来越重要的一项银行业务。在这条短信中,银行和基金不仅在强调基金净值增长率,同时还在强调是近1元面值发售。为什么要强调近1元面值?在我国基金发售中有一个非常有特色的现象,相当多的投资者坚定的认为,1元钱一份的基金,肯定比1.2元一份的基金要好。但是你可能会说这么想有什么不对?1块钱就是比1.2元便宜。我想说这些基金投资者,当他们走进菜市场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会比在购买基金的时候要理智的多。比如说您今天要去菜市场买一捆葱,走到第一个摊位发现1块钱一斤,第二个摊位1.2块一斤。是不是就会义无反顾的去买1块钱的葱呢?我相信不会,您至少会问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1.2元的葱是不是更粗?第二个问题,1.2元的葱是不是更新鲜,质量更好?在这个时候您清楚的知道,虽然都是一捆葱,但是不同摊位的两捆葱不一定是相同的。所以简单的比较它们的单价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在买葱的时候,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意识到这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我们在买葱的时候所拥有的聪明才智运用到购买基金上呢?一份基金A和一份基金B,它们代表的资产难道是一样的吗?既然不一样,简单的比较它们之间的单价有什么意义吗?但是我想如果我们只是简单的去归咎于投资者,这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在我国,所有的基金在首发的时候都是1元一份,至于客观上造成了一种假象,这些基金价格都是可以用来比较的。而在世界上很多其他国家,所以投资者永远不可能比较两个基金的单价。为什么在我国基金首发时单价都是1元呢?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有关制度造成的。

  大家可以看,这里是证券投资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的第12条,这条规定一个基金如果想建立起来,需要基金募集金额不少于2亿元人民币,基金份额持有人的人数不少于200人,这些要求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明白为什么要求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不少于2亿?既然有这个规定在这,我们可以清楚的意识到,基金的首发价格只能是1块钱,因为如果你的定价是10块钱的话,就要去募集20亿人民币才能把基金建立起来,我想只有傻子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现在在对基金的投资中,投资者想当然的认为,1块钱的基金就是比1.2元的好,投资者想当然的把两个基金单价进行比较。而我们可以看出来,这种比较其实是不正确的。

  我相信在一开始的时候,基金或者银行试图向投资者说明这个问题,但是现在显然基金和银行已经在这个问题上放弃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基金在不停的分红、分拆、复制,总而言之想尽一切办法,九九归一,要把基金的价格降到1块或者1块左右。我们知道在银行、基金、投资者之间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时候,银行或者基金都是处于一种强势的地位,但是在基金定价的问题上,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基金或者银行反而变成弱势群体。

  我们知道,现在结构性产品还有基金销售对于个人银行业务来讲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对银行业的朋友来讲,他们肯定会想,如果每一个投资者都清楚的知道什么是结构性产品,如果每一个投资者都清楚的知道,简单的比较两个基金的价格是没有意义的,那世界是多么美好啊!

  我的时间差不多了,但是好象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讲到投资者教育,不过我想大家已经可能意识到,对于个人银行业务的健康发展来说,投资者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对于投资者本身的幸福而言,投资者教育更是至关重要。而如果我们只想依靠银行对投资者进行一对一的教育,从社会的角度来讲这是非常没有效率的,从客观的效率上来看也是不成功的。这个时候有的朋友可能会想说,现在我知道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题目,估计是要给中欧的某个培训项目做广告。我想说绝无此意,而且据我所知中欧也没有类似的培训项目。但是我想强调一点,在投资者教育这个题目上,银行界、金融界、学术界、教育界包括在座的媒体的朋友们,我们大家都是责无旁贷,而且是任重而道远,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赵教授,从两个短信的案例给我们来了一场个人理财方面的教育,以后我们收到短信的时候首先回忆赵教授刚才给我们讲的这一番问题,然后我们再做第三类人,考虑掏一块钱买一份基金的做法。不管怎么样,实际上不可能在20分钟的时间手把手告诉我们自己投资的项目到底是什么,赚了多少钱,但是赵教授两个短信的分析告诉我们赚钱的基本方法。其实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上面的个人理财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一个是跟美金有关,一个是跟人民币有关。其实最近个人理财非常火热的,除了外资银行的美金理财业务之外,我们前两天看到开放的人民币理财业务一百万以上,当然有很多银行,如果他们在一个城市有店面的话,也愿意接受一些小额的人民币的理财业务。人民币的理财,包括人民币未来的发展走向,一直是很多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本来我们邀请到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教授对我们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因为他可能在路上,所以我们把发言次序稍微转换一下。

  接下来是谈这几天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2245—2250点都突破了,突破了之后,我发现很多的电台和电视台都在各个地方直播,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现在股民没有像2002年突破的时候那种欣喜若狂的样子,相反都非常的冷静,而且对自己个人财富的增长也没有带有一个我们觉得无限的光明,处在一种非常矛盾的心态。这就要问一个问题,中国股市一定是个人财富增长的很好的去向吗?或者换句话说,个人财富的管理跟中国股市这样一个变动和发展到底有什么样内在联系?我们特别邀请到上海瑞信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李振宁先生跟我们分享。

  李振宁:

  今年以来股市应该说很好了,这几天突破了历史新高。中国很多记者也来问我,为什么会创新高,创新高以后有什么样的走向。后来我说创新高在我看来是其中应有的。很多人在分析跟人民币分析有关,哪些是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有关,或者还讲到很多其它的原因,资金比较充裕有关。但是我说这些都不是重要的,因为上市公司的业绩实际上从01年开始连续四年上升,但是股市照样从01年2290跌到最低998点。中国股市这次这么大的变化,出乎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意料,但是也可以说对我来讲是在意料之中,因为我在去年股权分置改革以后,4月29号宣布以后,包括后面11号接受的采访,所带来的市场转折是必然的,而且这种变化可能是剧烈的。今年1月7号在中国资本论坛,我专门讲到大部分的券商和基金的报告没有错,因为看的最高的认为今年能涨30%,宏观调控我们周期性行业比较多,所以06年还不会有行情,所以经济行业重新复苏要在08年。我说2006年是中国的开始,抓住这波行情的关键会驾驭成功。实际上对中国这次改革大家一定不要低估,中国资本市场这次改革某种意义上讲的是中国资本市场真正成为一个市场,在此之前不是市场。因为大股东的股票70%不能在市场上流通,所以大股东的行为必然是不端正的,这就导致中国在92年的时候上证综合指数到了1500点,当时香港是2000多点。可是到了05年的时候我们跌到1000点,香港是1.6万点。中国在这14年中GDP增长了好几倍,可是股市不但不涨反而跌,这是什么原因?是制度变迁,就像当年农村改革前人民公社这条制度,限制了农民,使他们没有生产积极性。所以这次股权分置改革某种意义上相当于中国当年的农村改革,农村改革前要鱼没鱼,要肉没肉,甚至粮食不够吃,改革后防止过剩出现了这么一个巨大的变化。看到这个行情的关键还是把握制度的变迁,也就是说生产关系的变化带来生产力的提高。过去很多上市公司的老总都在琢磨,因为我的股票不能卖,怎么样利用高价增发,把钱圈回来,如果我不圈钱,别人都圈我不圈,别人会以为我智商有点低。现在他们考虑发生了变化,因为现在大股东持股的价格可以在市场上得到体现。所以这次改革导致了中国大牛市的开始。现在观点逐渐得到了认同,外资也在讲中国十年黄金周期,很多券商老总也发表了一些意见。所以我当时就讲,我说香港H股在97年底到了7800点,后来98年跌到了2000点,徘徊了五年,到03年SARS过后六、七月份开始从1780点H股指数,经过八个月涨到5400点。所以我觉得中国上涨主要还是体制因素发生变化的结果。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股市现在有这么好的形势,我认为主要是改革的因素,别的因素都是在这个因素之下的一些次要的辅助因素,而这个因素是最基本的因素。

  第二点我讲讲为什么说是十年牛市。首先就是制度变了,我们变成一个真正的市场了。在市场的条件下,我们就必须反应经济,反应货币的变动,反应很多东西,同时也反应出我们中央领导的整个大的金融部署的变化。所以除了体制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这个因素以外,要讲长期牛市还有一点就是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增长,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城市化的过程中,中国历史性的承担了世界加工厂的职能,这在未来十几年是持续的。

  第三点就是人民币升值的时期开始了,人民币贬值是从81年开始,当时是1.52元换1美元,最低的时候差不多在92年下半年,当时人民币11块钱换1美元。也就是说我们整个人民币跌了十几年,一直到我们这次汇率改革之前,基本上在一比八点几的水平。现在周期开始运转,而我们在控制周期的节奏,我们希望每年的人民币涨幅不要太大,最好不超过5%,当然能不能做到很难说,就是超过一点也没有什么了不起。这样控制的话,这样一个升值周期起码要有十年以上,如果按照我们这样的速度升值的话。这样的话,所有的外资只要借人民币,只要来买人民币资产,最后的结果,不管在股市上赚不赚,房地产赚不赚,最后在本地一定赚。

  第四个因素也可以讲,其实股权分置改革能这么顺利的进行,当然是和证监会所采取的市场化的办法有关,但是也同新一代领导政治上的考虑和决心有关。因为我们股市十几年,大家都知道只有到04年才出了一个国务院关于大力改革和发展资本市场的九条意见,也就是说第一次把股市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而以往股市不过就是一个圈钱机制。当时说国企有困难圈点钱,怎么样解救一下国企,后来说社保基金还有2万亿窟窿,我们还有一些国有资产可卖吗?在股市上套现是最好的了。所以01年卖一点,先放点风,在新股增发过程中弄的十分之一。那个时候对证券市场不过就是一个投机炒作的场所,国家从里面捞点钱解决政府的眼前困难,我认为这是前一届领导的基本的态度。这一届很大变化就体现在国九条上,第一次看到了资本市场实际上是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而且中国走到了今天,90%几靠银行融资的这么一个日本、韩国的模式已经走不下去了,再走下去早晚危机,谁当行长也是坏帐成堆没有办法。所以现在意识到这点以后,也是希望整个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有一个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未来十年需要两条腿走路,一半是银行系统的融资、贷款等等,另一条腿就是通过资本市场的股票融资,还有企业的直接债权融资。如果从这个大的战略格局考虑,十年以后可能我们的股票市值应该在50万亿以上。我们在股权分置改革期间最低的时候是3.1万,现在已经到了7.3万亿左右,当然有2万亿是涨上来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发了几个大银行股,这也是大家前面说为什么有的小股票还没怎么涨,指数已经很高了,就是因为有一些大股在1750—1850点整个大的格局。

  大的格局讲完以后,十年以后是没有问题的,牛市或者熊市不是说股市不会跌,甚至也不是说在一个短时期不会暴跌,关键是说跌完以后只要股票拿的好,输时间不输钱,每次下跌都是一个买进的机会,而每次上涨万一抓了个顶跌下去不要紧,输时间不输钱。所以我认为个人理财最重要的是把最大的问题抓住,抓不住大的小的就白做。就像前几年,如果01年前后,或者90年代末,00年前后,那个时候买房产,从战略决策上,我也是帮很多人理财,个人也有理财的,我最注重战略,战略对了,战术上等于小打小闹,那个时候买房产无论怎么买都是对的。从我自己来讲,90年代末期我买了20几套房子,尽管股票如日中天,但是我作为个人需要有一点分散投资,理财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后来到股市低迷的时候,卖了十几套就有钱了。所以现在来讲,我觉得大方向是要买股票,这个方向是对的,买股票肯定比银行存款好。而且银行也是要更多的做中间业务,也要做理财业务,这是一个方向,大的趋势。

  最后一个问题我讲一下,买股票是自己买好还是通过某种委托方式来做好。我认为总的来讲,如果做职业散户还有点希望,如果说干某个行业顺便弄一点,也能够赚个大钱我觉得不容易。拿我自己公司来讲,我也有十几个人,有八个分析员,天天调查上市公司等等,跟大券商、基金都有沟通,现在已经是一个理性分析的时代了,不是当年,01年改革以前基本上庄股文化,无股不庄,跟一把风都能挣钱,现在不是了,上市有上市的理由,这个机构退出一定是另外一个机构接入才行。所以都要有理由,都要有分析,面临的选择,如果职业个人投资者盘子不大,但是全心全意在做还是可以的,有人做的也不错。还有主要职业不是这个,恐怕还是买基金或者是做一些委托理财比较好。现在中国委托理财有几种形式,一种就是公募资金,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现在非常火爆,因为家族资金发了412亿,我说你们疯了,发那么多干什么?我们也没有想到,我们就发一千,居然来400多亿,这也太厉害了。公行发了2天发了100多亿,我们发一天考虑小点,400多亿,这个有点过渡基金了,有点问题。第二种类型就是慢慢起来的各种私募基金,在私募基金里比较规范的和信托合作的类型,比如50万起点或者100万起点。第三是庄股理财。有若干种形式,总的来讲一般投资者应该选择这种庄股形式,对各种银行这种机构来讲,也要采取广泛的渠道进行合作。否则现在包括一些公募基金最优秀的人才在向私募基金转移,因为根据法案,6月1号开始公募私募基金差不多都可以办,所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老外一百万人民币也能做,争夺高端客户是非常厉害的,所以我们的银行应该在这方面多下点工夫。谢谢。

  主持人:

  谢谢李董事长,我们得到了非常重要的信息,股票会涨吗?李总的答案会涨。股票会涨多长时间?十年。既然涨十年的话怎么样炒股票?李总回答两种方式,第一种有时间自己炒,没有时间让别人炒。所有的回答都归结为一个问题,只要你进入股市,十年当中一定会赚钱,这是个人理财非常重要的战略部署,跟90年代后期买房子一样,但是李总的话现在甩出去十年之后你们到底怎么样再找他恐怕找不到了。但是我相信瑞信投资之所以能够做到今天理财战略分析也有他的道理。李总是专门做投资咨询的,我们作为投资非常专业的单位,他们对个人理财会怎么看?尤其是在幕前国内可以讲变化多端的环境之下,个人理财业务到底如何开展?我们如何能够放心的把个人理财业务交到有关金融单位去?这是我们在座非常关心的问题。还好我们这样一个问题有专家来回答,就是来自浦发个人银行总部副总经理财富管理部总经理林永源先生。

  林永源:

  20分钟对我来说是很短的,事实上今天的题目是讲国内财富管理业接下来应该走的趋势。事实上在众多来宾当中,我是最不适合点评这个题目的,我到上海这个月底也不过九个月,九个月里面对中国的学习可以说比我多年在海外学习的速度快了很多。我在海外财富管理做了15年,那时候新加坡没有财富管理,香港、台湾都没有,这么多年来来到上海之后我就像进入了一个时光隧道,我又回到十年前的新加坡。以前我做过的都一一在发生,我以前做过的很多也都还没有发生,它也将快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我的看法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可能由我来点评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也有失当的地方。国内财富管理的发展速度之快、潜能之快不用再赘述了,这块的变化,客人对要求的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客人对银行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前几天国内允许外资银行进行人民币的业务,在过去几天汇丰银行,尤其是花旗银行,我天天收到花旗银行的报告,北京分行、上海分行都陆续好多客户都开一百万人民币的帐户,一进来中国人就开一百万人民币,这是多好的一件事情,银监会帮他们划定了特定的目标市场。

  为什么花旗银行对于这块业务会这么兴奋?因为在海外花旗花了很多年,1980年代左右我们开始做理财业务、个人业务,去年华旗集团总共赚了210亿美元利润,其中一半120亿美金是个人银行所提供的。所以这块业务花旗、汇丰、渣打、荷兰都知道是很赚钱的,只有在国内我们还是半信半疑。在香港、新加坡、台湾财富管理这块本身就提供整个个人银行70%以上的利润,只是财富管理这一块。凭着过去的经验,他们知道这块业务在中国同样的事情,在时光隧道里会重复这个历史,这个历史将会在中国再次发生。而且像主持人今天早上所说的,中国财富管理的发展不是渐进的而是跨越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将不用再花15年的时间,我们可能只需要花5年的时间。在中国财富管理的味道是不太一样的,怎么不一样等一下再说,我们看看中国财富管理怎么干。

  大家都说他们做理财,可是只能做人民币,PPII一点点,服务、产品基本上不管基金理财、个人投资几乎都是只有人民币。PPII目前回收并不理想,但是投资者已经能够接受外商关于理财的概念,服务的渠道倒是蛮好的,网点、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汇款、E-mail汇款,这些服务渠道比国外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财富管理这块很多银行都有理财中心,很多银行都有理财品牌,可是我们常常在问,是不是真的在理财,还是只是属于贵宾服务的一个阶段。我来了九个月做了一些研究,我的看法是在很多银行财富管理仅得其形不得其神,事实上财富管理的背后并没有财富管理本身所应该有的配套,在经营意识方面,很多银行还是以公司业务来经营财富管理的,服务水平、网点很多都追不上国外的银行,在流程方面也并不统一。人员方面,很多银行都没有全职、专业的理财人员,大多数理财人员事实上都是兼职的。我可以看到理财人员从高柜跑到低柜,查客户的资料,他事实上是没有系统的。这就是我说的,国内理财已经建立了,可是味道是很不一样的,事实上并没有达到真正理财的地步。而国外理财系统是配套来的,在我们金融市场开放之后就可以看到国外银行整个配套在跟我们竞争的时候,他们的优势在什么地方。过去的几年,财富管理的竞争是跟外商银行没有关系的,外商银行基本上没有资格跟本地银行竞争,他不能做人民币,地方本身是在自己做竞争。所以我的看法是在发展我们这块业务的时候,从三个方向来看,第一采取蓝海策略;第二回归零售业之本,以客户作为中心;第三就是服务。现在中国财富管理就是这样,这是一个血红的海,我们就在这个海里面边沿,我们要看到的事实上是这个蓝海。这个是一本书讲的是制造业、消费业,这本书是欧洲管理学院出版,说的非常简单,如果在行业中间,竞争者对手之间采取恶性价格竞争,利润会越来越少,当你利润越来越少的时候就会更放低价,最后竞争市场很血腥。他们的研究发现,如果你要避开这个血腥,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在这个行业里进行创新,这个创新从银行角度来看,可以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我今天要讲的是服务创新。整个蓝海策略向管理者传达的信息,当你们在进行竞争的时候,你们要面对的是你们的消费者,我们的客户,不要看你的对手,不要想尽办法打击你的对手,你打的越厉害就会还手,你就要花资源、人力对付你的对手,结果是两败俱伤的。

  中国银行界在过去几个月,在国内银行价格竞争上是非常恶劣的。我从国外过来,15年我们基金行业、债券行业是我们中间业务收入最主要的方面,当然存在差是一个。可是在发展财富管理的时候,你的理由是财富管理能够带来大笔的业务收入。在国外卖基金的时候,到15年后平均收入还是2.5-2.7的,在国内现在只达到1.5,现在的趋势是朝0.6、0.3的方向走,也就是说财富管理可以建起来,你们中间业务收入在投入产出方面会给你带来很大的压力的。最后能不能赚钱?还是能赚钱的,可是你不是蓝海白云的水里面游泳而是在海里挣扎。中长期来看,如果这种现象继续的话,财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当我们认定这个方向之后,我们第二个就要看,我们在以客人为本的情况,我们采取什么样的中心策略。在国外理财一个卖点就是一对一,国内也说一对一的,可是一是不固定的,今天进来见的是A理财人员,明天可能是B理财人员,后天可能是C高柜人员。国外说的一就是那一个人,那个人全程知道你的理财需要,全程知道你的理财状况,这个在国内为什么不能做到?因为基本上我们是以公司业务的形态来做个人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比较花旗,比较汇丰,比较渣打,你就看得出过去几年来,他们卧薪尝胆,就是在做理财产品。我谈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事实上这些创新是可以复制的,在这当中如果说你有一堆理财人员,花旗每年都为客户进行一个满意度的调查,在满意度调查里会问,你为什么会留在花旗?80%以上的客人都会跟你说,理财经理,理财经理是不会漏掉的。在国内因为没有专门的理财经理,所以这块经理已经不存在了,这块优势也将会是将来的优势。

  另一方面,我们讲的理财经理是能够为客人提高服务品质,可是在国内我们就发生另外一个问题,当我们要提高服务品质的时候,我们在想我们把服务品质集中在高端客户,我们认为向高端客户提供一个品质就可以了,这错了,在国外做一个银行业务,我们看的不只是高端业务,我们是中、低、高都要看的,银行必须提供一个最基本的服务品质,因为在你中端客人里面,他在你的银行里是中端、低端,事实上他可以是高端的。我们的原则非常简单,我们的原则是每个客人到银行里,必须受到最基本的礼遇,服务的时候就会了解,在花旗我们为什么不需要参与价格战,过去15年来我们很少讨论,我们也从来不问客人对于我的价格满意吗?花旗很出名的,他的定存利率都比别人低,他在收理财费用的时候都比别人高。我15年前加入花旗的时候就在问自己,这个银行怎么可能生存?我从本地银行过去,15年来花旗的成绩有落后吗?没有,他推的就是高端,你来的时候就跟你讲的很清楚了,这是一个LV品牌,客人会付钱的。客人基于什么理由会付钱?就是我所说的全面服务,服务在中国的认识是不够深入的,在国内谈到服务的时候马上会想,我在分行装的饮水机,这种打游击的方式并不是提高服务品牌的原则,他们用的是全面质量管理,他从银行里每一个跟客户可能接触到的点进行研究。比如客户的接触点,包括客服中心、自助银行、网点、人员,客人打给客服中心,到自助银行、网点碰到人员的时候需要做些什么?在本地银行做法很简单,我说必须对客人有礼貌。在花旗、渣打不是这样说的,他们对客服中心说,电话响12秒以后听电话,不听电话不及格。自助银行每月、每天客人在提取现钞的时候如果没有现钞就不及格了。客户投诉在花旗规定,24小时内必须回复,如果不回复系统马上会提醒你超过了24小时,评估上又不及格了。客人汇款的时候,速度有多快。银行本身内部,在不同的国家有一个速度的顶限,就是汇款部门、运营部门的指标,如果超过这个顶限,即使没有投诉,内部也会告诉你不及格了。运营、网点、自助、客服,大家在脑海里是很清楚他们的指标是什么的。

  另外一个问题事件的份额,就是客人发生问题的交易,到底应该占总交易的百分之几,所以每一个部门都会有一个百分比,即使客人投诉可以完满的结果,如果15%就不能到16%,到了16%主管必须解释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客人进来在多长时间必须维护。这些就是整个全面服务的管理,每一项每一点都设一个指标。在国内最大的缺点,就是当我们设了一个项目之后,我们不一定会设指标,不一定会设这么细的指标,即使设了这么细的指标,也没有人跟踪,没有人衡量,最后也没有人把这个衡量放在评估里面,也就是说会影响你的薪水,会影响你的奖金,最后是白做的。所以国外银行为什么在服务方面能够全面提高呢?就是他把客人所有的接触点都进行衡量。比如说他会跟职员说电话响三声必须听电话,他把这个要求从很抽象的变成数量化的,所以听的很清楚,电话第三声不拿起来就不及格了。他要派一些神秘访客打电话,三声没有听就是不及格。最后就跟客户进行调查,所谓客户的满意度,不只是问客人对我们的服务满意吗?他会从这些细分来说,问客人满意吗?他会调查客人的忠诚度,首先满意之后会问客人,你会继续把你的钱放在本行吗?你会增加在本行的存款吗?你会把你的亲朋好友介绍给我们吗?客人回答之后,每个部门在这方面都有指标,如果客人的回答大部分都不愿意把钱留在这边,愿意把钱留在这边而不愿意介绍客户给你是有问题的,所以整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全面质量管理。国内很少进行这样的全面质量管理,这就是为什么国内常常听到,人家说硬件可以的,软件不行,可是大家都不知道软件是什么东西,软件就是这个东西,这就是我们国内缺乏的地方。所以最重要的是在设定的指标跟踪,在各银行,甚至于指标设定了之后,在总行、分行这些指标都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再细分,再设指标。只有如此,整个银行才能达到六个西格玛的境界,这就是全面管理的最高境界。99.99%你的误差是非常低的,只有如此,我们的客人到网点的时候,觉得客人排队是不应该的,设了号码机就可以坐,还是要等,等待多久?7分钟,如果客人等待超过7分钟你就不及格了。这种方式每一个网点人员,后勤人员都会知道,在客人的服务上面指标都已经数量化了,就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

  最后的结论,我的看法是国内银行在技术、人才、流程、产品稍微落后,可是只需要一点时间,都能够追上去的,追不上取得要花一点时间的,目前来看的还是服务文化,服务文化是缺乏的,尤其对于高端客户,有一百万以上的客人,如果我真的有一百万为什么进去要排队,没有理财人员来服务,你们就会失去这块高端客户。国内所说的改变并不是片面的改变,我所说的是脱胎换骨,如果不能脱胎换骨只是表面的工夫,最后还是做不到这步,哪家银行能够最先做到这步,就能在蓝海里好好享受财富管理这块,当你能够做到这步的时候,刚才所说的锁定你的高端客户,在中、高、低都有一定的服务水平,你的客人从低端回到中端,中端回到高端,最后这家银行就会发展私人银行。如果国内没有私人银行,最后肯定不能跟外商银行打,可是现在还没有到这个地步,所以必须要从头做起。从中国这块土地来看,幅员大,有钱的人多,经济发展快,这块业务将会成为全世界比亚太区总和起来还大的市场。最后你们是在血海里面游泳还是在蓝海里面游泳,可能在五年十年之后将会有定夺。我年纪已经大了,应该看不到你们在哪个海游泳,不过希望看到你们在蓝海里面遨游,谢谢。

  主持人:

  谢谢,讲的非常的专业,而且非常的复杂,很多我都不太懂,但是听懂了一个比喻,就是中国私人银行也好,个人理财市场实际上不是一个渐进而是跨越式的发展,但是关键的是提供的是什么样的服务最重要。所以从服务文化入手看看个人理财业务和私人理财业务未来希望到底在哪里。当然提出了指标管理方式,一谈到指标管理,所有接受指标管理的人都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压力,因此我建议浦发银行的口号改为“我们的压力你们的福利”。

  接下来一位,他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对理财的模式包括服务的切入点,特别是对中产阶层理财的模式和服务的切入点有他自己的体会,我们也多次在很多报刊或者是在其他的电视传媒当中看到他的身影。我们欢迎零点调查公司董事长袁岳先生。

  袁岳:

  刚才我们前一位林总给我们讲理财的时候把我们国内为私人银行服务提高到国外私人银行的水平,这个我想林总一般来说国外的银行是不做穷人的,也不做普通人的服务,所以我的回答是普通的银行不可能达到那个水平,因为国外的银行也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也就是说一般为个人理财投资服务的话达不到私人银行的税务,花不起那个钱,因为服务的钱要比你的钱还多。

  我说这个的目的,今天我们的话题是中产阶级的财富管理,今天私人理财的竞争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在高端上,当然我们给划了一个线,国外银行在一百万以上,我觉得错了,在一百万以下的必须做30%。这个富有的地方不用政策规定的。

  今天我讲中产阶级基本上是国际上中产阶级的标准,差不多私人金融资产在美元6万美金以上,包括国外现在要存一百万,起码还有点谱。所以今天我是来讨论这个群体,我们为他理财的时候怎么样做。

  中国人因为要直接问他多少钱不告诉你,因为还有很多外在的符号性指标,这个指标当中符合两三个以上就比较符合我们要帮你理财的标准。我们看看这个有钱人,达到刚才我说的这些人最关心的是什么,普通人最关心的就是下岗就业,哪怕到中欧上EMBA还是要关心就业,然后关心保障,住房改革,再就是环保等等。所以你会看到这是老百姓所关心的标准。有钱人关心的跟这个不一样,有钱真第一关心的是社会治安,上海浦发作为一个银行在上海非常好,比在广州的银行要好,广州有个广发,咱们叫浦发,上海在华东地区是治安是最高的,在南方有点问题不敢把钱存家里,但是本人是非常关心社会治安的。第二是子女教育,富人把子女教育放在跟社会治安是差不多的,性和命连在一起。

  如果我们说这个人怎么觉得生活很幸福,看看这些人成功的标准是把钱挣回家,事业成功很少说找银行理财。有钱放家闲着,这个不叫银行理财。家庭幸福最重要的标准,幸福的标准是婚姻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家庭的位置在当中所占的比重。

  大家钱之所以明确投资,直接考虑就是跟子女教育有关的,会占到这个人群中间的10%,除了这个之外,传统的数据也占一定的比重,不过要比普通的人群低多了。我们对于从05年以前的投资工具认同来看,我们始终可以看到房地产和保险以及子女教育基金,尤其是保险和房地产一直处在前两位,但是股市从去年就可以看到一直在成长,今年等到再发布新的结果的时候可以看到,股票应该跟我们前面老总说的差不多,应该是有更高的发展。其中子女教育基金是一个成长的形势,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我们理财中间,我能不能分散到其它的类型中也能够挣钱,比如股市、基金、房地产、外汇,我们把这种叫横向财富管理,移动到其它的种类里面去。事实上财富管理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管理纵向财富管理,是指财富按照时间前后序列,能够在不同时间进行安全、有效以及增值的移动。这个当然我们中国人大部分是半代致富,基本上还没有成型。所以这个时候目前为止的理财动机或者是动力,很重要的体现在子女教育这方面。实际上如果我们站在横向财富理财角度来说,它是很重要的一个起点。不过由于富有的中产阶级,他们也是独生子女为主的,在我们现在研究的领域中间,独生子女占86%,大部分家里面都是独生子女。正因为这样,跟国际上理财相比较,财富在横向财富管理中间更加重要。认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银行里面客户经理,如果子女教育基金或者人们出于这个动力,包括在家庭理财中间另一半起的作用更大的话,意味着客户经理要具有非常强的对于家政管理、子女教育以及长线家庭健康管理的能力。国外私人银行中间有一些家庭管家,家里面开家庭会都能帮你主持,家里打架的时候能帮你调和,家里钱怎么分能给你提供建议,不只是说你们钱拿来负责帮你们藏到银行里,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没有这些服务不会信赖你。

  相对而言年轻的新富更加重视家庭,富人90%左右是男人,现在比较有钱的年轻人更怕老婆。我们可以看看当他们钱放到家里面以后,共同管理是一个典型的模式。57%的中产家庭中间财产是共同管理,然后有一部分你管一部分我管。这两个加起来占了60%多,然后还有一方管理,而这个一方管理中间大部分中超过70%是由太太管理。这就意味着我们在真正开发这方面富人这个群体的时候,可不是简单的开发富人,富人没空给你开发,真正有空被你开发的实际上是他的太太。

  所谓新富理财,不是一个个人理财服务,而是一个群体理财服务,或者叫做家庭理财服务,当然非常重要的是针对家庭配偶进行理财服务。下面这些数字告诉我们,如果真的给你拿出去理财的时候,这个决策中跟配偶商议和家庭群议以及朋友商议这个比重真的很少的,如果放到前面来看的话,完全的投资决策在这个中间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和配偶商议的占的比重最高。我们总这里得到一个最基本的认识,我们非常重视富人群体中间配偶在我们服务中间的市场开发空间的角色。

  回头来说,一个太太想理财能很容易理到财吗?研究显示大部分富人不相信银行有那个本事挣钱。第二点银行是陌生人。第三银行里面的客户经理没有让他觉得很有水平,所以他不相信。当你要去跟一个富人打交道,尤其跟富人太太打交道,很重要的切入点是仅仅靠专业知识让他很幸福吗?你说的太专业听不懂,就像刚才老总说的,我们蒋主持人也听不懂很正常,太太更听不懂了。再一个太太没有兴趣听,女人是爱看韩剧的,你跟他讲这个不爱听。第三个关注点不在这个地方,她的关注点是孩子、老公、家庭幸福。什么样的东西能够得到富人太太的认可?如果你是一个专家,比如说听你说的那几句话我就明白,孩子管理应该这么管,她服了你这么管,再继续讲就能听得下去。所以尤其是子女教育,在亲子互动和孩子成长模式、家政管理方面,作为客户经理,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卖点,如果你在那个地方能够有效树立你在目标群体中间的影响力和地位的话,你很容易在第二、第三步才能谈到关于你家的钱是不是可以考虑理财。今天以子女教育为核心的金融产品,目前来说产品相对是比较少的,当然已经有一些,比如光大就有,不知道浦发具体有没有涉及,总的来说是比较少的。显示实际上我们新富阶层产品,目前跟用户趋向的程度还不够,还需要进一步深入。

  这是我们今天在讲个人理财的情况,用户取向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是从需求方面说的东西,我们22号推出金融指数的银行水平,实际上是公益水平到底有多高的研究,我们会对这方面有不同的评价。这是保险部分的,如果我们用100万来打的话,我们浦发财富管理老总说了一个指标化,其实我们用很多指标来衡量。现在我们给保险公司打打分,一百分是满分,保险公司提供的产品是60分,代理人是60分,理赔最低,勉强及格。最低的保险条款清晰易懂性。如果我们看保险中间什么东西做的最差,理赔时候的快速程度和他想的东西和我们想的东西是不是默契,包括合同很复杂不太容易懂。银行现在分数得的最低,跟保险有点像,在救济方面。其中最突出的六大劣势,刚才我们浦发老总提出说,那些观念的接触点,比如业务办理完以后离开时候的送别得分,这很有意思。银行非常注意效率,进来的时候要微笑,没有想到离开的时候要微笑。我们做了很多工作,我们知道你来的时候送钱来了,这个是得分最低的。我们把银行排排,事前我一点不知道,原来这个会是浦发资助搞的,非常争气的是浦发的确是第一名。我们从这个分里面的确可以看到,国有大行都比较结实的踩在尾巴上,为我们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不讲规模,不讲圈钱的能力,我仅仅讲在服务这个方面,大银行的确值得向小银行学习。谢谢大家。

  主持人:

  当抽象和具像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一般具像都会胜利,因为数字是最能够说服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的。所以刚才袁总把非常复杂的理财的重点包括银行业务的评级的状况用数量化的方式给我们做了一个介绍。这点我大概看懂了,袁总力推所谓家庭型理财的项目,特别是子女教育这个概念的项目。我想身为人父母都会感同身受,在子女方面的投资可是不遗余力。至于说刚才讲的另外一个有没有可能理财的项目,我想了半天很困难,红杏出墙的理财项目,因为没有什么盈利点。总的来说,我想各个银行都可以从自己业务产品和设计出发,寻找一个既能够服务客户,同时又能够实现银行利润增长的一个产品。我当然不得而知,浦发银行是不是对个人的家庭理财项目或者是业务感兴趣,但有一点是大家都可以认识到的。刚才银行的评级调查当中发现浦发银行的得分是相当高的,也应了刚才张行长在演讲时的一句话,你可以不相信银行,但是一定要相信新兴的银行,浦发银行就是新兴银行当中的一份子。

  接下来邀请长期以来我们银行界对他也感兴趣的,当然产业界对他也很感兴趣,我们单位机构对他感兴趣,我们个人对他也感兴趣,当然感兴趣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有人是很愿意被他感兴趣,有人甚至花重金让他不感兴趣,所以世界上很奇怪,当然中国经济成长本来就是怪事,不知道从国外人角度如何看这样一个问题,因此我们特别邀请胡润百富榜的创始人胡润先生跟我们谈谈中国高端人士的消费倾向于理财需求。

  胡润:

  《南方人物周刊》跟我们一个价值观应该是完全一致的,我们百富榜也是以人物为主的,他们的故事就代表中国的故事,不管从什么角度来看,我也认为我们跟《南方人物周刊》是一个很好的接口。现在探讨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因为马上圣诞节了,我们英国人差不多都是可以在一起,然后探讨一些第二年的策划。

  我不像袁总或者浦发银行那些人专业讨论财富理财,我从个人的一些角度谈一下这方面的想法。我今天谈两个话题,当然在高端消费的概念。人对财富的观点的变化,财富的倾向的变化,怎么挣钱和怎么花钱是离不开的。第二个讨论一下中国自己的一些想法。

  昨天有一个记者从美国打电话问我,能不能给我介绍一些中国的情况,杭州一个企业家造了一个房子像白宫,他住在那边就相当于美国总统的概念一样,其实不是的。我认为国外对中国有这么一个误解,我认为他们忘记了最关键的,基本上没法跟英国、美国比,美国第一代可能是19世纪末这个时候的。中国是第一代,这些人比较忙,虽然他们也有消费需求,但是他们还是保守的方面。

  我第一次来中国记得是90年,91年是在北京人民大学学习,90年的时候我的工作是分配的,91年那种不好的,不正常渠道做的,他提到五个名字,红、绿、蓝、黑,他说如果你不是这五个颜色之一就没法挣钱。现在完全是一个新的概念,你可以挣钱,我们看很多网站的人物,百富榜那些人物,有很多人看他们有一定的透明度,有上市公司等等。第一块我说的是给我感觉很深的一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市场有多大。我们99年的时候做了50个人,第50名有四千万人民币。今年我们大概是500个,第500个人有八亿人民币。我们百富榜有一个原则,因为我们百富榜可以通过这些人的故事,让国外大了解中国的发展,他们就代表中国发展的某一方面。当然我们漏掉了很多人,但是现在跟金融机构接触以后,发现有很多很聪明的金融产品可以把这个身价变成投资机会了。一千万以上的,当然不包括你拥有的房子,他们更多看的是你的投资能力。

  我简单说这两件事情,这里有很多女企业家,应该祝贺你们,因为有个中国女首富,不但是中国女首富,其实也是全球百首企业家女性最富有的,祝贺中国的女性在这方面也很了不起。三年前我们第一次发现她,我们听说过有这么一个人,我们终于在美国一个比较专业的报刊上找到了可靠的消息,这个公司是她的,她的销售有多大。所以我们发一份传真给她,让她跟我们确认,她回复说特别不开心,说不要上榜,主要是因为她很低调,可能也有她的一些原因在里面。我们还是把她写上去了,因为我们找到了可靠的第三方的支持,我们的原则是必须要公开消息,否则我们这个公司就太危险了。这是三年前的一件事情,当时她一下到全国第17位,今年因为上市以后她的个人财富从当时20亿人民币,一下跳到270亿,今天看接近350-400亿,涨的很快,很可怕的。但是她的观念变了,可以接受采访,还是低调,但是不像以前那么神秘了。

  我的标题是消费需求,我们每年在调查600个千万富翁,发现一些比较好玩的,他们最喜爱的休闲方式就是旅游,挺意外的是游泳排第二,高尔夫排第三,朋友聚会也在前三位。如果说喜欢去哪儿旅游,最喜欢去三亚,从国家来看地区也有很大的区别,北京人偏美国,上海人偏法国、欧洲。现在很明确有三种说法出来,已经不能说他是富豪了,一个可能是比较投机化的,在香港、欧洲,休假时间比较长,一天工作时间比较短,这些人很明显的。第二种我知道他们有一个俱乐部,我们发现抽烟的比较多,喜欢喝酒,工作时间比较长,休假比较短,但是他们也喜欢劳力士这种人群。第三种我们不叫做富豪,还没有起名字,但是他们喜欢宝马、香格里拉。

  谢谢。

  主持人:

  胡润给了若干个案例,更重要的也谈到了财富榜,更重要的是反应中国经济的成长,甚至是鼓励大家合法、合理的赚钱。第三个方面当然也谈到了现在富豪的消费倾向。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没有把他的调查报告详情做一个仔细的阐述,但是我想富豪消费倾向这个资料他有,不知道他卖不卖,还是白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向他索取。同样也预告一下,接下来是一个沙龙的时间,我们还有一个主题发言者,我们也请各位嘉宾朋友或者在座朋友准备一些问题。

  回到当初给大家定的非常重要的话题,原先的话题是人民币业务开放与中国今后金融的形势,这里我们稍微有点小小的改动。其实这个话题跟我们前面几个演讲嘉宾谈到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我们前面就谈到一些新兴的银行和传统的银行在个人理财市场、私人银行市场乃至于金融的服务方面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环境整个变化使得这个区别更加的令人注目。因此我们今天讨论以下这个话题更加有意义,就是投行在这个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今天我们有新兴的银行坐在这里,我们来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跟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大家欢迎。

  刘纪鹏:

  非常高兴今天下午能到中欧管理学院跟大家交流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关于中国的金融问题。南方周末这些年合作很多,所以他们希望我一定来,对于浦发银行我想是商业银行,我虽然了解不多,但是我对投行的感觉和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的春天的到来的基本判断,就是我们未来真正资本市场的主角是在我们的商业银行。我们最大的证券市场今后也是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个话题就增加了我来这里非常大的兴趣。第三点,当然就是中欧管理学院,我已经仰慕已久,我的几个同仁都是非常著名的中欧学院的教授,都在这里工作,像吴敬琏老师,徐晓年,晓年在我的公司里做了副手做了几年,但是那几年搞了我们基本上没有往来。原因可能因为金融形式、资本市场发展有很大的分歧,所以我想如果今天不来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来这儿了。跟刘院长我们也相识,我们共同做一家海外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跟刘院长的接触也更使我坚定了今天来这里的信念。

  今天让我谈金融理财问题,我个人感觉我们不能把传统眼光放在开拓个人客户个人业务上,关键是我们自己本身,在面临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的时候,在面临一个投行来临的时候,我们商业银行如何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所以我今天的演讲想谈两个话题,第一个就是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第二个话题是投行时代的来临和商业银行的转型。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不怕不正常,正常也好,不正常也罢必须遵守规则。我的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谈我们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机遇。

  我们内地人讲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他们都谈了天对我们成功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这个天今天到来了,我们不能抓住,我们看不到,甚至慢了半拍,就不能再怨天了。所以我今天之所以这么谈,就在于实际上改革开放27年以来,尽管我们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通货膨胀市场隐患也没有引发,但是有两大隐患始终在困惑着我们。这就是产权观和金融危机观。但是知道产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说改革,产权是因为是一个政治的问题,核心是几十万财富如何分配和市场经济转型中主体再塑造的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两种思路,这样一个中国改革方式,老树发新芽,至今存量资产没有动,前者改革彻底,后者经常被称为不规范,一股独大、股权分置,但是中国改革被公认成功的时候总结不出来成功是什么。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始终忧虑着这个风险的到来。我们本身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在争论之后,基本上我们仍然维持了中国改革最成功的部分,东欧国家一步跨入到私有化,我们分成了两步,我们先进行了一股独大,先搞了股权分置,然后再过渡到现在。所以我们产权变革走到今天,应该说看来风口浪尖已经过去了,我们依靠从新的国资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从1—300的分裂,把外部私有化变成内部公有制多元化,我们把简单的私有化变成了法人所有,所以法人作为制和新的国资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在形成,所以今年国企不仅整体上改制基本获得了成功,而且今年的效益看来已在把握之中。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资本市场,其次我想就是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我们非常忧虑,就是在于这五年以来,资本市场是中国第一个陷入休克疗法的重灾区。我们银行改制不能完成,我们银行在一年之内都要到海外上市,当然在2300亿港币的同时,我们的钱大量积压在那儿忍受着贬值5%的份额,100亿没了,为什么不能在国内市场上市?因为市场不支撑,为什么不支撑?因为错误的方法论指导了资本市场,所以就是不跟你的经济同步。当然整个国家的融资全部依托在四大国有银行,三万亿融资总额当中,95%都是我们的间接融资。所以中央为什么要年年调控,说经济过热,经济过热的表象说是增长方式太快了,为什么太快了就不合理呢?这恐怕我们金融界的人最有回答的意义,核心问题是融资方式不合理,不是什么增长方式。因为融资方式如果都是四大国有银行融资的经济增长快了,企业盲目竞争一破产,最后还不了银行的钱,损失的是国家的信用。这边老百姓就会挤兑,恐怕核心问题是在这儿。所以政府老得操银行的心。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宏观调控背后的实质关键是融资方式必须改变,融资方式不改变,中国融资风险必然要来。所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忧虑、困惑,人们认为银行的改革从温总理到黄副总理一直认为是背水一战,所以必须几大银行整体上市。我们银行的面貌被改变了,三大银行2300亿港币,700亿人民币,加上5000亿个注入银行面貌在改观,WTO12月11号进入,外资银行也将近代替我们分担风险,这个风险不再由政府替我们承担,我想银行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所以金融风险的风口浪尖,随着我们银行的上市以及股市的好转基本上也已经度过了。当然我说历史最好的机遇包括股权分置,刚才振宁肯定也已经介绍了,中国股市一个新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融资总额今年达到了最高,也是将近2500亿甚至更高。在近几年是少有的,近几年我们始终在七、八百亿徘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因就是股权分置,没有人再争议。我昨天下午从国外回来到证监会讨论,要对资本市场进行阶段性总结,说很多问题不好说,比如说股权分置怎么就一下股市就起来了呢?我说是一字之差就起来了。五年以前非得推倒重来,看着哪儿都不规范,搞得我们无数先烈为了中国的证券市场都英勇牺牲,不仅是个人,证券公司也是。这场改革把试价减持改成对价改革就成功了,直到去年我们经济学家还在谈不公正,歧视大股东,还有人说你们股改就是土改,认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只符合革命的原则。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土改是对的,领导股改也是对的,没有什么可说的,再说了股改也不是土改,这都是一些海外人士不了解我们的国情造成的。不管怎么说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同时也看到包括人民币升值这样一个机遇。我们手里财富不知不觉在增值,不知不觉我们出去留学,出去投资,一切开展业务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未来的发展恐怕还要有这样一个趋势。银行提到流动性过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央行加息,你如果继续提高的话,我们商业银行都已经转型了,总得要效益吧,利润从哪儿完成?你可能加息,可能还会加大这种差距。所以目前来看一个新的形势发生了,我们的银行本身必须要控制风险,这个应该让国务院党中央的同志稍稍放下心来不要再操那么多心了。我们治理结构,我们的业务转型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想国外的银行用不着那么多宏观调控,由政府考虑担心这些银行的发展。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说以前还不行,因为是国有银行,但是今后我想新的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明年会有所改变。

  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判断投行时代的来临。中国融资结构即便是到今年,融资结构将近3万亿总额中,我们直接融资也不过8%,这和美国直接融资要占80%形成多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想能够国家经济安全,要想真正能够化解风险,必须要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直接融资意味着每一个我们储户都要变成投资,他要承担风险,政府不用再恐惧了,如果过热形势不好,每一个股东会自觉的给治理结构施加压力,我的钱不能让你这么玩。所以改变了社会的制度,也改变了我们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一个投资银行时代的来临,和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依托,将是我们重做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架构。什么叫投资银行金融?我们银行的同志都应该经历了,我们早期叫做财政金融,你就是出纳,这是计划体制,到了商品经济时代,那叫做商业银行经济,所有的融资结构都是靠信贷。但是到了资本经济时期,我想进入了投资银行金融的时期。投资银行金融的时期,我想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制造的产品不是一般的产品,制造的是生产产品的企业作为产品,所以是制造企业的产品。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投资银行业务,在这个发展当中我们就必须要看到它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这种转型的关系。在这两者之间,我们的金融体系不仅要解决一个简单的信贷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一个投融体系的平衡问题。所以现在的投资银行金融,从美国纳斯达克开始,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我们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生,实际上现在投行金融体系开始形成。当然,从金融改革的总体方向看,我们的储蓄越多,实际上积聚的风险越大。在今天我们就必须要考虑一个商业银行的转型,要如何把你们的储户变成投资人,同时投资银行也要考虑到,我们把储户变成投资人,投资人如果又去制造商品公司,制造企业,制造出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又增加了信贷,所以在一种新的平衡的状态下,这种结构才有可能完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现代金融需要两个功能,一个是需要制造投资人的功能,一个是制造企业的产业的功能。因此,传统的金融简单的要把我们的客户变成储户,看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按照现代金融的做法,要把储户变成投资人。所以混业经营在这种背景下就必然发生,你先看到就有优势。所以我们也看到,为什么这些现在的大银行,他们的信贷业务比例已经降到很低,可能30,也可能有20了,其它都是中间业务、投行业务。我们的银行80%恐怕还是来自于信贷收入,所以你整个的发展,我想要向这个过程迈进之间,混业经营和银证结合的问题必须要重视。所以这样一个趋势是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世界的潮流所主导的,也是我们大势所趋,必须迎头赶上的。所以未来真正的发展,我想是要研究我们投资银行当中这两个转换,我们商业银行的转换和我们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当中向投行业务的拓展。

  当然,现在我们也在探讨下面两个话题,一个就是到底什么叫做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什么叫证券。最大的证券可能在银行,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谈谈个人的体会。我说现在混业经营是一个大趋势没法主导,这里就涉及到你们想要高端客户,我的感受中国高端客户是一百万以上,到国外可能50万港币以上的享受的可能就是全部的业务,我感觉每一次大量衍生产品都伴随着我客户经理跟我谈。所以汇丰银行大量的业务进入中间业务相伴随只有跟着主导的商业银行,没有谁有这么大的优势,中国商业银行如果不进资本市场,当然我说的混业经营背景下一定要有一个围墙,是一个集团化的混业经营,中国资本市场高潮不可能到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存款实际上变授权的过程。投资银行的客户是什么?这批人,这批人的特点基本上买的就是预期,很多品种都是作为预期发生的,所以有时候也被正常人称为是不正常人。正常人是我需要什么买什么,他们是专门买一些自己不太需要,或者自己碗里有的看着别人锅里的,他们是对风险的一种偏好,所以这些商业银行必须要关注的是投行的人关注风险,正常人害怕风险。

  第二点他们非常仇视或者遗憾,什么机会没有抓住一定是非常遗憾的。我说最大的证券品种在银行也是有依据的,现在看国际上最大的商业银行,哪一个银行里没有上千个品种,这些品种哪些又是传统的信贷业务,全都跟投资银行业务密切相连。所以投资银行的概念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就在你的身边,你们才能开发,资本市场多层次的概念也需要重新理解,不是说场外交易,上交所,上海产权交易中心有形的概念,而是包含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就是现代投行的一些特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比例,浦发的业务如果你的信贷业务还在50%以上,你就不能适应转型。当然,在培育投行混业经营大趋势背景下,我有两点建议。第一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始终觉得,如果把你商业银行比作大学的话,投资银行一定是我们中欧管理学院的EMBA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每天都在创新,谁也不知道它的边界有多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未来投行业务的创新和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当然,现在之所以我们大家也看到一个不合理的现象,犯错误的王雪冰、张恩兆,这一看就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合理。女孩子找对象的,一找就找投资银行的人,杨澜找的都是投行的人士,什么时候浦发银行的人孩子追逐的对象,什么时候犯错误的行长都是投资银行的,我想中国的金融机构可能就合理了。所以我也寄希望你们成为这个社会上最受女孩子追逐的创新人士,那会中国的金融体系可能就日趋成熟。当然,像浦发这样商业银行的转型来看,我想现在大量考虑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必要的选择,基金也罢、财务公司也罢,还是金融、信托、保险、租赁这些都要办。我在汇丰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期货公司很多都是并购过来的。另外我们要培育自己的人才,关键是人才的转型,这支队伍从我们商业银行出发来研究,如果能够看到这样的趋势,是具备双重的优势。

  当然最后我要想表达的也是,其实在我们看到改革的方向过程中,我们研究如何达到过程的方法和途径也同样非常重要。昨天一个朋友还在问我,中国外汇储备1万亿,5%你说多少人民币?为什么不把这些钱分散到国外商业银行品种当中去呢?你是不是相信红酒会升值?你相信石油会跌破40美金吗?你相信黄金会跌破400美金吗?如果没有跌破我给你保8%,如果跌破了你可能就没了,这样的品种有很多,每天都在宣传。而这些品种我们在做的时候,你说我不相信黄金跌破300美金,那他给你保8%。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是把储户变成授权投资的过程,两头把住,这头你制造我们的投资人,这头制造了我们的上市公司企业。这两个产业的结合,我想也就是我今天要谈的主题,就是投资银行时代的来临和商业银行的转型。

  主持人:

  我们刘教授基本上回应了我们商业银行在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的问题,首先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是投行时代来临的条件是否具备,当然我们刘教授从商业银行的上市,包括股权分置,给中国股市带来的蓬勃发展这个角度切入,他的答案是肯定的,这个条件已经具备了。既然投行时代来临的条件已经具备了,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投行时代的挑战呢?刘教授也给出他自己的一些方案。首先这个方案是立足在两个转变,第一个就是我们商业银行的客户已经要发生转变,他们不但是一个储户,同时是一个投资者。另外既然客户本身发生转变了,那么商业银行运营的模式也要发生转变,如何使自己的信贷规模进一步缩小,而投资方面产品进一步扩大。与此相伴的,怎么样实现这样一个转变,刘教授也给出他自己的思路,比如公司内部治理如何进行变迁,比如公司如何采取一些并购的路线,使得自己在投行方面的业务和产品更加的丰富,比如公司如何进行有效的人才储备等等。不管怎么样,当然拿浦发作为一个例子,我还不清楚浦发现在信贷规模是不是在50%,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因为刚才我们浦发负责个人理财的林先生已经勾画出了浦发未来发展的一个愿景,这样一个愿景,是不是所有中国商业银行的愿景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把接下来谈到的问题留给各位嘉宾跟大家互动的时间进一步讨论。因此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刘教授、林永源先生、袁岳先生、胡润先生上台。

  提问:政府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进行贷款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这种进程中商业银行应该怎么应对这方面的挑战?

  林永源:先说存款利率,在国外的存款利率,花旗的利率都是低的,国内银监会有一个规定,在国外花旗跟星展银行,星展银行给新加坡定存的利率肯定高于外商银行给的,因为网点多成本低,外商银行网点少,成本很高。在新加坡利率是没有限制的,所以本地银行能够给更高的利率,能够抢到更多的存款。在国内在保护的范围内,外商银行跟本地银行进来只能给同样的利率,这点对外商银行来说是一个补助,所以这是一个意想不到的花旗中国比较有趣的现象,不知道这个现象是哪一年开始,可是我查了一下,这在法律上是有规定的。所以到最后还是我说的,谁的服务好谁就能够拿到钱。

  刘纪鹏:中国还是一个转型的国家,特别是在那个时期,汇率和资本市场相关性更强,而且汇率和利率之间目前是两个最敏感的金融调控手段,一方面我的感觉近期内,为了扩大直接融资的比例,同时也要把我们的银行推上市场,近期内通过利率调控手段机会并不是很大。所以第三次启动是提高存款利率。第二点,目前来看种种经济结构,我们加速或者说适当进一步启动汇率的办法可能是近期一个话题。这样两个话题同时都在推进,从长远看汇率的变化还要进一步朝升值的方向走。在未来两年会不会继续以每年5%的速度人民币升值我想应该是可预见的。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从利率完全放开的角度,在这个时期并不是很大,我个人判断可能也是需要一个逐步调整的过程。我的观点是不会完全放开,央行的指导作用在明年的利率手段调控当中,可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价指数的上涨。因为最近的势头,特别是资本市场中国富人一下增多了,胡润先生明年的工作会很累,因为我们股权分置改革全流通冒出了成千论万,恐怕还不止,弄不好得是几十万百万富翁,甚至几万个千万富翁全出来了。所以我们谈在这个时期,有人说在这个背景下确实是非常复杂的。所以我的感觉在明年这种背景下,如果人们的消费物价指数以及经济增长,包括股市的增长,如果出现值得调控方面的时候,明年也会启动利率杠杆。我觉得中国股市涨到今天大家不必恐慌,我认为是非常理性的时候,中国上市公司物有所值,中国经济增长,包括汇率的变化都决定了终将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上升在一个区域中发生。

  提问:我问一个比较通俗的问题。我是劳斯莱斯上海经销商这边。通过对我们国内客户群发现他们是第一代富豪,与全球第二、第三代富豪客户,他们对于豪华玩具的购买和对于理财方面比较含蓄,还是比较怀疑。他们对于奢华和尊贵的需求更加自然,你们觉得需要多长一个时间,宏观的推动因素应该有哪些?

  袁岳:我觉得其实在第一代富豪中,大多数人是不舍得花钱的,但实际上一代富豪中有一部分特别舍得花钱,而且超过了他应该花钱的水平,我们把他叫做烧包有钱人。这种人的特点,从推销角度来说,这种人和大多数不舍得花钱的人,显然会有一个差别。据我们的观察,烧包的人和不烧包的人有一个区别,比如上海的人在这个地方发财,烧包的可能性会降下来,相反山西煤矿烧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背景相对比较低的情况下,在获得比较大财富的时候,渴求社会认可的欲望非常高。相反他本来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让他买的可能性反而会小。其实你要卖车的话,跑到江西、湖南那些地方去,所以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建议。

  第二个属于辅导的问题,很重要的是有了钱以后不知道怎么花钱,他要有一个示范,但是你要写一本书给他看也不合适,因为有些人不看书的。所以你最好的一个方式是让他有学习的榜样,要在他的圈子里有可学习的榜样,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像劳斯莱斯这样的,要懂得建那个圈子,建立这个圈子以后有一些有钱人是你的托儿,他们就成为他们学习的样板,然后觉得原来有钱人是这样的。实际上我觉得做高尔夫是一个很有效的通过示范作用带动起来的,大半打高尔夫的人是不享受的,只是认为现代人不会打高尔夫怎么行,所以是被带进去的。所以有一些人不是烧包,但是要建立一种新的所谓的浪潮把他卷进去。这是我的一个认识。

  提问:我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刚才主持人已经提到,有些人想见胡润先生,有些人可能不想见还怕见。可能这种原因是受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可能有的人不想露富。袁先生刚才也提到了富人最关心的问题,在社会保障,自己财产安全。要使中产阶级或者中小民营企业家或者创业者把钱从自己的口袋里拿出来,用于个人理财或者投资,同总体宏观或者微观方面来讲,有什么看法?

  主持人:你的问题大概是说他们如何消除心理障碍。

  林永源:我过去15年跟所有的富豪在联系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发现他们有这个障碍,如果他有钱为什么要去投资?从银行角度来看,当银行把一个投资计划交给客人的时候,尤其是那些超级富豪的时候,那份计划会把他这笔钱,这一千万美金留在原地,跟他一千万美金跟三年、五年、十年各种组合投资之后的一个假设的回收报表交给他,他一看就很清楚了,美金2%、3%一年,其它被分散的投资,会卖给他一两个产品,超级富豪一千万美金,我帮你弄各类投资都有的投资组合,不管发生任何情况,我们给他追加情况,可能发生情况,最遭情况,在这三种情况之下,基本上都不会比定存来的差。他没有理由会抗拒,事实上你第一个问题是没有根据的。

  主持人:我同样问一个相关的问题,他在把一千万让你打理的时候,他会跟你提很多的问题,您觉得他们提的最难的问题是什么?

  李振宁:我们帮他做理财的时候,我没有感到有很多困难,因为如果说他不是很情愿的话我不会要你的钱,比如我的门槛是二千万甚至还要多,但是如果低于这个门槛的话,基本上我就不做。如果高于这个门槛要做的话,如果条件苛刻我也不做,因为我本身有公司的网站,有我的回报率,因为我们做的是完全规范的,不是一般的我替你保底,因为以前我们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一次到2200点,结果很多大券商全死掉了,南方、申银万国都是靠汇金做投资,靠政府救助,就是因为他们当初做的理财不是国际通行的,都是说保10%的利息,交给我5个亿,本身是四大银行做股东的,有国家信誉,你给我5亿,你给我10亿,搞了200多个亿,赶上牛市的时候可能赚大钱,熊市来的时候马上暴亏。所以我们做的东西完全是你的钱交给我我不保底,赚了钱还要分20%,但是我们不收固定管理费,如果赚不到白干。比如我们可以设一些条件,但是我是不保底的,我是完全规范的按这些办法来做,这个钱又是在你自己的帐上。

  提问:刚刚刘教授提的是商业银行的转型,请教刘教授如何看待商业银行是做大做强,还是做强做大?所谓的做大就是很多商业银行现在在探索混业运营,是并购基金公司等等,做强就是商业银行把他的业务包括传统业务,比如个人银行业务、金融业务做强做深做专业化,这两个商业银行目前应该是采用做大做强战略还是做强做大的战略?

  刘纪鹏:我理解是做强。在两种业务当中有大量的灰色地带,实际上你很多个人业务,今后都要从简单的储蓄转换成授权,这样集团下的子公司就可以延伸他的附加业务。因为我刚才谈到一个观点,你的个人业务,你做大的业务,把高端客户可能要区分开,这些是你今后的对象。这些对象到你那里有很多的延伸业务都是投行业务。所以在那之间你的主营业务,和其它来自于总公司的保险、期货、汇率等等业务结合,这之间如果用一句话讲必须向投行方向发展,这是趋势,否则恐怕过两年就没有浦发银行了。

  第二点一定不要把它对立起来,就是我说的最大的证券市场在银行产品里,我现在对商业银行深刻的感受,刚才我可能没有表达清楚,在他们收入比例构成里面,可能中间业务和投行业务占了70%甚至更高,传统的信贷业务只能占到较低比如30%左右,可能这样的银行是一个最强的银行,也是未来资本形势下最有竞争力的。

  提问:我很高兴今天有第二次机会提问,我的问题比较简单,因为我现在看到台上五位嘉宾大致可以分为两种角色,一种是直接操作财富管理的人,比如林先生或者李先生,还有一种是间接调查或者研究关于财富管理问题的人,胡润先生、袁先生还有刘先生。我想问,你们当中直接参与财富管理的嘉宾有没有去研究学术的理想?你们间接调查研究财富管理的嘉宾有没有想自己亲自去赚钱的冲动?我很感兴趣,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

  李振宁:我不是有做学问的理想,可以在网上查查我的名字就知道了,当年我也是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我在研究生期间就主持翻译了经济学,我82年参与中国农村改革,85年是城市改革,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研究院,后来下海,下海后改革的事情我也没有忘,前几年股权分置改革我们也提过很多建议,并且我也是最初改革方案起草者之一。但是我当研究生的时候,82-85年,当时一个正教授是160,我的月收入没有低于800,因为我那时候翻译书,翻译过四本书,有很多文章发表,我还讲课,所以我有很高的收入,我认为一个经济学教授就是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如果自己都赚不到钱光教别人一些空话没有用,所以我也要实践一下。我一年的工资是我妹妹一天的工资,我拿这么低的工资给国家做事我何罪之有。后来我说我如果用在自己身上我早就当亿万富翁了,我说你们信不信?他们也表示相信,后来我用了九年也做到了。

  主持人:像振宁这样在学术上面有很高的造诣,但是同时在商场上也取得非常成功的经济学家,在高校里面坦白的说还不多见。同样,像林先生这样担当了非常重要的个人理财的部门职业,还抱着一个理想,这也不多见。接下来一个问题给刘教授,你做了那么多学问关于理财投资,你自己有参与吗?想参与吗?自己想成为像振宁这样的人吗?

  刘纪鹏:我觉得我很轻易的能超过他。京城现在最热一个话题叫原罪,当然跟胡润也有点关系了,我也写过一篇文章,在中国搞这个东西不是害我们吗?所以为什么提出原罪的问题呢?就是因为中国几乎每一个人都在犯罪和犯错的边缘上。因为用现在的观点看,包括在座的大学教授,哪个人按时交税了?如果查的时候说你有问题一定有问题。所以我参加了国家三个立法,证券法、期货交易法、投资法,大家普遍在谈我们的立法组织,有些产品保不住,我们证券市场并没有完全规范,为什么中国人怕路数,美国人不怕路数这就要研究一下。你们研究这样一个高端客户市场,必须了解这个心态,这是最最关键的。美国的国家是绝对保护自由产权的,我们现在动不动来个财产来路不明是可以判罪的,我是说不清楚。今天你给我的钱是不是交税,严格来说,我们在这个过渡时期,追究原罪就是否定改革,这里如果立法过严就变成违法普遍,中国最重要的就是一个非常姚明的环节,就是立法和执法之间有一个中间地带,包括交通警察。我有一次在北京市中心,我坐在副驾驶旁边没有系安全带,他一定要罚我,我说那边还有没系的,他说我罚不过来一天就一个。所以我说为什么不去追究那些立法又不执法的人,最有意思的是我们就在那看着,后面那个也没有系,他没罚,那个人特别感激他。我刚才没回答你的问题,我刚才说有一个联办,为了配合股权制度的成立,就当这个公司的总经理了,从92年我有一个头衔,因为当时背景是体改委联办的,但是现在做得不错还保留了,为了配合研究做了一些非常多的实践。我想主要是为我的研究做这样一个补充,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虽然不如振宁,但是比一般的教授还是可以的。

  袁岳: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本来就分两种东西,本来河里是鱼,站在岸上的是钓鱼的人。正常的是鱼和人的分工,我觉得我就是分工的,我一点都不眼红房地产什么的,找到一个工作定位而已。

  主持人:胡先生,他问的问题是你将来愿意从事个人理财的业务吗?

  胡润:是不是通过这个调查自己进到这个榜单里,还没有到这个时候。

  提问:我来自上海财经大学,很荣幸我能够问最后一个问题。请问在座几位对中国私有财富公开化底限的看法。对集中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群的看法,公开的话能够公开到什么程度?

  主持人:刘教授经常参加决策,私有财产的公开有一个底限吗?

  林永源:我可以告诉你国外的经验,国外财产本来就是公开的,我们知道我们每一分钱都要还税的,而且新加坡是完全电脑化,要逃税还真不容易,所以每一分钱都还。你买了车子,买了房子,税务局马上就会追查这个人,他为什么有能力花一百万去买劳斯莱斯,看看他的税单每年一百万没有问题。唯一能够逃税的就是在路边小贩没有单据的,那些要想成为富豪也不多。国内听听刘教授讲。

  刘纪鹏:证明这样了一句话,外国人在中国逃税。商业银行转型当中的研究,很多通过壳公司很多就是个人理财的手段,我在香港买一个房产可能不用我的名义买,可能通过一个公司,你要做一个期货可能需要一个公司,他不给你个人优惠,那你就一下午注册一个就完了,所以你如果卖房子连公司一块卖,这亿政策在避税档上就能够顺利避税了。国内基本上没有完成谈到的新加坡每一笔收入都是透明的,但是中国历史阶段十几年了不再往前追究,27年的改革富起来了,银行信用没有完成这一步。所以这一段历史怎么补上,是追究他们,历史上第一桶金全是贪婪的、丑恶的,还是我们承认这段历史今后逐步完善,这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一个非常大的话题。当然在这个话题当中我们现在还有法律上很重要的一条,如果你不能证明你无罪就是有罪,特别是在政治上不跟党中央国务院保持一致的时候,现在连生活作风都是第二位了,只要一抓贪污腐败一定跟美国错误犯的一样,已经没有政治上的错误了,基本上谁要有错误肯定是作风环节出了问题。所以法律体系不一样的历史下,今天讨论这个话题引发的是关系到下一不中国改革能不能持续稳定发展,我们的资金资产能不能留在国内,不至于外逃,这样一个跟着胡总书记奔小康,能够大发展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我还是想说,请胡先生千万对我们的企业家手下留情。

  主持人:刘教授讲的也非常的清楚,就是私人财产公开的底限,我们要有一种健康的财产法律保护制度,如果在这样的健康体系和制度保护之下就不是问题,新加坡就做到了这点。

  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非常有趣的发现,今天上午和今天下午,大概有两类人在谈个人理财的问题,第一类人个人理财专业化程度非常高的人,还有一类人是跟个人理财专业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不是个人理财的对象,比如上午教授,下午搞研究的政策制定和咨询。因此,我们突然发现我们好象少了一拨人,就是个人理财的直接对象,不知道这些符号和企业家们他们到哪里去了。我后来想想看,这是主办方的精心安排,如果他们在的话,我相信个人理财这些专业人士大概都不敢放开讲,如果他们在的话,这些教授们也不敢放开讲。因为在工商文明的这样一个气氛之下,商业人的话语权有时候会盖过一些学术界的话语权。他们不在,我们发现上午这么多学者贡献了非常好的观点,下午个人理财也勇敢的暴露出商业银行目前的不足,以及未来可以改进的方面。

  也许我们短短的一天没有办法解决存在在各位心目当中关于私人理财、私人银行所有问题,但是我们打开了一个窗口,看到窗口界限之外个人理财和私人银行的风景,至于这个风景到底是欧洲田园式的舒缓的绿色秋林还是白色的绵羊,还是在纽约市场上此起彼落的股票的指标,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那种空气已经扑面而来了。这也就是各位在这里分享2006年个人财富管理论坛的很重要的理由,所以我们把掌声送给《南方人物周刊》,谢谢你们。同时我们也要把掌声献给我们这次联合主办方浦发银行,谢谢你们。同样要鼓一次掌,为这次论坛的主办默默工作的所有人员。最后的掌声给所有在座的朋友,因为这个社会之所以有希望,因为我们还有时间还有精力拿出来去认真的学习,我们似懂非懂的一些东西。谢谢你们。

  今天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光临。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查看该分类所有股票行情行业个股行情一览
【 新浪财经吧 】

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