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刘纪鹏: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19:17 新浪财经

  12月15日,2006个人财富管理论坛在上海隆重举行,新浪财经图文直播。

    主持人:回到当初给大家定的非常重要的话题,原先的话题是人民币业务开放与中国今后金融的形势,这里我们稍微有点小小的改动。其实这个话题跟我们前面几个演讲嘉宾谈到的主题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说我们前面就谈到一些新兴的银行和传统的银行在个人理财市场、私人银行市场乃至于金融的服务方面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么现在这个环境整个变化使得这个区别更加的令人注目。因此我们今天讨论以下这个话题更加有意义,就是投行在这个时代的来临与传统商业银行的转型。今天我们有新兴的银行坐在这里,我们来分享中国政法大学法与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纪鹏跟我们来谈谈这个问题,大家欢迎。

  刘纪鹏:非常高兴今天下午能到中欧管理学院跟大家交流我们在新的形势下关于中国的金融问题。南方周末这些年合作很多,所以他们希望我一定来,对于浦发银行我想是商业银行,我虽然了解不多,但是我对投行的感觉和中国资本市场一个新的春天的到来的基本判断,就是我们未来真正资本市场的主角是在我们的商业银行。我们最大的证券市场今后也是在商业银行,所以这个话题就增加了我来这里非常大的兴趣。第三点,当然就是中欧管理学院,我已经仰慕已久,我的几个同仁都是非常著名的中欧学院的教授,都在这里工作,像吴敬琏老师,徐晓年,晓年在我的公司里做了副手做了几年,但是那几年搞了我们基本上没有往来。原因可能因为金融形式、资本市场发展有很大的分歧,所以我想如果今天不来以后恐怕就没有机会来这儿了。跟刘院长我们也相识,我们共同做一家海外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跟刘院长的接触也更使我坚定了今天来这里的信念。

  今天让我谈金融理财问题,我个人感觉我们不能把传统眼光放在开拓个人客户个人业务上,关键是我们自己本身,在面临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的时候,在面临一个投行来临的时候,我们商业银行如何转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所以我今天的演讲想谈两个话题,第一个就是面临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第二个话题是投行时代的来临和商业银行的转型。金融市场最重要的不怕不正常,正常也好,不正常也罢必须遵守规则。我的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谈我们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新机遇。

  我们内地人讲成事在人谋事在天,他们都谈了天对我们成功的重要性,但是如果这个天今天到来了,我们不能抓住,我们看不到,甚至慢了半拍,就不能再怨天了。所以我今天之所以这么谈,就在于实际上改革开放27年以来,尽管我们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通货膨胀市场隐患也没有引发,但是有两大隐患始终在困惑着我们。这就是产权观和金融危机观。但是知道产权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的问题,说改革,产权是因为是一个政治的问题,核心是几十万财富如何分配和市场经济转型中主体再塑造的问题。这样就产生了两种思路,这样一个中国改革方式,老树发新芽,至今存量资产没有动,前者改革彻底,后者经常被称为不规范,一股独大、股权分置,但是中国改革被公认成功的时候总结不出来成功是什么。所以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始终忧虑着这个风险的到来。我们本身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在争论之后,基本上我们仍然维持了中国改革最成功的部分,东欧国家一步跨入到私有化,我们分成了两步,我们先进行了一股独大,先搞了股权分置,然后再过渡到现在。所以我们产权变革走到今天,应该说看来风口浪尖已经过去了,我们依靠从新的国资体系的建立,实现了从1—300的分裂,把外部私有化变成内部公有制多元化,我们把简单的私有化变成了法人所有,所以法人作为制和新的国资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在形成,所以今年国企不仅整体上改制基本获得了成功,而且今年的效益看来已在把握之中。当然这一切离不开资本市场,其次我想就是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我们非常忧虑,就是在于这五年以来,资本市场是中国第一个陷入休克疗法的重灾区。我们银行改制不能完成,我们银行在一年之内都要到海外上市,当然在2300亿港币的同时,我们的钱大量积压在那儿忍受着贬值5%的份额,100亿没了,为什么不能在国内市场上市?因为市场不支撑,为什么不支撑?因为错误的方法论指导了资本市场,所以就是不跟你的经济同步。当然整个国家的融资全部依托在四大国有银行,三万亿融资总额当中,95%都是我们的间接融资。所以中央为什么要年年调控,说经济过热,经济过热的表象说是增长方式太快了,为什么太快了就不合理呢?这恐怕我们金融界的人最有回答的意义,核心问题是融资方式不合理,不是什么增长方式。因为融资方式如果都是四大国有银行融资的经济增长快了,企业盲目竞争一破产,最后还不了银行的钱,损失的是国家的信用。这边老百姓就会挤兑,恐怕核心问题是在这儿。所以政府老得操银行的心。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宏观调控背后的实质关键是融资方式必须改变,融资方式不改变,中国融资风险必然要来。所以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忧虑、困惑,人们认为银行的改革从温总理到黄副总理一直认为是背水一战,所以必须几大银行整体上市。我们银行的面貌被改变了,三大银行2300亿港币,700亿人民币,加上5000亿个注入银行面貌在改观,WTO12月11号进入,外资银行也将近代替我们分担风险,这个风险不再由政府替我们承担,我想银行会有一个较好的发展。所以金融风险的风口浪尖,随着我们银行的上市以及股市的好转基本上也已经度过了。当然我说历史最好的机遇包括股权分置,刚才振宁肯定也已经介绍了,中国股市一个新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融资总额今年达到了最高,也是将近2500亿甚至更高。在近几年是少有的,近几年我们始终在七、八百亿徘徊,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因就是股权分置,没有人再争议。我昨天下午从国外回来到证监会讨论,要对资本市场进行阶段性总结,说很多问题不好说,比如说股权分置怎么就一下股市就起来了呢?我说是一字之差就起来了。五年以前非得推倒重来,看着哪儿都不规范,搞得我们无数先烈为了中国的证券市场都英勇牺牲,不仅是个人,证券公司也是。这场改革把试价减持改成对价改革就成功了,直到去年我们经济学家还在谈不公正,歧视大股东,还有人说你们股改就是土改,认为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只符合革命的原则。共产党领导我们的土改是对的,领导股改也是对的,没有什么可说的,再说了股改也不是土改,这都是一些海外人士不了解我们的国情造成的。不管怎么说股权分置改革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同时也看到包括

人民币升值这样一个机遇。我们手里财富不知不觉在增值,不知不觉我们出去
留学
,出去投资,一切开展业务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未来的发展恐怕还要有这样一个趋势。银行提到流动性过剩,到底是好还是不好,央行加息,你如果继续提高的话,我们商业银行都已经转型了,总得要效益吧,利润从哪儿完成?你可能加息,可能还会加大这种差距。所以目前来看一个新的形势发生了,我们的银行本身必须要控制风险,这个应该让国务院党中央的同志稍稍放下心来不要再操那么多心了。我们治理结构,我们的业务转型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我想国外的银行用不着那么多宏观调控,由政府考虑担心这些银行的发展。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未来的发展,如果说以前还不行,因为是国有银行,但是今后我想新的政府调控经济的方式明年会有所改变。

  我想谈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怎么判断投行时代的来临。中国融资结构即便是到今年,融资结构将近3万亿总额中,我们直接融资也不过8%,这和美国直接融资要占80%形成多大的差距?所以我们要想能够国家经济安全,要想真正能够化解风险,必须要加大直接融资的比重。只有在这个过程当中,直接融资意味着每一个我们储户都要变成投资,他要承担风险,政府不用再恐惧了,如果过热形势不好,每一个股东会自觉的给治理结构施加压力,我的钱不能让你这么玩。所以改变了社会的制度,也改变了我们企业的治理结构。因此一个投资银行时代的来临,和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作为依托,将是我们重做现代金融体系的基础架构。什么叫投资银行金融?我们银行的同志都应该经历了,我们早期叫做财政金融,你就是出纳,这是计划体制,到了商品经济时代,那叫做商业银行经济,所有的融资结构都是靠信贷。但是到了资本经济时期,我想进入了投资银行金融的时期。投资银行金融的时期,我想我们要认识到什么是投资银行,投资银行制造的产品不是一般的产品,制造的是生产产品的企业作为产品,所以是制造企业的产品。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的投资银行业务,在这个发展当中我们就必须要看到它和商业银行之间的这种转型的关系。在这两者之间,我们的金融体系不仅要解决一个简单的信贷问题,而且还要解决一个投融体系的平衡问题。所以现在的投资银行金融,从美国纳斯达克开始,上世纪70年代一直到我们这些金融衍生产品的发生,实际上现在投行金融体系开始形成。当然,从金融改革的总体方向看,我们的储蓄越多,实际上积聚的风险越大。在今天我们就必须要考虑一个商业银行的转型,要如何把你们的储户变成投资人,同时投资银行也要考虑到,我们把储户变成投资人,投资人如果又去制造商品公司,制造企业,制造出的企业和上市公司又增加了信贷,所以在一种新的平衡的状态下,这种结构才有可能完成。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现代金融需要两个功能,一个是需要制造投资人的功能,一个是制造企业的产业的功能。因此,传统的金融简单的要把我们的客户变成储户,看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按照现代金融的做法,要把储户变成投资人。所以混业经营在这种背景下就必然发生,你先看到就有优势。所以我们也看到,为什么这些现在的大银行,他们的信贷业务比例已经降到很低,可能30,也可能有20了,其它都是中间业务、投行业务。我们的银行80%恐怕还是来自于信贷收入,所以你整个的发展,我想要向这个过程迈进之间,混业经营和银证结合的问题必须要重视。所以这样一个趋势是国家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世界的潮流所主导的,也是我们大势所趋,必须迎头赶上的。所以未来真正的发展,我想是要研究我们投资银行当中这两个转换,我们商业银行的转换和我们商业银行混业经营当中向投行业务的拓展。

  当然,现在我们也在探讨下面两个话题,一个就是到底什么叫做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什么叫证券。最大的证券可能在银行,我之所以这么说是想谈谈个人的体会。我说现在混业经营是一个大趋势没法主导,这里就涉及到你们想要高端客户,我的感受中国高端客户是一百万以上,到国外可能50万港币以上的享受的可能就是全部的业务,我感觉每一次大量衍生产品都伴随着我客户经理跟我谈。所以汇丰银行大量的业务进入中间业务相伴随只有跟着主导的商业银行,没有谁有这么大的优势,中国商业银行如果不进资本市场,当然我说的混业经营背景下一定要有一个围墙,是一个集团化的混业经营,中国资本市场高潮不可能到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过程也就是一个存款实际上变授权的过程。投资银行的客户是什么?这批人,这批人的特点基本上买的就是预期,很多品种都是作为预期发生的,所以有时候也被正常人称为是不正常人。正常人是我需要什么买什么,他们是专门买一些自己不太需要,或者自己碗里有的看着别人锅里的,他们是对风险的一种偏好,所以这些商业银行必须要关注的是投行的人关注风险,正常人害怕风险。

  第二点他们非常仇视或者遗憾,什么机会没有抓住一定是非常遗憾的。我说最大的证券品种在银行也是有依据的,现在看国际上最大的商业银行,哪一个银行里没有上千个品种,这些品种哪些又是传统的信贷业务,全都跟投资银行业务密切相连。所以投资银行的概念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就在你的身边,你们才能开发,资本市场多层次的概念也需要重新理解,不是说场外交易,上交所,上海产权交易中心有形的概念,而是包含着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这就是现代投行的一些特点。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的关系就是这样一个比例,浦发的业务如果你的信贷业务还在50%以上,你就不能适应转型。当然,在培育投行混业经营大趋势背景下,我有两点建议。第一对于我们个人来说,我始终觉得,如果把你商业银行比作大学的话,投资银行一定是我们中欧管理学院的EMBA了,投资银行的业务每天都在创新,谁也不知道它的边界有多大。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未来投行业务的创新和研究就变得非常重要。当然,现在之所以我们大家也看到一个不合理的现象,犯错误的王雪冰、张恩兆,这一看就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不合理。女孩子找对象的,一找就找投资银行的人,杨澜找的都是投行的人士,什么时候浦发银行的人孩子追逐的对象,什么时候犯错误的行长都是投资银行的,我想中国的金融机构可能就合理了。所以我也寄希望你们成为这个社会上最受女孩子追逐的创新人士,那会中国的金融体系可能就日趋成熟。当然,像浦发这样商业银行的转型来看,我想现在大量考虑并购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必要的选择,基金也罢、财务公司也罢,还是金融、信托、保险、租赁这些都要办。我在汇丰这里也可以看到,很多期货公司很多都是并购过来的。另外我们要培育自己的人才,关键是人才的转型,这支队伍从我们商业银行出发来研究,如果能够看到这样的趋势,是具备双重的优势。

  当然最后我要想表达的也是,其实在我们看到改革的方向过程中,我们研究如何达到过程的方法和途径也同样非常重要。昨天一个朋友还在问我,中国

外汇储备1万亿,5%你说多少人民币?为什么不把这些钱分散到国外商业银行品种当中去呢?你是不是相信红酒会升值?你相信石油会跌破40美金吗?你相信黄金会跌破400美金吗?如果没有跌破我给你保8%,如果跌破了你可能就没了,这样的品种有很多,每天都在宣传。而这些品种我们在做的时候,你说我不相信黄金跌破300美金,那他给你保8%。所以在这个过程就是把储户变成授权投资的过程,两头把住,这头你制造我们的投资人,这头制造了我们的上市公司企业。这两个产业的结合,我想也就是我今天要谈的主题,就是投资银行时代的来临和商业银行的转型。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